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 媒體正在工具化、平民化、基礎設施化。

當新是一種常態的時候,我們在每一個時間節點上,面對眼前的所有一切事物幾乎都是新的。媒體正是這種新中之新的代表。

2015年,媒體發生了諸多的變化:自媒體的興盛局面持續升溫,圍繞媒體展開的創業與投資案例,以及媒體話語權的爭奪戰,留下了諸多的記憶凹凸點。然而面對2016年的開年,這種曾經的變化,正在被新的變化或者趨勢所取代。

2016,媒變繼續,卻已日新月異。

媒體的冰與火

冰:2016年的1月1號,一個新的開始,對於一些傳統媒體來說,卻是自己無法見到新年陽光的特殊日子。諸多需要關停的傳統紙媒,在這一天不僅失去了曾經的出版發行過程,而且還失去了許多總編輯的崗位。

火:與此同時,關於新媒體、自媒體的投資案例不斷傳到我們的耳際。越來越多的傳統媒體人投身到自媒體和新媒體創業大潮中,在得到風險投資的助力之後,有一種正規軍加入到遊擊戰的感覺。

2016,冰與火的變化正在繼續變化著。

壹:去中心化與再中心化

2015年下半年,這種趨勢已經在悄悄發生。

在美國,《華盛頓郵報》已經開展了公民記者的業務,聘請社會上諸多公民記者,加入到自己的隊伍中,在新聞發生的第一時間,邀請當地的社會公民記者進行現場采訪和報道,再通過自己的平臺渠道進行傳播。

而谷歌,除了開放自己的互聯網媒體平臺以及搜索產品給公民記者使用外,還為這些社會上的公民記者提供更多服務,包括基於谷歌搜索引擎成果之上的專業情報服務等,將自己的新聞線索提供給公民記者,從而完成了事實上“報料中心”的角色。

在經歷了傳統媒體的中心化組織階段、新媒體去中心化階段後,如今更大的互聯網公司會在整個社會的層面重新建立起以整個社會為整體的新型媒體中心。社會化的媒體組織、社會化的媒體中心,媒體進入了再中心化的過程。

而此時,在中國,正在發生著另外一種所謂的再中心化的過程。2015年年底成立的“南友圈”社群組織,定位服務媒體人創業第一站,形成了連接久負盛名的南方報業傳媒集團離職員工的社群組織,用社群的方式在社會上形成了一個虛擬、松散卻又集中的組織,形成新的媒體人聚集現象。

這樣的組織,是在2015年下半年,伴隨著傳統媒體核心精英人群紛紛離開體制下海加入創業大潮,而自然出現的變化。這意味著,在中國,所謂的中心化是以人為中心的再組織,具有十足的中國特色。

媒體人離開體制,包括第一批離開媒體組織進行獨立創業的媒體人,如今以創業成功人士以及投資人身份,重新在社會上形成了一個虛擬的社群,形成包括創業者、企業家、投資人、創業服務提供人群等在內的更大範圍的社群組織,真正開始了再中心化的過程。

同時,在另外一個視角下我們依然能夠發現,基於新媒體紅利而生的,特別是營銷號所謂的渠道、自媒體時代所謂的新媒體,會因為流量集中的需要形成了新的集中化平臺,包括WeMedia平臺、熊貓自媒體聯盟、一道自媒體平臺、新榜的自媒體廣告投放平臺等。一種去中心化後的流量集中平臺正在形成,雖然目前仍是各種平臺林立,但是集中的趨勢不可逆轉。

在另外一個層面,像今日頭條、BAT巨頭企業等內容聚合平臺,已經開始呈現出流量壟斷的新格局。通過自媒體入駐形式的平臺化工具,如百度百家、搜狐自媒體等,形成了自媒體渠道流量的新的集中和壟斷, 一種渠道壟斷基礎上新的再中心化正在發生。

當我們還在聚焦在一個個曾經的專業媒體人出來創業拿到投資的微觀世界里的時候,我們所站立的整個平臺正在發生著新的變化,坐地日行八萬里的狀態,正在我們每個人身上上演。

去中心化,再中心化的媒體互聯網化過程正進入收官階段,傳媒業的新生態正在形成,原有的傳媒業生態正在徹底被瓦解。

貳:新媒體新格局

2015年的年末,吳曉波一篇題為《敢死隊猶在,特種兵已死》的文章,引發了關於新聞空心化的討論,甚至說是爭論。在這一場不大不小的論戰之中,出現了幾個影響深遠的小細節。

其一,曾經作為草根自媒體出身的科技自媒體人,曾經讀著吳曉波文章和書籍長大的一部分自媒體人,曾經畢恭畢敬視吳曉波諸多文章是精華的自媒體人,開始了自我的觀點和價值觀的表達,底氣十足的參與到一場幾乎是學生對老師的爭論之中。

這也意味著,自媒體開始了全新的、更高層次的媒體話語權爭奪戰,而不再是像過去那樣發發文章、說說個人觀點那麽簡單,曾經的UGC草根自媒體人已經開始成為新的PGC力量。

當發現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已經長大的時候,我們發現自己失去了太多應與孩子共同擁有的快樂時光。

其二,特種兵在失去了曾經的組織依托後,如今已開始了全新的生存狀態,投入到全新的社會化自媒體創業大潮中,不再依附於一個組織。

通俗的說,是一批正規軍開始加入曾經被定義為遊擊隊的自媒體大軍中,從而確定了當下的媒體生態全貌,出現了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新媒體與自媒體的多元媒體主體共同存在於一個空間和時空中的現象。

2016的媒體格局,基本上呈現多元存在,共榮共生的局面。

真正擁有流量壟斷地位的巨頭企業,諸如BAT以及移動互聯網平臺的今日頭條等,形成了流量集中平臺,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媒體平臺。而那些傳統媒體出身且依然在苦苦掙紮、堅守著傳統新聞傳播理念的傳統媒體,經受著移動互聯網大潮的沖擊,舉步維艱卻又並未放棄過往一切。互聯網媒體平臺以及傳統媒體的留存,共同構成了所謂的主流媒體。

而被定義為源自互聯網技術變革而獲利的新媒體和自媒體,也呈現多元化存在的狀態:Blog時代的博主、Web2.0時代誕生的草根大V、科技自媒體作者、得益於微信公眾平臺的自媒體營銷號、擁有內容原創能力的自媒體(微信公眾號平臺),以及那些從傳統媒體走出來的專業化媒體人開辦的人格化自媒體等。

諸多的自媒體主體參與到整個媒體話語權以及商業價值創造的爭奪之中,形成了熱鬧的新媒體競相發展格局。這種格局發展的最新風口,都指向了基於價值觀傳播的人格化自媒體,如羅振宇的羅輯思維以及吳曉波的吳曉波頻道。更多的具有人格化特征的自媒體以及運營這些自媒體的資深媒體人,正在引領一場真正意義上的社會化自媒體的變革風潮。

2016年,雖然未必會出現更多的羅振宇以及羅輯思維,但是諸多面向細分人群的垂直化的專業自媒體,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叁:當媒體作為杠桿存在

在互聯網的沖擊下,媒體產業已經完成了去中心化過程,如今正在被重新中心化。雖然功能內核沒有變化,但是組織形式、主導權掌控主體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傳媒業基本上完成了徹底的互聯網化過程。

這樣的變化帶來的是,媒體作為一種互聯網社會的基礎設施,成為諸多產業和行業發展的基本工具,任何人都可以的而用之,任何機構都可以更加低成本的使用享受其紅利,媒體正在工具化、平民化、基礎設施化。

與此同時,在產業升級、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對於供給方差異化競爭優勢確立的客觀需求,媒體這樣的工具在其中發揮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傳統企業在產品品牌、企業品牌的傳播,新營銷、新業務領域的突破創新中,都需要企業自媒體的助力;

創業產業需要有媒體的入口進行流量導入、信息傳播、關系維護,並且最終通過媒體品牌形成自己創業生態競爭格局的差異化優勢;

一些傳統產業在熟練掌握通用互聯網技術和方法論的同時,要在同行競爭格局中的取勝,利用媒體工具進行差異化品牌塑造就成為一種必然……

在此過程中,媒體日益成為一個可以被低成本、低門檻使用的基礎工具。雖然是基礎工具,卻因為其杠桿的屬性,而使得價值凸顯。媒體在完成徹底的互聯網化之後,正在被重新塑造自身的功能屬性。

2016年,隨著媒體力量在各種“互聯網+產業”中得以凸顯,並生成了諸多媒體賦權案例,媒體的杠桿屬性將日漸清晰。媒體與科技、金融一起成為商業發展的第三支杠桿力量的未來,已經不再遙遠。作為杠桿的媒體,將成為2016年透視媒體發展趨勢的重要主線。

媒體興則社會興,媒體行則事業行。作為撬動商業價值實現的重要杠桿,媒體將迎來全新的發展階段。2016年,無疑將是媒體杠桿大發展的元年,媒體杠桿將成為一種重要必備技能,成為普適性的商業杠桿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