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04 TCW
中國出國觀光市場瘋狂成長,去年中國遊客國外消費達2,150億美元,較2014年的1,400億美元增加53%。 中國旅遊業規模全球第二,未來10年年成長率可達7%,估計將於2024年超越美國。 東北亞僅日本受惠中國遊客,多數人喜歡前往更遠的地方旅遊,歐洲國家如英國、德國、冰島受益顯著。 大讀世界是一整套深度特別報導,由全球《金融時報》記者聯合運作,以長篇深入原則,探討國際、科學或商業領域等關鍵議題。 陸客來台人數減少,不少人認為這是蔡英文當選後中國對台的打壓手段,但其實從整體數據來看,陸客早已「變心」,鄰近的東南亞已不是陸客最愛。相反的,越來越多陸客喜歡到更遠的地方旅遊,歐洲因此成為最大受惠地區。 經濟放緩也要旅遊 中國未來十年年增率高於全球 儘管中國經濟放緩,中國遊客的消費去年仍帶動了全球旅遊業成長。根據世界觀光旅遊委員會(WTTC)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遊客二○一五年在中國以外消費二千一百五十億美元,較二○一四年的一千四百億元增加五三%。 「中國出國觀光市場正瘋狂成長,」世界觀光旅遊委員會總裁暨執行長史考思爾(DavidScowsll)說。 「去年股市和匯市均出現了一些大震盪,但旅遊業的成長並末因此放緩。人們一旦開始旅遊,就不願意放棄這種活動。」 不過,中國出國觀光市場的快速成長,已經擴大了該國旅遊業的貿易逆差。 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的資料顯示,到訪中國的外國遊客人數二〇一五年略增至五千六百九十萬人次,兩年間僅增加二.二%。該組織的初步數據顯示,這些遊客在中國花了五百七十五億美元,較二〇一四年僅增一 .一%。 根據WTTC計算,中國旅遊業出口(從外國遊客身上賺到的收入)略高一點,為六百一十億美元,但這僅為中國總出口收入的二.六%,遠低於六.一%的全球水準。 該單位資料也顯示,加上國內旅遊,旅遊業占中國二〇一五年國內生產毛額(G D P)僅七.九%,低於九.八%的全球水準,同時也指出,旅遊業去年直接和間接支撐中國六千五百萬個職位,占總就業人口八.四%,低於全球水準九.五%(共二億八個四百萬個職位) 。 不過,WTTC認為已是全球第二大(僅次於美國)的中國旅遊業,未來十年年成長率可達七%,高於四%的全球成長率,估計規模將於二〇二四年超越美國。 赴港澳韓退燒 台灣僅微成長,冰島是新歡 但是,中國出國旅遊人數和消費大增,並未惠及所有地方。 世界觀光旅遊委員會指出,高度仰賴中國遊客的澳門、韓國和香港,二〇一五年旅遊業收入均「嚴重衰退」,分別減少三二%、一〇.二%和八.四%。台灣則僅略微成長,但也僅能維持實質增加一.五%的成績。 這些地區衰退原因複雜:博彩業重鎮澳門是受中國的反貪行動打擊。王於香港,史考思爾則認為是受中國政府遏止資本外流的措施影響。銀聯卡(中國非常普遍的銀行卡)持卡人現在一年只能提款人民幣十萬元,每日提款額不得超過人民幣一萬元。 WTTC發現,去年東北亞旅遊目的地之中,只有日本確實受惠於中國遊客,但越來越多中國遊客喜歡前往更遠的地方旅遊。 他說:「出國旅遊的中國人大幅增加,歐洲因此顯著受惠,主要的旅遊目的地如英國和德國,以及新興地點如冰島均是受益者。」購物對外遊的中國人至關緊要。 顧問公司麥肯錫的分析顯示,二九%的中國遊客會基於購物機會選擇旅遊目的地。 麥肯錫發現,二〇一五年出國旅遊的七千萬中國人,把全年消費額的四分之一花在旅遊上,當中一半用來購物。 在全球旅遊方面,WTTC資料顯示,全球旅遊支出二〇一五年增加三.七%,其中東南亞和南亞均成長逾七%。 該組織資料也顯示,一百八十四個國家中有一百二十七個是旅遊業成長速度快於總體經濟,表現傑出者包括冰島、日本、墨西哥、紐西蘭、卡達、沙烏地阿拉伯、泰國和烏千達。 “旅遊業成長並未因股、匯市震盪而放緩,人們一旦開始旅遊,就不願意放棄這種活動。” 撰文者強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