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非洲最大產油國倒下了!尼日利亞貨幣“崩盤”暴跌40%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1462.html

自本周一(6月20日)開始,作為非洲最大產油國的尼日利亞,本國貨幣奈拉已貶值超過40%,成為全球油價長期低迷後又一個“犧牲品”。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非洲經濟學家約翰•阿什伯恩(John Ashbourne)表示,鑒於其他石油出口國的貨幣情況,預計奈拉放棄固定匯率後的新匯率將跌至300左右。截至6月22日早盤,1美元可兌283.47奈拉。

近年來,大宗商品進入寒冬,原油更是重災區,價格始終在低位徘徊,對於以尼日利亞為代表的產油國來說,長期經濟結構失衡、過度依賴石油出口、債臺高築等原因都使這些國家情況每況愈下。去年8月,中亞最大的原油出口國——哈薩克斯坦也曾出現在宣布取消匯率波動區間限制後,本幣對美元暴跌30%的窘境。

崩盤進行時

6月15日,尼日利亞央行意外宣布,將自6月20日起,放棄本國貨幣奈拉對美元實施的自由浮動匯率機制。這意味著,該國正式終止了維持16個月的固定匯率制,引發市場普遍擔憂,此舉將引發奈拉大幅貶值。

果不其然,6月20日,奈拉對美元出現大幅跳水,美元對奈拉從199.15暴跌至281.74,貶值幅度達41.47%。6月22日,貶值趨勢仍在繼續,不出意外,奈拉有望創今年全球貨幣最大跌幅。

(今年以來美元對尼日利亞奈拉匯率走勢)

此前,盡管面臨很大壓力,尼日利亞一直堅持執行固定匯率機制,美元對奈拉的交投範圍被錨定在197-199之間,而為維護這一水平,尼日利亞央行動用了27億美元的外匯儲備。

然而,由於近期尼日利亞遭遇暴恐襲擊導致該國原油生產驟停,使得本已脆弱的經濟雪上加霜。

尼日利亞總統穆罕默杜•布哈里(Muhammadu Buhari)近日公開表示,長期的結構性失衡和過度依賴進口的事實已經殘酷地暴露出來。“我們是一個盛產石油的國家,但國內汽油卻要依靠進口。我們是一個農業大國,但大部分基礎食品都要進口。”

穆罕默杜此前一直反對本國貨幣貶值,然而作為全球主要石油出口國,尼日利亞政府約三分之二的財政收入以及90%的外匯儲備均來自石油出口。原油價格長期低迷令這個非洲最大經濟體遭受沈重打擊,而由於受到國內叛亂分子襲擊能源基礎設施的影響,尼日利亞石油產出已經下降至27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今年一季度,該國GDP出現近20年來首次萎縮,外匯儲備也在急劇減少。最新數據顯示,今年6月份已經大幅下降至267億美元,使得該國央行不得不進行資本管制和外匯限制交易。

尼日利亞國內市場嚴重的外匯短缺導致黑市盛行,據悉,在放棄固定匯率制前,在當地黑市上,1美元已經狂飆至可兌換370奈拉,這進一步擾亂國家經濟秩序、通脹高企。

在最新全球經濟預測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已將2016年尼日利亞經濟預測調降至2.3%,遠低於今年1月預測的4.1%,並稱,由尼日利亞央行執行、布哈里支持的外匯管制對企業造成了傷害。

值得註意的是,今年4月12日,尼日利亞曾與中國達成了60億美元貸款和貨幣互換協議。

穆罕默杜•布哈里在訪問中國期間表示,正在尋求新的方式來提振本國因石油收入下降而受到壓力的經濟,而中國目前是尼日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

外交部非洲司司長林松添也表示,此舉意味著人民幣可在尼日利亞各銀行間自由流通,而且人民幣也納入尼日利亞外匯儲備中。中國央行評價稱,這些協議不僅是為了穩定國際金融市場,也便於開展雙邊貿易和投資。

6月7日,商務部官方網站轉載了來自駐尼日利亞使館經商處一篇名為“如何使與中國的貨幣交換協議可行”的文章中提到,尼日利亞與中國達成了奈拉和人民幣進行交換的協議,目的是為了緩解兩國間貿易對美元的依賴,降低美元需求量。

文章提及,這不是尼日利亞第一次考慮將人民幣列入其外匯管理方案中。第一次將人民幣作為外匯儲備是在5年前,當時尼日利亞央行行長表示這一舉措是為了降低美元貨幣風險,實現外匯多元化,當時美國經濟因為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而陷入脆弱階段。

盡管如此,仍有不少業內人士擔憂,即便有了與中國的貸款與貨幣互換協議,仍不足以緩解尼日利亞因油價暴跌而導致、因政策選擇而進一步加劇的經濟放緩。

產油國持續承壓

今年6月,除尼日利亞外,IMF還在最新全球經濟預測中下調了包括巴西、俄羅斯和安哥拉在內的大宗商品出口國的經濟增長預期。

IMF認為,受金屬、能源等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影響,這些國家政府已經被迫削減開支。貨幣疲軟也迫使這些國家央行提高利率以遏止通脹。與此同時,更高的借貸成本對投資造成打壓,令很多企業債臺高築。

而從短期來看,低迷油價仍難出現明顯轉機。易信金融總部中國區副首席交易官朱文灝近日分析稱,盡管加拿大、委內瑞拉、利比亞、尼日利亞等地發生的一系列石油供應中斷事件推動油價創下多年新高,但據高盛預測,油價複蘇已是強弩之末,在觸及50美元/桶關口後,油價此後將停滯不前。

此外,油價繼續承受來自英國脫歐公投的壓力,而美聯儲利率決議表現出對經濟增長的擔憂,也為原油帶來重壓,美國EIA原油庫存小幅下滑也未能提振油價。

在尼日利亞貨幣出現崩盤前,產油國因不堪重壓“放棄”匯率管制的典型代表為哈薩克斯坦。

去年8月20日開始,哈薩克斯坦取消匯率波動區間限制,該國貨幣堅戈對美元瞬間由197.28貶值到最低256.98,貶值幅度達30%,這一單日跌幅令大部分實行貨幣寬松政策的國家望塵莫及。此前,該國央行一直使用外匯儲備將匯率控制在一定交易區間內。

與此次尼日利亞提前向市場透露行動方向不同的是,哈薩克斯坦當時的舉動,完全出乎市場預料。此前不久,該國央行剛剛宣布再次擴大本幣堅戈對美元的匯率浮動區間,新的匯率浮動區間為1美元兌170-198堅戈。當時,根據該國央行新聞局發布的消息,2017年之前,哈薩克斯坦央行不會考慮實行自由浮動匯率,然而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該國央行不得不提前祭出“自由浮動匯率”的大招。

在7月份宣布擴大匯率波動區間時,哈薩克斯坦央行行長克里姆別托夫曾表示,上半年所執行的相對靈活和穩健的匯率形成機制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下半年該央行將繼續執行這一政策。

同時,克里姆別托夫認為,采取更加靈活和穩健的匯率形成機制有利於降低本幣貶值預期對經濟發展所帶來的風險,減少堅戈在本國外匯市場上所面臨的巨大壓力以及避免出現2009年和2014年曾出現過的本幣大幅貶值的情況。

哈薩克斯坦作為中亞最大的原油出口國,出口收入單一,石油產量提高乏力近年來讓該國經濟飽受困擾。取消匯率波動區間限制後,堅戈對美元進入持續貶值通道,今年1月17日,曾貶值到1美元可兌381.1堅戈。

(近2年美元對哈薩克斯坦堅戈匯率走勢)

IMF主席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此前曾建議,像尼日利亞、哈薩克斯坦這些過度依賴原油生產的國家,在制定貨幣政策的時候需要更多的靈活性,這樣在油價持續低迷的時候可以用外匯儲備來支持貧困人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09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