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谷歌還是反水了

http://www.cbnweek.com/yuedu/ydpage/?raid=1648
一場價值125億美元的收購終於塵埃落定,但一切可能才剛開始。


  2011年8月,谷歌以每股40美元現金的價格收購摩托羅拉移動。摩托羅拉所擁有的超過1.7萬項專利(以及還在申請的)在外界看來是谷歌最主要的目標。


  收購之時,谷歌全球CEO拉里·佩奇在官方博客中承諾摩托羅拉移動仍然是安卓的授權企業,並將作為獨立業務繼續運營。


  摩托羅拉曾經是科技界的明星,它在通訊設備上的努力帶來世界通信行業的革命。儘管不願意接受這個現實,但這個老大哥從此後將按照年輕人的規則辦事。


  相繼通過美國司法部和歐盟委員會批准後,谷歌在2012年5月終於獲得了中國政府的批准—這是谷歌完成對摩托羅拉移動收購的最後一道關卡。谷歌也為此付出了代價,即承諾今後五年繼續免費開放安卓。拉里·佩奇發表聲明,谷歌已經完成了對摩托羅拉移動的收購,並且宣佈了新的人事任命。


  丹尼斯·伍德賽德(Dennis Woodside)這個名字一夜之間走上了媒體的頭版,此時人們才知道擁有斯坦福大學法學學位的伍德賽德閱歷有多豐富,他做過法官助理和管理諮詢師,後來任谷歌美洲區總裁。在蒂姆·庫克(Tim Cook)想辦法挖伍德賽德去蘋果做銷售主管的時候,拉里·佩奇決定用負責更重要的工作留住他 。


  2011年9月谷歌宣佈伍德賽德參與谷歌對摩托羅拉移動的整合業務,現在則讓他取代擔任摩托羅拉移動CEO多年的桑傑·賈(Sanjay Jha),並直接匯報給谷歌首席技術官帕特里克·皮切特(Patrick Pichette)、CEO拉里·佩奇和首席業務官尼科什·阿羅拉(Nikesh Arora)。至於他以前的職位—谷歌美洲區總裁,今年早些時候離開谷歌加入Groupon的馬克·喬治艾迪斯(Margo Georgiadis)將回來接手。


  不僅如此,谷歌還給他配備了一個全新的團隊,這造成了摩托羅拉高級管理層的變動。其中,來自亞馬遜的馬克·蘭德爾(Mark Randall)將負責供應鏈和物流業務、Chrome瀏覽器團隊的核心成員加里·布里吉斯(Gary Briggs)接管市場營銷、從諮詢公司跳槽的萬尼·維特曼(Wanessa Vittamn)就任首席技術官,而包括桑傑·賈在內的多位前摩托羅拉移動高管將離職。在目前公開的消息裡,只有摩托羅拉硬件開發高級副總裁伊克巴爾·阿沙德(Iqbal Arshad)和首席設計師吉姆·威克斯(Jim Wicks)還在留任名單之中。


  撤換主要的管理層符合收購方的戰略邏輯,或者說某種價值觀的輸出。如果經營不善就只能讓更擅於此道的人來做,雖然谷歌在硬件經營上也沒有什麼更有經驗的團隊。


  人們開始有所警惕,隨著管理層的撤換,谷歌可能會和最初那個「為了專利」的形象相去甚遠。5月24日,谷歌對外宣佈新的願景則是被谷歌收購後的摩托羅拉打算將精力集中在「更少、更大的賭註上」,「創造出全世界人都用的絕妙設備」。


  這些聽起來都很熟悉對嗎?谷歌看起來打算向它的對手蘋果學習,但這則會讓昔日「盟友」的警報升級。


  2011年8月谷歌宣佈收購摩托羅拉移動部門這個年虧損2.5億美元的昨日之星時,三星、HTC這些站在安卓陣營裡的朋友們可以為專利問題稍微喘口氣—超過1.7萬項專利讓它們可以被蘋果、微軟、甲骨文這些對手們窮追猛打時睡個好覺—谷歌看起來是這個陣營堅定的保護?者。


  但當谷歌真正完成了這項收購之後,宣佈的計劃倒像是表明谷歌自己馬上就要在硬件上大展拳腳了。


  過去一年的時間足以改變許多事情。谷歌表示出讓盟友們害怕的一面,特別是在這個陣營的廠商都展示出了它們對這個系統更難以割捨的依附力的時候。比如這個陣營裡表現最為出色的三星。


  銀河旗艦系列雖然讓三星成為2011年智能手機出貨量僅次於蘋果的廠商,但三星還是比以前更加需要谷歌。5月17日,三星正式對外宣佈放棄自己的操作系統Bada,轉而深化安卓的發展。


  谷歌最終很可能是為了利潤而不得已放棄此前的合作模式。在智能手機時代的兩個對手有著迥然不同的風格:蘋果出售很少種類的產品,但收入卻驚人;谷歌的安卓陣營有更多的產品線,但收入卻很少。谷歌也沒能實現它的慣常路數,即出貨量增加後得以賣出更多的廣告。


  儘管如今每天有超過85萬部安卓設備被激活(這個數字可能還在被刷新),但這並不意味著谷歌對安卓的巨大投入能得到相應的回報。要知道相比谷歌的其他產品,比如這些年為谷歌帶來源源不斷收入的互聯網廣告系統,安卓的盈利能力並不出眾。


  從2008年谷歌發佈安卓到2011年年底,它的總收入才只有不到5.5億美元。就連谷歌為iPhone提供的服務收入都是安卓設備服務收入的4倍多。而蘋果在2011年的新增收入超過了谷歌同年的全年收入,分別是430億美元和380億美元。


  蘋果的成功證明一個道理,只有軟硬件非常緊密地結合才可能擺脫一個收入模式(「最終還是賣廣告的生意」)的尷尬境地,也更容易讓這個項目成為賺錢機器。丹尼斯·伍德賽德甚至對媒體公開表示谷歌一直對硬件感興趣。


  現在的信號已經開始明朗起來,但谷歌需要掃清的障礙其實會比想像中多。谷歌需要注意的是蘋果在發明iPhone,並靠它以顛覆者的姿態進入變化迅速且競爭激烈的手機市場時有一個巨大的優勢,那便是蘋果在Mac電腦和iPod中將硬件和軟件結合中學到的多年經驗—而這谷歌顯然沒有,摩托羅拉新CEO伍德賽德還必須在崗學習。谷歌曾經想過在硬件方面做出一些嘗試。Nexus One、Nexus S和Galaxy Nexus都是它在硬件領域的嘗試,加上Chrome筆記本、機頂盒、電視,但都反響平平 。


  摩托羅拉在手機製造上有多年的經驗,但它的策略向來就是更多的機型覆蓋更多的客戶,在智能手機時代也是這麼行事的。比起一條乾淨的生產線,它們更喜歡加上各種種類繁多的插件,並以可以迅速變化生產線適應不同的機型而自得。而這可能並非谷歌想要的。


  此外,谷歌可能還是會被此前自己制定的規則裹住前進的腳步。總有一天—可能都不到承諾的5年,谷歌就需要做出一個更為明確的決定,如果要更好地推出自己的谷歌手機,那麼陣營裡的盟友就會被一一拋棄。


  好消息是,找到刺激消費者味蕾的那種奇怪卻又吸引人的產品,和旗幟鮮明地踏入手機硬件廠商行列並制訂新的戰略的難度,可能並不會比開發「拓展現實」的眼鏡並戴著它四處晃悠高出多少—但這對那些昔日盟友來說,則可能意味著更為艱難的時刻就快到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66

神州專車暗諷Uber“涉黑” 不料文案出錯遭網友反水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6/4637263.html

神州專車暗諷Uber“涉黑” 不料文案出錯遭網友反水

一財網 霜月 2015-06-25 18:58:00

今日,神州專車的一則暗諷Uber是黑車的文案引起廣泛的關註。其中不當的言辭遭到了網友們的炮轟,而其文案中“怪蜀黍”變身“怪蜀黎”使得網友們啼笑皆非。

今天上午,神州專車官方微博發布了一組主題為“Beat U,我怕黑專車”的海報,這組海報由吳秀波、海清、孫英傑等文體明星和柳實、劉二海等行業精英站臺力挺,以犀利言辭抨擊“黑專車”, 並對“U”豎起了警示牌。

在神州專車發布的這組海報中,眾多名人手持的帶有“U”字母的警示牌,網友們普遍認為,這是在“黑”專車市場中另一位主力玩家Uber。

國內專車市場烽煙四起,相關法規卻遲遲未能出臺。由於Uber的私家車接入模式無法從根本上保障司機和車輛的安全,近來更是被推上騷擾、糾紛甚至是傷害的風口浪尖。

然而,神州專車的這次文案卻遭到了網友們的一致反對,不少網友稱利用貶低對手來提升自己名氣的手法實在不登臺面。

更有網友指出,神州專車的這種做法有違法律,或將承擔民事責任。

就連拍攝該廣告的羅昌平也站出來表示反對,狠狠的打了神州專車一個“耳光”。

不過事情並沒有因此結束,細心的網友發現,在演員吳秀波的海報中,神州專車的文案將“怪蜀黍”打成了“怪蜀黎”。一時間,網上一片嘩然。


這下,Uber似乎找到反擊的機會,第一時間在微博上做出了回應

當然,各大公司也不錯過如此好機會,利用這個錯誤做起了文章

看準

搜狗拼音

訊飛輸入法

意識到自己的廣告似乎出了問題,神州專車第一時間用詼諧的語氣對此做出了解釋,並用“輿論豁免權”來表達對被網友炮轟的“委屈”。

然而,網友們似乎並不領情

不過就小編看來,企業靠文案的競爭在當下市場上已經習以為常,我們不好評判其中的對錯。

只是在文案中出現文字的錯誤,面對這種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事情企業是不是需要深刻反思一下。

編輯:顏靜潔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956

吞人電梯發酵 申龍電梯遭反水0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08-08/936791.html

屋漏偏逢連夜雨,處於荊州電梯“吞人”事故風暴中的國內電梯品牌蘇州申龍電梯股份有限公司不僅要面對社會各界的質疑,可能還會遭受訂貨量下滑,被代理商“拋棄”的尷尬局面。

Cfp-____.thumb_head

2015年7月31日早晨,江蘇省蘇州汾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的申龍電梯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秩序井然。(圖片來源:CFP)

屋漏偏逢連夜雨,處於荊州電梯“吞人”事故風暴中的國內電梯品牌蘇州申龍電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申龍電梯”)不僅要面對社會各界的質疑,可能還會遭受訂貨量下滑,被代理商“拋棄”的尷尬局面。

“事故發生後,銷售明顯受到影響,現在看近兩個月的銷售情況再決定是否要放棄代理申龍電梯”,申龍電梯貴州興義分公司負責人詹經理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

湖北荊州申龍電梯“吞人”事故的發生,引發了社會各界廣泛關註。

在北京一位電梯行業從業人士看來,申龍電梯事故還在持續發酵,媒體的廣泛關註和質疑,以及社會各界的持續“圍觀”,不僅讓電梯安全成為公眾的關註熱點,也損害了包括申龍電梯在內的電梯品牌的整體形象。

而最直接的沖擊則可能來自銷售下滑帶來的各級經銷代理商集體“反水”。

遭遇二級代理商集體反水?

詹經理是申龍電梯在貴州興義市的二級代理商,最近讓他煩惱的是,在申龍電梯事故發生後,不僅電梯訂貨量明顯下滑,甚至原先已經下的訂貨單不少都要求退貨。各種投訴咨詢電話也讓他不堪其擾。

“再這樣下去,就不代理這個品牌了。”詹經理向記者抱怨。雖然公司的名稱是申龍電梯貴州興義分公司,但實際上只是合作代理關系,詹經理手里除了代理申龍電梯外,還代理著浙江富訊等電梯品牌。

據其介紹,去年他代理的申龍電梯在興義地區售出了60多部,但今年已經到8月份了,銷量還不到去年的一半。

詹經理的情況並不是個案,在電梯“吞人”事故發生後,上海、廣東、四川、貴州、安徽等省份已經相繼暫停使用“申龍”電梯,進行全面的安全隱患排查工作。貴陽市質監局特種設備處負責人沈建孫告訴記者,7月30日,貴州省、市質監局及省特種設備檢測院組成聯合檢查組,對貴陽市在用的“申龍”扶梯進行了檢查。目前全省各地都在排查電梯安全隱患,並要求在8月10日前上報省質監局。

河北申龍電梯分公司辦公室的陳冰(化名)在事故發生後工作職責發生了明顯變化,以前主要是推廣銷售申龍電梯,現在主要職責是解答各種咨詢和質疑。

據其介紹,目前公司的銷售等各項工作已經基本暫停,所有的工作重心是配合省市質監局、安監所等部門對省市地區的所有申龍電梯一部部地進行安全排查工作。“這個工作可能會持續1~2個月,還不知道接下來有沒有其他突然的安排。”陳冰無奈表示。

記者隨後分別撥通了申龍電梯寧夏、濟南(山東)、成都(四川)、貴州、安徽等各地分公司的電話,情況大同小異,目前全國各省市基本已暫停申龍電梯運行,銷售工作也基本暫停。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申龍電梯在全國各省設立的分公司並非是直接隸屬於申龍電梯,這些分公司除了代理申龍電梯還代理其他電梯品牌。在市縣一級的二三級子公司與申龍電梯的關系則更為松散,同時代理多個電梯品牌是常態。

申龍電梯的低價殺手鐧

“寧夏申龍電梯銷售有限公司”是申龍電梯在寧夏授權為唯一的全權業務代理公司,全面負責申龍電梯在客梯、扶梯、觀光梯、貨梯、醫梯、汽車梯等產品範圍內開展銷售及售後服務。

實際上,這家公司一直掛著兩個牌子,其最開始使用的另一個牌子是“銀川現代電梯有限公司”。

公司總經理劉俊橋告訴記者,自己從20世紀90年代初就開始代理各種電梯品牌在寧夏及周邊地區的銷售工作,包括富士等外資品牌。

“外資品牌價格規範透明,對經銷商的要求也很高,不掙錢還要受很多氣,每次去他們工廠像是當孫子似的”,劉俊橋決定不再伺候這些外資品牌,轉而尋找國內品牌。

價格實惠的申龍電梯進入劉俊橋的視線。記者查閱資料獲悉,2012年至2014年,申龍自動扶梯產品銷售平均單價(不含稅)分別為11.19萬元/臺、11.77萬元/臺、11.76萬元/臺。

而另一家國內電梯生產商博林特2009~2011年自動扶梯產品的平均售價為16.64萬元、18.92萬元和15.85萬元。“通常4米多高的樓層的扶梯價格在15萬~20萬元之間,申龍電梯的售價明顯低於行業平均水平。”劉俊橋認為,“這個有的賺”。

1998年劉俊橋開始代理申龍電梯在寧夏及周邊地區銷售。果不其然,售價明顯偏低的申龍電梯在寧夏市場上廣受歡迎。

“我們已經在寧夏地區累計銷售2000多部各類申龍電梯,已經連續四五年進入寧夏電梯各品牌銷售量的前三。”劉俊橋表示。

近幾年來,正是憑借低價優勢,申龍電梯在激烈的電梯戰中獲得中小型地方房企和連鎖商超等客戶的青睞,成為行業後起之秀。2012~2014年申龍電梯分別實現營業收入9.57億元、10.9億元和12億元,連年增長。而在如今國產電梯品牌中,申龍電梯以市場占有率2.82%位列第四。

低價背後隱患堪憂

但低價搶占市場的背後,也隱藏著不小的隱患。

首先是公司的研發和技術投入明顯低於行業水平。2012~2014年,申龍電梯研發費用分別為3104萬元、3570萬元、3733萬元,所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46%、3.65%、3.11%。而同處江蘇的另一家國產電梯品牌江南嘉捷2014年的研發支出為1.01億元,較2013年9488萬元同比增長7.13%,江蘇康力電梯2014年研發支出為1.19億元,較2013年研發支出8714萬元同比增長37%。

在專利技術力量方面申龍電梯也明顯弱於競爭對手。招股書顯示,申龍電梯及其全資子公司吳江全勝機電擁有107項專利,包括11項發明專利;2014年,康力電梯擁有498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22項;而同期江南嘉捷則擁有專利646項,發明專利90項。

“成本類似,而價格卻明顯低於同行業水平,有兩種可能,一種是賠錢賺吆喝,搶市場;另一種是,在原材料和技術研發等方面的投入減少甚至偷工減料”,上述電梯行業從業人士分析稱,近期不斷發生的電梯安全事故,已經讓電梯質量安全成為關註焦點,再依靠低價搶市場難有前景。

申龍電梯招股書顯示,2013年申龍電梯的主營業務毛利率為27.14%,低於同行業上市公司均值28.47%。與行業最高值33.32%差距明顯,而同期康利電梯、博林特的毛利率水平都已升高到30%以上。

劉俊橋也坦言,目前公司電梯銷售維持5%~10%左右的利潤率,但經濟不景氣,房子賣不掉,全是各種墊付款,實際拿到手里的錢很少。“公司目前每個月還有幾十萬元的利潤,但每月的工資支出十多萬元,電梯維修保養等費用也是十多萬元,公司收支基本平衡”,劉俊橋說,盈利情況很不好,也就是銷量做上去,賺個名聲。

如今,除了代理申龍電梯外,劉俊橋和申龍電梯寧夏分公司已經開始代理四川快速、快意、西尼等電梯品牌。

事實上,申龍電梯近年來一直在全國加速擴張銷售渠道和服務網絡。截至2014年底,申龍電梯註冊成立了包括寧夏、浙江、貴州、重慶、廣西、北京、陜西、河南和安徽等11家分公司,除此之外,還在吉林、福建、廣東等7個地區成立服務中心和數十個辦事處。

但申龍電梯技術研發等卻一直難有突破。申龍招股書顯示,申龍電梯核心零部件不能自制而靠代工,在堪稱電梯大腦的控制系統方面,申龍電梯僅有使用權,而無所有權。“申龍電梯銷售服務網絡迅速擴張,讓申龍電梯的銷量、品牌知名度都有一定提高,但如果公司研發技術投入、產品質量控制、營銷管理等方面不及時跟上,隱患可能會隨時爆發”,上述電梯行業從業人士表示。

記者就相關問題給申龍電梯發去采訪函,但截至發稿前並未收到回複,但其證券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公司的生產經營依然如常,公司的IPO上市也在按計劃進行。針對荊州電梯吞人事故,公司還在等官方性的結論,而這也將直接影響公司的上市進程及未來發展。

作者:吳清

  • 中國經營報
  • 李凈翰
  • 吳清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161

關於反水貨




雖說莫談港事,但實在不吐不快。

1.          水貨業的行規是禮拜天不做生意(我知道,因為我做過),一貫如此,並不是為了避示威者。所以每次周日的反水貨行動都是捉錯用神。

2.          水貨客是謀生,就算被圍罵,也只不過是路途辛苦的一部分,不會辛苦過拖行李過關,和在海關的提心吊膽。被罵,小事而,根本不會放心上。

3.          反水貨行動,對水貨客不會有任何影響,該來的還是會來。

4.          何況,大部分水貨客是香港人。

5.          真正打擊的,是來港消費人士。中國現在的旅遊,都是體驗式消費,能在微信微博即時分享,香港現在旅遊環境的惡劣,讓內地人難以啟齒自己是來香港往。

6.          造成的結果就是,水貨客不會減少,對市民的滋擾越來越多,而對真正就業起作用的旅遊業,將會越來越萎縮。

7.          香港回不到沙士以前,沒有自由行也能生存。整個珠三角製造業已經萎縮了,不搞旅遊和服務,香港沒有立足的基礎。

8.          現在反水貨客的行為,讓我想起清朝的白蓮教和義和團,最後是整個社會一起陪葬。

9.          現在鬧事的很多是學生和無業人士, 為發洩自己的情緒,採取過激的行為,對其他人來說,很不公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891

起亞中國的“敦刻爾克”:26家進口車經銷商集體“反水”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913/165102.shtml

起亞中國的“敦刻爾克”:26家進口車經銷商集體“反水”
棱鏡棱鏡

起亞中國的“敦刻爾克”:26家進口車經銷商集體“反水”

無論是從車型引入還是市場份額方面,現代起亞都正在積極努力地尋求應對措施。

來源|棱鏡(ID:lengjing_qqfinance)  

作者李思誼  

編輯楊顥

韓國汽車制造商——現代起亞集團,正在中國市場經歷著一場“敦刻爾克式的潰敗”。不僅是現代和起亞在中國的合資品牌在中國市場遭遇“斷崖式”下滑,他們在中國的進口經銷商們,更是面臨著一場生死存亡的“鬥爭”。

一年前發生在兄弟品牌——現代進口品牌的事情,正在起亞進口品牌上演。當時,30多家銷售進口現代汽車的經銷商,穿著胸前印有“抵制現代汽車不良企業”的白色T恤衫,在北京霄雲路的現代大廈集體示威。一年後的今天,則變成了26家銷售進口起亞汽車的經銷商,手持“進口起亞汽車中國全體經銷商維權會議”橫幅,在上海紅寶石路的東銀中心大廈集體談判的場面。

造成此次進口起亞汽車經銷商集體“反水”的直接原因是,他們在此前很長一段時間都陷入無車可賣、店鋪虧損的狀態。

0

事情的最新進展是,這26家銷售進口起亞汽車的經銷商組成的“全國工商聯汽車經銷商商會進口起亞經銷商工作組”,被起亞汽車中國整車事業部告知,拒絕按照此前確定的訂單向各位經銷商交車。

9月11日,騰訊財經獲悉,這些起亞進口汽車經銷商們已經做好了打一場“持久戰”。然而,可以預想的最好結局是——和一年前的現代進口經銷商一樣,他們退網並得到部分補償。

9月12日,現代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負責人對騰訊財經表示,截至目前,公司並未收到進口起亞帶有賠償金額的正式文件。

該負責人稱,無論是從車型引入還是市場份額方面,現代起亞都在積極努力地尋求應對措施。

陷入虧損的經銷商們

2006年8月,起亞汽車正式進入中國。當時,起亞汽車提出“The Power To Surprise”的全球化品牌戰略,為加快開拓中國市場的步伐,起亞汽車在中國成立了獨立的法人機構。

在中國汽車品牌4S銷售模式還未建立之前,早年在內蒙古地區進行綜合品牌銷售的雷傑夫,基於長期的觀察,發現店中的所有品牌車型中, 索蘭托 3.5L在西北地區較為暢銷,於是雷傑夫於2006年加入起亞進口網絡銷售體系,成為內蒙古呼和浩特第一家進口現代起亞經銷店。

據雷傑夫介紹,最多時,他曾有5家現代起亞進口經銷店,內蒙古4家,寧夏銀川1家。由於常年的供貨不足,訂單無法滿足導致持續虧損。2013年雷傑夫開始逐漸關店,目前,僅剩包頭一家店勉強維系經營。

和雷傑夫經歷了中國車市此前的高增長不同,鄧藝鳴入市時就面臨中國車市的拐點。曾在江蘇省從事房地產和混凝土業務等實業的她,於2011年7月開業經營起亞進口車銷售。

“江蘇是東風悅達起亞的本部,起亞在當地相對知名,但是因為東風悅達起亞已經有好幾家了,所以選擇了還未進入南京市場的進口起亞。”鄧藝鳴向騰訊財經講述了她選擇進口起亞的理由。

201307301237471article

回想起來,那段時間可能是鄧藝鳴代理起亞品牌最驕傲時期。選址、買地、裝修——1萬平方米的場地,供客戶休閑的健身房和網球場,這個當時稱得上進口起亞的全球最大旗艦店,開業時甚至迎來了起亞海外營業本部長的到訪。

2012年是中國汽車市場由井噴式增長到逐漸趨緩的開始。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12年和2013年,乘用車全年銷量增幅分別為7.07%和15.71%;在中國汽車市場高速增長的2009年和2010年,增幅分別為52.93%和33.17%。

開店之初,鄧藝鳴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一些江蘇消費者寧願選擇北京地區的起亞進口經銷商購置車輛。打聽後才發現,這些車輛的價格,甚至低於她從廠家提車的價格減去廠家返點的價格。

後來,她得知這種行為叫“跨區域銷售”。“北京經銷商拿到的價格本身就比我們低1-2萬,我們在起跑線上就輸了。”經銷商雷傑夫稱,內蒙古離北京很近,他的經銷店幾乎是跨區域銷售的重災區。

2016年,鄧藝鳴僅僅通過廠家提取少量車型,大部分時間從一些“有資源”的進口起亞經銷商處提車。“他們給我的價格,比廠家給的還要低。”鄧藝鳴稱。

鑒於中國汽車市場增速的逐漸放緩和韓系品牌在中國認可度的逐漸降低,“前期建新店投了2億元,回收成本都難,更別提盈利。”鄧藝鳴稱,目前她的店面虧損為5000萬元左右。

多次訴求無人問津

時間回到5個月前的上海國際車展。幾位起亞進口車經銷商在展館內不期而遇,聚在一起不免會談論當前的盈利狀況。大家發現一個共同點:普遍面臨“提車難、無車賣”和嚴重虧損的狀況。於是,有人建議可以派經銷商代表和企業進行溝通。

2017年6月19日,進口起亞經銷商工作組應運而生。工作組屬於起亞進口經銷商在中國工商總局聯合會下的經銷商協會,設有1名會長、3名副會長和1名秘書長。截至目前,進口起亞經銷商工作組擁有26名經銷商代表。

0 (1)

2017年8月17日,工作組向現代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和起亞汽車中國整車事業部分別致函,要求拿出包括解決產品供應等一系列問題的切實措施,滿足經銷商合理的供貨要求;如若現代起亞采取進口渠道退出中國市場的策略,則應依法解決現有進口經銷商退網補償賠償和進口起亞用戶的後續服務。

函件的核心訴求是,在10個工作日內對以上解決問題的兩條路徑給予書面回複;同時,希望近期跟起亞在中國的高層有面對面的溝通,針對進口起亞經銷商惡劣生存狀態商討具體解決方案。

在未得到如期回複的情況下,該工作組於9月5日再次向對方致函。函件稱,因起亞汽車違法、違約行為導致經銷商會員單位嚴重虧損,全體會員單位決定一致退出進口起亞銷售網絡,並要求起亞在3日內就退網賠償的具體事宜給出回複。

函件發出的同時,工作組成員來到起亞汽車中國整車事業部,希望能與起亞中國銷售本部部長尹澤鎬就此事進行溝通。根據工作組會長鄧藝鳴的轉述,尹除“消化訂單,消化庫存;邊維權,邊賣車”外,並未給出任何承諾。

起亞的中國困局

根據起亞中國官網顯示,目前起亞品牌在中國的進口經銷商數量為50家。事實上,實際運營的經銷商為30多家。而這一數量在2014年最多時為74家。根據鄧藝鳴的介紹,這些消失的經銷店有的在退網後轉讓,有的轉而代理其他品牌。

雷傑夫剛剛經營時,起亞進口渠道銷售索蘭托、VQ、佳樂和霸銳四款車。這些車型更新換代的同時,隨著起亞在中國的本土化合資公司——東風悅達起亞國產化的車型越來越多,起亞進口渠道的競爭優勢越來越弱。

8月底的成都車展上,東風悅達起亞上市了一款的KX CROSS 1.6T/1.8L,起售價7.49萬元。事實上,和此款車外觀基本一致的進口起亞汽車極睿僅有1.6L,售價14.98萬元,不僅只有一款車型選擇,且售價幾乎是前者的兩倍。

同時,相比奔馳寶馬這樣的豪華品牌,進口起亞不具備品牌優勢。一個典型例子是,正在銷售的混合動力轎車K9,僅有3.8L排量的一款車在售,指導價為55.80萬元起售。剛剛上市的奔馳E頂配 320L四驅轎車的指導價為62.98萬元,奔馳E300L豪華型的指導價為49.98萬元。

“愈加激烈的市場競爭,讓本來還算好賣的索蘭托也越來越不好賣。”雷傑夫稱,索蘭托的幾次改款,每次都會提高2萬元左右的市場指導價,但諸如同類的國產合資車型——廣汽豐田漢蘭達和東風日產奇駿,性價比越來越高。“高下自然可見。”

根據經銷商們提供的一組數據,進口起亞汽車在華銷量逐年銳減。2016年全年銷量為1萬輛,2015年為2.4萬輛,2014年為2.8萬輛,2013年為3萬輛,2012年為3.2萬輛,2011年為3.5萬輛。

0 (2)

與此同時,起亞在華合資企業經營形勢也同樣不容樂觀。數據顯示,北京現代1-6月份累計銷量30.1萬輛,同比下跌42.4%;東風悅達起亞累計銷量約13萬輛,同比下跌55%。北京現代第四工廠因零部件商停止供貨而陷入全面停滯狀態,北京現代不久前將2017年銷量目標從125萬輛調整至80萬輛。

讓這些經銷商更加失望的,是今年1月份的吉睿上市發布會上宣布的消息。未來兩年,起亞將在中國市場推出兩款進口車型:一款轎跑Stinger和一款索蘭托柴油版。“這些車型是中國市場不需要的,起亞的轎車和跑車,從來未被主流市場接受。”雷傑夫對這兩款新車的上市並不報預期。

0 (3)

而在提前兩個月提交的10月份的訂單通知中,這些經銷商們被告知,本可以預定的4款車型,由於極睿改款,暫停1個月預定。

9月6日,26家參與其中的經銷商接到了來自尹澤鎬下屬的電話,稱“既然已申請退網,起亞已沒有義務為經銷商們提供車輛,以前未交付車輛訂單取消”。

“隨著國產化的不斷深入,如果沒有像大眾汽車這樣足夠豐富的車型體系支撐,進口銷售渠道必然會面臨國產銷售渠道的壓力。”汽車行業分析人士認為,進口起亞經銷商,可能最終會像進口現代經銷商一樣,進行徹底退網。

“與其他品牌相同,現代起亞的進口車型未來也將在國產銷售渠道一並銷售。”該人士如是說。

現代起亞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42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