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四川儀隴:把交通建設作為扶貧攻堅的“先手棋”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8616.html

16日下午,四川省儀隴縣,山高坡陡。但車行山間,沿著盤山公路穿鄉走村,記者並沒有感到明顯的顛簸。

因為所到之處,車輪下的公路都是水泥路面。

“以路為先,精準規劃,儀隴正在繪織一張交通扶貧的大網。”儀隴縣副縣長李濤告訴記者,近年來,儀隴縣把交通建設作為扶貧攻堅的“先手棋”,圍繞“出境通道高速化、幹線公路快速化、農村公路網絡化”的目標,實施了高速公路企地共建、國省幹線暢通聯網、縣鄉公路改善提升、通村水泥路建設和交通路網配套“五大工程”。

數據顯示,目前儀隴全縣通車里程492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2公里、國道139公里、省道273公里、縣鄉道569公里、通村公路3900公里(通村水泥路2877公里)。高速公路和國道在“十二五”期間實現了“從無到有”的歷史性突破,通村水泥路里程是“十一五”末的4.5倍。

儀隴是朱德元帥和張思德烈士的故鄉,全縣幅員1788平方公里,總人口113萬,是革命老根據地貧困縣和國家新一輪集中連片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

2014年底,儀隴縣有貧困村285個,建檔立卡貧困戶3.41萬戶、10.81萬人,貧困面寬量大程度深。“查找根源,貧在區位,困在交通。”李濤說。

在距縣城9公里的新政鎮安溪潮村,改建後的兩條水泥村道和一座水泥橋已經完工並投入使用。村黨支部書記彭靈賢告訴記者,2015年底,安溪潮村有貧困戶48戶,貧困人口147人,貧困發生率19.4%,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去年7月,該村作為四川省委書記王東明定點聯系的貧困村,率先啟動了脫貧項目建設。

彭靈賢介紹,僅“兩路一橋”就投入資金2089萬元,新建村道公路6.5公里,改建村道水泥路及村外部連接道路5.2公里,修建公路橋1座,改變了以前“肩挑背駝”歷史。

路通了,生意的大門也打開了。在安溪潮村,第一財經記者看到,一座現代化的大型蛋雞養殖場已經基本建成,進入設備進場和調試階段。

該養殖場負責人稱,養殖場與農戶共同建設,綠科禽業有限公司投資占股52%,農戶籌資占股48%,按照企業與農戶“入股分紅、勞務收益”的分配辦法,入戶農戶按每股5萬元投資。安溪潮村共有44戶貧困戶參與入股。建成後,養殖場規模可達到20萬只蛋雞,達產後可實現戶均年增收1-1.5萬元。

在水泥橋頭,村民張小林告訴記者,6年前就和返鄉大學生許茂財等人通過流轉土地,種植了100畝葡萄。“第二年就已經掛果了。每年的投入是7萬多元。路修通之後,一部分放在路邊就賣掉了,另一部分拉到城里賣。都很好賣。”張小林告訴記者,去年賣葡萄的收入有30多萬元。張小林等人給這家葡萄園起了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同心葡萄園”

彭靈賢介紹,同心葡萄園建立起了“土地租金、勞務收益、有償返租果園、20%利潤讓利返還”的分配機制,貧困戶受益面達到100%,僅48戶貧困戶每年就可獲得土地租(股)金4.69萬元,務工總收入4.9萬元。

李濤對記者說,圍繞“道路延伸到哪,產業就布局到哪”的思路,儀隴縣根據公路分布狀況制訂了全縣產業發展規劃,在高速公路和幹線公路沿線布局了優質水稻、中藥材、榨菜等一批大型產業基地,建成了雷家壩現代農業綜合示範區和一批新村配套產業。

同時,在鄉村道路旁規劃了蔬菜、瓜果、豬牛羊兔等特色家庭種養殖業,發展訂單農業基地52萬畝、規模養殖場635家。統計數據顯示,儀隴縣近兩年公路沿線群眾通過產業脫貧4.2萬人,占全縣貧困人口的32.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較“十一五”末翻了一番。

路面硬化後,村民開始在路邊建起樓房。攝影/章軻

儀隴縣新村建設正在加速推進。攝影/章軻

交通運輸部政研室副主任劉鵬飛(右)在安溪潮村調研。攝影/章軻

安溪潮村現代化的大型蛋雞養殖場。攝影/章軻

同心葡萄園。攝影/章軻

安溪潮村村民正在走過新建大橋。攝影/章軻

安溪潮村村口公交站對面的山體上,懸掛著“公路修到家門口中,小康生活在招手”的標語牌。攝影/章軻

安溪潮村村民在公交站候車。攝影/章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97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