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巴菲特選股術沒什麼了不起

http://www.p5w.net/newfortune/fmgs/201106/t3660694.htm

 說到巴菲特選股術,其實也沒什麼了不起:發現被低估的股票和高成長性的股票。這些已被中國投資人學以致用。然而,中國投資人無法實踐的是,一旦買入就可以長期擁有。

  在最被外界所稱道的華盛頓郵報、可口可樂等公司的長期案例中,巴菲特的投資理唸得到了完美體現。
1973年,作為華盛頓地區的領先報紙,《華盛頓郵報》擁有整個地區發行量的66%,由於當時美國經濟危機導致股市崩潰,華盛頓郵報股價也跟隨大幅下 跌,市值跌到8000萬美元左右。而巴菲特認為其內在價值應該在4億美元以上。其評估邏輯是,擁有市場壟斷地位的經濟特許權將給傳媒企業帶來廣告定價權, 使得傳媒企業能一直保持優異的成長性,當年收益率達到19%且增長趨勢良好的華盛頓郵報無疑是行業中的佼佼者。於是,巴菲特以1062.8萬美元買入了華 盛頓郵報共934300股股票。
華盛頓郵報的股價在巴菲特買入後的第四年依然低於當初的買入價格。直到1977年底,巴菲特持有的華盛頓郵報 市值暴漲至3340.1萬美元,5年的投資回報率高達214%。投資第十年時,該股市值已經達1.36億美元,增長近13倍,10年的年複合增長率達 29.12%。2004年時,巴菲特持有華盛頓郵報股份最高市值達17億美元,是其原始投資資本的160倍。儘管到2010年底,華盛頓郵報的股價比高峰 時期大幅回落,但歷經長達39年的持股時間,賬面價值也高達7億美元。
除了華盛頓郵報,巴菲特持股時間最長的則是對可口可樂24年的投資。如 果說巴菲特買入華盛頓郵報是因為該公司被嚴重低估,那麼買入可口可樂則是看中了其全球佈局下的高成長性。1988年,巴菲特首次購入價值5.93億美元的 可口可樂股票,1989年再增持至10.239億美元,截至1994年,巴菲特已持有1億股可口可樂股票,總成本為12.98億美元,此後未再增減。
當巴菲特剛剛開始買入可口可樂時,華爾街普遍認為可口可樂股價過高,對其行為深表不解。不過,巴菲特卻認為這是天賜良機,於市場的一片看跌聲中在次年再度增持。
從可口可樂的財務數據分析出發,巴菲特認為其內在價值最保守估計應該在200億美元以上,樂觀估計的話可高達400億美元,遠低於當時其140多億美元 的市值;從公司管理層面看,1981年的可口可樂在新管理層帶領下,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先是賣掉了部分企業,把資金更多地投入到可樂的業務中,同時採取 新的營銷策略,而開拓海外市場成為可口可樂業績增長的新推力。
1984-1987年,可口可樂在全球市場銷量開始激增,不斷膨脹的海外市場為 可口可樂的業績增長注入了強勁動力。作為可樂飲料「粉絲」的巴菲特,在多年持續觀察之後果斷出手,他認為可口可樂的海外銷量必將出現爆炸式增長。事實表 明,2010年可口可樂的全球市場收入中,海外市場收入244.9億美元,佔總收入的69.7%,非北美地區的營業收入所佔比例更是高達82%。可口可樂 全球化營銷的成功驗證了巴菲特當初購買時的判斷。1998年,即巴菲特持有可口可樂的第11年,其持股市值飆升至134億美元,11年間收穫了120億美 元的賬面盈利,市值增長10倍。
儘管到2010年底,巴菲特持有的可口可樂市值僅維持在131億美元浮盈的水平,與1998年相比沒多大變 化,但可口可樂一貫的高分紅政策仍然為伯克希爾帶來豐厚的收益。2010年,巴菲特收到了3.52億美元的分紅。在投資可口可樂的24年中,伯克希爾共計 獲得可口可樂31.7億美元的分紅收入(附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81

觀念篇》你和贏家哪裡想的不一樣? 搞懂五大道理 投資就沒什麼好忙的了

2011-10-10  TWM




在追尋財富的道路上,每個人都像 一心追求真理的求道者般,找尋一條終極的賺錢道理,儘管傷痕累累仍前仆後繼。只要用心體會,賺錢的道理眾裡尋它千百度,或許就在「燈火闌珊處」。

撰 文‧謝富旭、林心怡

有一首被遺忘許久的民歌是這麼唱的:「我翻過重重關山,又走過流水潺潺,尋求那生命中永恆的答案;在一個晨光乍現的清 晨,我才恍然,人生中最大的幸福原是平凡!」(出自歌手蔡淳《答案》)這段歌詞用來描述每位想要致富者的心境,可說是再貼切不過了。每個顛撲不破的投資道 理,往往就是再平凡不過的老生常談,但大多數的人卻往往須歷經一場驚心動魄的冒險過程,一次又一次的資產浩劫甚至是破產,才能把賺錢的簡單平凡道理銘刻在 自己的心中。

二十世紀最著名的金融投機客傑西.李佛摩(Jesse Livermore)說得最傳神:「我很早就發現華爾街沒有什麼新東西,也不可能有什麼新東西,因為今天在股市發生的一切在以前都發生過,也將在未來不斷 地發生。」以下是五位散戶達人公開他們思索十幾年才想通的賺錢道理。

贏家想通的第一個道理:操作短線首重停損股市犀利媽:懂得認錯,奠定贏 的基礎要成為投資贏家最重要思考就是克服人性弱點。至於投資人最大的弱點是什麼呢?

作空紀律最重要 虧損三%就停損據《今周刊》去年對全台逾千名證券營業員發出的問卷顯示,投資人最常犯的錯誤在於「不願認賠殺出」。這項人性弱點,常常導致投資人被融資追 繳,資產蒙受巨大損失。

被媒體封為﹁股市犀利媽﹂、今年六十一歲在股市獲利超過五千萬元的專業投資達人周亞瓊,接受本刊訪問時說:「我只是 個女工,不懂什麼投資大道理,如果硬要說我比別人多懂什麼,那就是我很有承認錯誤的勇氣,作錯方向停損決不手軟!」她笑著回答。

周亞瓊做過 女工,僅高職畢業的她,三十九歲失婚後,靠著辛苦存下的二百萬元投入股市,至今累積逾二十五倍身價。二十二年漫長的投資資歷,周亞瓊歷經萬點崩盤、金融海 嘯,依舊能在股市屹立不搖,無師自通的她自有一番股市賺錢的訣竅。

喜歡作波段的她,自謙是「追高殺低」的菜籃族。但這位菜籃族賺多賠少的最 大訣竅就在於勇於停損。「停損就是向市場承認我錯了,消極來看就是減少虧損,但積極來看,是為未來保存實力,要為賺更多的錢作準備!」﹁追漲殺跌﹂就成了 周亞瓊短線操作的獲利模式,對於看好的公司,她會先買個三、五張試水溫,趨勢對了,就會加碼至上百張,但只要虧損三%就會停損。比方前陣子周亞瓊看壞太陽 能產業,她就放空茂迪、榮化,「不過作空紀律很重要,一旦苗頭不對(放空後如再漲三%),我的空單就會回補!」周亞瓊補充說。

人性最大的弱 點之一就是不願意認錯,如果能克服這個弱點,面對投資市場保持謙虛與學習的心,你等於往投資贏者圈邁了一大步。

周亞瓊

出 生:1950年

現職:專業投資人

經歷:機車組裝廠女工、食品會計

學歷:稻江商職夜間部

贏 家想通的第二個道理:長線投資要有主見黑手大戶:不隨波逐流,找好股從一而終操作短線最重要的贏家特質是懂得認錯,但如果你是屬於長線投資人,搖擺不定反 而是致命傷,因為做長線成功最重要的贏家道理在於,要有主見並有堅持到底的決心。

只買價值被低估的股票

靠著從 財報精選個股並鎖定獲利穩健高現金殖利率的方法,是邱永章能從工廠黑手變成身價上億元台股﹁中實戶﹂的主要關鍵。數年前他八元就陸續買進的佳格,以及低檔 買進的儒鴻、聚陽等,每檔投資年限都逾三年,平均累計投資報酬率都有五至十倍不等。邱永章強調,投資邏輯前後要﹁從一而終﹂,是他十年前想通的最重要賺錢 道理。

在十幾年前,邱永章也曾因為﹁人云亦云,吃好鬥相報﹂下,在聯友與達碁合併的前後(現已更名為友達)布局該家公司,﹁這檔由盈轉虧的 股票,最後讓我前後賠了快一千萬元!﹂分析這次投資失敗的原因,邱永章有些難為情的說,除了自己對電子股不甚了解外,再來就是賺錢之後食髓知味,明知道是 追題材搶短線,但卻以長線思惟持有,沒想到追高後卻換來了大賠的下場。﹁我本來也是奉行買價值被低估的股票為準則,一開始買進友達成本在十五元,賣掉後, 在五十五元又追回來,沒想到最後搞到三十九元停損出場。﹂自此之後,邱永章就堅持嚴守自己的投資邏輯不隨市場起舞,並且只買價值被低估的股票,因此在股票 篩選上,他除了會檢視該公司的管理能力、經營誠信、每年是否穩健配發現金股利外,也會挑選毛利率至少一○%,且現金殖利率最好六%以上、負債比最好不要過 高的股票,且可扣抵稅額至少在一五%以上,最後則是要成立三十年以上的公司。

邱永章

出 生:1952年

現職:專業投資人

經歷:工廠黑手職員、維陽機械負責人

學歷:國中

贏 家想通的第三個道理:想要豐收要具備耐心郭大俠:分批買進低估股,耐心等待賺一倍透過培養自己的投資智慧,找到適合長線投資的好股票後,想要有豐富的收 割,第三個贏家特質——耐心也不可或缺。

﹁耐心布局等待好股,不融資、做好資產配置。﹂是︽郭大俠教你買股賺一倍︾的作者、郭際勝自認為想 通的最重要賺錢道理。

﹁投資股票一開始就要賺一倍其實很難,因為有時好股票必須耐心等待,如果把身家只重壓在一檔股票,就會失去正確的判 斷!﹂奉行長線投資的郭際勝認為,投資價值低估的股票長線投資才會贏。

用「存」股的方式長線持有、等待獲利一九八○年代股票狂飆,郭際勝也 曾聽信友人的建議放空榮成紙業,當時他認為榮成紙業大漲到五十幾元遲早要崩盤,因此把手上所有的近三十萬元現金全部作空。沒想到股價一路狂飆到一百三十多 元,讓軋空的他一路解除定存補差額。雖然郭婉容的證所稅出了大利空,才讓他最後能以小輸出場,但那次差點賠光積蓄的經驗,讓他痛定思痛,「被迫」想通一套 適合自己的賺錢邏輯。

郭繼勝說,先鎖定三、五檔禁得起時間考驗的績優股,之後靠耐心等待「兩個機會」來臨,否則寧願按兵不動。第一,股價已 跌到被低估的水準;第二、在低檔買進後耐心等待,等到獲利讓自己滿意的水準再脫手。

這看似簡單的賺錢道理,卻需要很大的心靈修煉。「培養耐 心美德的投資人最好再多培養一些其他的興趣,不要把時間都花在研究股票上頭,因為你的交易次數太少,少到會令你打哈欠!」因此,這位股市達人釣魚的時間遠 比看盤的時間多得多。

另外,郭繼勝說,勤閱專業性的財經媒體,固然是蒐集財經產業資訊的重要媒介,但是卻不能光以此作為股票買賣的依據,因 為媒體新聞消息多元化,雖然有的參考性高,但消息錯誤與特定人士放消息的新聞也屢見不鮮。

他認為,具備解讀新聞訊息、思考新聞背後真正意涵 的能力很重要,最好是把利多與利空消息分開來看,先做客觀分析,才能不隨市場起舞。對他而言,長線投資者要能獲利,必須自己勤做功課,勝過媒體提供的龐雜 財經資訊。

因此在投資邏輯上,郭際勝認為,做好投資功課、選好投資標的之後,耐心等待時間布局「低價股」最能提高股市賺錢的勝率,而這裡的 「低價股」是指價值被低估的股票,只是,在布局前,克服「恐懼」的投資性格才會賺到錢。

也就是在景氣越差時,越要買價值低估的好股票,用 「存」股的方式長線持有,耐心等待獲利,例如亞泥、統一超、台玻、中鋼都是屬於這類投資標的。

郭際勝

出 生:1957年

現職:專業投資人、聯合理財網理財會客室人氣部落格作家

經歷:資深電子業務員

學 歷:淡水商專

著作:《郭大俠教你買股賺一倍》贏家想通的第四個道理:克服漲跌悲喜要靠智慧快樂投資人:上漲不必太高興,下跌反而賺更多即使 是長期投資,買進股票後,很難不時常去關心股價的漲跌,而人性的弱點則容易受到股價漲跌影響,難免就犯下錯誤。因此,克服漲跌的悲喜與情緒,除了耐心外, 還需要有一套懂得看透漲跌的智慧。

前台証期貨總經理,目前已退休成為專職譯者的林茂昌,自二○○四年成為「自營商」(操作自己的投資部位) 以來,締造出超過三○○%以上的累積報酬率。迄今,光是每一年所領的現金股息,就遠超過一個台北市中產階級家庭一年的生活開銷。

這位金融沙 場老將,窮二十年時間想通的道理是:只要投資到一檔好股票,上漲,不必太高興,因為,跌反而賺更多。

長期投資最終能神奇地扭轉局勢林茂昌 說:「最棒的投資是找到一檔能連續十年維持穩定獲利的公司,並且穩定地配發現金股息。」「如果有一家上市公司,連續十年每股稅後純益(EPS)都維持一元 上下,而且每年都有機會讓你以十元以下價位買進,即使它都不漲,甚至買進後還繼續下跌,這也是一筆很棒的投資。」他舉例說,如果有一家公司EPS長年來都 維持一元,而且每年配發○.六元的現金股息。在不考慮稅負與交易成本等細節下,如果你以十元價位買進這家公司股票五十張,總計五十萬元,很「幸運地」,你 買進股票後遇到長期性的多頭,這家公司股價從十元一路上漲至來年的十二元、第二年續漲至十四元、第三年十六元,然後第四年回跌至十四元,至第五年時又重新 回到合理價位十元。在這段期間,為了達到複利效果,你把這家公司的現金配息全數再投資。五年後,你將擁有這家公司六十二.九張股票,市值六十二.九萬元, 五年下來累計報酬率二五%。

相反地,如果你十元買進五十張股票後,很「不幸地」遭遇空頭市場,這家公司股價從十元,跌至來年的八元、隔年再 跌至六元、四元,然後再逐漸回升至第五年的十元價位。由於你運用現金股息在股價更低價格時購進更多張數,五年後你將擁有這家公司股票七十七.五張,市值為 七十七.五萬元,五年累積報酬率高達五四%。竟遠遠超過多頭循環時的累積績效。

「這就是長期投資的『將軍抽車』(註:逆轉勝之意)效果,過 程很沉悶,看似一路落敗,但最後在市場重回均衡軌道時,神奇地扭轉整個局面,反而獲得大勝!這是我投資路上想通的最重要道理。」林茂昌如是說。

林 茂昌特別強調,投資股票未必是我贏你輸的零和遊戲,也可以把投資股票,當成自己的公司,分享企業經營成果及股利,達到「正和」的和諧境界。

林 茂昌

出生:1960年

現職:專業投資人

經歷:花旗銀行、中國信託、台証期貨總經 理著作:《我的職業是股東》贏家想通的第五個道理:擺脫多空法則要有謀略基金達人:空頭市場才是定期定額的最佳獲利溫床即使參透了股價漲跌,但每當金融危 機到來,看到股價崩跌腰斬,很難不讓人信心動搖。這時,擺脫股市多空循環的擺布,則要靠一套資金部署的謀略。

十年前,劉俊烈擔任銀行財富管 理部門副總職位時,對採用定期定額基金投資法的客戶,資產載沉載浮,一直無法穩定增長的現象感到疑惑。為了解決心中的疑惑,他花費多年心血,甚至砸了上百 萬元把國內近千檔核備的境內外基金分析過一遍後,想通了一個最重要的道理:「空頭市場,才是定期定額的最佳獲利溫床!」

看穿多空循環穩定獲 利

「這個道理顛覆了投資人習以為常的觀念:多頭才能賺錢,空頭最好敬而遠之,因為只有賠錢的份!」「基於這種習以為常的觀念,絕大部分的基 金投資人都是在多頭時才扣款,而且漲愈凶,扣款加碼愈多;反之,空頭時則減少扣款,甚至乾脆中止扣款寧作壁上觀!」劉俊烈分析說。

「這種習 以為常,大家都認為對的想法,其實隱藏著一個很大的迷思:在金融投資世界裡,大家都以為自己是神,能看透多空循環,掌握頂部與底部??。」「問題是,這只 有神能作得到!大家都作不到。」劉俊烈自行研發的「限時限額加碼停利(EDCA)基金投資法」,則是反其道而行:鎖定的基金(大多是新興市場基金)遇到淨 值大幅下滑時,反而加倍扣款,跌愈多、扣愈多。股市轉空為多,淨值開始上揚時,則分批獲利出場。這套方法從二○○一年來,創造出一○%以上的年化報酬率。 在台灣核備的全球型股票基金中,要找出過去十年,年化報酬率達一○%的還不到五檔。

劉俊烈說,「投資就如同太極的陰陽般,多頭持續到一個程 度,就會泡沫化,為下一個空頭埋下伏筆。」「同樣地,空頭跌到一個程度,將吸引各方資金陸續湧入,為下一個多頭製造一個契機。」劉俊烈的「母子基金投資 法」以及「限時限額加碼停利法」如同太極,看穿了多空循環,並接受它、適應它,為穩定獲利創造了另一種可能。

在目前全球股市因歐債危機及全 球經濟有二次衰退之虞下劇烈向下修正,劉俊烈也開始啟動加碼扣款的機制,特別是針對中國與俄羅斯兩地的股票型基金。企圖複製○八年金融海嘯他逆勢加碼扣款 締造亮麗投資報酬率的成績單。

投資的道理沒有絕對是對的,每一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賺錢方法,以及與自己個性及資金狀況吻合的賺錢道理,學習 別人想通的賺錢道理,再從中磨合適合自己的道理,才是致富的不二法門。

劉俊烈

出生:1953年

現 職:誠富財務管理策略研究公司負責人經歷:中國國際商銀、 華信銀行學歷:台中商專、美國東北大學MBA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13

雷軍:40歲重新再來 沒什麼大不了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7204.html

【導讀】新京報針對中國的創業者做了一個名為創造者係列的專題,介紹他們追求事業成功的歷程,並試圖深入創業者的內容世界解讀他們,這篇關於雷軍的報導被新浪科技轉發,其中雷軍「為什麼20、30年職業生涯沒有迷失過,因為我是一個有夢想的人。度過艱難時光就是憑藉夢想和信仰。」的話引發了讀者熱議,i黑馬也向各位創業者推薦這篇文章。

雷軍

他有一個夢想,寫一套軟件,運行在全世界每台電腦上。

他和同事合著的《深入DOS編程》,讓程序員工作時須對照多本編程資料的歷史一去不返。

他有一個夢想,辦一家全世界最牛的軟件公司。

金山的快譯、畫王、毒霸、單機遊戲、網遊等,無一不是他和他團隊的努力,金山WPS更是成了民族軟件的希望。

追夢的道路上,雷軍在40歲前已做了太多事:卓越賣了、金山上市了、天使投資也不錯,但他說,18歲時的理想一直沒實現,心裡不踏實。

年過40歲的雷軍說,如果輸了,這輩子就徹底踏實了。

於是,「小米」誕生了。

7月4日,坐在自己小米的辦公室裡,雷軍一罐接一罐喝著可樂,語氣歡快得像個孩子。此刻,他已不是神壇上為青年人布道的「雷布斯」。

去年12月,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揭曉,小米公司董事長雷軍獲得年度新銳獎。在IT江湖叱咤24年後,44歲的雷軍重歸新銳。儘管身處「新銳」的隊伍裡,但在大學生創業這件事上,雷軍卻沒有盲目支持。

「我反對大學生創業,因為這事我幹過。」雷軍說。

 逐夢

  公司沒利潤打牌贏飯錢

1990年7、8月份,大三暑假。雷軍的朋友王全國有個同事,和另一個人想辦家公司,拉雷軍和王全國入夥,讓他倆負責技術和服務,股份四個人平分。雷軍對自己的技術相當自信,幾乎沒有猶豫就答應了。

公司取名Sunsir(三色),希望紅黃藍三原色創造七彩的新世界。四個人都沒有什麼錢,也沒有找人投資,最後還是雷軍幫公司拿了第一張單子賺了幾千元,才開始啟動。

剛開始,公司租用了武漢珞瑜飯店103房間作為辦公室,什麼賺錢就做什麼,沒什麼套路。每天忙得熱火朝天,白天跑市場銷售,晚上回來做開發。後來找了一個方向,做仿製漢卡。辦公室十幾平方米,放了桌子和電腦,就沒什麼地方了。四個人晚上基本不回宿舍,睡覺時就直接躺在辦公室裡。實在找不到地方躺的人,就只能坐在電腦前幹活了。

沒過多久,公司仿製漢卡的技術被人盜用,對方一次做的量更多,賣的價錢也比他們便宜,這個產品幾乎沒掙到什麼錢。

團隊看似強大,公司人最多的時候有14個人,業務範疇也挺寬,賣過電腦,做過仿製漢卡,甚至接過打字印刷的活。實際上,公司賬上基本沒什麼錢,連吃飯都是個問題。有個兄弟吹牛說麻將打得好,自告奮勇去和食堂師傅打麻將,真的贏了一大堆飯菜票。後來公司實在沒錢的時候,團隊就派他去打麻將贏飯菜票。

「我們就是這樣過日子的。」雷軍說。

還有件很煩心的事,就是四個股份相同的股東,誰做董事長,誰說了算。

彼時,雷軍剛剛20歲出頭,不想摻和這樣的事情,但同伴還是好幾次把他從武大的教室裡叫出來開會,一開就是一個通宵。短短幾個月時間,董事長改選了兩次。

高漲的創業熱情被殘酷的現實一天一天消磨,雷軍開始思考一個問題:作為一個學生,我是否具備創業所需要的能力?琢磨數晚,他提出了散夥。

那是冬天的一個星期天,大家同意了雷軍和王全國退出,兩個人分了一台286、一台打印機和一堆芯片,就離開了。

「現在想來很荒唐,像過家家一樣。」雷軍說,這段創業經歷,讓自己看清楚了現實——沒有哪家國內大企業是大學生創業做成的。

 逆戰

  金山讓我懂得順勢而為

上世紀90年代很長一段時間,金山成為中國民資軟件的旗幟性企業,但到了1996年,金山差點關門。當時,微軟進入中國市場,發佈office中文版,金山的核心產品WPS「前有微軟,後有盜版」,遭遇夾擊。

27歲的雷軍做出了多數年輕人都會做的一個決定——堅持WPS。這導致此後金山的詞霸、毒霸、遊戲,所有都是為了賺錢養活WPS團隊。

「98年騰訊創業,99年李彥宏創辦百度,99年末阿里巴巴創業。我們堅持WPS,但卻錯過了整個互聯網。」雷軍說,當年他把所有優秀的人才都派去做WPS,所有以戰養戰賺來的錢全部用來養WPS,這讓當時的金山,「背了一個巨大包袱在長征」。

回顧在金山的經歷時,雷軍說,堅持做WPS讓金山跟互聯網擦肩而過,而金山後來所有的艱難痛苦,跟這個決定密不可分,包括後來金山殺毒軟件面臨360免費挑戰時的困境。

2007年金山上市,雷軍以「身體原因」宣佈退休。

「我很內疚,那個決定是我10多年前做出來的。後來我反覆復盤,假如我們不做(WPS)呢?」雷軍說,他當年的那個決定叫做「不順勢」,順勢就應該做互聯網。可是當時輸了不服氣,要扳回來,所以才會做那個決定。

金山尚在徘徊時,騰訊、百度、阿里巴巴等後來者,卻於2000年前後迅速崛起,「他們的例子讓我悟透了,應當順勢而為。」

領悟

  1%靈感>99%汗水

2011年,年過40歲的雷軍復出創辦小米科技。

很多人說他,在互聯網行業裡,40歲已經老了,應該要退休了,還折騰什麼。雷軍不信邪,「柳傳志是40歲創業的,任正非是43歲,我覺得我40歲重新開始,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他說,18歲時,自己想辦世界一流的企業,到40歲發現目標漸行漸遠,再試一把,輸了也認了。不至於害怕得連試都不敢,老了後悔。

有人問雷軍,你不認識郭台銘,誰幫你做手機?你不認識中移動的老大,誰幫你賣手機?初期的1年半,任何人不允許講小米是雷軍創辦的,也不發新聞稿,拒絕接受任何採訪。雷軍的想法是,應該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把產品做好,但最初的兩個多月只找到100個用戶。

「作為一家互聯網公司,這是很寒磣的。」雷軍說,為了感激這100個人,公司把他們的名字,寫到了啟動畫面裡,再全部加到公司的通訊錄。沒有廣告費,沒有推廣渠道,沒有資源,甚至是保密的。在這種情況下,雷軍把心血全花在產品和用戶上,跟用戶溝通。

奇蹟發生了,第一個星期一百人,第二個星期兩百人,第三個星期四百人,第五個星期八百人,截至今年上半年,小米手機用戶達到1500萬,MIUI用戶超過了2000萬。

他說,創辦小米的心態和當年做金山不一樣,不會總想去證明自己。

「我相信過很多東西,比如聰明加勤奮天下無敵。但40歲時發現,1%的靈感超過了99%的汗水。主流教育告誡大家要勤奮,我覺得勤奮是基本功,重點還是要把握大勢。」

 ■ 同題問答

  1、25年前你在做什麼?那時候你的夢想是什麼?

25年前我在念大學二年級。那時候我的夢想是:做一家世界一流的公司。

 2、作為一個成功者,你人生最大的失敗是什麼?

很多道理明白的太晚。到了40歲才明白。

3、有什麼話是你深信不疑並且最想教給孩子的?有什麼話是你曾經深信不疑如今不以為然?

最想教給孩子的是「順勢而為」。曾經深信不疑如今不以為然的是那句「成功=1%的靈感+99%的汗水」。

 4、是否有過放棄或不思進取的時候?如何度過那段艱難時光讓自己繼續前行?

沒有。我是一個很執著的人,是個完美主義者,很自信。為什麼20、30年職業生涯沒有迷失過,因為我是一個有夢想的人。度過艱難時光就是憑藉夢想和信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142

從來沒什麼「歐式家具」

http://www.infzm.com/content/97082

如果有人指著元明清家具混搭的東西,說它是孔夫子家具,你認嗎?

達芬奇家具出事前,我就知道它和意大利不可能有任何關係,這從款式上就能看出來。達芬奇只活了六十來年,他所處的年代家具還比較樸素。這一點,看他們那個時代的繪畫就知道。所謂「達芬奇家具」,卻是把法國巴洛克、英國維多利亞、新古典混合搭配。如果有人指著元明清家具混搭的東西,說它是孔夫子家具,你認嗎?

但是達芬奇家具的這種設計,暗合了國內暴富階層的心理。即便出了事,也可以想像,「達芬奇風格」依然會是種受歡迎的風格。

正如普通外國人無法瞭解康熙、雍正、乾隆年間家具的差異,甚至連宋、明家具的區別也搞不清楚,中國買家和賣家總把一些巴洛克、洛可可、維多利亞、新古典主義設計符號粗糙地雜糅,組為想像中的「歐式風格」——但這種風格,拿到歐洲、美國去,老外們根本不認識。

事實上,很難說這個世界上有一種叫做「歐式風格」的家具。歐洲家具發展了上千年,特別是文藝復興以來,風格五花八門,各個時間、各個地區都不一樣,很難一概而論。

拿破崙式「君主強權家具」

國內商家最喜歡模仿的是巴洛克風格。大概因為這種風格極盡奢華、繁瑣、金碧輝煌,十分適合炫耀。巴洛克風格起源羅馬,最初為天主教會服務。16世紀時,英國清教運動興起,試圖抵制天主教舊制和繁文縟節。天主教會的主教們,便聚在意大利開會研究對策,達成的決議之一,是宗教藝術必須為教會服務。巴洛克風格由此興起,在建築、音樂、美術等藝術形式上,直白、熱烈地表示忠誠。因為設計元素大量涉及宗教、政治與權力,這使得它深受貴族階層歡迎,從而迅速傳遍歐洲,並在法國路易十四、路易十五手上得到進一步發展。

路易十六隻活了三十多個年頭,就被革命黨送上斷頭台了,他執政期間並沒能發展出自己純粹的家具風格來,所謂路易十六風格,其實是他的前任的集大成——波旁王朝的典型風格。在時代上,它一般被歸為新古典主義。

新古典主義是個粗略叫法,它幾乎涵括整個18世紀上半葉歐洲主流設計風格,比如主張全面恢復古羅馬、古希臘風格的帕拉丁諾風格,比如帝國風格、英國喬治風格、德國彼得邁耶風格。

帝國風格,是拿破崙執政後大規模推廣的風格。它有突出的古羅馬古希臘特色,但更宏偉、浮誇,充滿帝王氣,是君主強權國家的意志表現。

拿破崙三世時,巴黎開始進行大規模的城市改造,建築與家具風格上,依然採用若干古典元素,同時也出現了比較優雅的細節,而且變得更富浪漫色彩,比如加涅爾歌劇院(巴黎大劇院)。

因為拿破崙時期法國的強盛,帝國風格在巴黎、倫敦、紐約、柏林、維也納都得到了相當大的發展。在英國,它發展為「攝政王風格」;在德國,帝國風格演化為彼得邁耶風格。德國人的古典主義重視嚴謹、準確,卻沒有如同法國那樣,演繹

出柔情、浪漫的一面。1830年左右,帝國風格在美國流行,被稱為「美國帝國風格」。美國帝國風格和拿破崙帝國風格基本一致,採用穩健的比例、古典的裝飾,但是雕刻比較粗糙,往往用黑色髹漆。

橫掃歐洲的帝國風格在中國沒多大影響。鴉片戰爭後,上海外灘、漢口英租界、青島德租界建築中有少許。但此時帝國風格在歐洲已過時了。

歐洲家具的「中國風」

典型的英國風格家具,是雅各賓風格:直線多、轉角硬朗、結構笨重、刻有木雕裝飾圖案。雅各賓風格在1600-1690年流行,那正是英國殖民北美洲時期,在北美影響極大。在中國,雅各賓派沒什麼市場,因為鴉片戰爭是兩百年以後的事了。

17世紀末始,由於東西方貿易往來,一部分歐洲家具受中國明清家具影響,比如「威廉與瑪麗」。儘管這名字來自英國國王,但風格基礎卻是荷蘭家具。「中國風」突出體現在「威廉與瑪麗」風格的腿腳部分:桌腳、椅腳、床腳都採用鼓腿形式,腳底由球形收起。不過也有用西班牙風格足底的做法。威廉與瑪麗風格的另一個特點是:椅子座

部是格柵狀,或者加軟墊。有時候,它們甚至採用中國髹漆方式裝飾椅子全部或者局部,十分精彩。

1702年至1714年,英國女皇安妮執政期間,威廉與瑪麗風格演化成安妮公主風格:家具比例更加舒服,整體設計更典雅。家具腿腳也做了改動,採用中國人慣稱的「虎腿腳」:下端是個類似鴨掌一樣的低足。這種風格的椅子很多用提琴面一樣的形式作靠背,英語叫做「fiddle-back chair back」,桌子拉手多是蝙蝠形狀。

安妮公主風格後來又進一步演化為喬治風格。這一風格貫穿喬治一世、喬治二世在位的46年時間——1714年至1760年。此時的家具裝飾更為細緻,也更為繁瑣。家具顯得沉重,尺寸也大,雕琢細緻的「虎腿腳」桌椅非常普遍,腳最下端頭往往雕出獅子、老虎的爪子形狀,喬治風格的高浮雕之繁瑣很嚴重,並且經常採用貼金裝飾。

和喬治風格同時期的,還有齊平戴爾風格。和大部分設計風格來自統治者的名稱不同,齊平戴爾風格的命名來自英國設計師托馬斯·齊平戴爾。這種家具受三方面設計影響:法國設計、中國家具、哥特風格。它依然採用中國式的虎腿腳、虎爪足、球形足。齊平戴爾風格的櫃子一般比較瘦身、纖細,頂部一般是三角形。1754年,齊平戴爾出版了《紳士和家具製作指南》,他的風格在美國極受歡迎。

家具的「批量時代」

18世紀末,設計師喬治·赫伯懷特的家具風格風靡英國。他設計的椅背經常使用心形、橢圓形、圓形,是很容易辨認的特徵。後來,赫伯懷特風格也在北美被大量仿造,特別是在卡羅萊納、馬里蘭、新英格蘭地區、紐約和弗吉尼亞。

赫伯懷特後,影響英國家具風格的是設計師托馬斯·謝利頓。他1791年出版著作《家具和座椅設計繪畫參考》。謝利頓設計喜歡用優雅的直線,採取輕盈的結構,家具比例十分靈巧。這種風格在歐洲不受歡迎,但在美國很多見。

在歐洲家具發展中,維多利亞風格應該可以視為用工業化形式生產家具的第一個風格。從1837年到1901年,維多利亞女王在位64年,是英國在位時間最長的統治者。維多利亞時代,英國國力鼎盛,海外勢力強大,家具設計風格穩健、比例沉重,顯示大國氣概,雕工精緻,裝飾繁複。更重要的是,維多利亞之前,所有家具風格都是手工小批量製作,而維多利亞風格的家具,卻是在工廠中批量生產的。靠著英國遍佈世界的海外殖民地,維多利亞風格影響了全世界。

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洲興起了「新藝術風格」的設計運動。這一運動起源於法國,發展到德國後叫做「青年風格派」。雖然這一運動催生的產品不多,但作為德國當年的殖民地,青島卻至今留存著幾棟這種風格的建築。後來,「新藝術運動」被美國奢侈品公司蒂芙尼吸收,用於首飾、燈飾設計,但並未在家具、室內設計方面產生影響。

這些豐富而具體的家具風格,很難在中國得到認真研究。所謂「歐式風格」,只是中國家具廠商的噱頭,既然是噱頭,遲早都會退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462

風口理論,看起來很酷然而並沒什麽卵用!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907/151839.shtml

1111

“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雷軍一言,語驚四座。

“現在這年頭,找到合適的風口,賣一根按摩棒、造一張課程表,甚至連攤一個煎餅,估值都可能上百億。不把風口掛在嘴邊,你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聊及國內互聯網,一位朋友如是說。

“照你說的,所有企業都能成為風口上的豬咯?”

“那是自然,關鍵是找到風口。”

“產品不好怎麽飛?”

“產品是其次,主要是要進行包裝,引起風投的關註,把產品包裝的無比高大上、有逼格。比如講一個老人賣煎餅的故事,5塊錢的煎餅咱兒賣50塊,每天限量還100個,售完即止,這樣才夠得上逼格。”

“那假如風投不關註呢?”

“那就不斷的上電視、做訪談,大量曝光,持續炒作,上來就說我要發一個億給員工,話題炒熱就有人氣,眼球來了風投自然就來了。”

“風投的錢燒完了呢?還能好好的做點實業麽?”

“做實業那麽簡單,大家還搶什麽風口!”

……

聽,風口上空傳來夢想破碎的聲音!

這兩年在互聯網風口上飛起來的豬不少,夢想著飛起來的就更多。“xxx將是下一個風口”或者是“xxx,新的萬億級市場”,各種預測更是讓人眼花繚亂,讓人覺得中國現在簡直是前景無限、遍地流油。

現實當真如此嗎?那些找到風口的互聯網公司,真的從此高枕無憂了麽?我們先看一組統計數據。

2014年11月,搜狐裁員1500人;

2014年12月,拉手網裁員30%;

2015年,紅星美凱龍電商團隊裁員80%;

2015年,酷6網先後經歷兩次大裁員,幅度分別達到20%和40%;

2015年8月,一畝田裁員1500人……..

從曾經的風光無限,到如今的窘迫裁員,這才是所謂風口上互聯網企業的真實寫照。

近些年,電商在中國經歷了近乎爆炸式的增長,無數的人夢想著通過它來賺取高額利潤,但在我看來,找尋風口的互聯網電商就是大海上泛起的美麗泡沫,如果離開了大海的滋養,破裂只是早晚的事情。

有人會說,中國的互聯網電商只是暫時遇到了挫折,通過時間的沈澱和電商人的不懈努力,這樣的瓶頸早晚會得到突破。如果你有這樣的想法,那我就告訴你,你大錯特錯了。風口理論不僅在中國遇到了瓶頸,在國外的日子也不好過,甚至於變成了傳統企業的附屬。

風口論的冰火之歌:國內熱火朝天,國外尷尬遇冷

先說說與中國毗鄰而居的日本吧!據統計,2012年日本電商市場年流通額約9萬億日元,而同年中國僅淘寶一家就輕松超過萬億。而憑借7300億日元年度營業額占據日本電商冠軍寶座的亞馬遜日本,銷售成績還遠差於國內京東商城一家。可以說在日本,電商的地位並不高,跟傳統商超或賣場相比完全不在一個層面上。

再放眼亞歐大陸中部的德國余額寶等備受國人追捧的服務項目,在德國卻遭遇了滑鐵盧。原因何在?除了德國擁有全球最嚴厲的金融監管條例外,每家德國銀行都擁有十分完備的網絡營銷系統和經驗。當德國人的金融需求可以被銀行徹底滿足之時,余額寶們自然在德國難以大紅大紫。

此外,小米模式的互聯網企業在德國很難發展。原因在於,開拓德國市場的手機廠商很多,他們往往與德國各大手機連鎖店直接合作,德國人在連鎖店就可以購買最新款的現貨、享受一整套的後期維修保障服務。當手機店能輕松、全面滿足德國人購機需求時,小米的預約發行模式自,怎會讓德國人心甘情願的買賬呢? 

電商的野馬,無法馳騁於傳統企業的廣袤草原

為什麽在發達國家,一向姿態甚高的電商會備受冷落?原因很簡單,這些發到國家的傳統企業已經足夠強大,強大到其制造水平、服務意識足夠讓其在電商時代閑庭信步。

還是先看日本吧!日本企業除了在產品設計方面的完美程度備受推崇外,日本企業的服務水平更是舉世聞名。舉2個極其微小的例子:日本很多賣場不僅提供免費嬰兒車,而且提供嬰兒專用的消毒紙巾,便於消費者擦拭嬰兒車;如果去日本旅行,日本賣場不僅提供大尺寸的儲物櫃,甚至還在前臺專門配備了會說中文的服務人員,專門為中國遊客提供服務…….當日本的傳統企業將服務體驗做到最佳之後,電商企業想要通過低價和便捷打動消費者變得異常困難。

再說說德國。德國的工業制造和管理實力位於全球前列,產業鏈的數字化更是領先於其他國家。當中國傳統企業還在使用紙質賬本管理進銷存的時候,德國企業已經提出要步入“工業4.0”時代了。這樣的差距還體現在生產和制造的每一個環節中。例如,最近德國西門子推出了一個整合了大數據與車聯網概念的停車系統。當西門子發現,在汽車保有量極高的歐洲,每天有大約⅓的交通流量在於司機們正在憤怒的找尋車位。捕捉到這一市場痛點後,西門子特別研發這套停車系統來滿足車主需求。

互聯網+”≠電商,核心在於對企業運作環節的層層滲透

也許有人會說,因國家發展水平不同,國內外傳統企業不能一概而論,弊端重重的中國傳統企業迫切需要電商進行顛覆性的創新和改造。你看,李克強總理提到“互聯網+”概念便是最好的佐證。

在我看來,這樣的說法是荒謬的。我認為“互聯網+”與如今眾人倡導的風口理論有著本質區別,準確的說,他們不過是套用了總理的概念而已。

“互聯網+”關註的是利用互聯網的力量從設計、生產、包裝、物流、銷售等每一環節上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而風口論上的互聯網思維則重視概念包裝和銷售策略的制定,對於產業鏈的其他環節幫助不大。因此,互聯網思維只能被認為包含於“互聯網+”之內,但絕不能替代。

以淘寶為例,作為中國領先的B2C電商平臺,淘寶一貫以設計精美的頁面、打動人心的文案讓人稱道。然而卻鮮少有人知道淘寶真正的核心在於背後龐大的產業鏈體系。如果沒有強大的數據後臺支撐,沒有高效的後期物流保障,沒有連貫有序的產品供應鏈體系,僅靠一些頁面及文案的堆砌,淘寶絕不會獲得如今的成功。

所以,一個企業想要在互聯網時代致勝,最重要的是將互聯網融入到整個企業的產業鏈中,從每一個環節上提升效率,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同時加以一些消費者喜愛的營銷手段輔助,而非僅僅的去炒作一些概念或者是包裝一個情懷。

“互聯網+”沒有捷徑可走,提升企業運營數字化是正途

我認為,企業想要提升產業鏈的整體效率,主要分為三個方面,分別是產經銷環節的深度挖掘、數字化管理體系的建立以及服務質量的提升。

首先是產經銷環節的深度挖掘,從生產到銷售環節,其實每個企業都有很大的效率提升空間。企業需要在經營中鼓勵員工進行自發的效率創新,同時對公司進行適度的扁平化體系改造,縮短各項業務的審批流程的同時讓一線員工進行快速決策,公司總部則逐步演變為後臺支持和服務體系,提升市場反饋速度。

關於數字化管理體系的建立,目前可行的辦法是像萬達和紅星美凱龍一樣自行研發企業管理體系,並與企業的實際運營進行無縫對接;此外,還可以與千米網、商派、金蝶等第三方企業服務提供商進行協同作業,借助其專業的企業管理工具,最終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最佳的服務。

企業想要提升服務質量,最主要的是將客戶放在心上,最好的辦法就是充分接觸市場、捕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通過一線員工不斷的觀察和反饋找到運營中的不足,用日拱一卒的方式逐步改進服務水平,去贏得客戶和市場的認可。

寫在最後:仰望星空,不如腳踏實地

豬,飛上天了還是豬,不會因為風大就變成雄鷹。所以,忘掉那些無聊的吹噓,忘掉那些花哨的概念,忘掉華而不實的風口理論吧,別再被他們所迷惑。多低頭看看自己的產品,是否有改進的空間;多關註自己的運營和銷售團隊,是否能提升服務體驗。因為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在互聯網時代下更好的生存下來,生命之花也才能在貧瘠的沙漠中嬌艷盛開。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溫二爺,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獲取授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060

阿里影業不用專業編劇,用大數據機器人如何?沒什麽卵用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5/1130/153015.shtml

導讀 : 越優秀的專業編劇,這種依靠直覺進行劇本編程的能力越強,效率也越高。阿里影業不用專業編劇,而用一群人去試圖實現一種近似機器化大運算的方式,沒有實現效率提上去,和成本降下來。

上周五,在天津的一次電影產業論壇上,阿里影業的副總裁徐遠翔語出驚人,“我們不會再請專業編劇”, 而是采取殺人遊戲一樣的淘汰方式,邀請IP貼吧吧主和同人小說作者來進行劇本的初期創作,並將此總結為“給在座的編劇出一生路”。一些專業編劇當即離場,過後網上也是眾說紛紜。有人批評阿里影業,也有人說,阿里影業只是說了行業早已這麽幹的一句真話。

本周一,阿里影業開盤,下跌3.45%。股票市場,是具備投資能力群體的一種典型民意測試,但他們更在意的也許是這家上市公司的虧損情況。

阿里影業(01060.HK)於2015年3月31日晚間發布的年度業績印證了此前的業績預告。2014年公司收入1.26億人民幣,比2013年下降63.7%;相對上年度純利1.79億元由盈轉虧,凈虧損4.15億元。騰訊科技報道,阿里影業2015年上半年凈虧損1.5億元。但值得註意的,阿里影業前身,文化中國,是每年數以億計的盈利的。這些數據,或恐才是阿里影業股票在周一有3.45%下滑的根本原因。

術業有專攻,阿里巴巴做不了QQ、微信這樣的交流工具,騰訊也做不了淘寶、天貓這樣的買賣網站,騰訊玩不轉搜索,百度也沒法再成立一個天貓。就是這個道理。阿里影業的副總裁說給編劇們指條明路,實際上無異於馬雲說,俺們阿里巴巴也可以做百度搜索。那麽,我們回到問題本身,目前很普遍的劇本創作是什麽路數的?

阿里影業的這位副總裁,估計對編劇們的劇本創作是一知半解的。目前,中國有很多大規模劇本創作公司的在職編劇,少則幾人,多則幾十人,我見過一家劇本創作公司有幾百人的,但屬於幾個個例。這就是術業有專攻。這些團隊型編劇團隊,也是分工協作的。阿里影業的那位副總裁,可能想表述的就是這種協作方式,但他非得拿著阿里所謂擅長的大數據瞎鬧,就讓專業編劇團隊笑話了。

要成為這個幾十人的編劇團隊中的一員,你首先必須是編劇行出身,懂基本的編劇常識,不然會處處拖後腿。阿里影業的錯誤,就是找IP貼吧的吧主和同人小說作者,在入門階段,可能會擇取出大量根本不會劇本創作的人士。一群不會蓋房子的去蓋房子,人越多,越蹩腳。

然後就是網絡大數據的問題了。阿里巴巴主要還是開淘寶賣衣服的。上次的雙十一,交易額912億。光這一天,就能產生巨大的網絡大數據。單從衣服品類角度講,阿里就能積攢大量的交易數據。這些數據是否能輔助衣物生產廠家的生產呢?記住,我用的是輔助二字。當然可以輔助。但是否可以指導,甚至引領呢?顯然不能。如果網絡大數據真的那麽有用,阿里有那麽大的數據庫,早就取代世界上所有的服裝設計師了。

阿里影業副總裁的這次放大炮,無異於說,阿里巴巴的數據庫可以取代所有專業服裝設計師了。我們不妨繼續追問網絡大數據的問題。貓眼電影在幾個月前公布了自己的一些所謂的購票大數據,包括觀影人群年齡段比例,電影觀看人群等等。但這些大數據沒有什麽幹貨。網絡大數據,是一個噱頭,還是真有幹貨呢?

按常理說,網絡數據積澱之後,各家是能夠整理出幹貨來的。但是,現在做數據整理必須得人工幹預,數據自己不會整理東西。因此,數據積攢的再多,也需要把這些數據教給專業的人士去分析整理。在線票務平臺,各家也已經運作兩三年了,為何至今出不來讓大夥公認的幹貨?我認為,主要原因還是積澱的大數據不願意與公司之外的專業人士共享,自己擅長買票的員工去整理,腦力有限,加工不出幹貨來。

到這里,就可以引出人工智能的問題了。有沒有可能出現一款足夠強大的運算型機器人,將數據推入這款機器人,它能經過海量的運算得出海量的可能性,並且最終甄別出最正確,或者最有價值的可能性出來?我覺得,未來,是有可能的。但必須註意一個詞,海量。運算強度之大,運算成本之高,不在話下。而且,經過運算,得出海量的可能性之後,還需要甄別出最正確最有價值的。目前的電腦,是可以運算出海量可能性的,但甄別出最來,非常難。甄別,才是真正的人工智能。

阿里影業副總裁的找一群人湊劇本,實際上就是把每個人看成是一個電腦的零部件,合作起來,產生運轉效率,從而試圖產生海量數據之後的智能分析與最佳拼湊。未來,這種具備編劇能力的機器人,也可以生產出來。將海量的大數據推給它,它也能編出一個故事來。但有兩點問題值得註意。第一,運算的成本將遠遠大於請專業編劇的成本。第二,制造出來的故事永遠滯後,因為機器人用的數據都是人們已經消費過後產生的數據,沒有前瞻性。

電影編劇其實每周必去電影院觀影。這是一種個體行為上的收集觀影數據。影迷在哪個橋段上笑場上,哪個橋段上罵娘了,看到什麽地方拍案叫絕了,看到什麽地方憤然離場了……這些東西,瞬間傳遞給在場的編劇,已經指導了創作。作為人存在的編劇,在數據的涉獵上,當然不如機器的海量。但是,人的優勢是甄別,能以遠遠低於機器運算的成本快速甄別出最有價值的數據,並進行自我意識上的排列組成編程。

越優秀的專業編劇,這種依靠直覺進行劇本編程的能力越強,效率也越高。阿里影業不用專業編劇,而是用一群人去試圖實現一種近似機器化大運算的方式,沒有實現效率提上去,和成本降下來。這麽搞,一定是成本上的巨大虧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2386

胡海泉對話王梓冰:資本寒冬沒什麽可怕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208/153141.shtml

導讀 : 由創業黑馬集團舉辦的2015年創業社群大會“黑馬VS他們的投資人”環節上,寶駕租車聯合創始人兼CMO、黑馬會汽車後市場分會副會長王梓冰對話黑馬投資人胡海泉。

i黑馬(王奕) 12月8日消息,由創業黑馬集團舉辦的2015年創業社群大會“黑馬VS他們的投資人”環節上,寶駕租車聯合創始人兼CMO、黑馬會汽車後市場分會副會長王梓冰對話黑馬投資人胡海泉,介紹寶駕租車與胡海泉是如何結緣的。胡海泉更提出,投資人需要抱團,提供各自的資源,才能形成強大背書。

王梓冰:先說說,胡海泉是怎麽看上我的,然後再談談,我是怎麽嫁給他的。

到今天為止,我們已成立一年半,2014年的3月31號,寶駕租車正式成立。6月16號產品上線,我一直在想楊守彬老師當時投我們時候說的幾句話,創業公司的產品一定要做爆款,要回答三個問題:是不是創造新的商業價值?是不是滿足用戶新的商業需求?是不是能夠提升整個行業效率?

這一年多的時間里,我們都在為這三個問題做努力,才得到今天這樣一點點成績。

是不是能夠為行業創造新的價值?我想用一組數據跟大家分享:全中國,持駕照的人大概有2.57億,但只有1.37億輛私家車。整個中國的租賃汽車總共有38萬輛,也就是說,有一半以上的有駕照者沒有車開,38萬的租賃汽車,也遠不能滿足需求。可擁有私家車的人,車輛在家里的閑置時間高達90%。

所以,寶駕租車應運而生。我們做P2P的私家車分享,讓有車的人,車盡其用,讓沒車的人,有車可用。

IMG_0292_small

圖片拍攝由您的首席攝影官V.PHOTOS提供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盡力提升用戶體驗。在傳統租賃行業租車,車型單一、價格比較貴,信息不對稱,找不到車的所在地。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給寶駕租車提供了新的創新技術:打開寶駕租車的APP,你就能看周圍有多少輛車正在分享。

今天單雙號限行,為什麽?大家都說,霧霾是私家車造成的,一輛車的充分使用,可以減少15輛車的出行,無疑,我們做的,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

胡海泉:我為什麽能關註到寶駕租車?除了她是黑馬會的黑馬外,當時楊守彬、江南春、姚勁波,都在關註這個項目。所以,投資其實要抱團。

這些著名的投資人,一起做一個項目,彼此是一種背書。每個人都能貢獻一定資源:有渠道的、有營銷的、有行業的。 

_O8A4295_small 圖片拍攝由您的首席攝影官V.PHOTOS提供

創業者也是重要一部分,比如說王梓冰的合夥人李如彬(寶駕租車CEO),他其實不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創業者,對一個企業的發展、運營、推進,都有豐富的經驗。所以對於投資來講,一定要有安全感。我們尋求安全感的辦法:一方面是尋找可信的創業團隊,尋找一個性感的項目模式;另一方面,就是尋找到共同投資的一群兄弟。

其實,早期投資、聯合投資、互投是非常重要的。當時姚勁波跟我聊這個項目時,我覺得,如果有這些強大投資朋友在的情況下,我貢獻自己的娛樂營銷資源,完全沒問題。因此,早期投資你拿到多少錢不重要,關鍵給你投錢的那些投資人,能夠帶來哪些資源。我想寶駕租車發展這麽快,這也是一個原因。

王梓冰:對,他們不急著退出,還有更強的投資人進來。

主持人:投資跟打架一樣,你看到後面有一幫兄弟的時候,心里就有底。特別怕的是,你自己往前沖,回頭一看兄弟們都跑光了。

胡海泉:對,人多勢眾沒有用,身邊五六個都是高手,這也能打。

王梓冰:在A輪融資時,特別感謝有這麽多好的機構進來,有好的起點,所以現在資本寒冬的時候,我們不急不慢的來做B輪融資。

胡海泉:給創業者和投資人一點建議,資本寒冬擠泡沫的時期,沒有什麽可怕,你之前的節奏不要被打亂,不要被外面的世界所幹擾。企業發展壯大的話,會吸納更多新鮮血液,才能走得更快,成為行業的第一。我想寶駕租車,正在成為分享租車行業的NO.1。

創業黑馬是創業者自己的媒體,是投資人互相分享、互相信賴的場景。在這里,彼此能分享、互補資源。

我相信,未來創業黑馬將成為一個創業家的孵化器,會形成巨大圈層。從這里成長起來的人,未來會成為中國商業的新巨人。希望那個時候,大家不僅僅是黑馬,而是金馬的時候,是王者之馬的時候,不忘把資源再回饋給創業黑馬,讓創業黑馬更強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3883

李豐X郭達裕:面對創業者,投資人根本沒什麽驕傲的資本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210/153180.shtml

導讀 : 他們要聊的是關於投資人轉為創業者的心路歷程,以及傳統服飾行業供應鏈的秘密。

VC界有條不成文的規矩:對待從事過投資的創業者需要萬分謹慎。原因在於他們充分了解投資人的痛點,容易用行業觀察和洞見拼湊一個“2VC”的美麗故事。而創業的投資人自身也面臨跳出“comfort zone”的難題:過去的光環仰賴於思考和觀察,但這並不是早期創業成功的全部。

郭達裕是前IDG早期項目負責人,參與投資過扇貝網、猿題庫、輕輕家教、停簡單、普道財稅、筷好味等著名互聯網企業。但當他 2015 年八月開始創業的時候,卻選擇了一條更為傳統的道路:T恤定制。對於長期浸淫在互聯網思維中的人來說,這不是輕松的決定。它意味著需要和傳統行業進行密切合作。落地的執行和實打實的利潤才是這些老板們關心的話題。而這是投資人在創業者面前最大的軟肋。

在所有的創業領域中,消費品屬於門檻比較高的行業。如果缺乏對於整體的行業觀察和強大的執行力,初創企業很難在前後端壓力的共同夾擊下存活下來。在郭達裕看來,這也是為什麽各個服飾定制企業沒有做大的原因:前端風格不明確,無法精準命中人群。後端又缺乏供應鏈知識儲備,對於尾貨、庫存的認識幾乎停留在消費者水平。這個領域的初創公司要想存活,只有改變原有市場的供需關系,挖掘原有市場的獲利空間,才有可能把中間毛利擠出來。

今天,我們請到了峰瑞資本創始合夥人李豐和T恤定制平臺“T 社”CEO郭達裕來進行一場AMA。他們要聊的是關於投資人轉為創業者的心路歷程,以及傳統服飾行業供應鏈的秘密。

= 李豐,峰瑞資本創始合夥人。

= 郭達裕,T 恤定制平臺“T 社”CEO,前IDG早期項目負責人

“投資人往往執行力比較弱”

李:從投資者換變成創業者,最大的區別體會是什麽?

郭:一個好的創業者需要具備三點,第一是眼光、第二是組織能力、第三是執行能力。

眼光指的是能看到一些大家不一定看到的。組織能力就是找人、找錢,找資源。這也是投資者看項目時常常提到的 “看人” 的一部分:一個有經驗的創業者,或是在大公司呆過比較長時間的人,在找人和找資源上肯定有優勢,甚至可以靠自己在人和經驗上的積累,快速啟動一項工程。執行能力,通俗地說就是一個人夠不夠狠,是不是有辦法快速把事情落地,等等。當然高執行力的人並不一定都是自己幹,也包括分配給合適的人去執行。

我覺得好的投資人往往具備第一和第二,即眼光和組織能力,但執行能力往往會比較弱。這也是為什麽有些投資人對從事咨詢或投資超過 3 年以上的創業者有偏見,因為擔心這類創業者落地能力不一定強,可能策略層面和執行層面會有差距。

對我來說,從投資人變成創業者最大的區別和考驗就是執行。之前管理投資項目的時候,我會跟創業者說有哪些方法可以嘗試,可以玩;有時候還會覺得他們動作稍微慢了點。但真正開始創業的時候,我發現有時候執行起來確實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甚至有時候想法已經擺在你面前,但是找不到合適的人,或者自己沒有能力去執行。

李:有什麽轉變是以前完全預料不到的?

郭:意料之外的轉變可能是所謂的 “接地氣”。原本覺得自己是投資人,多少還是會有點高高在上的感覺。開始創業以後,我發現自己原來可以非常接地氣,有時候談個合作需要看別人臉色。我跑過很多地方的廠,從山東到江浙再到廣東和福建,很多傳統行業出身的老板就是比較現實,不跟你講故事,不願意聽未來,就認準你能不能給他們賺錢。

做投資的時候基本都在北上廣深這類一線城市跑,因為互聯網公司多。開始創業的時候,特別是涉及到供應鏈的問題,還是得下去走。而工廠又基本開設在人工成本比較低的地方,比如大城市周邊比較偏遠的地方。這就需要自己開車過去一家一家拜訪。有一次還跟合夥人在臺風登陸之前開車去廣東,因為對方的時間很不容易約。雖然大部分合作夥伴都是通過朋友介紹,但跟傳統老板打交道還是不太容易。一次兩次刷臉是可以的,但最終人家還是實打實看你能不能給他賺錢。講故事沒用。

李:現在再轉回投資者會和以前有什麽不同?

郭:如果再次做回投資人,我可能會更容易從創業者的角度去思考。之前跟創業者聊的內容都是大方向、行業、模式等等。現在跟自己投資過的公司、創業的小夥伴們聊天的時候,除了會聊之前聊的大方向,還會談找人如何苦逼、被候選人拒絕、法律問題、公司管理、如何調動起大家積極性,讓員工自願加班等等。這樣大家聊得更深,會有更多共鳴。

比如我會經常和其他創業者聊招人的方法,結論是朋友介紹來的人比較靠譜。所以我現在跟各種互聯網公司的高管打好交道,再通過他們介紹一些想要出來、或剛出來創業的人。然後去參加一些創業者分享活動,招人會簡單不少。當然,前期在招將的時候比較累。一旦將招得差不多了,基本就讓將去招兵了。

服飾創業前僕後繼,先驅先烈告訴我們什麽?

李:為什麽選擇做個性化定制服飾這個方向?

郭:從宏觀層面來看,這一波年輕消費群體可支配的收入較多,有較高的消費能力,追求產品形成中的參與感並且樂於分享。他們更樂於表達,對於個性化產品需求,和基於情感互動的參與感消費逐漸提高。

我從去年年底開始留意定制這個方向,就先從淘寶和京東上看定制這個品類。這些平臺上的產品特征是量大而散。然後我再看了原創設計師產品或平臺,以及美國定制 Tee 這個方向。對於為什麽之前做這一行的人暫時沒有成功,我得到了一些自己的結論。

先從淘寶說起。用戶上淘寶找定制,目的性非常明確。基於商品的搜索,每一次購買都會帶來同一個商品在不同店家的展示和比較。用戶對於價格非常敏感,沒有對店鋪或品牌的忠誠度,所以價格就是提不上去。每次吸引用戶進來的流量成本都一樣,所以每一單他們都得盡可能去賺錢。

除此以外,不少淘寶商家不一定有自己的作坊或工廠,只是一個中間商。接到單以後再找工廠制作,中間又要砍掉一部分利潤。結果就是最終落到制作本身的成本低,質量不好。對於用戶來說,定制本身沒有退換貨,用戶試錯成本高。由於價格提不上,用戶沒有忠誠度,靠洗流量賺錢,比較難做大。

再看那些 “一件起印” 的公司們。它們基本很難做到收支平衡,特別是那些從移動端下手的項目。因為首先要花成本吸引用戶下載 App,然後還要把 App 用戶轉化成購買者。而且用戶購買的頻次低,很難形成粘性。假設一個 App 獲取成本為 10 元,銷售轉化率為 1-3%。由於缺乏品牌和情感溢價,賣的價格比較難突破 100 元。這筆賬比較難算。

除了成本問題外,獲取用戶也是 “一件起印” 模式的死穴。即使在傳統的線下模式,這類企業最多也就是拉用戶,然後希望把他們轉化成批量用戶。但最終問題是 “一件起印” 的用戶跟批量購買的用戶並是不一個群體。所以前景並不樂觀。

李:這個方向國內外無數人前僕後繼做過,你從這些先驅先烈上看到了什麽?

郭:如果一開始從後端切這些分散的用戶其實非常難,因為成本會算不過來。我覺得最好的切入點是借助一些小 V 或者大 V 這種比較活躍的群體,先把這部分人圈進來,然後再切向更多的群體。

從前端來看,定制本身能吸引到的群體就是這幾類:

有設計能力有粉絲的群體。

沒有設計能力有粉絲的群體。

沒有設計能力又沒有粉絲的群體。

“一件起印” 類的企業針對的就是既沒有設計能力也沒有粉絲的群體,解決方式是通過一些模板來進行服務。這部分人群並不能產生很好的收益。

初創公司想要盈利的話需要依賴另外兩撥人,一個是有設計能力有粉絲的群體,一個是沒有設計能力有粉絲的群體。如果要切這兩類人的話,在前端需要拉高自己網站的格調,讓他們看到你的網站會想要跟你合作。我和很多設計師和有設計能力或原創品牌的人聊過,他們首先看中的是定制平臺的高格調。不然他們看到你的網站會感覺特別 low,理都不想理;覺得你跟淘寶或者大部分定制平臺沒有本質的差別。

切有設計能力和有粉絲的這一部分就相對容易了,本質上就是讓他們在你的平臺上開店、賺到錢或能與粉絲更好地互動。所謂賺到錢就是能盡可能方便地賺錢,不需要花太多精力。比如眾籌模式就能讓這些有設計能力又有粉絲的群體在上面開店,產品制作前就可以開始售賣或贈送給他們的粉絲。這樣他就不用擔心供應鏈和物流的事情。但我們切的這類人群並不擁有特別大量的粉絲,更多的是沒有被服務好的意見領袖。他們可能只有幾百或幾千的粉絲,但都是極度活躍的粉絲或用戶者。我覺得這些人沒有被供應鏈或制造商很好地服務。

當面對缺乏或者只有一點點設計能力、但有一定粉絲的群體,平臺需要降低設計門檻。所謂降低設計門檻可以包括:提供設計素材庫(第三方)、眾包。這樣就可以降低這類用戶的設計門檻。

總結來說,這一行業的後端要求提高留存,把產品做得足夠好。當用戶收到你的產品時,他們會覺得真的是好,之後會願意繼續用。前端就是拉新,把自己的風格、調調拉上去,用戶看到你之後就有沖動跟你合作。

這個領域我看過十幾個項目。一些企業有前端沒有後端,或者有後端沒有前端。真正能把前端後端同時玩好的,我確實沒有看到比較強的。因為自己又特別喜歡 Tee,才選擇親自做。

李:為什麽選擇現在的中國來做這個項目?這個時間、地區會讓你有什麽特別的條件和機會嗎?

郭:先從後端供應鏈的配合來說。幾年前,像印花廠這樣的供應端對於這類定制需求的興趣沒有這麽大,原因是他們能接到一大堆品牌公司的訂單。它們的量都比較大,所以優先級特別高,能賺的錢也特別高。定制需求則是相對比較散而繁瑣的,所以他們並不一定願意去做。

而現在包括福建在內的的大部分鞋服品牌,由於抓不住市場的需求,銷量都出現了下滑。傳統品牌的做法是參加時裝周,看一些新的元素,回來之後設計和打版,開一個訂購會,然後找各個區域代理或店長來訂貨,然後基於定的量乘於一個基數去生產下來。他們並不太確定市場的需求是什麽。

萬一他們踩中了點,做出了大家喜歡的衣服的話,就可以賣得很好。這時他們想要重新下單制作的周期會非常長,周期至少是按月算,所以無法及時地補貨。賣不好的情況下,他們會留下較多的庫存。所以這些品牌商在賣衣服的時候都是在成本價基礎乘以一個很大的基數,比如 10 來進行售賣。100 的成本,可能要掛 1000 去賣。賣好不容易加單,賣不好就當尾貨。

現在,由於不少品牌抓不準市場多變的需求,這些印花廠和制衣廠又在 2008 年政府投放的 4 萬億中都提高了產能,現在產能過剩。這些廠本身之前還是接了不少品牌的單,技術、工藝、流程還能保證高質量。如果直接利用他們這部分閑置的產能做定制的話,整個工藝的成熟度上會很高。現在他們的配合度肯定會比很多年前好很多。

李:你從投資者的角度看,原來和現在的互聯網時尚消費有什麽趨勢和變化?

郭:年輕用戶對於個性化和自我表達的意願越來越強。在京東、淘寶上,你會發現定制品類越來越多。意見領袖或者相對活躍的小群體也希望把自己的特征印在實體上,跟用戶更多地互動。所以不管是後端供應鏈產能和配合度方面,還是前端需求方面,最近幾年應該會出現一個比較顯性的市場。

李:T 社看準了布料尾貨這一塊,切T恤定制,大幅降低了成本,使得優質 T 恤個性定制成為可能。那麽從你的觀察來看,有沒有其他行業也有這種可乘之機?

郭:目前還沒有鉆這麽深去看其他行業。但我的判斷是:市場供需之間有隔閡、生產周期長、或供應鏈反應不及時的,需要靠提高價格來降低供需不匹配帶來的風險。而這就產生了把中間毛利擠出來的機會。比如通過定制,我們先掌握需求,然後再進行生產,解決了供需匹配的問題。又因為我們用的是標準化的胚衣,在上面做了層定制化,整體供應鏈反應和生產周期降低了。

李:你希望自己是個品牌還是渠道?

郭:剛才說到傳統供應鏈里面有很多尾貨,包括衣服和布料的尾貨。布料的尾貨指的是一些大的品牌商給這些工廠下單後多余的布料,比如品牌需要做兩萬件衣服的時候,工廠並不一定只購買兩萬件的物料,而是更多,以免有瑕疵品。但往往做完這些訂單,會有一部分布料料留存下來。對於工廠來說,這不僅占地方,還有庫存成本。但因為這些都是品牌商的定制布料,質量好,但量少,但目前並沒有很好的渠道把它們以比較好的價格賣出去。

而衣服的尾貨指的是一些有品牌的衣服,特別是印很少東西或者沒有印東西的,如果賣不掉就會有極大的庫存。但它們又不能用很低的成本直接賣,因為會打破原有的價格體系。如果我能幫他消化掉這部分庫存的話,對他們來說是有價值的。

那為什麽我能賣掉?因為我切的是意見領袖或者是有粉絲的群體。當粉絲購買跟發起人有相關的衣服的時候,他們的溢價行為會趨於感性。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把拿到的標準衣服變成非標品,從而在不會打破原有的價格體系的條件下,以一個比較特殊的價格賣掉。這個是我想做的。我可以做一個大的銷庫存的渠道,簡單地說,就是唯品會的模式,幫助鞋服行業銷它們的庫存。

隨著我們做的單越來越多,我們發現有一些意見領袖會有更多其他品類的需求。而這又是另一種可能的發展路徑。一旦把其他的供應鏈加入的話,最後會變成一個大的定制電商平臺:讓這些KOL很方便地開店賣他各種各樣的周邊。

總結一下:前期如果我們做全部自營的話,也許會做成一個品牌。未來如果我們加入更多的供應鏈,也許會做成一個大的渠道。而達到這一目的的方法把現有供應鏈 IT 化,輸出整套方案,讓更多的供應鏈使用這個方案,

李:在最初我們聊的時候,我記得你當時想做一個大平臺?

郭:對,我們最終想做的是一個大平臺或是大渠道,實現途徑要麽認準衣服這個領域,要麽認準定制和周邊這個領域。但是不管怎樣,我都需要通過T恤——這個最高頻相對低價的定制,來構建一個場景,突顯自己、展示自己、傳播自己,然後再切向更多品類。

當這個場景做起來以後,我加入更多低頻高價的定制,這時有可能變成一個周邊的大渠道或大平臺。發起人在我上面開店賣東西:我解決供應鏈和物流,他負責賣。切的就是那部分沒有被服務好的小KOL。

李:最後來講一下T社的願景?

郭:我們希望每個人都可以通過 T 社找到一個載體來發出自己的聲音,表達自己的態度,宣傳自己的價值觀。同時又能通過 T 社找到跟自己有共同信仰的人。我們希望 T 社是一個包容的平臺,不同的人可以在這里找到不同的共鳴,可以 “把喜歡穿在身上”。

從整個 T 恤的發展歷史來看,T恤一直都是文化發展的一部分,是不同時期不同表達的載體,比如支持喜歡的搖滾樂隊,比如表達反戰的立場,比如只是單純喜歡一句座右銘等等。T恤一直都是表達的載體,把觀點、態度、價值觀穿在身上。而表達態度,正是T社的價值觀所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202

《憤怒的小鳥》之父離職:我離開Rovio,沒什麽影響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22/156791.shtml

《憤怒的小鳥》之父離職:我離開Rovio,沒什麽影響
麻策麻策

《憤怒的小鳥》之父離職:我離開Rovio,沒什麽影響

維斯特巴卡於2010年初加盟Rovio,是Rovio的無敵鷹。

i黑馬 6月22日消息,憤怒的小鳥之父、Rovio品牌大使彼得·維斯特巴卡從Rovio離職,他已為這家著名手遊開發商效力6年之久。

維斯特巴卡在接受芬蘭《赫爾辛基報》(Helsingin Sanomat)采訪時表示:“現在是時候該要離開,去做一些更大的事情了。Rovio內部有著很好的精神,其遊戲業務正在增長,電影業務也表現不錯,公司並沒有什麽問題。”

維斯特巴卡於2010年初加盟Rovio,管理公司的市場營銷喝業務策略,創造了大受歡迎的《憤怒的小鳥》以及其它50多款遊戲。據公開報道,加盟Rovio前,維斯特巴卡曾效力於一家惠普,致力於一些與產業相關的交流工作。

《憤怒的小鳥》遊戲於2010年開始走紅,維斯特巴卡正是在那個時候加盟Rovio,開始推廣公司品牌。

上個月,該公司推出了《憤怒的小鳥》大電影,並創造了超過1.5億美元的票房收入。然而,Rovio過於依賴單個IP而陷入困境。資料顯示,Rovio去年被迫裁掉了213名員工,並且全年虧損達到1475萬美元。

Rovio憤怒的小鳥維斯特巴卡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462

雷軍承認小米處於低谷;馬雲:如果我再追求錢,那跟豬沒什麽區別 | 黑馬早報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710/157297.shtml

雷軍承認小米處於低谷;馬雲:如果我再追求錢,那跟豬沒什麽區別 | 黑馬早報
張曉軍張曉軍

雷軍承認小米處於低谷;馬雲:如果我再追求錢,那跟豬沒什麽區別 | 黑馬早報

從大賈向大師轉變 [笑cry]

rBACFFIp5BSTJ0XzAAB5HGxbH9Y405

——靜靜謹以此圖獻給事務纏身的創業者們

昨天,靜靜看書,理解了Idea與思想的區別,idea是一些臨時的註意、點子,可能更多時候需要靈感,思想是通過長期深入思考而獲得的價值理論體系、結構化的思維。在創業過程中,創業者可能有很多ideas,但是卻很難實現,因為這是比較零碎化的東西,缺乏與生活更多更實質性的聯系與貫通,只有將之融入到價值理論體系,或者說融入到一個人長期以來錘煉的思想之中,idea才能發出耀眼的光芒。

在歷史之中,真正能長久的統治人類的不是金錢、權力,而是思想。巴爾紮克說“一個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個力量無邊的人”。願在創業道路上打拼的創業者,不光有idea,同時也能成為強大的思想家!

廢話不多說啦,下面是今天的早報~

1、紮克伯格:本世紀末所有疾病都可以治愈和預防

u=126861033,1943936297&fm=21&gp=0

在首屆全球XIN公益大會上,Facebook創始人兼CEO紮克伯格通過視頻發表演講。小紮表示:“我們治療疾病真正要做好,需要八十年時間,我們在這期間已經取得巨大的進步,到本世紀末我們應該可以治愈所有的疾病和預防所有的疾病,這是可以做到的,但是我們奉獻,不僅僅我們可以做什麽,而是作為一個社區,大家一起可以做什麽。”

4月底,紮克伯格曾表示,希望在本世紀末之前幫助治愈所有疾病。

@吳則運Green:人比人氣死人,當這些互聯網巨頭CEO正在著眼於整個人類命運的時候,你都不知道百度為什麽還要對拉皮條刷下載量這種東西情有獨鐘。

@南方有佳木Candice:非死不可要改名長生不死了

@Column_Z:現在只要有錢有名,不管吹什麽牛逼,都有人相信。

@Ladeya勤:活不到那會。。。

2、關於馬雲的兩則新聞

z1_副本

馬雲:如果再追求錢,那跟豬沒什麽區別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在首屆全球XIN公益大會上表示,公益的心態,加上商業的手法,這是做成事情的最有效方法。而公益的職責就是喚醒每個人心中的善良。

馬雲說自己花了越來越多的時間,在想下輩子要做什麽事情,而現在已經越來越清楚了。“以我今天的收入和財富,如果再要去追求錢,那跟豬也沒有什麽區別了。今天對我而言,更重要的是把錢用在哪里,把時間用在哪里更重要”。

五十歲成立馬雲公立基金,馬雲覺得時間到了、時機有了,能力也有了,一切都是水到渠成。“我現在做的事情,沒有一件事和賺錢有關系”。

在馬雲看來,你捐是對的,你不捐也有理由,但是你自己不捐,讓別人不捐那是不對的。今天世界任何地方任何世界任何災區,不會因為你捐出去的一點點錢而發生變化,你捐了錢,你自己發生了變化;因為你發生了變化,世界才有可能發生了變化。捐款真正發生變化的不是災區,而是你自己。

@山水幽燕:從大賈向大師轉變 [笑cry]

@Lamx:災區不會因為你的捐款而改變,而是你捐助了,你自己就變了,這個世界才會變。

@Hsiao_小小:和你平臺的假貨一樣假

@不打哇哇之肥肥族:我真心覺得他有信念。

@金牛望嶽:馬大師你給王林大師捐款算慈善嗎?

@Jumala_Sun:人家總共捐款快兩百個億了吧,你們這些噴子捐款有超過兩千塊嗎?人家做公益,你們有什麽臉去嘲笑別人呢?

馬雲首談鄉村校長計劃:投入10億,尋找改變教育未來的鄉村教育家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在首屆全球XIN公益大會教育分論壇上表示,自己從鄉村教師計劃拓展到鄉村校長計劃。據了解,由馬雲公益基金會發起的“馬雲鄉村校長”計劃,預計10年投入約兩億元,尋找、支持中國優秀鄉村校長。

@洪不來HB:馬雲真是奇人,說什麽都那麽吸引人!唯一缺點:言行不一。另外想說一句,其實他不賣假貨比做不做公益有意義的多!

@落花流水無情淚:負面新聞多了後想出來反轉一下嗎?是給自己做廣告還是真的有愛心,你自己最清楚。

@等微風來彡:評論的一些屌絲心態 ,總是以為有錢的必須有義務多捐點錢,身價200億就得捐他個100億

@火山火山BABA:這個公益做的紅果果的打zf臉 

3、雷軍內部發言:小米正在谷底 反彈馬上就要開始了

z3_副本

小米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近日在接受多位互聯網專家訪問時進行了一場演講,雷軍說,目前這個時間段是小米的一個谷底,今年小米有三個月供應鏈極度缺貨,負面報道也很多。

但雷軍認為,小米的反彈馬上就全面開始了。“無論是產品銷量,還是業務規模,還是商業模式的完善,包括小米過去兩年積累的各種技術陸續發布,在未來的半年到一年里面,會展現一個全新的小米。”雷軍說,在未來一年里,小米會展現很多完全不同的東西,自己對公司有足夠的信心。

雷軍還表示,小米過去5年幹了電商小米網,未來5年要做小米之家。像無印良品一樣,店里只有50到100件商品,靠50到100個商品征服消費者。

@REALIZE:我相信小米。

@別搶我被子:我再也不信你的鬼話,上次買第一代工程機米1,已發熱而燒傷。

@龍龍:呵呵,現在是谷口吧!真正的下跌才開始!!!

@老翁子:聽說小mi自帶暖手功能…

4、亞馬遜市值首達3500億美元 有望成為美第五大上市公司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亞馬遜市值在周五早盤首次達到3500億美元,有望超越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成為美國第五大上市公司。 

金融數據提供商FactSet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周半時間,亞馬遜股價累計上漲了近8%,截至周四時的市值達到3475億美元,距離伯克希爾的3497億美元僅有一步之遙。3年多來,巴菲特的公司還從未跌出過美國市值最高的前五大公司行列。

如果亞馬遜的市值超越伯克希爾,那麽它將進一步證明科技公司在高市值企業中的主導地位。目前,按照市值計算,排在前三位的公司是蘋果(5255億美元)、谷歌母公司Alphabet(4815億美元)、微軟(4039億美元)。

@孤獨加自戀:亞馬遜要是註重中國市場…

@熊是旅行家Ricoo:在中國都上不了市

@趙威風啦:還有什麽能阻止亞馬遜的嗎???

@趙俊傑VV:強調一下,亞馬遜不是電商或者說不僅僅是電商,人家是高科技公司!

5、研究顯示1/3人願與機器人約會,1/5願與機器人性愛

z4

據每日郵報報道,與機器人發生性愛聽起來好像科幻電影中的場景,但英國權威統計網站VoucherCodesPro最近對2816人進行調查顯示,1/3的人願意與機器人約會,1/5的人願意與機器人發生性愛。未來技術專家預測,到2050年,人機性愛將比人與人之間的性愛更常見。

@lelelele:願與機器人性愛舉手

@江蘇屌絲男:機器人特麽願意跟你做愛嗎?你考慮過機器人的感受了嗎??

@賀小編:充電五分鐘。。。

@燕人張飛 :還是別嘗試,萬一漏電或者突然電池饋電咬住了,都很麻煩

6、全球比特幣產量減半 價格降至656.11美元

日前,《2014-2016全球比特幣發展報告》報告稱今年大量玩家入場,加上受英國脫歐避險情緒影響,因而這次比特幣減半對價格的影響和上一次有較大變化。

@林文斌wb:從去年開始,莊家已經把比特幣價格拉到很高,現在買通媒體大放消息,為了忽悠新人進場接盤

@F1one:我的朋友前兩天玩了什麽互助盤挖礦虛擬幣,現在跑路了

@哆啦一哆嗦:去年大量人湧入?還有人玩這個?

@北美笑話君:就等接盤俠了

7、柳傳誌:創業者要學會宣傳自己 堅持做十說九

聯想控股董事長柳傳誌在昨日召開的聯想之星“WILL未來世界”大會上表示,如今的移動互聯網發展只是一個開始,人工智能、生物工程以及智能硬件的變化和互聯網的結合將會是未來發展的新方向。

@無無俠:先把聯想搞好再說吧!都快倒閉了不是!

@鰗鱈:生物工程,二十年來年年就業率倒數前2,填誌願的小夥伴千萬別被忽悠了

@木城1984:都是做一分,說百分,九十九分給情懷。

8、蘋果手機在中國份額萎縮,美國高通成為最大受益者

最近出臺的市場報告顯示,在中國市場,蘋果手機的份額正在下滑,而且已經滑落到了第五名。蘋果在中國遭到失利的主要原因,是自身創新能力大滑坡,而國產手機實力大幅增強。

日前,美國財經投資網站SeekingAlpha指出,蘋果在中國市場的失利,正在讓美國高通成為受益者,搭載高通新款旗艦處理器的中國手機,也獲得了熱銷。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Counterpoint的研究報告,二季度,蘋果在中國損失了市場份額,目前僅有10.8%,低於一年前的12%。作為對比,中國國產手機的市場份額和影響力都在攀升。華為、OPPO、Vivo和小米這四家廠商,已經占到了中國市場的53%。

@琥珀:華為、小米等國產機越發強大,把蘋果踢到銷量第五,而三星更是被踢出了銷量前十名。

@Len:為何中國不能自主研發超過高通的產品??美國高通在中國市場挖走了4千億,是什麽樣的概念??!!4千億如果是國內企業賺取的,那又是多麽令人振奮的事!

@奎托施:我原本以為不買蘋果手機,錢不會被美國人賺走。原來買了國產手機,錢還是被美國人賺走。

9、美國血液檢測公司Theranos挨罰,且兩年內不得營業

uuu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血液檢測公司Theranos近日被美國衛生監管部門處以重罰,撤銷該公司在加利福尼亞州的血液化驗室的經營執照,並且在至少兩年內不許再開業。

這一處罰決定是美國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CMS)作出的。Theranos公司在周四晚間宣布了這一消息。這項處罰決定中包括一筆罰款,但罰款金額尚未披露。

外界對於Theranos的質疑始於去年10月份。當時,《華爾街日報》對Theranos僅僅通過幾滴血進行一系列血液檢測的技術表示質疑。Theranos曾經是一家備受矚目的醫療科技創業公司,2014年時估值達到90億美元。

@雪心:在美國,玩假把式一不小心就下地獄;在中國,玩假把式一不小心就發財。

@包淑紅:衛計委,請學習學習!衛計委可以起訴違規企業!

@曾輝武:萬惡的美帝主義怎麽罰這麽重,在中國這根本不可能。

今日思想

在機會的世界里,沒有太多的機會可以爭取,如果你真的想成功,你一定要掌握並保護自己的機會,更要設法搶奪別人的機會。

——《洛克菲勒留給兒子的三十八封信》

馬雲小米雷軍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89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