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引入更精準定位技術 uber意在無人駕駛

Uber和衛星圖像公司DigitalGlobe達成合作協議,未來Uber司機可以通過DigitalGlobe的技術更加精確地定位找到乘客。

DigitalGlobe在一條博客推送中宣布了該合作協議,並表示這將令Uber為司機和乘客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通過DigitalGlobe的技術,乘客和司機可以直接識別上下車的點,而不用再通過查看地圖辨別對方的方位。不過Uber沒有對和DigitalGlobe的合作做出評論,更進一步的交易細節也有待公布。

DigitalGlobe是一家高分辨率衛星圖像的提供商,可以展示非常清晰的細節,從而看出現代城市的地形變化,為路徑規劃和導航功能提供幫助。該公司也為蘋果、谷歌和美國政府提供圖像。

Uber對DigitalGlobe的興趣源自後者通過分析衛星圖像獲得的信息。由於圖片更新速度很快,所以新車道的開放、建築項目的進展或公交專用道的設立等問題均可及時展現出來,甚至比政府網站和官方城市地圖的更新速度還快。

這項合作顯示了Uber在地圖定位方面的雄心。Uber已經表示將與卡內基梅隆大學的機器人研究所合作開發一款無人駕駛汽車並將其用於Uber的車隊。

長期來看,這個項目可以對Uber的無人駕駛功能形成促進。該公司希望最終利用無人駕駛汽車取代司機,所以便可借助這類圖像更好地適應城市街道布局的變化。

短期來看,Uber還在通過其他的項目加強內部的地圖業務,並聘請到谷歌和卡內基梅隆大學的工程師為Uber開發地圖系統,其中就包括谷歌地圖前負責人Brian McClendon。此外,Uber還收購了微軟的部分地圖業務。擁有自己的地圖肯定可以幫助Uber改善服務質量。

高分辨率地圖已經成為自動駕駛汽車不可或缺的一項重要功能。自動駕駛技術也是汽車制造商和像Uber、滴滴出行這樣的軟件平臺共同努力的方向。

近期的一項研究闡述了引入無人駕駛出租車的好處。其中最大的一項好處就是優惠價格——無人駕駛出租車只需要收取1美元/英里甚至更低的價格就能實現不錯的利潤。這使得無人駕駛出租車相對公共交通變得極具競爭力,尤其是對於城內短途出行以及停車換乘的通勤出行方式。

滴滴出行也毫不掩飾在無人駕駛領域的雄心。昨天滴滴Ditech算法大賽落幕,滴滴稱,互聯網下半場將是人工智能的較量。截至上周五,滴滴的日接單量已經達到1600萬,三個月前這個數字還只有1000萬。這令滴滴出行成為中國發展最快的互聯網科技公司之一。

滴滴出行首席技術官張博對記者表示:“無人車是滴滴重大戰略布局,很快會有無人車上路。”滴滴出行CEO程維表示:“滴滴下一步還將跟相關部門合作,搜集路面信息數據,比如紅綠燈和線圈的數據。”

根據咨詢公司科爾尼最新公布的一份自動駕駛市場研究報告顯示,到2035年,全球自動駕駛市場規模有望達到5600億美元。奢華的私人交通服務將更受消費者青睞。未來汽車企業將分為兩類:汽車制造商和汽車服務供應商。

報告作者之一的科爾尼合夥人許健指出:“互聯網行業最引人註目的競爭對手已經從相反的方向將現有出行與聯網的生活方式相整合,成為遊戲的改變者,比如谷歌、蘋果和Uber。”

谷歌、特斯拉和Uber盡管沒有涉足傳統汽車業,但他們正致力於推出顛覆公眾想象力的自動駕駛汽車。比如谷歌已經搶得先機,計劃收集從太空到地面的各種信息。

而特斯拉也不甘示弱。就在兩天前,“鋼鐵俠”馬斯克在其個人Twitter賬號上發布消息說,自己正在努力打造特斯拉的“最高機密大計劃”的第二部分,希望可以在本周公布。

分析人士稱,這個所謂的“大計劃”可能與公共交通系統有關,是無人駕駛版的Uber。彭博社援引摩根士丹利電動車分析師亞當·喬納斯(Adam Jonas)稱:“這個計劃可能包括建立一個有點類似於Uber的公共交通系統,從而更少依賴公司現在主要的賣車模式。”

喬納斯認為,僅向私人用戶售車是一種無法永久維持的商業模式,“汽車行業正在經歷從私人擁有模式向公共交通模式轉型的過程”。而特斯拉踏入這個更大的市場是有優勢的,在機器學習領域也占有先機,他同時堅信特斯拉會成為自動化電力公共交通中的重要參與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23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