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是中國人就業思維中根深蒂固的情結,但看在錢的名義上,這個情結可能要放下了。
最近,廣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的一項民調顯示,北京、上海及廣州的市民對“工作薪酬”滿意度普遍下降,分就業渠道看,私營個體業主及自謀事業者在這方面的感受最好。
本次調查是該中心自2011年以來所進行的第三次追蹤調查。調查顯示,對“個人工作狀況”感到“滿意”和“比較滿意”的受訪市民合計比例為41%,比2011年降了10個百分點。
與工作狀態相關的兩個具體事項中,雖然“工作穩定度”的評價依舊領先於其他事項,滿意度達54%,但較2011年下降了9個百分點;“工作壓力程度”的滿意度也降了6個百分點至三成以下,為27%。
與工作狀態相比,“北上廣”市民對工作成效的滿意感受更低。其中“工作薪酬”的滿意度從2011年的36%下降10個百分點至26%,與往年滿意居多的感受截然不同;“加薪與升職機會”感受沒改善,滿意度多年保持在25%左右的較低水平。
分析還發現,由於謀生方式和就職單位不同,個人工作感受存在明顯差異。在國企、外企或民企工作的人群中,國企就職者對“工作穩定度”的感受好於民企和外企就職者,滿意度達61%,但“工作薪酬”和“加薪與升職機會”的滿意度最低,分別為20%與15%。值得註意的是,國企就職者的各項具體感受均較往年下降,最明顯的是“工作薪酬”,滿意度自2011年以來下降16個百分點。
外企就職者對“工作壓力程度”和“工作薪酬”的感受雖較國企和民企就職者好,但與往年相比均有下降,尤其是“工作薪酬”,滿意度下降11個百分點至27%的較低水平。
民企就職者對“工作穩定度”和“工作壓力程度”的感受差於國企和外企就職者,尤其是“工作壓力程度”,滿意度剛過兩成,為22%。
私營個體業主及自謀事業的法律、會計專業人士等,對“工作薪酬”感受最好,滿意度為43%,較其他人群高出15個百分點以上。
在黨政機關或事業單位工作的公職就職者,對“工作穩定度”的感受在各人群中最好,滿意度達76%;但“工作薪酬”和“加薪與升職機會”感受轉差,滿意度較2011年分別下降9個百分點和5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