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解密每日優鮮:如何做到快速成長且區域性盈利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913/158731.shtml

解密每日優鮮:如何做到快速成長且區域性盈利
鄭倫 鄭倫

解密每日優鮮:如何做到快速成長且區域性盈利

生鮮食品通常的毛利率是30-50%,每日優鮮可以把平均履單成本降到只有十幾元?

盡管在一些人的眼里,生鮮電商是“燒錢”的行業,不過,它的出現確實讓農產品流通領域效率提高、成本降低了。尤其是在某些品類和地區,通過對上下遊兩端發力,生鮮電商在上遊逐漸改變農業生產和組織方式,下遊不斷地在消費領域塑造農產品品牌。

每日優鮮是近兩年快速崛起的一家生鮮電商,且已經實現區域性盈利。其崛起和盈利是否經得起推敲?模式及經驗對行業有何啟迪?筆者希望通過自己的獨立觀察結合對企業的調研采訪,能從中探知一二。

快速發展的電商新貴

每日優鮮是2014年底成立的,之後發展十分迅速,截至2016年年中,每日優鮮對外界披露其月訂單過百萬、月銷售額已近億元。單方面的數據或許不能作為憑證,我們再來看一些第三方統計的數據:下圖是筆者在今年年中對各大生鮮電商的數據統計,圖中右表為各類第三方統計數據,左表為筆者結合數據和調研給出的定性評估。

 

盡管互聯網浮誇風盛行,對移動電商較為客觀的第三方統計很少,但是從現有的一些統計及官方披露看,成立不到兩年的每日優鮮的確發展迅速。

獨特模式下的優勢

目前國內大大小小的生鮮電商有上千家,從運營模式、產品選擇、市場定位等方面已經呈現出多種模式,不同模式的選擇對於運營效率、能否盈利、市場競爭都是至關重要的。作為後來者,每日優鮮借鑒前者的經驗,確立了自己獨特的模式:

1. 商業模式上是B2C移動電商,即客戶通過微信或App下單,然後配送到戶;

2. 選品上采用全品類精選,覆蓋日常生鮮需求,但是精簡SKU,控制在300個左右;

3. 倉儲配送上是總倉+微倉,兩個節點三段物流。把微倉前推到離客戶更近的社區、商圈,前期服務十個一線城市;

4. 小規格包裝,多吃多選,核心城市2小時送達,滿足消費者即時性生鮮消費需求。

第一點是模式的商業本質,其余三點則體現出其自身的特色。

通常情況下,大型生鮮電商的SKU都在3000-5000左右,每日優鮮將SKU控制在300個左右,這也就意味著,每一類生鮮食品下只有1-2種產品選擇。比如蘋果目前只有嘎啦果、黃元帥和姬娜果,雞蛋只有一款15枚包裝的柴雞蛋。

這種精選SKU的方式有一個明顯的劣勢和兩個隱藏的優勢。明顯的劣勢是,可能無法滿足一些消費者在購買決策過程中挑選對比的訴求,隱藏的優勢則有亮點:其一,生鮮食材的選購大多數屬於輕決策重效率的消費行為,因此替消費者精選產品,能準確抓住一個特定的消費行為;二、精選SKU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運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

在生鮮電商的選品上,筆者曾經做過一個經驗性的總結,就是通過產品的附加值和電商難易度(即產品的倉儲、包裝和物流等)兩個緯度把產品分成四類,如下圖所示。

 

通常情況下,電商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象限1、2和3的產品里面,盡量避免象限4的產品。每日優鮮的精選產品也基本上與這個做法一致。

每日優鮮的倉儲配送模式是:產地采購→城市分揀中心(總倉)→社區配送中心(微倉)→用戶。目前在十個城市開通了服務,在華北、華東和華南分別設立一個總倉,然後在用戶3公里左右為半徑設立微倉,目前共有約200個微倉,其中北京地區有近100個微倉。兩小時達覆蓋了6個城市的主要城區,其余4個城市的兩小時達業務也在布局。

每日優鮮另外一個不同之處在於產品的小規格包裝。許多生鮮電商的產品都是“量販式”的,究其原因,一方面由於物流成本高企,需要拉高客單價,另一方面,生鮮食品對配送和包裝要求高,整箱出售可以降低包裝成本。

而每日優鮮因為有離客戶更近的前置微倉,大部分產品在配送時只需裝入手提袋即可,減少了包裝成本;同時小規格雖然單品購買少,但是不同產品購買多,少量多買,客單價並不受影響,還滿足了用戶對食品豐富性的需求。

通過這樣的模式設計,每日優鮮以一個相當輕巧的形象展現在用戶面前:少量精選的產品、消費方便的小規格包裝、2小時快速配送……這對特定的消費群體是非常有吸引力的產品與服務。

後來者的市場破局

有了好的產品和服務,下一個問題便是拓展市場。當下的生鮮電商正處在諸強鏖戰的時期,即便整體市場仍然是上升期,但是在一線城市已經有區域性、階段性成熟市場的跡象。這種情況下,後入局者若要破局成為主要競爭者,除了資金的支持外,必須在傳播途徑上尋求創新和突破,這樣才能最大程度上減少自己的入局成本。

每日優鮮的市場推廣基本上是三步走:種子用戶來自創始團隊的親朋好友;基礎用戶來自聯合營銷;有了基礎客戶群體之後,每日優鮮做的更多的推廣是靠移動社交讓老客戶帶新客戶,比如推出分享紅包,拉來的新客和訂單量非常可觀。

通過對用戶畫像的分析,它還可以生成不同的促銷推廣場景,這種形式的市場推廣,更精準、更高效,成本更低。

此前,美味七七就曾經在地鐵大量投放廣告,這樣的做法不僅成本高,而且不精準。同為市場推廣期,如果推廣更精準、更高效、成本更低,你就能夠贏得市場的先機。

精致運營下的區域性盈利

目前生鮮電商的滲透率在2-3%,仍然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因此企業戰略上,拓展市場比尋求盈利更重要。但是如果沒有盈利的模型,看不到盈利的預期,尋求融資就很難,一旦資金緊張,很快就會倒下。

每日優鮮通過精致運營管理、成本控制管理,實現了正現金流且地區性盈利。

再回到300個精選SKU這一點。精簡的SKU可以大大降低兩方面的運營成本:一方面是顯性的倉儲物流成本;一方面是隱性的管理運營成本,其中包括采購、IT運營和市場營銷。

另外一種降低成本的方式是:把可變成本轉化為固定成本,這樣隨著訂單量的增加,邊際成本降低。比如,每單產品的冷媒包裝成本是可變成本,他會隨著訂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冷庫成本是固定成本,隨著訂單量的增加,平攤到每單產品的成本就會降低。

每日優鮮正是通過總倉+微倉的設計方式,讓更多的可變成本變成固定成本。通常生鮮快遞需要對產品進行預冷,加上冰塊,放入泡沫箱,最後再包上一層快遞紙箱,這是由於貨物在配送的途中需要1-2天的時間,如果不在包裝上下工夫,很有可能影響產品品質。

 

相比之下,每日優鮮的每個微倉輻射3公里的配送半徑,從微倉把貨物配送給客戶只需要2小時不到的時間,大部分生鮮產品在這種情況下不需要冷鮮包裝,只用一個手提袋即可。這樣一來,包裝的可變成本大部分都轉移到冷庫的固定成本,隨著訂單量的增加,平攤下來的成本就很小了。

目前市場上也有很多企業使用總倉+分倉的模式,這對庫存管理是一個挑戰,特別是生鮮產品的庫存。分倉的庫存多了,會造成損耗且占用資金;少了,容易導致缺貨,又會讓消費者不滿意,因此更精準的補倉預測對於分倉模式尤為重要。

在每日優鮮的創始人團隊中,COO曾斌原來在聯想任職華南區零售大客戶經理和平板事業部總經理,對於銷售預測模型算是熟稔於心。CEO徐正又是數學專業出身,二人根據生鮮的行業特點和運營數據,開發了新的算法和補貨模型,能夠將常規商品的庫存周轉天數做到1天,分倉缺貨率降低到10%。

生鮮食品通常的毛利率是30-50%,每日優鮮通過精致運營管理和成本控制管理,可以把平均履單成本降到只有十幾元,這樣客單價在100元左右就可以輕松盈利。每日優鮮近期的財務數據也顯示正現金流,且在北京地區實現區域性盈利。

未來的挑戰

每日優鮮一路走來似乎很順,創業之初輕松拿到天使投資,之後又用不到兩年的時間殺入生鮮電商第一梯隊,如今又在運營數據上實現了正現金流。但是對於仍在成長期且變數多多的生鮮電商市場而言,有今日的快速崛起,更有明日的未知挑戰。

針對未來可能的挑戰,筆者采訪了每日優鮮的市場副總裁張承東先生,下面是筆者提出的三個主要問題及張承東先生的解答。

Q1:精選SKU、小規格包裝,天貓生鮮超市也是類似做法。不同的是每日優鮮有2小時達,而天貓在量上更有優勢,如何應對競爭?

張承東:就目前而言,2小時送達是競爭差異,同時也是競爭壁壘。前置倉模式需要一定的運營積累,同時也有技術壁壘。自建前置倉是我們一直在堅決執行的關鍵戰略,這種戰略決心和執行能力在其他一些平臺可能並不具備。

這些是一方面,同時我們也在做品牌化的努力,擁有自己的品牌和爭取一些品牌的獨家代理,這樣就可以保證渠道上的優勢。目前我們已經打造了幾個自主品牌,如拉茲維特,是與法國和西班牙的養殖場合作進口豬肉,在國內進行加工;在品牌深度合作上,與國內老字號月盛齋簽署戰略協議合力拓展市場。

此外,在我們的B+輪融資中,有華創提供的千萬級授信用於打造生鮮供應鏈金融服務,給優質供應商提供T+1回款,跟供應商更緊密的合作可以加深關系和降低采購成本。

Q2:每日優鮮目前針對的是中高收入人群,他們有重效率輕決策的購買習慣。這個細分市場的滲透率如何繼續提高?是否會遇到階段性瓶頸?

張承東:目前而言,市場滲透空間依然很大,需要眾多同行共建市場。另外一方面可以通過更好的運營降低成本,提升品質,增加對傳統模式的競爭力,這樣會進一步提高滲透率。

在目前這波消費升級大潮中,生鮮消費乃至整個食品雜貨類消費的升級都非常引人關註。只要我們能夠在貨品品質、產地品牌、銷售價格和配送效率上持續地創造價值,這個滲透率就會持續提高。

Q3:是否有擴展SKU的打算?如果擴展SKU後,以前精選SKU而形成的高效+低成本的運營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失效,如何應對?

張承東:有擴展SKU的打算,但是不會太多。我們在擴展SKU的時候會從兩方面考量,一方面要繼續呈現給消費者精選超市的感覺,就像國外的著名連鎖超市Costco和Aldi一樣;另一方面也要考慮到對運營模式的影響。因此即便我們擴展SKU,也不會太多,不會因此而影響我們的核心競爭力。

未來每日優鮮或許還會遇到更多的挑戰,我們預祝這些生鮮電商創業者能夠不斷探索出創新的業務模式,並用更先進的管理模式讓行業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提升附加值,這樣不僅對電商從業者,而且對源頭的生產者和終端的消費者都是有益的,這也是生鮮電商真正的價值所在。

 

每日優鮮 生鮮電商 盈利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87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