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土地投資的階級不正義

2016-04-11  TWM

這是一個只有富豪玩得起的暴利遊戲!去年全國只有2%的家庭出售土地; 但若只看最有錢萬分之一家戶,65.5%都有賣地賺錢,平均每戶頂級富豪賺進7626萬元。

兩周前我在《今周刊》發表不同財富組投資土地的年報酬率,發現最富有的萬分之一是六%,而中位數投資者只有四.三%。這區區每年一.七個百分點的獲利率差距,一般人可能覺得「不怎麼樣」;但是這樣的獲利差滾利數十年下來,其累積數字就堪稱驚人。

也許一般讀者要看絕對金額(而非百分比),才會比較有感覺。以下,我們就來看看絕對金額。全台灣在民國一○二年約有六百萬申報納稅戶,其中只有二%的家庭當年有土地出售紀錄,也才有土地增值所得。

全國平均來看,每戶當年的土地交易所得,只有不到四萬元。同年,全國家戶的平均綜合所得(包括薪資、股利、利息、執行業務等)為六十二萬餘元,因此平均家庭土地增值所得占綜合所得的比率很小,大概只有六.三%。

但是最有錢的萬分之一家庭(大約六百戶),他們的情況呢?統計資料顯示,這最有錢萬分之一家戶中,一○二年有出售土地的比率竟然高達六五.五%,幾乎是三分之二富有家戶都有賣地賺錢。這種「普遍」的土地交易情況,與全國平均二%的低比率,真有天壤之別。

那麼有錢的萬分之一家戶,每年靠土地交易賺多少錢呢?平均每戶七六二六萬元!同年,他們的綜合所得平均為一億五百萬元,故其土地交易所得與綜合所得的比率,達七成二,遠大於平均家庭的二%。請讀者注意:每戶逾七千六百萬元的土地交易所得,其實是用公告現值算的。如果公告現值只有市價一半,那麼土地交易所得的實際數字其實要翻一倍。以比率來看,就是同組家庭綜合所得的一四四%。

為什麼有錢人這麼喜歡投資土地賺錢呢?原因大概有二:其一,普通人其實也想買賣土地賺錢,但買不起信義區、大安區豪宅,只有有錢人買得起。其二,土地增值是分離課稅,稅率在二○%至三○%之間,再加上公告現值折半的扭曲,實質稅率只有一○%至一五%,遠低於其他綜合所得的最高邊際稅率四○%至四五%。這麼好康的漏洞,有錢人當然不會放過。

撰文 / 朱敬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245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