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人民幣國際化如何水到渠成?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6078.html

2016年6月8日,第60次朗潤-格致論壇“人民幣國際化前景及其對世界的影響”在北京大學舉行,本次論壇由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與第一財經研究院聯合舉辦。

《第一財經日報》副總編輯、第一財經研究院院長楊燕青主持論壇

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康奈爾大學金融學教授普拉薩德(Eswar Prasad)在論壇上發布了名為《人民幣國際化之路》的 報告,報告分析了人民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既獨立又相互關聯的維度。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黃益平,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原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國執行董事金中夏就人民幣國際化議題展開熱烈討論。

普拉薩德(Eswar Prasad)分析認為,人民幣躋身國際貨幣體系的包含三個方面:人民幣的國際化使用,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以及人民幣作為避險貨幣。

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康奈爾大學金融學教授Eswar Prasad發布報告

普拉薩德還預測,人民幣在未來5年可能成為廣泛使用的國際貨幣,如果中國的金融市場、貨幣繼續進行改革,並且資本賬戶更加開放,在未來的五年、十年可能會成為最廣泛使用的貨幣,也會成為儲備貨幣。

但普拉薩德認為,要成為避險貨幣是人民幣國際化的方向。這就需要政府更加公開透明、央行更加獨立、以及在技術、金融制度等方面有更多要求。此外,他還預測,人民幣將削弱但不會取代美元在國際金融市場中的主導地位。

李揚則認為,資本賬戶開放不構成人民幣國際化的必要條件。李揚稱,資本項目開放有三個條件:第一市場是不是能接受,這個市場包括參與主體、市場結構、市場機制。第二是有沒有良秩,政府能不能妥善的應付這些局面。第三是有沒有一個好的時間窗口。

李揚認為人民幣國際化主要是人民幣作為貿易貨幣的角色。他說,我們正處在國際化的起點上,而這個起點不是資本賬戶開放,作為貿易貨幣的角色——產品為人所需,人民幣為人所需。所以人民幣國際化基本是作為貿易貨幣的角色,進而作為金融投資,作為儲備,再進一步作為避險貨幣,而這些都還比較遙遠。

參會嘉賓圓桌對話

人民幣國際化中利率市場化是個相當重要的方面。李揚指出,中國和別國貨幣的關系其實背後取決於利率,匯率短期內取決於利率。目前,中國利率沒有市場化是個大問題,而要做到利率市場化,中國還需要具備三個條件:第一,讓利率真正的由市場供求決定。第二,要形成有效的結構,使得利率能非常有效的傳導;此間,還需要具備核心利率和基準利率。第三,央行用市場化的手段去調控利率。

通過對多個發達國家和主要的新興市場國家的研究,金中夏認為,在資本賬戶管理問題上,中國太過保守。他認為,人民幣國際化最終離不了人民幣匯率自由浮動和資本賬戶可兌換。他表示,目前所有的發達國家,以及包括金磚國家在內的主要的新興市場國家,都選擇了自由浮動匯率或者是接近自由浮動的匯率安排。而這些主要國家用來調節國際收支的主要工具是匯率,而不是資本管制。

“即使用資本管制,主要是用於控制資本流入,而不是用於控制資本流入,當出現資本流出的時候主要是靠匯率,而實際上是靠不住資本管制的。”金中夏說。

黃益平認為資本項目開放對於人民幣國際化意義重大,資本項目開放是人民幣國際化的必要條件。但他提醒,資本項目開發的前提條件是理順國內利率市場,完善金融體系。此外,黃益平表示,人民幣是否國際化最終取決於貨幣的本質功能——定價、支付和儲蓄是否國際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01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