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 除了吃喝玩樂,成都分還有四個方面可供創業的豐富資源。
成都這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對於很多互聯網創業者而言既熟悉又陌生。創業者們看到了成都得天獨厚的政府政策及人文環境,但是有缺失著濃厚互聯網創業氛圍及互聯網資本。很多創業者常常向身邊的朋友抱怨成都太缺少前沿的互聯網資訊及風險基金,投資人也常常在耳邊哆嗦成都的創業者和項目確實很多,但是優質的團隊及項目實在是千里挑一。作為一名常年流竄成都移動互聯網圈子的“串串”,想告訴創業者們除了那些改變世界的創業項目以外。我們為何不靜下心來好好觀察這座美麗而富饒的城市, 也許下一個創業風口就隱藏在其中。那又有哪些成都的創業機會等待著成都創業者去發現它們。
創業者+旅遊
提到成都很多朋友的腦海中都會想起一句話,一座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天府之國,熊貓的故鄉,吃貨們的天堂,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去哪兒網正式發布《去哪兒網2014年年度飛行報告》,成都已經成為國內僅次於北京和上海的第三大熱門目的地城市,在西部城市中更是排名第一。成都被評為最佳旅遊城市及最受歡迎旅遊城市,同時2015年四川全省旅遊總收入6210.52億元的好成績。
筆者認為就成都而言,因成都依托周邊包括川西、川藏豐富的旅遊線路,區域及周邊旅遊仍存在不少創業機會。以城市周邊遊為例,成都這邊的古鎮就有五個以上,其次是休閑農家樂更是數不勝數。全國的人民都知道成都人民愛耍,愛休閑。只要太陽公公高高掛成都人民就跑到周邊的農家樂打麻將及喝茶,畢竟成都屬於大型城市,農家樂數量有限。很多時候筆者都會遇到農家樂沒有位置的情況,是否可以針對農家樂這樣的方向去深挖呢?
創業者+商貿
成都作為省會城市,自然也是西部的商貿中心。老成都人民都知道如果要買裝飾用品及床上用品、基礎生活用品就到荷花池,如果要買手機就到太升南路,如果要買汽車配件就到紅牌樓汽車商貿城等等,基本上成都各個區及周邊都分布的大大小小的商貿中心。全年在成都舉辦的各種商務會展業多達上百場。基本上中國西部商品都是通過成都為紐帶在發往各個二三線城市。
筆者認為對於很多二三線城市的商戶來說,大多數還是通過傳統的方式來批發貨物,對於處在西部中心的成都能否建立一套針對二三四線城市的電子商務平臺,在這方面目前已經在積極籌備中的有以荷花池為轉型的“荷花E城”,目前已獲得雄九資本5000萬美元深耕紅牌樓汽配城多年的“淘汽配”等等。電子商務正在不斷的改變著中國的商業規則及秩序,對於一級城市及市場而言已經被原有的電商平臺瓜分,對於覆蓋區域性很大的二三線城市的電子商務平臺還在萌芽之中。
創業者+醫療
2015年下半年國內首個以政府舉辦、規模最大、規格最高,以互聯網、醫療、創新創業為主題的首屆(2015)四川“互聯網+醫療”創新創業大會在成都召開。其中,醫療信息化、互聯網醫療企業代表將達300余家,投資機構及路演項目、創業者超過300余家,參會的四川省地市州衛生系統和醫療機構相關負責人將達到500余人。根據2014年年鑒數據全國醫院總計達24709家,山東省和四川省分別以總數1783家和1716家位居榜首,衛生技術人員總計721萬人,同比增長8%,這類人才主要分布在中東部沿海地區以及四川和廣東。
筆者認為在擁有人才及醫院雙重條件下,四川醫療也將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熱潮帶來新的變革。根據IT桔子數據通過目前四川有34家醫療相關創業項目,已獲得投資的有A輪“若水醫生”數千萬,Pre-A輪“香橙科技”等等。
創業者+生活
2015年知名獨角獸創業公司“Uber”對外發布一條關於成都的消息,成都不僅是Uber在中國做得最好的城市,而且還是Uber在全世界運營的350個城市中排名第一的城市。緊跟著滴滴發布成都人民的出行需求位列全國前三。在2013年的千團大戰中幾乎成都及周邊郊縣合計都有近百家團購網站,成都幾乎成為各家本地生活類創業者要地。根據2015年成都統計信息網發布成都人民消費方面,一季度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76.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0.7%。按行業分,批發業實現零售額66.3億元,增長10.1%;零售業實現零售額976.0億元,增長11.3%;住宿業實現零售額10.8億元,增長5.8%;餐飲業實現零售額123.0億元,增長7.0%。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實現零售額1141.1億元,增長10.7%;鄉村實現零售額35.0億元,增長11.6%。螞蟻金服正式對外發布2015年支付寶年賬單。四川省以38652元居各省人均支出排名全國第11位,移動支付占比74.2%。而成都以57338元的人均“剁手”金額穩居四川第1位。成都市的雙流縣和郫縣“剁手黨”則沖進了全國支付百強縣的行列。
筆者認為成都作為一座休閑城市,不管是吃喝玩樂都具有龐大的線下資源,由於太多的好吃及好玩的地方,導致很多時候用戶很盲目,其次同質化產品也讓用戶大為惱火。如何有效的整合線下資源及輸出靠譜信息將成為本地生活的創業核心。
結束語:
北山廣深的創業者及投資人一直對成都處於愛恨交加的尷尬處境,成都的同質化創業者及項目太多太多,導致降低了一線創業機構及投資機構對成都的印象。2016年對於成都又是新的一年,新的開始。希望成都更多的創業者去發現自己,發現未來。
版權聲明: 本文作者李劍鋒,文中所述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