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吳曉靈:不能靠貨幣政策解決所有問題

全球範圍內,量化寬松帶來的流動性泛濫,引發市場對寬松貨幣政策效力的討論。

中國人民銀行前副行長吳曉靈周二出席博鰲亞洲論壇金融合作會議時直言,不能靠貨幣政策來解決所有問題,貨幣政策本身只是一個重要的條件,更重要的是要對經濟進行結構性改革,解決和改善消費需求不足和企業發展動力不足的問題。

金融危機後,全球多國央行先後推行量化寬松政策。吳曉靈指出,無論是全球還是中國,當前都面臨著流動性充足但經濟增長動力不足的難題,追根溯源,是因為金融危機後各國央行推行量化寬松的實質是央行直接向社會提供信貸,這種方式雖然創造出流動性,但並沒有解決實體經濟發展動力不足的問題,消費和企業投資意願仍然不足,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即便央行提供無限的流動性,金融機構的貸款意願仍不足,這令央行即使將對金融機構的利率降至負利率水平時獲得的效果也非常有限。

“全球要走出現在的金融危機,還需要一場技術革命來推動企業的發展,現在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未來的科技轉型創造了一個非常美好的經濟前景,但經濟如果缺乏優勝劣汰的機制,市場經濟的發展機制僵化,那麽新的動力也難以發生作用,這些都不是中央銀行能做的事情,應該認真地搞結構性改革,完善市場機制。”吳曉靈表示,中國提出的去杠桿、去產能、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等等都是手段,最終目的也是要建立優勝劣汰的機制,讓新經濟能更好地成長。

金融危機後,一些國家央行在接近零利率時繼續通過購買資產增加貨幣供給的方式,被市場形象地描述為“直升機撒錢”。吳曉靈稱,這並非一個好辦法,無論是整體量化寬松還是按人頭平均配給貨幣。她指出,按人頭平均“發錢”的方式看似公平,但實際上對勤勞和願意創新的人來說是不公平的,社會的發展一方面要做好社會保障,另一方面則是要鼓勵創新,向全民等額發錢,結果是令經濟失去了活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23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