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魔獸》取得首日大捷後,不禁讓業界思考誰會成為下一個影遊聯動的主角?騰訊給出的一種可能的答案是:《英雄聯盟》。
文 | 對面老姜
“為了部落”,“為了聯盟”是最近朋友圈等社交網絡中,被刷屏頻率最高的詞匯。根據6月8日的最新數據統計,《魔獸》憑借1.3萬場的排片量,零點場票房達到了5540萬元,超越《速激7》5247萬元的新紀錄。目前,豆瓣上的《魔獸》評分也被粉絲們刷到了8.9分的高分。
《魔獸》是騰訊影業參與投資的第二部作品,相比於參與投資的首部作品《火影忍者》,《魔獸》無論是在大眾影響力、票房規模上都更具規模,案例也更具說服力。
外界或許並不知道的是,此次《魔獸》電影的投資方除了騰訊影業外,其實還有企鵝影業。雖然後者的logo並沒有出現電影開始的介紹中,但其實企鵝影業也是《魔獸》電影的參投方之一。
而在完成《魔獸》電影項目的積累後,騰訊方面表示,不排除將《英雄聯盟》進行影視化改編的可能性,但要尊重遊戲IP開發運營的規律,目前還沒到釋放影視價值的階段,而在整個開發運營的過程中更要尊重拳頭的意見。
1鵝廠旗下兩家影業公司同時參投
盡管在影片開始時只有“騰訊影業”的LOGO,但代表騰訊參與投資的主體並非騰訊影業一家,騰訊系內另一家影業公司——企鵝影業也參與其中,對此,兩家影業公司的CEO程武與孫忠懷分別向數娛夢工廠證實此事,只是對於各家持股比例具體是多少,收益如何來分成,並沒有具體透露。
騰訊方面的邏輯並不難理解,因為騰訊在整個《魔獸》的操盤中扮演的是宣傳營銷等角色,單純騰訊影業一家主體進行投資,是難以調動起騰訊系的全部資源,畢竟《魔獸》是一個世界知名的超級IP,對這個IP進行宣傳營銷,必須要動用騰訊內部的核心資源才能玩轉。
況且,騰訊影業與企鵝影業均是成立不到一年的“新兵”,兩家都是各有優點,騰訊影業背後是泛娛樂體系,這是《魔獸》這種“影遊聯動”電影的基本支持和理論框架,企鵝影業背後是騰訊視頻、騰訊網等一些列媒體資源,這是《魔獸》進行宣傳的最直接對外窗口。
“我們幾乎動用了一切能夠動用的資源來幫助魔獸宣傳。” 負責《魔獸》宣傳的項目經理張思陽在接受數娛夢工廠專訪時表達,微信、手Q、騰訊視頻、QQ空間、錢包、興趣部落等多個產品均為《魔獸》來“添磚加瓦”,而這些產品背後不光是騰訊影業背後的騰訊互娛IEG、企鵝影業背後的網絡媒體事業群OMG,還有移動互聯網事業群MIG、社交網絡事業群SNG等多個沒有影業資產的部門。
除了線上的多平臺、多工具協同之外,騰訊互娛的平臺營銷部也是參與其中,主要進行線下宣傳,在騰訊互娛沒有涉足影視之前,平臺營銷部主要是對遊戲產品進行宣傳,因此學校、網吧、賣場等領域是其最熟悉的,類似《英雄聯盟》這樣的爆款遊戲就是通過這個部門逐步滲透的。
“我們在進行宣傳的時候,都是盡量規避原有遊戲形象,否則會讓很多非遊戲粉絲難以接受與認同。”張思陽說道,針對《魔獸》項目,騰訊把受眾大致分為四類:遊戲玩家、對魔獸IP有認知的用戶,觀影活躍人群、機會用戶。
2《魔獸》之後《英雄聯盟》或將影視化
在《魔獸》取得首日大捷後,不禁讓業界思考誰會成為下一個《魔獸》,將作為遊戲IP改編的典範?
從用戶基數、遊戲口碑來看,同以西方魔幻題材為基礎來開展遊戲故事的《英雄聯盟》能夠擔當重任,要知道,《英雄聯盟》已經壟斷了電子競技市場的80%流量。
就像十年前的《魔獸》開始各種關於遊戲改編電影的新聞一樣,對於《英雄聯盟》的改編新聞也時不時成為媒體討論的焦點,畢竟相比十年前那個PC互聯網時代,如今的移動互聯網時代信息傳遞的頻次呈幾何數字增長,更何況主打泛娛樂概念的騰訊已經全資收購了《英雄聯盟》開發商——拳頭公司。
據騰訊方面透露,不排除將《英雄聯盟》進行影視化改編的可能性,但要尊重遊戲IP開發運營的規律,目前還沒到釋放影視價值的階段,而在整個開發運營的過程中更要尊重拳頭的意見。
“在泛娛樂這一塊,我們一直在與開發商那邊在溝通,但是多久的時間推出來,這個是開發商那邊來主導的,我們不能簡簡單單去做一個電影去賺錢,而是要做一個高質量的作品來維護《英雄聯盟》的價值。” 《英雄聯盟》產品部助理總經理楊明曾對數娛夢工廠討論過《英雄聯盟》影視化的問題,目前已經有很多的玩家與粉絲,在自發進行一些的同人改編。
從《英雄聯盟》開始從專業電競品牌向大眾品牌過渡等一系列動作來看,遊戲影視化倒是一個快速打破“次元壁壘”的方式,對外界觸點的互動頻次與話題性都是非常值得期待的,根據遊戲里每一個英雄的特質與故事,可以做成一個類似漫威式的“英雄宇宙觀”。
騰訊正在逐步搭建一個完整的電競生態圈,通過高端電競計劃(《英雄聯盟》職業聯賽)、全民電競計劃(《英雄聯盟》城市英雄爭霸賽、QQ網吧冠軍賽、校園爭霸賽)、明星孵化計劃等,交織構成了深層次、多類型、廣覆蓋、高密度的電競賽事體系。
在完成自有明星生態的打造後,《英雄聯盟》開始從專業遊戲市場擴展到大眾市場,與NBA、歐冠這些職業體育一樣擁有泛娛樂的概念,將優秀的選手包裝成明星,然後奉獻精彩的比賽給觀眾,從而獲得豐厚的回報。
“如果未來進行《英雄聯盟》的影視化,那麽我們能做的事情就更多了,給《魔獸》做的這些不光是提供一些經驗的上幫助了。”張思陽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