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點解是大熊?(3) 楓葉資料室

來源: http://danielkyip.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2895092

港匯話題後,這星期的市場話題是索羅斯(George Soros),及今次危機的程度屬過去危機的哪一級?其實,連黑天鵝的實體都未清晰,又如何量化危機的程度呢?因此,我認為,與其現階段瞎子摸象,不如先欣賞每逢出現危機都粉墨登場的「金融大鱷」索羅斯,看他如何表演打「開口牌」!

戰友問,索老勁賺是否每每在熊市?雖然我沒有認真找過數據來確認,但印象中「大鱷」的著名戰役都是在貨幣市場,而且皆伴隨一次又一次的環球危機。確實,相對「股神」的金句「市場越恐慌越要貪婪」,索羅斯很多時更喜歡主動跟市場對著幹,而且予人善變無常的印象。因為他能夠利用市場偏差與投資者的情緒,配合把握大市的升跌循環,從而替自己創造賺大錢的機會。此之所以,索羅斯的名字往往在危機中暴光率更高。

關於拿今次跟過去的危機作比較,雖然暫時無法比較實際的殺傷力,但恐慌程度還是可以作進一步分析的。除了前文的港匯外,我們還有一個危機恐慌指標:「金銀比率(Gold Silver Ratio)」。

Picture 

作為主要避險資產的黃金相對與經濟好壞密切掛鈎的白銀,金銀比率的走勢明顯與當時的環球經金形勢及市場情緒暗合。觀圖可見,當市況向好,情緒樂觀,比率表現走低,展現「Risk on」;反之,當市況向淡,情緒悲觀,比率表現走高,展現「Risk off」之象。

1971年取消金本位以來,金銀比率的中間值約為55.5,目前為77.29。隱約可見,金銀比率到達80或以上的年份,正正是經濟差、金融危機爆發之年,例如2008年至2009年(GSR83.86)、2003年至2004年、1997年、1995年、1990年至1993年(GSR100.82)。當中,由於90年代初期的的經濟衰退期覆蓋的國家相對全面,因此金銀比率長時間站於80水平之上。

Picture 

如果今次熊市主要來自單一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危機,恐慌程度最多可能是過去二十年來某一次危機的級數。然而,從表面觀察,當前市場對全球經濟衰退的憂慮正逐步上升,假如金銀比率最終突破80並以較長時間站其上,那麼,本輪熊市的恐慌程度可能是近三十年來最強。

三十年前的90年代,正正是索羅斯揚名立萬的黃金年代,一個有趣的想法,「金融大鱷」會否打算趁這三十年一遇的機會,為自己的投資生涯劃上完美句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85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