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上海市長楊雄:下半年力爭再推金融開放創新舉措

自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貿試驗區正式掛牌,今年已是第三年。上海市市長楊雄表示,必須交出滿意答卷。

7月25日,上海市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舉行。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楊雄代表市政府報告2016年上半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下半年工作總體考慮,並圍繞人大代表和市民關心的自貿試驗區建設、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證照分離”改革試點、綜合交通管理等重點工作作了介紹。

楊雄表示,到今年上半年為止,國務院批複的自貿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和《深化方案》明確的各項具體任務都已推開,大部分已完成或取得階段性成果。

下半年,上海要重點做好自貿試驗區建設三年總結評估工作。與此同時,楊雄表示,上海將繼續對照三年建設目標,緊鑼密鼓地抓落實、抓突破。

具體來說,上海將繼續重點推進四方面的制度創新。

其中,在投資管理方面,主要是完善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放寬和規範市場準入,優化服務。

一方面,是市場準入負面清單要加快推進實施;另一方面,則是針對外資還將爭取更多的開放措施。

所謂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是適用於境內外投資者的一致性管理措施,是對各類市場主體市場準入管理的統一要求;與上海自貿區實施的外商投資負面清單不同,後者適用於境外投資者在華投資經營行為,是針對外商投資準入的特別管理措施。

目前,我國選擇了天津市、上海市、福建省、廣東省,也就是4個自由貿易試驗區所在省級行政區率先開展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改革試點。也因此,對4個自貿區的外商投資企業來講,既要遵守《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目前的122項;也要按照國民待遇原則,遵守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目前的328項要求。

今年上半年,上海探索啟動了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試點,楊雄表示,下半年要加快推進實施。

與此同時,楊雄表示,服務業和制造業領域的擴大開放,正在抓緊推動更多項目落地,同時,還要再爭取一批服務業開放措施。

自2013年以來,上海自貿區共推出了兩批54項服務業和制造業的擴大開放措施,據記者了解,目前共有超過1700個項目落地。這些項目,也很直觀地反映到了上海利用外資的數據上。

數據顯示,2015年上海合同利用外資589億美元,同比增長86%,規模居全國首位。實際利用外資184.59億美元,同比增長1.6%,連續16年實現增長。

在貿易監管方面,楊雄表示,主要是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建立與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相適應的貿易監管制度。

下一步,重點是抓好兩項任務,一是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要納入更多的許可證事項;一是貨物狀態分類監管要推動試點範圍從第三方物流配送型企業,向貿易型企業拓展。

2014年6月,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在上海自貿區率先破題,不過當時只有一般貿易進口貨物的申報與結果反饋、船舶出口岸聯網核放兩個試點項目。

到目前為止,“單一窗口”已涵蓋口岸通關各環節,功能框架基本建成。上海億通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戰略總監劉紅在25日舉行的亞太示範電子口岸網絡第二次公私對話會上表示,上海的“單一窗口”目前覆蓋6個功能板塊(貨物進出口申報、運輸工具申報、支付結算、企業資質、貿易許可和信息查詢),涉及26個子系統。

在金融開放創新方面,楊雄表示,主要是落實“金改40條”,加強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聯動。下半年,要力爭再推出一批金融開放創新的具體舉措。

在7月20日舉行的上海市政協召開十二屆二十九次常委會議上,上海市副市長陳寅表示,近期還將推出自貿區金改的5條實施細則。

在事中事後監管方面,楊雄表示,主要是在浦東一級完整的地方政府架構內,探索建立以綜合監管為基礎、以專業監管為支撐的監管體系。

楊雄表示,上海研究制定了自貿試驗區和浦東新區事中事後監管體系建設的深化方案,9月將實質性啟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86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