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恒大資本運作圖譜解密】許家印股市征戰14載 恒大“股票收割機”如何練就

在恒大“攪局”以來,截至8月16日,萬科A連續第三個漲停。8月15日,中國恒大(03333.HK)披露,在過去一周,公司又買了萬科A2.56億A股。

自恒大入局萬科之後,外界各種猜測就一直不斷。然而,萬科、廊坊發展也並非許家印在資本市場的初次登臺。從2002年試手資本市場,到2006年鎩羽而歸,如今又借著地產行業“一枝獨秀”、萬科股權之爭“亂局”待解等基本面因素高調殺回A股市場,縱橫捭闔14年,許家印終於完成了從房地產大佬到資本大鱷的身份嬗變。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梳理發現,自2014年以來,短短兩年時間里,許家印通過麾下的中國恒大及旗下其他平臺,控股或進入前十大流通股東的上市公司已達18家,成為橫跨A股、H股、新三板多個不同市場的資本巨獸。

征戰14年 開局並不順利

舉牌萬科A(000002.SZ)、廊坊發展(600149.SH),雖然兇猛淩厲,但在許家印的資本運作生涯中,卻只能稱之為“蠶食”。此前,目前已更名為恒大健康(0708.HK)、恒騰網絡(0136.HK)等數家港股公司上,許家印所展示的卻是截然不同的手法:和風細雨的同時,一舉鯨吞,將目標收入自己囊中。正是通過這一手法,包括A股在內,如果不算萬科、廊坊發展,短短兩年時間,許家印也已經拿下5家A、H股上市公司。

2016年8月15日,中國恒大發布公告稱,從8月8日到8月15日,該公司通過附屬公司,再次在二級市場收購萬科2.56億股A股,連同此前收購,其所持萬科A股股份已達7.53億股,持股比例增至6.82%,收購代價共計達到人民幣145.7億元。

而無論萬科,還是廊坊發展,不過是許家印及其執掌的中國恒大在資本市場的最新獵物。實際上,三年前的2014年開始,許家印的一只腳就已踏入資本市場,並在2015年全面發力。鮮為人知的是,許家印在資本市場的首秀,已經是頗為遙遠的十四年之前。而其瞄準的第一個獵物,是如今已更名為綠景控股(000502.SZ)的原瓊能源。

公開披露信息顯示,2002年8月16日,當時名為廣州恒大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恒大集團),通過股權轉讓的方式,以5442萬元的代價,接手瓊能源4186萬股法人股,成為持股26.89%的第一大股東。

控股瓊能源之後不久,許家印及恒大集團即已顯示進入資本市場的意圖,並馬不停蹄的進行資本運作。

2003年1月,瓊能源正式更名為恒大地產。一個星期後,雙方宣布資產置換,許家印將其持股99%的廣州恒大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所持廣州花都綠景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90%股權,作價1.54億元,以資產置換方式置入恒大地產,瓊能源則將名下海南昌江農業園、三亞東方旅業股份有限公司的長期股票投資和債權、土地租賃使用權等,作價1.42億元置出上市公司。

然而,許家印在資本市場的首戰,最終鎩羽而歸。入主瓊能源之後的三年時間里,正值A股市場低迷,恒大地產期間股價跌幅一度達到85%,恒大未能通過這一平臺進行任何融資。2006年12月,失去耐心的恒大,將所持恒大地產股份,全部轉讓給廣州市天譽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根據當時披露,此次交易作價7889萬元。

在A股市場棄殼而去,許家印將恒大資本運作的方向,轉向了H股市場。2008年3月,已經啟動招股,並計劃公布定價的恒大地產,再次遭遇滑鐵盧,因市況不佳等種種因素,其IPO計劃被迫推遲。

借殼無果而終,IPO受阻推遲,成為恒大、許家印資本運作歷史中,遭遇的兩次嚴冬。不過,恒大此後很快卷土重來。2009年11月,恒大地產終於在H股IPO成功,融資金額約32億港元。

然而,雖然登陸H股市場,但估值卻長期低迷,也不時受到“做空因素”幹擾,許家印並不滿意恒大的股價表現,2015年7月份開始,許家印大量回購恒大股份。公開信息顯示,7月8日到7月29日間,恒大斥資48.7億港元,約合人民幣39億元的代價,在二級市場回購了10.36億股。此後,許家印再度出手,2015年全年共計回購恒大19.23億股,動用資金約103億港元。

然而,從市場反應看,上述巨資回購對恒大股價的刺激作用還不如此次征戰A股市場的消息來得明顯,最近兩周,中國恒大股價累計漲幅超過20%。許家印此次在A股市場出手立竿見影。

股市三線並舉:兩年鯨吞5家公司

回購恒大的同時,許家印也沒有閑著,而是緊鑼密鼓的籌備著將旗下文化、體育、互聯網等資產分拆,借道H股、新三板等途徑進入資本市場。

根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迄今為止,許家印的資本版圖中,至少已經囊括了至少16家上市公司和2家新三板掛牌公司。其中,上市公司包括12只A股、4只H股。

許家印最近兩年的資本運作軌跡,發軔於港股市場,呈現H股、新三板、A股三線並舉的清晰路徑,也展示了不同的資本運作手段。

公開信息顯示,除了恒大地產本身外,其還控股了3家H股上市公司,其中包括恒大健康、恒騰網絡、德泰新能源(0559.HK)。而許家印馳騁港股市場,更多的是使用受讓原股東股權的方式進入。

恒大在港股市場首先瞄準的“獵物”,是已經更名為德泰新能源的國藏集團。根據公告披露,2014年10月,恒大獲得國藏集團30.813億股股份,總認購價為12億港元。

此後,許家印、恒大在資本市場的布局,一發不可收。2015年2月底,恒大以9.5億港元的代價,收購香港上市公司新傳媒74.99%股份,成為後者控股東,隨即將其更名為恒大健康。

隨後,2015年6月23日,香港上市公司馬斯葛公告,騰訊控股、恒大與其訂立新股認購協議,兩者共同出資7.5億港元認購新股,占認購完成後已發行股本75%。根據馬斯葛當年7月31日披露的交易細節,恒大持有其55%的股份。兩個月後,馬斯葛更名為恒騰網絡。

而在A股市場,迄今為止,其持股比例超過5%的上市公司,除了萬科、廊坊發展,還包括嘉凱城(000918.SZ)、寶鷹股份(002047.SZ)。但進入的方式,不同於萬科、廊坊發展上的疾風暴雨,恒大采取的策略,與控股上述3家香港上市公司類似,顯得頗為溫和。

根據嘉凱城4月28日披露,通過股權轉讓方式,恒大從國有股東浙江省商業集團有限公司)、杭州鋼鐵集團公司、浙江國大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手中,以通過公開征集受讓方的方式,協議受讓嘉凱城9.52億股,成為持有該公司52.78%股份的控股股東。

進入寶鷹股份同樣如此。今年4月13日,恒大人壽與寶鷹股份簽訂股份認購協議,以9.42元/股的價格,認購寶鷹股份定增的6900萬股,認購金額總計約6.5億元。定增完成後,恒大人壽將持有寶鷹股份6.25%的股份。

多元化布局

從介入的上市公司來看,許家印、恒大一直鐘情於盤子較小、主營業務萎縮的殼資源。無論是H股的馬斯葛、新傳媒,還是A股的廊坊發展、嘉凱城均是如此。

嘉凱城業績預報顯示,2016年上半年,該公司凈利潤將虧損10.1億元,虧損額同比將增加4.5倍以上。而在2015年,嘉凱城實現營業收入40.5億元,凈利潤虧損2.34億元,同比下降6252%,而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則虧損2.59億元。2013年、2014年,雖然實現盈利,但也僅有5715萬元、3809萬元。扣除非經常損益後,2014年虧損6253萬元。

更名前的國藏集團同樣如此。據其收購前的財報,主營酒類、上市證券投資、銅桿、電纜等業務的國藏集團,2014年上半年營業後入僅為4.39億港元,但股東應占利潤卻虧損4100萬港元。

而從恒大的資本布局來看,主要可以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是產業多元化的運作平臺,第二種是地產產業鏈的延伸,第三種則是同屬地產同業。

在恒大目前掌控的上市、新三板公司中,多元化產業運作平臺,主要由新三板掛牌的恒大淘寶(834338.OC)、恒大文化(834899.OC)承擔。2015年7月,恒大文化在新三板掛牌,包含了從恒大集團拆分出來的恒大院線、恒大音樂、恒大動漫、恒大文化經濟等六大板塊。而2015年11月掛牌的恒大淘寶,主要資產則是恒大足球俱樂部的相關業務。根據今年初完成的40元/股的定增價計算,恒大淘寶市值已高達198億元。

收購而來的三家香港上市公司,則充當這恒大產業鏈延伸的角色。公開信息顯示,2015年3月以來,恒大健康收購了位於天津的整形醫院,並成立了“互聯網+”社區健康管理中心。根據披露,其社區健康管理中心均設在恒大開發的樓盤之內。

現已更名為恒騰網絡的馬斯葛,在恒大產業鏈延伸中的作用更為明顯。根據該公司去年7月披露的12個月業務發展計劃,其將建立互聯網社區服務網上平臺,具體包括包括物業服務、鄰里社交、生活服務、互聯網家居、社區金融五大板塊,並在此後上線了多個線上平臺。

而對地產同業的布局,除了萬科、廊坊發展,還有嘉凱城。要約收購報告書顯示,嘉凱城項目主要位於上海、杭州、蘇州等長三角區域,以及武漢、青島、重慶等華中、華北、西南核心城市,共計約50個項目,剩余總可售面積近600萬平方米。

收購嘉凱城這一資本平臺,讓恒大在A股市場的運作意圖顯露無余。恒大明確表示,此舉可以豐富其土地儲備資源,進一步增加一、二線城市項目數量占比,優化土地儲備結構。

更為重要的是,恒大對A股資本運作平臺的渴望,已經顯然無余。在要約收購報告中,恒大稱,通過此舉,其將擁有A股上市平臺,通過嘉凱城的戰略整合,將進一步增強上市公司持續盈利能力。

而恒大人壽入股金螳螂(002081.SZ)、騰達建設(600512.SH)、寶鷹股份等,則是另有用意,這些上司公司的業務,均與其地產主業相關。寶鷹股份的主營業務的建築裝修設計、施工。2015年全年,其來自裝修工程施工的營業收入,達到55.7億元,在營業收入中占比超過98%。

近年來,寶鷹股份還涉足互聯網領域。2014年4月,該公司對上海鴻洋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進行20%股權投資,涉足家裝、家居O2O電商平臺。2015年,該公司又增資參股武漢矽感科技有限公司,涉足二維碼技術的物聯網領域。而在8月13日,寶鷹股份公告稱,與恒大人壽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利用自身、股東等相關方的信息、渠道、資源等優勢,開展全方位的合作,優先為對方提供業務信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75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