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樓市刺激政策頻出的情況下,3月份市場成交繼續升溫,成交量創下近年新高,其中二線城市成交最為活躍。
成交創歷史新高
4月1日,易居研究院發布的《30個典型城市住宅成交報告》顯示,3月份,30個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為2563萬平方米,環比增長133.0%,同比增長82.9%。3月份市場成交創下了歷史月度最高水平。
這30個典型城市分別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石家莊、青島、南京、蘇州、杭州、福州、長春、武漢、長沙、南昌、成都、蘭州、貴陽、南寧、唐山、淮安、濰坊、常州、莆田、泉州、常德、襄陽、茂名、九江、北海。其中一線城市4個、二線城市15個、三線城市11個。東部城市18個、中部城市7個、西部城市5個。
在這30個城市中,有29個城市的成交量出現了環比增長態勢,而深圳略有小幅下跌。杭州市場最火爆,環比增幅為30個城市最高水平,達到322.1%。天津市場其次,增幅達到260.7%。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杭州和天津這兩個城市成交火爆,和周邊上海、北京房價上漲後,當地購房者購房情緒上升有關。從中短期樓市投資的安全性來看,杭州和天津市場或優於上海和北京。而深圳市場略有下滑,和深圳此前幾個月市場交易活躍,目前深圳房價處於高位盤整等有關。
即便是在一線城市中一直比較平穩的廣州,市場也十分不錯。中原地產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3月廣州一手樓市網簽面積已達98.71萬平方米,成交量較2月翻倍,並超越農歷年前的1月,繼續維持高位水平。
“春節後確實比節前好太多了。在春節之前,我們的樓盤還不怎麽好賣,但節後就完全不一樣。”廣州一家大型開發商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該公司3月份新開盤的一個樓盤一下子就賣光,價格也比之前上漲了12%。
同時,30個城市中,有25個城市的成交量出現了同比增長態勢,其他5個城市則有所下跌。總體上看,今年3月份的市場交易要比去年同期更熱。
二線城市最火爆
分城市類別來看,3月份,一二三線30個典型城市成交同比增幅曲線的走勢一致。其中,一線城市的同比增幅由2月的33.6%擴大至73.5%,二線城市由2月的36.9%擴大至96.4%,三線城市則由2月的14.6%擴大至37.1%。3月份三類城市的同比增幅均呈現了擴大的態勢,這和市場交易異常活躍有關。
這其中,二線城市的表現頗為引人關註。3月份,15個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為1825萬平方米,環比增長160.6%,同比增長96.4%。嚴躍進說,二線城市購房政策要比一線城市寬松,而且房屋均價也明顯低於一線城市,所以購房者會積極認購、加速成交。這使得同比增長態勢較為明顯,目前成交規模創下了2010年以來的月度最高水平。
15個二線城市全部出現了環比增長的態勢。其中杭州和天津的成交環比增幅最大。此前幾個月,全國市場的熱點城市為深圳、上海和蘇州,而現在杭州和天津市場變得更惹人關註。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住建部部長陳政高指出,部分二線城市春節後房價也上漲過快,住建部正密切關註隨時溝通。市場分析認為,包括南京、杭州、廈門、合肥、蘇州等二線城市都將繼一線城市之後,接力上漲。目前這些核心二線城市正紮推上演“地王”爭奪戰,火熱景象不輸北上深。
在3月18日,在南京猴年首場土地拍賣會上,總共6幅地塊吸引來40多家房企的爭奪,其中3幅熱門土地爭搶異常激烈,3個區域最高地價由此誕生。若以3個區域的現有房價衡量,地價均已超過房價。數據顯示,2月南京房價環比再漲2.7%,創下環比漲幅新高。這已是南京房價連續12個月上漲,1年漲幅達14.1%。南京已然是二線城市中的房價領漲者。
不止是南京,在其它二線城市的土地市場,近期也頻頻出現十幾家企業競爭同一宗地塊的現象,價格也出現翻倍,中信建投認為,隨著一線城市調控政策加碼,二線城市具有更大的杠桿空間。
嚴躍進說,3月份市場交易和預期一樣,出現了異常火爆的局面。這主要是在買漲不買跌的心理預期下,購房者入市的積極性會提高。部分購房者擔心二線城市後續也會收緊政策,因此購房交易熱度很明顯。預計未來除部分城市受既有政策收緊影響而出現成交量下滑外,其他一些城市市場交易總體會處於高位水平,即依然呈現出火熱的態勢。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