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深港通開通的消息流產後,關於深港通的開通的傳聞一直就“萬事具備,只欠東風”。近期,市場對於深港通的預期熱忱繼續高漲,申萬宏源認為,深港通最快會在9月開通,開通後預計內地投資者會以規避匯率風險為由,通過深港通將資金南下。
申萬宏源海外策略分析師梁金鑫稱,港交所旗下聯交所近期表示將於6月27日起就深港通結算接口做端對端測試,根據滬港通經驗,當時從開始連接測試到正式啟動需要將近3個月時間,因此深港通很大概率在9月底之前開通。
類比“滬港通”,梁金鑫認為未來“深港通”開通後,北上進入A股市場的增量資金仍將十分有限。加之目前人民幣匯率不穩定性高,為避免匯率風險,海外投資者投資A股動力不強,反而國內資金借道港股通進行海外投資意願較強,導致港股通可用額度持續下降。
從市場概況來看,梁金鑫認為,深港通開通標的可能為深成指+AH股+恒生小型股。 與滬股通相比,“深成指+AH股”以民營企業為主,集中在醫藥、計算機和地產行業,且成交額和換手率相對“滬股通”較高,市值較小。
近期深圳交易所和深圳信息公司對深成指、中小創和創業板指數成分股進行調整,樣本股調整於7月1日正式實施,分析預測,這是“深港通”開通前,針對開通標的進行調整的結果。
申萬宏源稱,就港股而言,目前恒生綜指還剩下恒生小型股還未向內地投資者開放,深港通很可能選擇恒生小型股指的205支成分股作為港股標的,但是考慮到交易所之間的利益平衡,以及開通兩市的平衡度,也不排除開放恒生中型指數+小型指數成分股作為“深港通”標的的可能性,甚至是把恒生大型指數也同時納入深港通的範圍。
不過,雙方市場投資理念差異大,相互參與到對方的市場,梁金鑫認為,投資者可能會采取“入鄉隨俗,求同存異”的心態,如果是開通恒生小型股的話,香港中小市值股票可能有所受益,A股價值股、優質成長股及稀缺性個股值得關註,而QFII及滬港通資金偏好A股價值股和稀缺個股。
過去,估值差異是港股通的投資邏輯之一,然而滬港通的歷史表明,南向凈流入並非估值差異驅動而致。梁金鑫稱,投資者不應該以估值差異作為深港通的投資手段。從目前市場上的估值來看,香港小盤股由於其業績的不確定性大,加上香港投資者偏好投資相對固定收益的股票,其估值明顯低於內地小盤股的估值。
而且,目前香港小盤股市場流動性匱乏,折價明顯,導致融資渠道受阻,業務發展緩慢。一旦深港通的開通,將是改變香港小盤股流動性的核心手段。深港通資金在進入市場後,將改善小盤股的市場流動性,使折價減輕,價值提升,以便融資拓展業務,從而使得公司業績持續好轉、改善公司的估值。持續性的流動性改善公司的融資環境,從而使市場進入到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