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波動,膽大的投資者揸現金等機會,膽小的投資者以不變應萬變,兩者都有機會贏。但有一種投資者,一出手就輸硬,他們叫打工仔。又稱「強迫金」的強積金,實施十六年,打工仔投入並滾存的資產達六千億。這個本港最大的基金群組,近日陸續發出成績表,年初至今,每個打工仔平均唔見萬二蚊。而最吊詭的是,近年投資環境新常態:風險愈低,回報愈高;債券反而表現最佳。負責操盤的芬佬(Fund Manager),收你管理費,玩的是分散投資,或直接買落盈富基金。如果咁易玩,我自己揀都得吧?散戶級基金經理強迫指數:★★★★★ 打開強積金成績表,點解可以蝕咁多?港股波動,我明,但掌管強積金的好歹都叫基金經理,而且收足錢,但原來表現只有散戶level。本刊排出各公司的香港股票基金表現,排名第一,不過是倒數,是「友邦尚選香港股票基金」。友邦另一個優選計劃,持股幾乎一樣,只是比例不同,所以表現——一樣的差。一年表現蝕足兩成二,衰過同期恒指跌幅。記者找來此基金分別截至去年五月、八月及十二月的十大持股比較,發現基金竟於五月至八月期間增加滙豐(5),佔資產百分比由4.87%增持至8.29%。該三個月滙豐股價在七十五元樓上,屬一年高位。相信當時的基金經理如散戶一樣,築起人肉長城「撈底」。其後滙豐股價,輾轉向下。十一月股價跌至六十元左右,竟又減至5.96%。噢!典型的高買低賣。去年牛市曇花一現,友邦港股組合基金中的港交所(388)、海通(6837)摒出十大,無可厚非。但換來的太古地產(1972)及石藥集團(1093),就令人摸不着頭腦,兩者股價相比去年,又再大幅下跌。再望一望,原來基金經理十一月份增持了中興通訊(763)至資產百分比3.88%。本週一,美商務部下令限制中興通訊在美國的供應商,向中興(中國)出口產品,中興停牌。事實上,早前已有報導指中興通訊疑在多個國家涉貪,持有將會為基金帶來不可接受的風險,故建議從投資組合中剔出,股價比年初已下跌兩成多。究竟友邦基金是否已減持中興?對不起,登入友邦網站,報告只有至去年十二月。資料嚴重滯後,可謂投資大忌。 「智選」盈富基金強迫指數:★★★★ 自強積金半自由行推出,積金局指平均管理費已由○七年的2.1%降至近期1.6%。但其實「一分錢、一分貨」,收平了梗係「hea」做。其中「滙豐強積金智選計劃」內的中港股票基金,基金經理千挑萬選,登登登凳,買入最多達11.5%的,竟然是盈富基金(2800)!其次是大笨象滙控(5)。不如我自己揀吧!有多間發行商,為增加管理費的「競爭力」,索性推出開支成本較低的追蹤「盈富基金」基金。簡單來說,即係「繑埋雙手」,盈富基金(2800)買乜,佢就買乜,如富達旗下的香港盈富基金。雖然講到明「直接投資於盈富基金」,但因為要收取管理費,盈富一年跌幅一成三,但投資此類基金卻要蝕近一成八,打工仔只能氣在心頭。 借屍還魂「影子」plan強迫指數:★★★★ 基金眼光差成咁,如果還自我安慰:「咁多個plan,我細心揀好嘢。」少年,你太年輕了﹗原來你幫襯滙豐或者恒生的強積金服務,其實大致上都是無分別的,同樣由滙豐出任投資經理。而表面上不同名稱的計劃,原來投資組合可以是一模一樣。滙豐及恒生強積金有四大計劃,包括「易選」、「精選」、「自選」及「智選」,旗下都有設保守基金,看似選擇多,記者翻看他們的頭十大持股,持有的香港及外國銀行定期一樣,就連百分比都是一樣的﹗另一家信安強積金,有600及800系列,旗下都有環球增長基金,環球咁大咁多投資機會,但打開十大持股比例來看,持股及百分比根本就如「Copy and Paste」,一模一樣。就如香港人選特首,好似有得揀,實質無分別。有研究強積金的經理,踢爆有些公司推出不同名字的計劃,賣的東西倒模般,作用是借屍還魂,「佢推出一個計劃之後,發現表現太差,怕無人買,咪再推另一個俾你揀,用唔同名,搏人唔覺囉!」 揸cash都可見紅強迫指數:★★★ 強積金表現不濟,積金局都勸將近退休人士,可買保守基金,主要將錢調動為現金或存款,目標是賺取好過紅簿仔利率或相若的回報。不過自己把錢放在大部分銀行,根本不用任何收費,但透過所謂的基金經理幫你,就要收費。根據積金局資料,當中收得最貴的是尚乘旗下的「AMTD景順強積金保守基金」,開支比率達1.23%。保守基金在基金界又名Parking Fund(停泊基金),究竟買啲乜?睇睇強積金報告,基金組合就是分散投資為:永隆存款、永亨存款、富邦存款、滙豐存款等等,你講得出名的香港銀行短期存款都有。各大銀行的短期存款,利息分別只差毫釐,基金經理幫你把錢放在不同的銀行,最大好處,可能是不怕某一間銀行擠提吧!近年環球低息環境,銀行存款利息自然亦低。AMTD景順強積金保守基金,收費雖高,其回報過去一年有0.05%,即每存一千蚊賺到五毫子。這已經比更多保守基金的回報理想。如中銀的強積金保守基金,扣除管理費後,其回報是零﹗放在基金結集成大額存款,利息會高啲?請記住,「保守」並不代表「保本」,過去有基金在扣除手續費後,其回報是負數。你會否覺得把錢放在「枕頭底」無咁嬲?別傻吧﹗你都無得揀。 點樣買蝕少啲 強積金半自由行已實施三年,根據積金局的資料,計劃至去年為止只有二十八萬份轉會申請,反應冷淡。半自由行所謂「有得揀」,僱員可將自己過去工作的所有供款「轉會」,而現職的供款,就只可一年轉一次,僱主供款部分,依然無得郁。打工仔肉隨砧板上,既然點買都要蝕,點樣可以蝕少啲?總公司於新加坡做強積金的Fundsupermart香港總經理黃展威認為,參考以往基金表現最為重要:「積金局成日講,以往表現不代表將來表現指標。但如果過去回報都係蝕錢,仲買?點都要揀表現比基準表現好的基金。」他指可以翻查該基金有否經常轉變組合內容,是否勤力,眼光是否準確。他又指不應只看收費,「指數基金收費平,但無法跑贏大市,後生仔應選擇主導型基金,收費貴但部分表現會相對好。」雖然現時港股波動,但「轉會」易出錯,事關「轉會期」最長需時八個星期,容易錯失時機,要「轉會」應等市況平靜時才考慮。不過定期檢討不同的投資組合就有需要,「如果之前喺歐美市場獲利唔少,可考慮轉去亞洲市場,因為睇番依家亞洲、中國股市估值,相對較平。」 最具鑊氣表現獎 風險愈低回報愈高 各地強積金新加坡最正 台灣叫強制性勞工退休金制度,僱主供款額不少於僱員月薪6%,僱員可選擇是否供款。新實施的勞保新制,只要在公司年資滿15年,退休時可選擇一次過領款或按月領。 澳洲退休公積金由僱主供款,供款額不少於僱員月薪9.5%,僱員亦可自願供款,並可獲減所得稅及利得稅優惠,計劃最大特色是可以自行管理,股、債、物業以至藝術品皆可投資,預計2020年調增至12%。 新加坡叫中央公積金。僱主及僱員要供一定金額至退休金賬戶,供款金額分到三個賬戶,分別為普通賬戶(用於購屋、投資、買保險契約、子女教育費等)、醫療賬戶及特別賬戶,成員可因應需要提取公積金。而新加坡行全自由行制,供款當中的80%,可由成員自行決定如何投資。 撰文:梁佩均、梁延宇攝影:財經組攝錄:財經組插圖:祝健中[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