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北京“綠卡”新政半年 辦理量超去年全年

自從今年3月1日公安部支持北京創新發展的20項出入境政策正式實施,包括外籍人才永久居留證(綠卡)發放政策,截止到9月1日,“綠卡”窗口開放了半年時間,已經獲得 “綠卡”的有227人。

2日,在國新辦舉辦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隋振江給出前述數據。不過,對比來看,從2004年到去年年底,將近11年的時間,北京一共有1700人獲得了這個“綠卡”,每年100多人。也就意味著,今年半年的辦理量就超過了去年全年的數量。

此外,辦理的時間由過去的6個月,縮短為50天。

隋振江稱,現在“綠卡”的辦理量每個月仍然以30%的增量在上升。

同時,他說,獲得出入境管理便利服務,如工作簽證、因私居留,都大大便利了辦理流程,采取現場辦理,已經辦理了600余人,咨詢6000余人,海外外籍人才包括海外華人都對這方面的政策非常歡迎。

推行這項政策的背後,隋振江稱,這是北京推進科技體制改革,讓各項創新要素進一步活躍,特別是創新人才作用能力的發揮、創新平臺作用的發揮得到進一步的提升,使北京的科技創新落到實處。

昨日,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國家部署建設北京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審議並原則通過了科技部、發改委和北京市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了《北京加強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總體方案》(簡稱《方案》)。

隋振江稱,該方案已經明確了總體任務,可以概括為建設四個“高地”。其中之一為構建制度創新高地。前述引進外籍高層次人才,實施更具吸引力的海外人才聚集政策即是其中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

在發布會上,科技部副部長李萌稱,北京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不是北京一家的事,是一項國家戰略,也是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實落地的一個重要抓手。這一中心的建設分“三步走”。

具體為,到2017年,科技創新動力、活力和能力明顯增強,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初具規模;到2020年,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功能進一步強化,成為全球有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到2030年,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功能更加優化,成為引領世界科技創新的新引擎,為我國躋身創新型國家的前列提供有力支撐。

他說,在制定《方案》的過程中,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科技部和北京市一起研究,動員各方面力量支持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其中包括支持北京市推動體制機制改革。比如,在金融創新方面,結合國有企業改革建立國有資本創業投資基金制度,對包括天使投資在內的投向種子期、初創期等創新活動的投資,研究探索相關的政策支持;支持新三板、區域性股權市場發展,推動優先股、資產證券化、私募債交易等產品創新;鼓勵符合條件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和股權投資機構實現投貸聯動,支持科技創新創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26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