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美股大跌 A股或短暫受累?

過去一個周末,對A股投資者來說,過得並不那麽愉快,周五尾盤下跌後,先是證監會宣布分級基金可能設定30萬元的投資者門檻,之後是美聯儲官員再次“用嘴加息”,加息預期升溫導致美股大跌,而之前歐洲央行沒有進一步寬松的表態也引發市場調整。

展望後市,不少市場人士認為短期A股都會受到負面消息影響,不過此前保險資金運用受到限制等利空,並沒有大幅拖累A股指數,當前A股已經有一定的抗跌能力,投資者不宜過分悲觀,短暫調整後有望繼續向上。

美聯儲利率制定委員會投票委員、波士頓聯儲行長埃里克-羅森格倫表示支持加息,如果等待時間太長,商業不動產等資產價格存在變得過熱的風險。基於迄今為止得到的數據,繼續致力於貨幣政策正常化是合理的。

在周五美股下跌之前,隔夜海外市場也普遍下滑,受東北亞地緣政治因素影響,周五亞歐市場走低。

投資人士溫天納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上周五美股大跌,主要是因為美聯儲官員對加息有鷹派言論,投資者也再次擔憂9月是否會加息,這對股市樓市等風險資產都會有影響;不過部分官員鷹派說法,不見得就代表全部意見。美國利率對近期高歌猛進的香港市場會產生影響,也會對人民幣造成壓力,港股下跌和人民幣貶值都會對A股形成拖累。

國泰君安宏觀分析師熊義明認為,比美股大跌更值得關註的,是美歐國債利率明顯反彈,這體現了貨幣政策的邊際變化。盡管非農及PMI等數據不及預期,但聯儲不改鷹派基調,歐央行表示不需要更多寬松,中國央行也維持中性。這些變化和G20公報的政策基調完全一致:即降低貨幣政策權重,增加財政政策權重。領導人達成的共識,可能在各國貨幣政策實踐中逐步體現,加之貨幣政策空間受限與負面效應逐步顯現,這樣來看,我們可能已經處在一個全球流動性的拐點上。考慮到全球資產對流動性的高度依賴,在享受資產輪動盛宴同時,投資者或許需要多關註一點風險。

國金量化策略團隊認為,近期反彈的量能和板塊的持續性都較差,進一步使得日線級別頂背馳出現的概率在增大,隨時有可能選擇向下突破;對於向下的空間,看的也不是很悲觀,正常情境下的支撐位為2900,在出現連續的利空情境下,有可能沖擊2800;對於向下的時間,可能還得需要兩到三周的時間。

華林證券策略分析師胡宇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美股大跌短期會對A股產生一定心理影響,下周一周二市場可能會調整已下,但向上大趨勢估計不會改變。上周3100點圍而不攻,是為了消化最近市場的所謂利空:一則美聯儲9月加息仍有不確定性;二則外匯儲備流出與深港通開通對A股估值有壓制;三則以保險資金參與滬港通的規模而言,對A股也是短線利空;然而,這些所謂的利空都沒有對A股形成真正的危機,所以,在這些利空並沒有導致上周市場大跌,說明目前市場具備了一定的拋壓承接能力。未來A股會重新挑戰3100點大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50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