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豬羊變色的 2015年,迎來金猴年,受到中國經濟硬著陸,歐洲經濟衰退,美國復甦也不如預期影響下,台股市值大幅蒸發,本刊新出爐的台灣50富豪排行榜,發現電子業富豪大縮水,傳產表現亮眼。 一向低調的富邦二董蔡明興,今年以217億元拿下第5名,他不僅帶領富邦人壽打敗國泰人壽。讓富邦金『七連霸』獲利王違陣,更讓台灣大連續四年蟬聯電信股獲利王,他認為現在是『危機入市』的好時機。 今年擠入前五十名的儒鴻董事長洪鎭海,身價比去年成長逾四成,他強調創新,帶領儒鴻成為紡織股王。台達電董事長鄭崇華排名僅次鴻海郭台銘,以及佳格曹德風之後的台灣第三大富豪,有『台灣環保傳教士』的美譽。 一月三十一日,去年大賺 六三六億元、七連霸金控 獲利王的富邦金,在南港展覽館席開一千三百桌犒賞員工,當蔡明忠、蔡明興上台,員工變成小粉絲,瘋狂尖叫大喊「大董、二董」,全場氣氛嗨翻天。 蔡明忠、蔡明興兄弟,不只把富邦金推上高峰,兩人去年更以一百億美元的身價,榮登《富比世》(Forbes)台灣富豪排行榜首富的位置,在本刊二○一五年五十富豪調查中,名列第五名的蔡明興身價,還小勝第六名的哥哥蔡明忠。 進場低點 撿便宜 富邦集團最大的二塊山頭是富邦金與台灣大哥大,在父親蔡萬才「家和萬事興」的原則下,兄弟二人所有權(股權)相當,管理權也各管一塊,以金融、非金融切割,富邦金控由老大蔡明忠掛董事長,台灣大則由老二蔡明興掛董事長。 長期隱身在父兄背後的蔡 明興,一向低調不居功,但他卻足富邦集團內眾所皆知的「智多星」,也是台灣壽險業「最會賺的一哥」,他掌管的富邦人壽,云年獲利四一三億元,比第二名的國泰人壽多賺三十億元,不僅傲視同業,也是富邦金控的金雞母,貢獻逾六成五;而台灣大也四度打敗中華電信,繳出每股稅后盈餘五.七六元的成績單。 一月二十日,在掛了數幅中四方畫作的富邦人壽大樓議室,穿著薄毛衣外套、剛開完會的蔡明興,立刻馬不停蹄接受本刊專訪,這是其父、富邦集團創辦人蔡萬才前年十月過世後,他首度面對媒體。 今年開春以來,全球股市大幅波動,就連採訪當天,台股才又重挫一百五十五點,市場瀰漫一片悲觀氣氛,蔡明興一臉淡定的說:「情況不好、價錢比較便宜,情況好、價錢就比較貴,你如果真的要撿便宜,現在就可以開始看,長期來講,現在是進場低點。」 問到引起這波全球經濟震 盪的大陸市場,蔡明興先表態:「人壽主要是我在管,一直都是我在做。」他認為中國因製造業擴產表現不佳,但消費支出仍超過兩位數成長,服務業也超過GDP的一半,「中國大陸並沒有像大家講得這麼差。」 投資遭騙 憤提告 此外,蔡明興非常看好大陸十三億人口的內需市場,他以互聯網運送險為例,一年可以賣出幾十億張的保單,這在台灣就無法做到,說到市場規模,他透露其投資哲學:「我投資喜歡大市場,只要做一%、二%,量就很大。」 、「不一定要主導,自己做很辛苦,投資會賺錢的公司幫我們賺錢。」去年富邦人壽入股大陸中華聯合、韓國現代汽車都是這樣的思維。 富邦人壽因蔡明興的眼光精準而壯大,但人算不如天算,富邦人壽去年因投資荷蘭第四大保險公司Delta Lioyd誤踩地雷遭騙,蔡明興主動提及、氣呼呼地說,當初會人股是因為Delta Lioyd的執行長是以前ING亞洲的主管,對方找富邦參與增資案,並提出六%的配息。 「結果不到半年,突然宣布上半年虧十億美金,等於虧了淨值一半,我就覺得奇怪,怎麼會一下虧這麼多錢,到現在對方都沒說明為什麼虧損?」他愈說愈激動:「歐洲沒有比台灣進步,在台灣和美國早就被告死了。」富邦人壽一月底和荷蘭中央銀行會晤,希望透過仲裁展開調查,正式提出訴訟。但這並不減蔡明興投資海外的熱情,「台灣一定要走出去,好好運用資金,到國外賺錢就等於賺外匯,荷蘭投資的敦訓是學費。」 進軍影音 一條龍 至於,富邦集團的另艘航空母艦台灣大也不遜色,四G用戶已超過三百萬,年底衝刺五百萬戶,同時四度打敗中華電信,去年繳出每股稅後盈餘五.七六元的成績單。 但蔡明興並不以此自滿,對於未來數位競爭,蔡明興認為,數位匯流是大趨勢,會大力推動電信、電視、網路、娛樂四網合一 ,涵蓋T.I.M.E. (Telecom, Internet,Media,Entertajnment)四大領域整合,「不管在哪個網上,我們都可以提供服務。」 談起台灣大旗下被視為獲 利新引擎的文創內容產業,蔡明興眼睛一亮,侃侃而談,目前富邦在內容產業投資金額約三十到四十億元,「我們對內容產業很有興趣,未來將繼續擴大投資。」「披頭四死了這麼多年,到現在還在收版權,死了還繼續賺,有什麼行業這麼好賺?」蔡明興打趣說,對於未來在內容產業布局,蔡明興說,會朝國際化、多角化,上、中、下游一條龍方式發展。 目前蔡家手上握有的數位 內容公司包含富邦育樂公司、凱擘影藝,還和製作人李烈合資開設影一;也和韓國SM公司成立六億元的龍虎基金;還入股香港富商林建岳的寰亞影藝一.四成股權。先前已投資拍《閨密》、《總鋪師》、《大稻埕》。 父子攜手 搞體育 進軍影視業,蔡明興不諱言賺少賠多,投資二十部電影,在台灣投資的都小賺,在對岸的投資卻因製作費動輒破億元而虧損,蔡明興苦笑說:「我和他(蔡明忠)說,短期內不要想靠這個賺錢,賺少賠多。」除了投資拍片,蔡明興發揮創新思維,他把飯店管理方式引進電影院通路,前年成立影珀影院,負責經營電影院,目前有五個據點,他雄心壯志的說:「累積到幾百家據點,安排上片、賣產品,影響力就很可觀,」除了看好影視娛樂產業,蔡明興也對體育情有獨鍾,「體育是顯學,去年漲最多的股票,運動有關的行業都不錯。」這和蔡明興從小就愛運動有關,他得意地說:「小學打(籃球)得分後衛位置,我那屆復興還得到台北市第三名,我可是有功勞。」迴異談投資的嚴肅,蔡明興說完自己開心的笑了。受父親影響,原本在金控歷練的獨子蔡承儒,目前擔任富邦育樂總經理,還擔任富邦勇士隊的領隊。 就連旅館業,富邦也打算插一腳,蔡明興解釋,由於人壽持有的部分不動產比較適合做飯店,所以才會跨足旅館業,位在台北市信義區的A25,就打算和國際頂尖旅館Rosewood(瑰麗酒店)合作。 蔡家發跡三○年代,出身竹南的蔡萬春,帶著二個弟弟蔡萬霖與蔡萬才北上闖天下,從賣菜、賣醬油開始,朝民生必需品發展,做到百貨業。蔡萬春兄弟陸續成立國泰產險、國泰壽險及國泰信託,成為金融一霸。 一九七九年,三兄弟分家,蔡萬春擁有國泰信託、蔡萬霖分得國泰壽險、蔡萬才分得國泰產險。 虧光資本 打混仗 一九九○年蔡萬才改掛富 邦新招牌,蔡萬才兩個兒子,老大蔡明忠念法律,老二蔡明興讀企管,明忠較外向,擅長公司管理及外交;明興負責集團財務操作。蔡明忠曾說,他父親當年分到的是最小的一塊,經過父子三人努力,從小保險公司做起,做到金控市值最大;並跨足銀行、電信、寬頻事業及有線電視。 蔡明興回憶和父親共同創業的過程,「我們很年輕的時候,父親就授權給我們。」他說當初父子三人,一直想做「金融超市百貨」,卻礙於法令未開放,直到後來政府開放申請,才決定一家、一家來做。 蔡明興最初接手人壽業務,當時國泰、新光已經是市場老大哥,蔡明興只好先挖角他們的業務,「一開始是混仗,好的業務不會異動,找來的都是保險蟑螂,才三、五年時間,二十億元的資本額就快虧光。」 銀行保險 大進擊 記者問蔡萬才沒罵他?蔡明興尷尬地笑說:「(整個家族)以前做生意都沒賠過,人壽是第一次賠錢,壓力很大。」他訕訕的笑兩聲,話鋒一轉,「我父親做生意的第一個原則就是不虧錢,少賺沒有開係,虧錢就像獅子受傷,要花時間療傷,就會阻礙成長進步。」蔡明興背負賠錢壓力,只能絕地突圍,他和蔡萬才商量,首創國內「銀行保險」的方式銷售,和三十幾家銀行合作,訓練行員賣保險,業績好的可以出國玩,「於是大家拼命賣,銀行保險就做起來。」「當時其他壽險公司業務很強,根本不屑我們的做法,後來看我們做起來,紛紛跟進。」蔡明興驕傲地說。好下容易,富邦人壽才站穩腳步,○八年金融海嘯爆發,給了蔡明興絕地大反攻的好機會。 「我看不懂的東西不買,結構債太複雜,富邦人壽沒有買,才得以持盈保泰接下安泰。」、「當時市況差,用淨值一半不到的金額約六億美元成交,我和安泰說,給三億股票、三億債券,我一毛現金都沒出。」 兄弟合作 不分家 接手安泰,讓富邦人壽像吃下轉骨丸,富邦人壽的業務部隊從二、三千人,一路成長到兩萬五千人,成為台北市最大的保險公司,「我們業務部隊變第二大,只在中南部輸國泰,所以我們在中南部積極布點。」 隨著富邦事業版圖越擴越 大,從金融、電信、文創到飯店業都有跨足,蔡明忠、蔡明興兩兄弟仍秉持父親「分工不分家」原則,但兄弟難免會意見分歧,提到分家的敏感話題,蔡明興正經八百的說:「其實大部分都是一起做,不會把電信、銀行拆管,我們還是維持現狀。」對於蔡明忠曾說,不排除兩人互換位置,蔡明興解釋:「如果我們對調位置,也只是掛個名而已,其實分工還是這樣做,不會有甚麼改變。」至於民進黨再次執政,蔡明興認為蔡英文很嚴謹,不是犯大錯的人,她處理兩岸問題會很小心:「台灣一定要有良好的兩岸關係,和平相處互相幫助,新政府一定要和大陸建立溝通管道,如果前半年建立互信基礎,就會比較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