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 當下平衡供給端和需求端的關鍵應是盡快使專車合法化,建立健全專車監管機制,促進專車平臺的相互監督與自律,才能消除專車隱患。

最近,專車在多地被查。上海市正在加強對網約車平臺的查處力度,目前滴滴正在被立案調查的過程中。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員會近日也聯合多部門約談滴滴、優步、神州、易到、星星等5家網絡約租車平臺,聚焦在平臺對駕駛員把關不嚴上。

雖然從網約車興起開始,安全隱患、監管問題就不斷出現,但市場對網約車這樣的移動出行解決方案的受歡迎程度卻一直在增加。據艾瑞咨詢報告顯示,截止到2015年年底,中國移動端出行服務用戶乘客數量達到3.99億人。這個數字相當可觀,報告分析稱,超過半數的用戶在臨時出行時選擇專車(快車),用戶乘車需求非常旺盛。

在市場強勁需求的刺激下,網約車平臺想盡各種辦法招募司機,增加平臺可用車輛,但在法律法規缺位,監管缺位的情況下,安全、管理方面的問題也逐漸浮現,行業如何才能良性發展?

  網約車隱患重重

在開完今年兩會之後,交通部部長楊傳堂就已經明確表示,關於網約車平臺的新規馬上就要出來了。這個風聲表明了政府對於整治專車隱患的重視。那麽,究竟專車有哪些隱患讓管理者們放不下心呢?我們可以從源頭、過程和終端來系統地進行分析。

首先,從源頭上看,專車司機的準入門檻過低導致專車司機審核松懈。近日深圳有新聞報道,“數千專車司機有吸毒或犯罪前科”。消息一出不少網友表示擔憂,因為深圳方面尚未有相關法規規定從事網絡約租車營運駕駛員的許可條件。

上海市則做得比較好,據相關規定,網絡專車平臺必須要遵守客運出租汽車調度服務規範,並且向有關部門提供駕駛員和車輛信息,如果經過審核這些駕駛員不具備營運資格,那麽向這些司機提供服務的專車平臺就要面臨處罰。

其次,是在網約車行車過程中的隱患,主要表現為交通違法事故多。今年3月初,一位Uber乘客遭遇車禍,但在此交通事故處理、維權和賠償等方面都與Uber官方無法達成共識,責任暫時無法定性。

網約車平臺和司機互相推卸責任的事件用搜索引擎一搜一大把,此類待解決的糾紛事件正反映了國內專車行業權責劃分的尷尬困境。專車背後法律和服務的真空地帶讓專車產生僥幸心理,鉆法律的空子。

第三,網約車平臺的用戶移動終端用戶體驗差,這主要表現在用戶的投訴渠道有限、處理不及時、平臺敷衍了事。

2015年4月,方先生提前預約了專車司機將其從寶安機場送至龍崗阪田,並明確告知了行駛路線。但司機沒有按其指引線路行駛,而選擇了繞遠路,並堅稱這是平臺自帶導航路程最近的走法。方先生將懷疑繞路問題向平臺客服投訴,客服堅稱系統導航無問題,絲毫沒有道歉的誠意。基本上目前網約車平臺的投訴都是以電子郵件的形式,渠道單一且反饋滯後,平臺的客服系統這部分普遍做得不盡如人意。

 消除專車隱患 應法律先行配合市場調控

縱使網約車平臺有上述的諸多隱患,還是有越多越多的人出行選擇專車服務。專車市場是共享經濟,能把閑置的資源充分調動起來,帶來資源節約和城市交通結構優化。網約車平臺作為新興業態形式,更應該通過聽證立法的形式來對其進行監管,在規範中發揮好共享經濟的優勢。

然而,隨著網約車平臺管理失當的不斷湧現,政府也開始介入。深圳相關部門要求,平臺從4月2日開始停止給異地牌照車輛派單,4月10日之前完成對異地網約車的清理工作;平臺要將駕駛員信息上報給公安機關等部門進行篩查,再對不具備資質的駕駛員進行清理。

這樣簡單粗暴地一刀切要想一勞永逸,減少異地車數量還是不合理的。上海市交通執法部門進行了大規模的交通違法行為整治,其中包括了對違規進行非法營運車輛的查處。

這其中的尷尬之處在於,上海交通執法部門的懲罰依據只有管理條例這類不具有法律效力的法規文件,目前尚未有針對性的法律可以用來處理此類專車平臺事件。盡管之前有些地方有一些相關的立法,但是從中央這個層面來講,至少從交通運輸部角度來講,還沒有做出明確的規定。

實際上,交通部早在2015年初就曾間接承認了滴滴專車等軟件的合法身份,“‘專車’服務是創新服務模式,對滿足運輸市場高品質、多樣化、差異性需求具有積極作用”。但之後就再未表態,態度相當曖昧。

因此,現在消除專車隱患的關鍵就在於能從國家層面盡快給“專車”一個合法的身份,給出一個明確的定性。從法律上給專車身份予以界定,可以讓專車不再是“非法營運車輛”,隨之配套的專車監管辦法也能相應出臺。社會主義法制的前提是“有法可依”,有了可以遵循的法律以後執法人員查處打擊網約車平臺的不規範管理問題時才能更有強制力和約束力。

例如,針對深圳市網約車平臺管理存在的包括駕駛員招錄把關不嚴、違法和事故多、異地牌車數量多、乘客投訴得不到及時有效處理、妨礙公平競爭等等問題,都可以通過具體的措施針對性地解決。首先是加強駕駛員資格條件審查,嚴把駕駛員準入關,“出現問題,駕駛員與平臺共同擔責。”

二是加強安全營運管理,清理不合格車輛,降低交通違法率和事故率,保障乘客安全。

三是限期清理異地牌照網約車。四是完善乘客投訴處理機制,維護乘客合法權益。五是遵守相關法律規定,不得進行不正當競爭。

此外,專車平臺相關法律法規的出臺能夠有效避免地方主管部門滋生腐敗,隨意濫用懲治專車征收上來的罰款,以法律的形式規範政府行為。

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了決定性作用,這點我們不能忽視。市場有趨利性,各大專車平臺都希望獲得更多的利潤,有更多的訂單。最直接的辦法就是高額補貼刺激。甚至對交通違法的司機也進行補貼,報銷其違法行為罰款,這會降低專車司機的法律意識,是非常不可取的。網約車平臺應自覺守法,提高自律意識。

針對上海市針對交通違法相當嚴厲的整治手段,滴滴方面表示,將進一步強化平臺審核,並通過多舉措配合政府限制外牌混入專車隊伍。具體包括技術限制外牌聽單——通過設立電子圍欄,使外牌在上海地區無法聽到訂單,技術限制其進入;利用大數據進行分析甄別——虛假牌照司機在做單習慣、服務評分等方面都有較強相似性,通過大數據模型定位司機;排查投訴中的虛假信息——部分投訴的根本來源是虛假信息導致,如司機原因取消訂單、拒載等,排查此類投訴中的虛假車輛;並加強司機及租賃公司宣傳教育,客戶投訴後立即封禁賬戶等措施。

目前的專車整治是專車合法化的信號嗎?交通運輸部部長楊穿堂之前在答記者問的時候表示,要給網約車這種服務方式一個合法的出路。要“按照其特點量體裁衣,設計新的管理制度,使其健康發展”,但專車立法一直沒有落到實處。

當下平衡供給端和需求端的關鍵應是盡快使專車合法化,建立健全專車監管機制,促進專車平臺的相互監督與自律,才能消除專車隱患。

【潮起創始人,每篇評論在全平臺覆蓋100萬人以上,微博@互聯網分析師於斌,微信個人號117821818,訂閱號『互聯網分析師於斌ityub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