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SH:601939;HK:939,下稱建設銀行)發布了2016年度上半年經營業績。2016年上半年,建設銀行資產總額達19.76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7.69%;實現凈利潤1339.0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25%;不良貸款率1.63%,較2015年同期上升了0.05個百分點。
在利率市場化競爭加劇的格局下,凈利差和凈息差空間收窄已經在建設銀行2016年中報中盡顯無疑。截至6月末,該行凈利差和凈利息收益率分別為2.15%、2.32%,較去年同期下降了33和34個基點。上半年,該行利息收入3464.11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9.83%。
利息收入降幅近10% 房貸余額居同業之首
中報顯示,從資產負債結構上看,截止到6月末,建設銀行客戶貸款和墊款總額111,378.77億元,較上年末增長6.23%;該行各項貸款較上年末新增6,527.37億元,信貸結構持續優化。其中個人貸款余額38,854.51億元,較上年末增加4,186.41億元,增幅12.08%。在負債端來看,客戶存款總額146,755.41億元,較上年末增長7.37%。
值得關註的是,在國家房貸政策刺激下,各家銀行發力房貸業務,住房按揭貸款均呈現快速上漲態勢。建設銀行上半年個人住房貸款業務貸款余額 31,816.77 億元,較上年末增加4077.82 億元,增幅14.70%,余額、新增額均居同業首位。
從盈利指標來看,上半年,建設銀行實現凈利潤1,339.0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25%;年化平均資產回報率和年化平均股東權益回報率分別為1.41%和17.80%。
從收入來源看,上半年建設銀行實現利息收入3,464.11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377.83 億元,降幅為9.83%。其中貸款和墊款利息收入2398.17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345.61億元,降幅12.60%。客戶貸款及墊款收益率較上年同期下降117個基點至4.46%。由於該行加大零售類貸款投放力度,客戶貸款及墊款平均余額較上年同期增長10.16%,部分抵銷了收益率下降的影響。
可喜的是,該行其他非利息收入546.72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318.94億元,增幅140.02%。
凈利差和凈息差“雙降”超30基點
受央行降息周期影響,銀行負債成本隨之降低,建設銀行存款利息支出也在降低。上半年,建設銀行客戶存款利息支出 1068.35 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217.20 億元,降幅為16.90%, 主要是受存量業務重定價影響,客戶存款平均成本率較上年同期下降44個基點至1.52%。
但是,貸款利息收入的減少遠超過存款利息支出降低的幅度,導致凈利息收入同現下降態勢。截止到6月末,建設銀行凈利息收入2109.9億元,較2015年同期的2246.19億元減少了136.29億元,降幅6.07%。其中各項資產負債平均余額變動帶動利息凈收入增加250.28億元,平均收益率或平均成本率變動帶動利息凈收入減少386.57億元。
至於利息凈收入減少的主要因素,建設銀行分析稱,主要受2015年央行連續五次降息、存量業務重定價以及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價稅分離因素影響。
凈利息收入的減少,進而導致凈利差以及凈利息收益率均呈現下降態勢。上半年,建設銀行凈利差和凈利息收益率降幅超過30基點。截止到6月末,建設銀行凈利差為2.15%,較2015年同期的2.48%,下降了0.33個百分點,凈利息收益率為2.32%,較2015年同期的2.67%,下降了0.34個百分點。
對此,建設銀行表示,2016年上半年降息及利率市場化效應持續釋放,加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對利息凈收入的影響,集團付息負債成本率下降幅度低於生息資產收益率下降幅度。
為了應對利率市場化帶來的凈利差和凈息差持續收窄,中間業務成為商業銀行轉型的一個發力點。上半年,建設銀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較上年同期增加35.45億元,增幅5.57%,其他非利息收入較上年同期增加79.46億元,增幅83.18%;並持續加強成本管理,優化費用支出結構,成本對收入比率較上年同期下降0.99個百分點至22.24%。
建設銀行將綜合化經營和國際化戰略作為轉型的重要路徑,在打造子公司總和經營和拓展海外業務方面近年來發展迅猛。2016年6月末,建設銀行綜合化經營子公司資產總額較上年末增長28.44%,凈利潤同比增長27.72%;海外商業銀行資產總額達13,402.84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2.85%;實現凈利潤29.1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1.65%。上半年國際結算量6,385.27億美元,同比增長5.04%;實現跨境人民幣結算量10,934.86億元。蘇黎世分行、智利分行開業,國際化發展進程不斷提速,已在全球26個國家和地區設立140余家各級境外機構。
從資本情況看來,截止到6月末,建設銀行資本充足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5.09%和13.06%。
不良率升至1.63% 批發零售業、制造業、采礦業成重災區
2016年上半年,建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1819.49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59.69億元;不良貸款率1.63%,較2015年同期上升了0.05個百分點。關註類貸款占比 3.06%,較上年末上升0.17個百分點。減值準備對不良貸款比率151.63%——也就是說,該行撥備覆蓋率已經接近150%的監管紅線。
截至報告期末,建設銀行已逾期客戶貸款和墊款余額2,218.49億元,較上年末增加486.68億元。建設銀行表示,集團基於審慎原則,足額計提客戶貸款和墊款減值準備,資產減值損失支出466.1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3.00%。其中客戶貸款和墊款減值損失467.9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63.57億元;投資減值損失回撥 10.2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8.86億元。
從不良資產的客戶類型來看,對公貸款不良資產明顯高於零售貸款。上半年,建設銀行境內公司類貸款和墊款不良率較上年末上升0.17個百分點至2.67%,個人貸款和墊款不良率較上年末上升0.05個百分點至0.57%,海外分行和子公司不良貸款率較上年末下降0.02個百分點至0.43%。
在不良貸款行業分布上,批發零售業、制造業、采礦業成為該行不良貸款的重災區,不良率分別高達9.29%、6.22%、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