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上海:2020年服務業增加值占比7成 力促制造業企業服務化轉型

2020年上海服務業、制造業增加值在經濟總量中的比重目標,已經確定。

9月20日,上海市政府官網發布了《上海市服務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下稱《規劃》),《規劃》中提出,到2020年,服務業增加值占上海全市生產總值比重達到70%左右。此前,上海已經明確制造業增加值要占上海全市生產總值25%左右的目標。

作為體現上海產業轉型升級成就的重要指標,上海的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連續數年持續攀升。2012年這一指標首次突破60%的重要水平線,2015年則繼續攀升至67.8%,比上年提高3.0個百分點。

毫無疑問,上海市服務業增長快於全市經濟,成為上海發展的主要動力,以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基本形成。

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上海的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速達到9.7%。與2010年相比,服務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從57.3%提高到67.8%。這其中,金融業、商貿業和房地產業的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在“十二五”期間,穩定在59%左右。

此外,服務業吸引外商直接投資實際到位金額占上海外商直接資實際到位金額的比重從79.4%提高到86.3%;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重從72.7%提高到84.8%。同時,服務業從業人員占全社會從業人員比重超過60%,成為吸納社會就業的主渠道。

但是,與之相對應,上海的制造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則呈現下降態勢,已經降到了30%以下,並仍然處於下降趨勢中。2015年,上海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28.5%,今年上半年這個數字變成26%,已經趨近“十三五”末25%的目標。

也因此,如何強化科技創新能力提升、制造業企業服務化轉型的要求,大力促進三、二、一產業在更高水平上實現融合互動發展,推動制造業由“大”到“強”的轉變,進而提高上海城市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也是此次規劃的重要戰略任務之一。

除了25%的數字指標外,上海的制造業也需要加強轉型升級。目前,上海制造業正在承受新舊動能轉換的陣痛,戰略性新興產業仍處在培育期,傳統優勢制造業亟待轉型提升,與制造業相配套的高端生產型服務業發展滯後,兩化融合程度有待提高。

也因此,如何利用服務業的優勢,帶動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成為此次規劃的重點內容。

《規劃》提出,要順應國際產業融合深化的趨勢,促進服務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推動服務業與新技術融合,不斷提升建立在“上海制造”基礎上的“上海服務”品牌影響力。

具體來說,要強化服務業與制造業聯動發展,推進制造業服務化,通過增值服務促進制造業轉型升級,推動制造業向價值鏈高端延伸。

所謂的制造業服務化,包括產出服務化、投入服務化、服務區域化。

其中的產出服務化,是指實現服務型制造。引導制造業企業逐步向產業鏈兩端延伸,依靠產業鏈資源整體優勢,提升技術研發、市場拓展、品牌運作、咨詢服務等服務產品的核心價值,深度嵌入全球價值鏈。

而制造業的投入服務化,是指引導制造業企業強化專業核心能力,外包非核心業務,分離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積極發揮生產性服務業對制造業企業的支撐作用,推進服務專業化、市場化、社會化。

此外,還要加快制造業企業服務區域化,鼓勵跨區重組發展總部基地。鼓勵具備一定技術水平、經營規模的制造業企業,在更大範圍內優化生產基地布局,實施跨地區、跨行業兼並重組,在上海增設投資運營中心、研發中心、財務中心、采購中心等功能,將現有的生產基地提升為總部基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70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