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美元首杭州會晤共識: 僅靠貨幣政策無法實現平衡增長

中美元首杭州會晤成果清單公布,雙方在貨幣和財政政策協調、應對產能過剩、培育創新體系、雙邊投資談判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多共識和成果。

9月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杭州西湖國賓館會見前來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的美國總統奧巴馬。兩國元首就中美關系和共同關心的重大國際地區問題坦誠、深入、友好交換了意見,達成一系列重要共識。

外交部網站日前公布了包含35個大項的《中美元首杭州會晤中方成果清單》,其中涉及宏觀經濟、全球經濟治理、 創新政策 、雙邊投資協定以及工業領域結構性改革等諸多合作成果,其中中美雙方在清單中指出:中美雙方共同重申在G20達成的關於匯率的承諾,包括將避免競爭性貶值和不以競爭性的目的來盯住匯率。中方將繼續有序向市場化匯率轉型,強化匯率雙向浮動彈性。中方強調人民幣不存在持續貶值的基礎。雙方認識到清晰地進行政策溝通的重要性。

與此同時,中美雙方認識到,鋼鐵和其他行業產能過剩是一個全球性問題,需要集體應對。美方歡迎中方推進以去產能為目標之一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美雙方認識到,由於全球經濟複蘇緩慢和市場需求低迷,電解鋁行業產能過剩增加,成為全球性問題,需要集體應對。中美雙方將共同努力,應對全球電解鋁產能過剩問題。

中美將避免競爭性貶值

在宏觀經濟方面,此次中美雙方認識到,中美兩國經濟緊密交融,本國的經濟發展與對方國家的繁榮高度相關。為兩國經濟奠定強勁和可持續增長基礎的政策對提高中美兩國人民的生活水平至關重要,對世界也有著積極影響。

為此,第一,中美雙方承諾采取包括貨幣、財政和結構性政策在內的所有政策工具提振信心和促進增長。貨幣政策將繼續支持經濟活動和確保價格穩定,並與央行的授權相一致,但僅靠貨幣政策無法實現平衡增長。應靈活運用財政政策以促進增長、創造就業和提高居民需求,並支持結構性改革的實施。

第二,中美雙方共同重申在G20達成的關於匯率的承諾,包括將避免競爭性貶值和不以競爭性的目的來盯住匯率。中方將繼續有序向市場化匯率轉型,強化匯率雙向浮動彈性。中方強調人民幣不存在持續貶值的基礎。雙方認識到清晰地進行政策溝通的重要性。

中國央行(PBOC)此前發布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稱,未來人民幣匯率將繼續按照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的形成機制有序運行,逐步形成以市場供求為基礎、雙向浮動、有彈性的匯率運行機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第三,美方歡迎中方在經濟改革特別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做出的承諾和已經取得的進展,包括增強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中方致力於堅定不移地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推動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和補短板,使中國經濟發展更加可持續。

中方將兼顧經濟穩定增長和結構調整,通過增加居民消費、提高服務業占GDP的比例、確保高質量並由私人部門驅動的投資以擴大國內需求。中方將繼續簡政放權和轉變政府職能,繼續推進金融領域改革,使市場在信貸配置過程中進一步發揮決定性作用,進一步放開服務業競爭,強化社會安全保障網。

第四,美方致力於繼續推動以更高的國內投資特別是基礎設施投資和國民儲蓄為特點的強勁、可持續和平衡增長。同時,美國政府繼續將擴大受教育機會、改革移民制度以及提高勞動參與率和生產率等相關政策作為工作重點。

第五,中國的財政政策在擴大內需和支持結構性改革方面發揮了作用,相關措施包括降稅清費,設立專項資金為下崗職工提供支持,階段性降低社保繳費率,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管理防範風險,大力支持扶貧、生態環保等經濟社會領域薄弱環節發展等。在上述措施的基礎上,中方將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支持結構性改革並適度擴大總需求。

第六,美方認識到預算程序可預見性的重要性,以及財政預算不確定性可能對美國及全球經濟產生的影響。美方致力於在中期內實現政府財政的可持續性。

第七,中方認識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目的之一是企業去杠桿以及應對相關的銀行業挑戰。在現有進展的基礎上,中方將根據一個全面的戰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包括國企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和法律機制的作用,化解企業債務問題,包括國有企業債務。

第八,鑒於相關改革將對中國乃至全球經濟產生的巨大影響,中方重申相關承諾,將進一步改善經濟和金融政策的透明度以及經濟活動數據的可獲得性,從而使世界範圍的監管者、政策制定者、企業和投資者更好地進行理解。

鋼鐵和其他行業產能過剩是全球性問題

此次,美方在行前多次表示,將對一些行業的產能過剩問題同中方商榷。

在《中美元首杭州會晤中方成果清單》中,在工業領域結構性改方面,中美雙方認識到全球經濟複蘇緩慢和市場需求低迷使得包括一些行業產能過剩在內的結構性問題更加嚴重,這些問題對貿易和工人產生了負面影響。

中美雙方認識到,鋼鐵和其他行業產能過剩是一個全球性問題,需要集體應對。雙方也認識到,政府或政府支持的機構提供的補貼和其他類型的支持可能導致市場扭曲和造成全球產能過剩問題,因此需要予以關註。

中美雙方承諾加強溝通與合作,致力於采取有效措施應對有關挑戰,以加強市場功能和鼓勵調整。

為此目的,中美雙方對可能建立的一個全球論壇表示歡迎。該論壇由G20成員和感興趣的經合組織(OECD)成員積極參加,將其作為交流和分享全球產能動態、政府政策與支持措施信息的合作平臺,由OECD秘書處提供協助。

美方歡迎中方推進以去產能為目標之一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美雙方認識到,由於全球經濟複蘇緩慢和市場需求低迷,電解鋁行業產能過剩增加,成為全球性問題,需要集體應對。中美雙方將共同努力,應對全球電解鋁產能過剩問題。

中美雙方認識到建立和完善公正的破產制度和機制的重要性。中方高度重視運用兼並重組和破產重整、破產和解、破產清算制度和機制依法解決產能過剩問題。在解決產能過剩問題過程中,中方將通過繼續建立專門的破產審判庭、不斷完善破產管理人制度以及運用信息化手段等方式推進破產法的實施。中美雙方承諾最早從2016年開始,以論壇或互訪等方式定期和不定期地就雙方各自破產法的實施進行溝通和交流。

美方支持IMF將人民幣納入SDR貨幣籃子決定

在全球經濟治理方面,中美雙方繼續致力於支持能夠與全球的現實、挑戰和機遇共同演進的、包容和有彈性的國際經濟體系,包括推動現有和新的國際金融機構開展全方位合作。與2015年9月份雙方達成的承諾相一致,中美雙方還共同承諾支持和進一步完善現有的、新的和未來的國際金融機構在治理、環保和社會領域的高標準。

為此,第一,雙方支持以強勁的、以份額為基礎的、資源充足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為核心的全球金融安全網。雙方支持維護IMF的現有貸款能力。雙方歡迎2010年IMF份額和治理改革的落實並致力於在2017年年會前完成第15次份額總檢查。雙方重申,份額調整應提高有活力的經濟體的份額占比,以反映其在世界經濟中的相對地位,因此可能的結果是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份額占比整體提高。

第二,美方支持IMF將人民幣在10月1日納入SDR貨幣籃子的決定。雙方支持對擴大SDR的使用進行研究及探索相關舉措,包括更廣泛地發布以SDR作為報告貨幣的財務和統計數據,以及發行SDR計價債券。

第三,中美雙方重申按照世界銀行理事會同意的路線圖和時間表就世界銀行股權審議進行合作的重要性。美方贊賞中方在亞洲發展基金第12輪增資中增加捐資。美方歡迎中方有意義地增加對國際開發協會和非洲發展基金2016年捐資的意願。

第四,中美雙方將在國際金融組織的協助下共同支持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

第五,中美雙方重申巴黎俱樂部作為官方雙邊債務重組主要國際平臺的作用和討論一系列主權債務問題,並認為巴黎俱樂部應適應官方融資的發展趨勢,包括將其成員範圍擴大到新興債權人。中方將繼續常態性參與巴黎俱樂部,發揮更具建設性的作用,包括進一步討論潛在的成員身份問題。

第六,中美雙方支持將加強的合同條款納入主權債券中的努力。

第七,我們歡迎中美雙方完成G20框架下化石燃料補貼同行審議報告,並贊賞已完成的和將進行的關於有效使用化石燃料和減少導致氣候變化的溫室氣體排放的改革的積極作用。

制定法律支持創新

在創新政策方面,中美雙方認為,創新是發展經濟、創造就業及共享繁榮的關鍵動力,創新在制定解決國內、國際和社會挑戰方案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雙方進一步認識到,中美開展貿易、營商及合力創新的能力,有助於促進兩國人民的福祉並推動全球經濟增長。

作為追求上述共同目標的夥伴,並考慮到中美合作對雙邊關系日益重要,中美雙方認識到,制定和支持適當法律、法規和政策框架對培育健康的創新生態體系非常重要。相關創新體系的特征應包括對基礎科學和研發的強力投資、企業的深度參與和各自政策制定和執行的透明度。中美雙方承諾其各自的創新政策將與非歧視原則保持一致。中美雙方確認發展和保護包括商業秘密在內的知識產權的重要性,並承諾不推進將轉讓知識產權或技術作為在各自市場開展業務的前提條件的一般適用政策或實踐。

為此,首先,中美雙方認識到,政府對促進國內外企業之間公平競爭有重要作用,產品和服務定價等領域的開放和競爭性的市場對促進創新發揮著重要作用。

其次,中美雙方認識到對知識產權的有效和平衡保護將有益於促進創新。雙方將繼續就相關政策進行溝通和交流,包括保護創新者不受惡意訴訟。

第三,雙方確認,獲取廣泛的全球產品、服務和技術解決方案通常將促進商業企業的創新能力和競爭力。

第四,鑒於相互連接的全球數字基礎設施的重要性、創新型技術的價值以及技術用戶的安全關切,雙方承諾,與世界貿易組織(WTO)協定相一致,各自國家在商業領域的通用信息通信技術安全相關的措施:1.應以非歧視方式對待技術;2.將不會不必要地限制或阻止外國信息通信技術產品或服務供應商的商業銷售機會;3.應僅用於小範圍,考慮國際規範,非歧視,且不對商業機構在購買、銷售或使用相關產品方面設置不必要的基於國別的條件或限制。

中美雙邊投資談判取得重大成果

此次,中美在《中美元首杭州會晤中方成果清單》中確認,雙邊投資協定談判(BIT)取得重大成果。

雙方指出,談判旨在達成一項高水平的協定,實現雙方創建非歧視、透明、開放的投資體制的共同目標。雙方於近期交換的第三次負面清單改進出價體現了重大進展,並在談判各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果。中美雙方承諾將進一步推進談判,以達成一項互利共贏、高水平的協定。

此前,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孫繼文表示,2016年8月21日至28日,中美雙方在京舉行第28輪中美投資協定談判。8月29日至9月3日,雙方繼續通過團長會議、小範圍會談等方式舉行了一系列密集磋商。

中美雙方確認雙邊投資協定談判取得重大成果。他指出,談判旨在達成一項高水平的協定,實現雙方創建非歧視、透明、開放的投資體制的共同目標。雙方於近期交換的第三次負面清單改進出價體現了重大進展,並在談判各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果。中美雙方承諾將進一步推進談判,以達成一項互利共贏、高水平的協定。

中美投資協定談判自2008年正式啟動,迄今已舉行了28輪談判。2013年7月,在兩國元首的共同推動下,雙方宣布以“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模式”為基礎進入實質性談判階段,標誌著談判取得重大突破。經不懈努力,雙方於2015年初基本完成了協定文本核心問題和主要條款的談判。2015年6月,雙方首次交換了負面清單出價,正式開啟負面清單談判。之後,雙方針對各自的負面清單進行了數輪密集談判,並在此基礎上分別於2015年9月,2016年6月和2016年9月三次交換負面清單改進出價,推動談判不斷取得新的進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55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