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24日報道,當日舉行的國家核事故應急協調委員會五屆三次全體(擴大)會議宣布,中國核應急救援隊正式組建成立。
中國核應急救援隊是在國家核應急體制框架下,依托軍隊及核工業現有核應急力量組建成立的國家級核應急救援隊,重點承擔複雜條件下重特大核事故突擊搶險和緊急處置救援任務,並可參與國際核應急救援行動。
中國核應急救援隊是在全國已有的25支核應急救援分隊的基礎上另行組建完成的,共計320人,專業覆蓋輻射防護、醫學救援等多個領域。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現有25支核應急救援分隊,約1300余人。
國家核應急協調委副主任委員、國防科工局局長許達哲在會議上說,國家核應急工作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國家安全觀、中國核安全觀,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確保核能安全高效、持續健康發展。
國家核應急協調委委員兼國家核應急辦主任、國防科工局副局長王毅韌會議上說,“十三五”時期,國家核應急工作要加強核應急演習演練與培訓,切實提高我國核應急準備與響應的綜合能力。
第一財經記者註意到,在1月27日國新辦舉行的《中國的核應急》白皮書有關情況發布會上,許達哲回答提問時說,中國核電發展很快,2015年(國家)批複建設的核電機組是8臺,開工建設6臺,投入運行8臺,其中投入商業運行的6臺。
許達哲當時介紹,現在中國主要還是在沿海布局,從北到南,在遼寧、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八個省份部署了54臺在運、在建的核電機組。
記者註意到,中國還要建設更多的核電機組。根據國家“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核電運行裝機容量要達到5800萬千瓦,在建達到3000萬千瓦以上。規劃提出,要開工建設一批沿海新的核電項目。這意味著,到2020年之前,中國平均每年需要投入約六臺百萬級千瓦的核電機組。
作為中國在涉核領域發表的第一部白皮書,全文約1.2萬字的《中國的核應急》說,核能發展伴隨著核安全風險和挑戰。人類要更好利用核能、實現更大發展,必須創新核技術、確保核安全、做好核應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