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人才大洗牌!懂服務、又會寫程式者吃香 金融業新金飯碗 瞄準非財金生

2016-06-27  TCW

金融科技成金融業的決勝關鍵,搶人戰火熱開打,三年內,將誕生四千名相關產業人員,擁有資工背景大加分。

再三年,就要屆滿一百歲的華南銀行,是全台灣歷史最悠久的銀行之一。

這家老銀行,今年出現了一批新特權階級,華南銀副董事長林知延說:「他們真的很不一樣,全公司只有他們是不穿制服的!」

這群不穿制服的銀行員的特色是:年輕、理工科系畢業為大宗、想法天馬行空,他們是華南銀內部負責金融科技(Fintech)的新員工。

國內民營銀行龍頭中信金,是國內第一家資助大學,做為人才培訓庫的金融業者。「Fintech的發展、相關人才的培訓,決定未來五年內的金控排名!」中信金融管理學院校長施光訓指出。

從近百年歷史的老行庫,到台灣最國際化的銀行,幾乎全體總動員的進入金融科技發展搶人才戰。因為根據市調機構Accenture最新報告指出,二〇一五年,全球對於金融科技領域的投資金額超過二百二十二億美元,比一四年的一百二十六億八千八百萬美元成長七五%(見第七十五頁圖)。今年,金管會提出《金融科技發展策略白皮書》,預計三年內培育出兩千名以上金融科技人才學生、四千名以上相關產業人員。

高薪搶資工生起薪甚至比當教授還要高

以薪資水準而言,將金融科技相關工作稱為「金融業的新金飯碗」,一點也不為過。安侯建業金融行業顧問服務執行副總經理李育英指出,現在大型金控為了發展金融科技,爭相搶著要資訊科技人才,有的是透過發放獎學金來物色有潛力的學子,有的則直接祭出高薪。

舉例來說,倘若具有區塊鏈技術能力的新鮮人,進入金融圈後,月薪五萬元起跳是正常水準;若有更高階的能力,或同時有商管的訓練,七萬、九萬不成問題,是22K的數倍。「有些資工系所教授說,學生(去金融業)的起薪,比他們當教授還高!」李育英說。

這群看似與傳統金融從業人員截然不同的人,若一言以蔽之,堪稱是一群年輕的「混搭」人才。永豐銀電子金融處資深協理梅驛如此形容:二種『綜合形態』的人種出現了,學歷顯得不重要了。」

如今,這個全新人種,儘管年輕、專業經驗未必充足,但在金融圈卻儼然形成不容小覷的另一派主流。

中信投資新創團隊主導計畫的六人,平均30歲

身為消費金融龍頭,中信金為了發展數位金融,推出「ARK數位方舟」計畫,而且喊出最具顛覆性的目標:以十億元資金,在未來三到五年內投資五十個國內外的金融科技新創團隊,屆時得以中信銀的平台為基礎,打造出自成一格的金融科技生態鏈,背後藏著將實體的消費金融王國搬到虛擬通路上的野心。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個計畫的主角,是六位平均年齡三十歲的年輕人,而且幾乎都擔任過董事長、總經理特助,堪稱是公司內部最受重視的一群精英。

玉山、永豐創混血部隊吸納遊戲、電商外部人才十多年前即不惜血本投入數位金融的玉山金,一向對九成以上員工皆為自行培訓的「玉山寶寶」引以為傲,但唯有玉山銀的數位金融處例外,從雅虎、PChome等知名科技業者,到新創科技公司的行銷、技術人才,皆爭相跳槽至此,外來人才比率已達二〇%。

就連永豐銀也是如此。該公司電子金融處處長陳亭如出身PChome,加上待過eBay和露天拍賣的梅驛、曾任職雅虎電商部門和宏達電的協理嚴國瑞,從部門主管到員工,電子商務、遊戲業背景的人才占比達三分之一。

同為公司裡血統最不純正的單位,才讓玉山金、永豐金這些國內資產規模不到國泰金、富邦金一半的中型金控,旗下的銀行卻可以靠著「混血」部隊,締造多項金融科技服務的紀錄。

以玉山銀為例,同時創下首家與支付寶合作兩岸支付通、與PayPal獨家合作「玉山全球通」、首家推出HCE(主機卡模擬)手機信用卡等紀錄。

永豐銀推出「豐掌櫃」第三方支付平台,抱走經濟部金網獎、金融研訓院菁業獎的獎項;今年三月,又搶下國內首張境內實體支付O2O(線上到線下電子商務)執照,被譽為第一個台灣版「支付寶」,穩坐銀行界中電商服務之冠的寶座。

「論基礎工程,銀行的數位平台和電商的相比,差距非常遙遠,」台北富邦銀執行副總經理吳昕顥,坦言現今銀行業者的劣勢所在。他的話,也間接凸顯了水豐銀優勢所在:由於電金處深諳電子商務「眉角」,知道買、賣方在虛擬通路上處理金流的困擾,所以才能推出從使用介面到金流服務都深獲好評的豐掌櫃。

玉山、永豐銀團隊的故事,皆堪稱最「混搭」的金融科技人才,而且正是這幫人才,讓這兩家規模僅算是中型的銀行,在金融科技的戰場上,走出一條連大型銀行也望塵莫及的道路。

過去,財金科系是金融圈的人才庫,但現在金融科技打破了這個界限。許多銀行員擔心飯碗不保,甚至機會比不上會寫程武的理工人才。究竟要成為金融科技人才的條件是什麼?

金融服務是基本功也要懂程武開發背後邏輯

首先,對於資訊科技的學習熱情,不可或缺。施光訓表示,中信金融學院對學生的要求,除了金融全證照、雙外語等能力外,大二就必須會寫App,「不用寫得多好,但至少你要懂是怎麼開發出來的,才能去想更深入的model(模式)。」

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赴台大管理學院對數百名學子演講時建議:「可以的話,去修程武設計的課,不是要你寫贏資工系,而是要理解開發程式背後的邏輯。」

玉山銀數位金融處的年輕員工們,下班後時常主動召開會議,但會議主題很「不金融」,不是圍繞著Java程式語言、VR(虛擬實境)新科技,就是秀出主動開發的全新App、QR Code,互相測試、提供意見,而且不時會舉辦內部競賽,不是為了一較輸贏,而是觀察誰開發的產品最受到使用者所歡迎,探究消費者的潛在需求所在,這種自發性的熱忱,是他們能帶來如此多科技創新的關鍵所在。

若為傳統的金融從業人員,也不必過於憂慮,因為,絕不是懂得數位科技或寫軟體,就足以穩穩捧住金飯碗。李育英說,金融科技的基礎,仍是余融商品、服務的創新和管理,這方面,財金、商管背景的人才,仍有一定優勢。

玉山銀數位金融長李正國則表示,要成為優秀的金融科技人才,雖然並不局限於特定的科系或背景,但,最基礎的能力仍是「深入了解金融業的特質」;奠定此根基後,發揮高度的「自我鞭策」(self-driven)精神,不但會主動為自己設定學習目標,設定之後也願意全力以赴,「在這種精神下,才能累積足夠能力,把商機轉化為具體、可實踐的步驟,最後

(把商機和可實踐步驟)整合在一起。」

「科技能力只是小事,」施光訓說:「懂得做planning(規畫),想到realized(可行的)的生意模式,才是最重要的。」

金融科技需要「穿新鞋走老路」的人,新鞋好比科技創新,老路則是對金融專業的基本功,在既有的專業上,知道運用科技來串接上新的商品服務,才是在金融科技趨勢下穩紮穩打之道。

撰文者張舒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97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