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哪些城市最適宜創業:北京居首 杭州超越廣州

近幾年,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熱潮湧動之下,創業成為不少年輕人就業和工作轉型的一個重要方向。那麽哪些城市更適合創業呢?

日前,標準排名、騰訊研究院、優客工場聯合發布了“2016中國大陸最宜創業城市排行榜”。榜單顯示,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廣州、天津、武漢、蘇州、南京和成都位列前十名。

北京遙遙領先

榜單從創業熱度、政策環境、智力支持三個一級維度去衡量一座城市是否適宜創業。按照城市的得分,榜單將前50個城市劃分成了五大創業陣營,第一陣營只有北京,獨占鰲頭;第二陣營為上海、深圳、杭州和廣州;第三陣營有天津、武漢、蘇州、南京、成都、西安、重慶;第四陣營為青島為首的11個城市;其余城市劃入第五陣營。

北京的霸主地位難撼,三項得分均位居第一,總得分達到了96.448分,比第二名上海高出37分,在全國遙遙領先。尤其是其創業熱度的得分,比上海和深圳高出一倍以上,這也說明北京是目前全國創業最火熱的城市。

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興產業成了第四次創業潮的主力之一。曾在一家IT企業做程序員、去年跳槽出來創業的王先生和他的團隊一起打造一個互聯網旅遊的項目。“北京的創業以互聯網最多,既有互聯網出身,也有從傳統行業出來但有互聯網思維的人。”

即便不是在北京創業的企業,在發展到一定階段後,也有很多企業會把業務拓展到北京。廣州一家3年前成立的互聯網企業,近期將不少重要部門都放到了北京,該公司的一名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日報》:“北京的各種資源比較多,而且很多客戶和關系都在北京,很多事情都要在北京處理。”

從更具體的二級指標來看,北京的新三板掛牌公司數量為1175家,幾乎是第二名的上海(691家)與第三名的深圳(490家)之和,占全國的15%,顯示了北京在創業方面的強勢地位。

在北京之後,上海和深圳這兩個城市的得分雖然與北京有較大距離,但是無論在最宜創業總分指標還是在最重要的創業熱度得分方面,滬深均大幅領先於後面的城市。

杭州為何超越廣州

在這個被資本和科技所主宰的社會,一個城市要有絕對的話語權,必須在兩大產業上有突破,即金融和高科技產業,或至少在某一個產業傲視群雄。比如深圳不僅有深交所,而且高新科技產業發達,A股上市公司就達到了200度家;上海有上交所,是我國的金融中心和商業中心;北京作為政治中心,不僅坐擁大批央企總部,而且還有中關村,金融和高科技實力十分雄厚。

正是因為在這兩大產業上都不占優,以傳統產業為主的廣州一線城市的地位近幾年也受到了不小挑戰。尤其是作為電商之都,杭州這座“1.5線”城市已經逐漸在邁向一線城市行列。在多個代表一線城市競爭力的指標領域,杭州已經超越了廣州。

例如,目前杭州的上市公司數量穩居全國第四,僅次於京滬深。在杭州濱江不足百平方公里的範圍內,集聚了30多家上市公司。除阿里外,還有士蘭微電子、恒生電子、信雅達等一批國內科技人員創辦的上市企業,以及智慧安防國內前三強海康威視、大華技術、宇視科技。濱江匯聚著以雲計算、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為代表的智慧產業。有評論指出,多年來中國城市間始終持續的“矽谷熱”,正進入到以深圳南山、北京海澱和杭州濱江為代表的三城演義時代。

在本次發布的榜單上,杭州的最宜創業總分也超越了廣州,位居全國第四。“杭州的創業氛圍很濃厚,浙江人真的很會做生意,我們公司很多年輕人都有過創業經歷。”成立於杭州的一家私募公司人士陳小姐說。

而廣州之所以退居第五,除了近幾年產業轉型升級不甚理想外,也跟自身所處的外部政策環境有密切關系。從政策環境得分看,前十名是北京、天津、上海、深圳、杭州、蘇州、青島、武漢、廣州、成都,不少二線城市的得分都超過了廣州。在廣州,不少企業經常抱怨說,深圳等城市能夠提供的補貼優惠更多。

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地方一般財政收入太少是一個重要的原因。中山大學財政稅務系主任林江教授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這是由廣東的財政結構所決定的,廣東的稅收主要來源於珠三角,尤其是廣深,而深圳作為計劃單列市,直接與中央分成,不上繳所在省。而廣東省的貧富差距十分懸殊,廣東要加大財政轉移支付,要平衡粵東西北地區發展,其財政來源就必須依賴老大哥廣州。

多年來,廣州收入的每1元錢的財稅中,大概有0. 75元貢獻給中央和省,自己只留下0.25元。數字顯示,2015年廣州的公共預算收入為1349.1億元,僅為深圳的一半左右,與武漢和杭州差不多,可是廣州的人口規模可比武漢和杭州大多了。

林江說,廣州本身產生的財政收入是不少的,但能夠用於廣州自身民生支出、經濟發展的財政收入太少了。正是由於廣州“囊中羞澀”,因此多年來經常有廣州的企業抱怨說,廣州能提供的各種資金扶持不如深圳等地。

此外,雖然北上深杭廣領跑全國,不過,一些科教勢力十分雄厚的二線城市也在迎頭趕上。榜單顯示,中國目前已經形成五大創業中心,一是以北京、天津為核心的華北創業中心,二是以上海、杭州、蘇州、南京為核心的華東創業中心,三是以深圳、廣州為核心的華南創業中心,四是以武漢為核心的中部創業中心,五是以成都、西安為核心的西部創業中心。

這其中,武漢、南京、西安、重慶等城市作為計劃經濟時代各大區的中心,雲集了大批高校,科教勢力雄厚,在智力支持得分方面也與廣州、杭州不相上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16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