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印度央行行長拉詹卸任印度是如何逃過金融危機的?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9487

印度央行前行長拉詹。(視覺中國/圖)

在印度央行行長拉詹三年任期中,他帶領印度成功逃過了金融危機,穩定了匯率,並吸引大批外資流入。隨著印度加快金融改革,中國企業也開始大舉投資印度。

拉詹向印度版支付寶Paytm等11家企業頒發了支付牌照,“直接從政策層面改變了印度互聯網金融的生態結構,也極大提振了包括中國投資者在內的外國風險投資者對於持續投資印度的信心”。

2016年9月5日,這一天對於印度央行來說,不僅僅是新的一周開始,更因為拉格拉邁·拉詹(Raghuram Rajan)的離開,從而開啟了新行長帕特爾(Urjit Patel)的時代。

三年前,在歐債危機導致國際資本迅速流出印度,盧比急劇貶值的時刻,拉詹臨危受命成為印度央行行長,開始執掌這個擁有13億人口的國度的金融權杖。

當拉詹出人意料地離開印度央行時,他已經為印度積累了歷史最高數量的外匯儲備,通脹率從兩位數降低到了個位數,盧比的匯率相對穩定,股票指數漲幅近50%。

這樣一位傳奇且備受矚目的央行行長,為什麽沒能連任?中國在印度的投資者們怎樣評價拉詹的業績?印度央行行長的變動,會給印度帶來哪些沖擊,給中國在印度的投資帶來哪些影響?

搖滾明星般的央行行長

2013年9月4日,拉詹正式上任印度央行行長。某種程度上,央行行長或許可以理解為最有權勢的“基金經理”,拉詹就此成為印度的金融守護者。

與大多數金融從業者經歷一樣,拉詹在成為央行行長之前,已經被媒體形容為擁有“搖滾明星”般人氣的“研究員”。

1963年拉詹出生在印度欽奈的婆羅門家庭,在印度外交部就職的父親給了拉詹上等社會的生活,並讓他進入印度最好的大學——印度理工學院接受教育。2003年,拉詹成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經濟學家。2005年,在市場沈醉於牛市和衍生品盛宴時,拉詹發表論文,警告市場將要崩盤,這為拉詹贏得了“金融危機預言家”的聲譽。

2012年初,拉詹接到一個意外的電話。隨後,他的命運軌跡從美國轉回印度,身份從經濟學家變身為當時印度總理辛格的顧問,一年後,拉詹被正式任命為印度央行行長。

2013年9月4日坐在央行行長辦公室中的拉詹,絕對無心欣賞窗外孟買港口的景色,也沒有興致感慨百年前在這里迎來第一艘英國商船,之後又在這里迎來最後一任英國副王蒙巴頓。此刻填滿拉詹頭腦的是無數冰冷而殘酷的數字,幾十天里,盧比兌美元的匯率從51急劇貶值到68;當年印度的GDP增速為4.4%,為2009年以來最低;銀行的壞賬率持續攀升,通貨膨脹率攀升到讓人坐如針氈的近10%;孟買SENSEX股票指數8月份繼續下跌3.75%到18619點,已經是連續第三個月下跌;外匯儲備急劇縮減,這是1991年以來印度面臨的最大的金融危機。

“我在印度的6年時間里,最危險的時刻就是2013年。那時候,由於歐債危機導致全球市場動蕩,再加上美國的加息預期,外資紛紛避險,熱錢迅速流出新興市場,首當其沖的就是印度。”特變電工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印度區總經理陳曉明對南方周末說,“當時印度盧比急劇貶值,我記得一些中資企業,因為簽訂了盧比計價的合同,結果發現盧比貶值後是虧損的,就不得不放棄項目執行。”

拉詹果斷出手,2013年9月20日,拉詹宣布加息,將印度的基準利率從7.25%提高到7.5%,這是2011年以來的首次加息,也大大超出市場預期,此前,彭博社調查的36位經濟學家預計拉詹將維持利率不變,拉詹對媒體說,他擔任央行行長這個職務,本來就不是為了爭取選票或者在Facebook上集“贊”的。隨後,在拉詹上任的第二個月,10月29日,拉詹第二次加息,把印度的基準利率從7.5%上調到7.75%。

“除此之外,拉詹還推出一系列政策管控資本外流。包括限制黃金消費,推出紙黃金、黃金券等辦法,以避免黃金消耗外匯儲備;調整出口補貼,鼓勵醫藥等行業出口以換取外匯。”陳曉明回憶說。

在拉詹上任的2013年9月份,市場最終以上漲回應,孟買SENSEX股票指數當月反彈4.08%到19379點,一舉收複了3個月的跌幅。

“拉詹當時的措施成功控制並扭轉了局面,在國內和國際上都為印度經濟起飛營造了良好的基礎環境。印度甚至有輿論認為應該提名拉詹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我認為,拉詹對於印度經濟進入後面的快速增長周期居功至偉。”竺道投資創始人王超對南方周末說。

穩定匯率

特變電工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印度區總經理陳曉明堅信,印度的房地產牛市就在不遠的將來。

拉詹控制住2013年的失速局面之後,通脹、匯率、外匯儲備指標不斷向好,而隨著莫迪政府推動的開放政策,以及拉詹對印度央行及金融體系的改革,印度在2015年前後進入了高速發展期,2014年,修改了GDP計算方法後,印度GDP增速達到7.3%,2015年印度GDP增速達到7.5%。

為了進一步刺激經濟,拉詹的政策轉向寬松。2015年1月15日,拉詹宣布降息,這是印度央行在2013年加息以來的首次政策拐點,此後,又在3月份、6月份連續降息,當時的背景是,全球資本市場一片景氣,中國也處於降息寬松的通道中,中國的資本市場處於牛市。

但是,在中國發生股災之後,拉詹做出果斷選擇,在9月份加大寬松力度,一次性降息50個基點。這樣,在維持印度經濟增速繼續高增長,避免受到外部影響的同時,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外資流入。孟買SENSEX指數在2015年8月大幅度下跌6.51%之後,在9-10月份得以小幅度上漲。

“拉詹2015年以來啟動了5次降息,釋放流動性,這樣,把央行的基準利率從2014年的8%下調到現在的6.5%,這對許多企業來說,不僅僅是建築工程領域,包括工業領域,服務業領域,市場上一下子感覺到流動性增強,印度這段時間經濟表現很強。”陳曉明說。

“同時,金融機構對於房地產企業的融資也趨於寬松,對於在印度投資的海外公司,融資更容易了,比如2015年推出了大額可轉讓同業定期存單(NCD),這類新的金融工具,能使外國投資者資金成本下降很多。再比如,對外部借款ECD的容忍程度也寬松多了。”陳曉明介紹說。

“但是,雖然不斷寬松,印度地產並沒有出現情況,相反還處於調整期。”陳曉明說。

一方面,印度的利率的傳導機制出現失效。這些年,雖然印度基礎利率從8%降到6.5%,但是,實際利率並沒有下降。

房地產企業項目融資成本高達12%,資信評級差一點的要高達14%-15%。由於有太高的不良資產,壞賬率高企,導致銀行惜貸。很多企業得不到擔保機構、私募基金貸款,利率很高,市場上某些個別畸形的夾層融資利率最高達到36%。

從買房人的角度,同樣不堪高利率的重負。印度對於資信評級很嚴格,普通人無法從銀行貸到款,高收入人群即便能貸款,也不願承擔高達10%的利率成本。

“在印度,買房人首付最低可以做到5%,平均在25%。3年前,印度房貸利率是9.9%,現在市場上房屋按揭貸款利率還是9.4%-9.5%,並沒有隨著央行降息而下降。”陳曉明說,“印度中產階級群體薄弱,穩定就業的人群不夠龐大,使得貸款買房的市場並不景氣。”

另一方面,庫存過剩。尤其是首都經濟圈,房地產企業仍然大面積存在現金流問題,大量項目延期。2007-2012年房地產開發企業過於樂觀、盲目開發,挪用項目融到的資金來購置土地,從而導致當前的困局。

“但是,拉詹對印度房地產最大的幫助,就是穩定了盧比的匯率。”陳曉明說。

對於在印度的海外房地產投資者來說,最關註的莫過於盧比的匯率。因為,印度從1973年有記錄以來,盧比年度貶值率6.5%,這給外國投資人帶來很多匯兌損失。

但拉詹任央行行長的這3年以來,盧比匯率恢複了穩定。盧比兌美元變動範圍維持在60-68之間。相比起來,同時期,這幾年國際金融市場動蕩,巴西貨幣、俄羅斯貨幣,包括人民幣,都出現了很大幅度的貶值。

這項舉措在很大程度上安撫了海外投資人,越來越多的中國資本已經發現印度房地產市場對資金的饑渴。

“中國的複星集團剛剛設立了投資印度地產的基金。”陳曉明說,“目前海外投資者在印度可以獲得非常好的交易條件。印度的房地產價格,包括土地價格,從2016年起,都有下降趨勢,這在印度歷史上也是罕見。這個狀況頂多維持1年,不會持續太長。最近很多中國資本恰是看到了這樣的抄底機遇。”

利用互聯網電商銷售,中國產品大規模登陸印度,尤其是中國手機品牌異軍突起,中國手機品牌在印度市場的占有率從2014年的13.9%躥升到目前超過20%。(視覺中國/圖)

中國加大投資印度

除了在市場上博弈,用加息降息等手段來使印度獲得最大利益,拉詹也同時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在推動印度金融體系改革方面。

在2013年9月5日,走進印度央行辦公室的第一天,拉詹就公布了一攬子舉措,包括放開銀行開設分行、新設網點的審批,發放新一輪銀行牌照,鼓勵外資銀行以全資子公司形式在印度開展經營。

“拉詹上臺之後一直主張要對印度陳舊的金融體系做現代化的改革,其中包括統一支付體系的建立、借貸與授信系統的革新。拉詹這種堅持專業主義導向,堅持開放心態、勇於打破陳規的做法得到了更多人的認可,對於其繼任者帕特爾的選擇就是最好的例證。我們在日常操作中國對印投資的案例中,也可以在央行驗資、外資報備等流程中明顯感覺到辦事效率與作風的變化。”竺道投資創始人王超對南方周末說。

對中國投資者來說,最直接的影響在於,拉詹向印度版支付寶Paytm等11家企業頒發了支付牌照,“直接從政策層面改變了印度互聯網金融的生態結構,也極大提振了包括中國投資者在內的外國風險投資者對於持續投資印度的信心。”王超說。

印度央行對阿里投資的Paytm頒發了支付牌照,成為中印互聯網投資層面的關鍵節點。由於阿里的進入,越來越多的中國互聯網企業與資本開始關註印度,窺伺投資機會;印度一側的創業者在見識到Paytm的成功之後,也開始重新認識中國資本與創新經濟,渴望與中國資本、中國經驗和中國資源產生更多連接。

“2015年是中國互聯網資本進入印度的元年。”王超說。阿里巴巴入股了印度創業型企業Paytm和Snapdeal;騰訊投資了印度醫療信息提供商Practo;百度在印度首都新德里設立了辦事處,入股了印度最大折扣購物網站Mydala.com。

目前印度的投資者格局中,最大的是美元基金,2015年在印度的十大投資者,前5名全是美元基金,比如紅杉資本、老虎基金、Accel Partners等。其次是印度本土基金,再次是軟銀等深耕印度市場多年的日本企業,中國企業則是剛剛起步,但發展勢頭很猛。

2009年就開始駐印度工作的王超,恰是看到了這樣的趨勢,與合夥人一起辭去了原來的工作,創立了竺道。他們2014年開始組建團隊,2015年正式推出線上新媒體平臺“竺道”,2016年初完成天使輪融資。 隨著拉詹推動印度金融體系現代化,互聯網支付的普及,商品得以更便捷地進入印度市場,此前,由於銷售渠道的阻礙,中國產品很難全面進入印度市場。但目前,利用互聯網電商銷售,中國產品大規模登陸印度,尤其是中國手機品牌異軍突起,在印度市場的占有率從2014年的13.9%躥升到目前超過20%。

拉詹退場

像拉詹這樣的技術官員,無論印度國內還是國外的市場,都對他有期待,並希望他留任下一屆。然而,遺憾的是,拉詹宣布辭職,印度政府選擇臨時換將。

這種情況確實超出了國際投資者的心理預期。但這是印度國內政治紛爭的結果。拉詹是一名學者,是市場博弈的高手,但並不是政治鬥爭的能人。

同時,拉詹的優勢也恰是拉詹的劣勢。作為前IMF首席經濟學家,在獨立自主意識很強的印度社會,容易勾起此前被外國人統治的回憶。一些印度政治家抨擊他是美國或者其他國家的經濟代理工具,使得拉詹在印度推動改革困難重重。

未來,印度的金融命運的主導權已經不在拉詹手中,但是,令他焦慮的風險警報並沒有消除。首當其沖的問題就是通貨膨脹。2016年8月3日印度通過了全國統一商品稅法改革(GST),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實施,由於改為針對消費端收稅,因此市場普遍預期此法案將導致印度通脹率上升。

除此之外,2016年9-11月有很多外國投資的債券到期,印度將面臨240億美元的外資流出,這些流出會導致市場上流動性收緊。

新任印度央行行長帕特爾2013年就開始當副行長,也是耶魯大學畢業,同樣屬於技術官員,是央行控制通脹政策方案的小組組長,也是政策起草人。他能否應付新的複雜局面呢?

“我們希望能有一個良好的經商環境,印度有個更好的宏觀經濟局面。”陳曉明說,“從外國投資者的角度,我們還是希望有個更加寬松的環境,少些監管,多些靈活性,更容易的融資渠道,能推出創新型的融資金融工具,用來吸引外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47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