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現金流的重要

巴黎:

還記得筆者在2004-3月份,  開始清空美股組合, 並出文說買入内銀, 其時的内銀H股雖然非常低,  但仍較今天高10%, 但内銀A股卻較H股平宜15%-20%左右, 筆者便建議以500万買入價格較低的A股,然後筆者以google組合記錄, 以下是那一個google組合今天的市值:



  (478百万成本)

不過筆者在2014年年底的時候, 當A股大升, 反過來高過H股20-25%, 原500万組合上升至7百多万時, 筆者建議把A股轉到H股, 令組合的股數增加, 當時的目的很簡單, 就是增多收現金股息, 其時也開了googleH股組合記錄, 但這組合今天的市值卻較仍持有上面的A股低:






  (478百万成本)

很多人簡單地以股價定成敗,  當然大多數情況是對的, 但像上面的例子, 很明顯, H股的股東的經濟利益高於A股, 組合的股數和股息也較上面的多, 因此我們可以肯定說, H股組合的内在價值一定較上面A股的組合高, 那管A股組合的市值較大.

大家也知道内銀從08年最高位開始的長期走勢並不好, 如果找到一支股價長期向上,輕鬆的買入就能賺錢固然好,  但一支走勢不好的股票, 有很多原因, 例如之前股價過高, 股神就説過, 如果你以2倍以上PB買它的旗艦BRK, 你要等ㄧ段時間, 所以所謂走勢高低, 並不是一定不能賺錢, 要看你買入時機, 上面兩圖己經證明.

有ㄧ點要强調, 组合並非為今天做統計開的倒推, 而是當時熊市買入(第一組合)和牛市高峯時轉出(第二組合)當下的紀錄, 已經充分反映了筆者在牛熊市買股的心態.

什麽時候買入不是用間尺去測度, 而是用内在價值和價格的相差决定.

囘頭過來, 持有了兩年的囘報, blog友可以從google 組合估到大概, 請大家注意, 上面的囘報並沒有包括筆者已經收的股息.
筆者很幸運當時吃到兩個A轉H和H轉A的差價格 所以也較googleH股組合回報大, 但就算吃不到差價格又如何尼, 可以看看下面的建行.

股息的確是由資產而來, 而資產是由賺錢而來, 以建行為例, 如果他不派息,  今天股價應是4.52+0.38+0.38= 5.28,  較在2014的A熊市的5.03仍有5%的縂囘報, 連同股息, 仍然較同期的恆生指數高.

 一些經濟學者因爲這理論, 會說派不派息都是一樣. 筆者不會在這事情上爭辯, 事實建行的例子清楚顯示, 内在價值的確是完全一樣.

問題就如上面的例子, 爲何筆者的組合一直重倉下跌軌的内銀, 仍有不錯的囘報, 除了計算内在價值外, 還有實際操作的心理問題.

在此筆者先排除轉A轉H的個人好運增加了的囘報, 只談買賣股票的策略.

股息能讓投資人保持一定穩定的現金流,  以近期的熊市為例, 就算告訴你一支將會十年不派息的B股票 的年囘報, 會較另一支每年派8%的A股票的囘報高2%,  如果3個月内AB兩股同大跌10%, 有股息的A股的持有者, 只虧損2%, 持有B股票的投資者, 心情就很不一樣, 熊市可以很漫長, 再跌10%-20%是常事.

到時, 當持有連同收股息虧損12%-22%的A股票投資者開始動搖之際, 虧了20%-30%的B股票持有者早就已經退場了, 即使股票B的内在價值確實是高於股票A。
 
這些都是血的教訓,  和ㄧ般書本的理論是有不同的, 而Ben Graham早已説過實際經驗己證明, 股息高的企業股價ㄧ定要較高才合理,  他也說過,買到貨真價實的股票的唯一風險是你要被逼沽出.

沒有充足的現金流就是被逼沽出最主要原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01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