📖 ZKIZ Archives


6月外債環比大增2% 人民幣國際化助力外債去杠桿

6月末,我國全口徑外債余額回升,外債去杠桿進程接近尾聲。

9月27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6月末中國全口徑外債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6月末,我國全口徑外債余額為92127億元,全口徑外債余額與過往相比呈現出穩步回升態勢。

“初步逆轉了2015年二季度以來外債總規模持續下降的態勢,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國外債去杠桿進程接近尾聲。”國家外匯管理局有關負責人就2016年6月末外債數據有關問題答記者問時表示。

從2015年外債變動看,除6月末外債余額有小幅上升外,2015年9月末和12月末的外債余額環比分別下降8.9%和7.4%。2016年3月末,我國外債余額降幅放緩,環比下降3.6%。至2016年6月末,我國全口徑外債余額環比增長2%。

“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由於人民幣貶值預期比較強烈,很多企業選擇減少美元負債。一方面不在境外融資,另一方面1月份加速償還境外債務,我國企業債務率下降。”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外債規模將企穩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研究院研究員趙慶明表示,我國外債中主要是美元。去年年初隨著美國QE逐步退出,伴隨著美元加息預期,美元不斷上漲。另一方面,去年8月11日新匯改後,人民幣出現貶值,綜合來看,企業發外債成本相應提高,是當時外債去杠桿的主要原因。

“近期,境外融資規模提高。由於美聯儲加息不斷缺席,美元債務成本相對較低。我國境內相關政策也鼓勵發美元債,將資金調回境內使用。所以對於企業而言,發美元債,可以規避人民幣匯率貶值的風險。”溫彬說。

2016年4月底,外管局配合人民銀行發布《關於在全國範圍內實施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的通知》,自2016年5月3日起,在全國範圍內實施本外幣一體化的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允許金融機構和企業在與其資本或凈資產掛鉤的跨境融資上限內,自主開展本外幣跨境融資。

隨後,外匯局進一步發布《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進一步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完善真實性審核的通知》,允許中資非金融企業借用的外債資金按現行外商投資企業外債管理規定結匯使用。6月,外匯局全面實施企業外債資金意願結匯管理,允許企業自由選擇外債資金結匯時機,對資本項目收入的使用實施統一的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大幅縮減相關負面清單。

“預計未來我國外債規模將進一步企穩。根據2016年以來我國全口徑外債的變動趨勢,預計我國外債規模將隨著外債管理改革措施的落地實施而進一步企穩。”外管局新聞發言人表示。

趙慶明表示,目前來看美元相對去年12月初貶值,未來人民幣雖然有貶值預期,但貶值幅度不大,美元利率仍然較低,企業發外債比較劃算,未來外債規模還將上升。

人民幣國際化助力外債去杠桿

趙慶明表示,近期外債規模上升與人民幣國際化有一定關系。由於外債是全口徑的,其中也包含人民幣,與境外市場離岸中心人民幣資產變多有關。

從幣種結構看,本幣外債余額為39366億元人民幣(等值5936億美元),占43%;外幣外債余額(含SDR分配)為52761億元人民幣(等值7957億美元),占57%。“本幣外債余額占43%,本幣外債和之前相比在擴大,人民幣貢獻更多。離岸市場人民幣的主要使用者是國內的大企業,離岸人民幣利率以及債息都比在岸低。”趙慶明指出。

此外溫彬認為,美聯儲加息是目前金融市場上最大的不確定因素,美元加息後,整個境外發債的成本將提高。目前中資企業境外發債規模上升,部分企業擔心未來美元利率上升,所以現在抓緊時間發債,在加息周期里鎖定美元債利率成本。在美元利率上升周期的低位發債,有利於企業節約財務成本。

隨著國內實體經濟增長放緩,產能過剩行業進一步出清,針對國外投資者對於中資企業發行海外債券的認購情況,溫彬表示,國外投資者更看重國內企業在國際評級機構中的信用等級,以及收益率的考慮,此外國外投資者也關心人民幣的匯率問題,如果波動較大,利率收益不能覆蓋貶值,這也是國外投資者關註的重點。

溫彬認為,未來企業為了規避人民幣匯率風險,應該不會單純通過財務手段降低美元債務,而是通過實際投資並購等需求,進行正常的融資,未來外債規模將比較平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80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