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地靚仔嗰陣時嘅西環 (3)
* 記得細時跟大人去飲結婚酒,新娘唔興通處走,成晚多由姊妹團或親屬輪番陪伴新娘房內,除長輩到才會出來或在房內見面斟茶叩頭,一般嘉賓多由新郎及男女家長輩或儐相招呼,到新娘敬茶時,才會見她逐圍向嘉賓見面,而已婚人士多會將一封利事投進大衿姐所持托盤中,聽講此類利事如貼士般歸大衿姐所有。長者及大衿姐固然笑容可鞠,但非代表新娘不開心,因個時婦女較矜持,新娘絕不會表情奔放,笑容燦爛,反會被要求含蓄嬌羞,端莊自持,否則眾人就會給人印象新娘唔怕醜,恨嫁恨到出面,貽笑大方。 (我有一同學乃潮籍人士,其長姊出嫁當日在家還要大哭一番,以示對父母家人眷念,否則被人取笑嫁唔切。) 新娘不會自己招呼嘉賓, 此習慣到'70年代初還流行,我記得家中長輩當時曾參加一鄰居嫁女婚宴,回來後聽見長輩訴說新娘唔知乜事咁唔怕醜,甚少逗留新娘房內,成晚滿場飛,喧鬧大笑,似缺少良家端莊風範。以前啲人對紅白二事真係較尊重
* 有一種職業,是街邊幫人畫相,即是將一張舊照片,用人手照畫張大的出來,可惜沒有這些攤檔的歷史圖片,但相信你都記得,我小時候在街市逢見到這攤檔會站著看檔主畫相,覺得他在繪晝,70年代在紅磡及土瓜灣仍見到一兩檔,現在真係絕晒跡了,隨之是拍照及沖印照片蓬勃年代,到現在連相片沖印行業也式微了,時興只在網上看數碼相,短短數十年便經歷兩時代變遷......!
* 志寧電器都是堅尼地城老店, 買電器, 2,3 年前由卑路乍街搬去吉直街. 另外, 有兩間文具店, 聯發 (已結業)和求知, 我細細個已經在那里買文具. 以前一齊在聯邦新樓(上部分, 而家百佳超市條路行入去), 不過十幾年前一齊搬左去吉直街, 而家剩下求知, 因為聯發個老細七十幾, 捱不住貴租而結業. 隆盛祥亦是數一數二的老店 (在歌連臣街附近有貨倉的), 賣山貨. 舊舖已結業, 現剩下權發隔離一間舖
* (1) 大光明理髮, 我讀書時代都係在這裏剪頭髮, 不過幫我剪頭髮個師父, 不是這個師父~ ! 還有, 以前間舖頭位, 應該在對面舖, 那時候間舖頭係兩張理髮櫈, 兩個理髮師父, 幫我剪髮就係另一個師父~! (2)何宗聲跌打醫館, 我就未試過在這間跌打醫館看症. 我細個的時候, 試過一次扭傷腳, 我媽帶我去皇后大道西與薄扶林道口, 那間跌打醫館叫趙醒楠, 去敷咗兩次藥就好番, 不過隻腳的皮膚就粗糙咗 (3)卓記, 以前在街邊的時代, 我和朋友去堅尼地城泳池游水, 就會去卓記食粥和炒麵. 但後來上舖後, 比在街邊的時候更邋遢~! 在我已食咗半碗的粥內, 發現有一隻小強腳在粥內, 細過時唔識得投訴, 錢照比就走了~! 自從那次就再無食過, 和我為卓記改了一個名, 稱為小強記~! (4)金輪茶餐廳, 我記得入去多數係食茶餐, 一個牛油多士或餐包, 一碗西湯, 牛肉湯意粉和奶茶, 唔記記得係$18定$20. (5)燦記酒莊, 我都曾經在這間店舖, 買過幾樽酒辦, 現在還放在玻璃酒櫃內. (6)梁輝跌打, 以前我行過時好怕看那骨頭, 我覺得好似真的人骨~! (7)幸福樓, 已前係叫幸福樓, 之後好似還轉過兩次名先到逸豪酒樓~! 因為要去華明中心, 要上斜路和幾級樓梯, 之後還要上落電動樓梯, 飲茶又比較貴~! 對於石塘咀區的長者們, 真係有小小困難~! 所以長者們現在多數都去麥當奴, 大家樂和大快活坐. 在麥當奴大維修前, 下午茶時段就分為兩個區域, 一個係老人中心區, 另一個係學生補習區~! 而自從麥當奴轉做24小時營業後, 晚上更成為露宿者之家~!
* 當年, 金輪係西環最貴嘅茶餐廳~~發記就sell 人情味囉, 嗰時呀老闆娘都算幾好人~~祥香就sell 飽/ tart 類...仲有一檔喺北街口 (而家卓記對開)大排檔, 叫誠記, 都好好味~~ 而家上咗街市我真係好懷念以前的西環...可惜一切敵不過時間巨輪.... 金輪, 佢算係當年西環最新嘅茶餐廳, 開張嗰日好多花牌架~~茶樓方面, 我細個去過西豪,英豪,康年,男爵 (康年,男爵係咪打對面?? 唔係好記得..)你記唔記的西環第一間 7-11 喺邊? 喺 Jade Court A Block 樓下... 當年開張又係大事...不過而家嘅西環變咗好多... 我嘅回憶開始褪色... 好唔開心...
* 永昌紙號是從爹核士街旁的小巷里,(這小巷可通往建文街), 由兩兄弟主理的, 店的名字是"伍記", 他們賣的文具和玩具比較平宜一點. "全安"比較大一點, 在爹核士街,永昌紙號現是弟弟和他的老婆經營, 他們年紀不輕了, 现在我買文具 ,它也是我首選的文具店, 如他們沒有得賣,我才去別處買. 有次我要買筆和打印纸,我帶小女孩一起去永昌紙號買東西, 女孩問為什麼來這里買? 別的文具店的筆更漂亮呀! 我只說:"我喜歡這里買,別問"! 她不知道我的童年跟這店的感情和情懷! 老板跟老板娘很客氣的,不管你買多買少,也招呼週到, "人情味"過了幾十年都沒變!
* 還記得在遠逵士多傍邊的遠開冰室,吉席街60號的紹記瓷莊, 199X 年搬遷過來的源發文具嗎? 吉席街與士美菲路以前有個市場/魚檔;魚檔傍的豆腐舖...... 這些店舖恐怕早已消失了!
* 三四十幾年前 我姑婆在第一街居住 (樓已在八十年代清拆了) 在家裡工作 , 她是跌打醫師 , 而姑公是賣香的 , 他喜歡到多男飲茶, 在正街買菜 這是老一輩西環人的生活寫照... 而我的爸媽婚後在西營盤居住, 我也在贊育出生和學行路, 仲要行斜路 住唐樓 (某海味店樓上)... 之後搬走了. 西營盤有許多的海味店 , 記得我在兩三歲時 經過海味店門口 , 我還拿起幾粒虾米放落口 . 那時候的街道很窄又帶啲濕, 仲要企係度等左好耐先有的士經過 . 西營盤俾我嘅印象係好多海味好多咸魚,好多斜路要行, 仲好古董
* 很開心看到西邊街那條長命斜, 以前校車都路過這里. (我以前在香港的母校是在西半山某女校), 放lunch就去般含道的車厘歌夫買飯盒, 重有間惠康. 數年前我回港, 故意返回母校看看, 居然惠康還在同一地點. 源記的糖水其實唔係太好食....而佢舊清蛋糕都ok, 由我細個的4蚊賣到而家7蚊, 加幅其實唔高 (廿幾卌年都係加3蚊啫). 森美餐廳光顧過一次, 啲雞扒唔好食, "鞋拾拾" : 我提議下回介紹吓德記潮州菜館, 幾傳奇!
* 兒時我住在西邊街七號差館對面的三層高舊木樓地底 (當時叫地牢,你未必有幸見過住過,終日與老鼠蟑螂為鄰)。 當年多男茶樓對面還有一間同樣三層高的正心茶樓,即現時佳寶超市的位置。 趙醒楠跌打醫館行前幾步是茗泉茶樓,此乃正一地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