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阿里、京東下鄉“放貸”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3727

電商公司們正在努力開掘農村市場。圖為河北省清河縣柳林村里的雙十一標語,旁邊的新拖拉機,就是村里農民用阿里貸款買的。 (南方周末記者 張玥/圖)

遼闊而荒蕪的農村信貸市場上,同時來了兩家電商巨頭:阿里和京東。他們的算盤都是三部曲:讓農民網購,上網賣農產品,給農戶貸款。不過,在貸款的資金來源和發放方式等細節上,阿里和京東選擇了不同的路徑。

“不敢想。”在被問及是否曾去銀行貸過款時,董立方靦腆地笑著說。

她是河北省清河縣柳林村的一位農戶,50歲,一個人拉扯兒女長大。她不大會說普通話,就只這句反複念叨了幾次。

“就算是敢想,銀行沒有認識的人,自己也不懂,沒用。”身邊的女兒幫她補了一句。

阿里集團旗下網商銀行農村金融負責人可楨對南方周末記者解釋:在農村很多地方,貸款就得求人,農民們看到幾百平米大樓、櫃臺高高的銀行,都不敢進去借錢。她從事農村金融業務十年,去過一百多個縣。

2015年11月9日,網商銀行推出農村信貸產品“旺農貸”,為村里的養殖業者提供無抵押、純信用的小額貸款。不到兩個月前,9月18日,京東金融推出了“京農貸”,同樣針對農民,無抵押,低利息。

幾乎同時,兩家國內電商巨頭一起進入了農村信貸市場。

荒蕪的農村信貸市場

國家統計局年初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13.7億,其中鄉村常住人口6.19億,占總人口的45%。

然而,網商銀行副行長趙衛星也列出一組數據:農戶貸款占比在全國信貸占比中只有6.4%;城鎮和農村每萬人擁有金融服務的人員的數量是329∶1,也就是說,在城鎮生活的每萬人擁有329名金融服務人員,而農村每萬人只分到1名。

在農村做信貸,往往要面臨一連串難題——成本高、利潤薄、壞賬多、信用體系難以構建。農村金融,雖然情懷感人,卻始終是塊難耕之地。

螞蟻金服研究院副院長李振華說,在1990年代末有一段時間,商業銀行都從農村撤退,就是因為當時銀行股份制改造,需要講利潤、求效率,就從收益性不好的農村撤出了,讓農信社等經營機構扮演這一功能。

可楨說,90年代的農信社,一開始是撒錢給農戶,比如每戶五萬,它不是按需求申請的,農戶拿到錢以為是送的。而後看到第一家不還也沒事,第二家也就不還了……當時的壞賬率一度到了20%。這樣就使得農村貸款更加難做。

11月初,在河北柳林村,南方周末記者所見的三位農戶中,只有一位曾經向銀行貸過款,其他人最多問親友借點,至於去銀行都說沒想過。他們去銀行基本是為了存取款,那也要到三里地外的鎮里農業銀行,人多、排號,一等就是一早上。

37歲的李洪中是唯一曾向銀行貸過款的人。他家條件不錯,大門廳里有四五臺羊毛分梳機隆隆轉著。他貸款主要是為了收購玉米。

六七年前,農業銀行搞“三戶聯保”,他找兩位熟人擔保辦下來過貸款:等了一個月,貸到2萬塊,但也只有一年。“為什麽沒有接著貸?”“他們只搞了一年,就不搞了。”他說,原因也並不清楚。

官方機構在這里失靈,民間機構介入也面臨困難。

貸幫網創始人尹飛,2007年從一大型銀行高管任上辭職,創業做農村信貸。在江西的井岡山區和湖北的大別山區開始業務嘗試時,他從自己掏錢貸給農戶開始做起。後來在風險審核上,也只能用笨辦法,比如找人去賣面的農戶家數一天賣出多少碗面,從而來推其真實的經濟情況。然而即便如此,2009年至今,他的項目始終不受重視、不被看好,拉不到大筆投資。

在他長沙的公司里,有一間最大的會議室叫“格萊瑉”。格萊瑉銀行的鄉村小額貸款服務開創了最成功的“窮人銀行”模式,其創始人穆罕默德·尤努斯獲得了2006年諾貝爾獎。第二年,尹飛開始創業。

同樣,尤努斯拿獎,也對當時正在上大學的上海女生可楨產生了影響。

大學期間,她曾分別去過江西農村和瑞士鄉村考察,農戶家里基礎設施和生活水平的反差給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畢業後,她去了淡馬錫做農村小額貸款的工作,也曾去過印度取經。如今,她從位於北京金融街的辦公室里搬了出來,一步步往更多的農村走。

網商銀行副行長趙衛星對南方周末記者說,找農村金融的負責人花的時間最久,“有能力,有激情,又有主觀意願的人確實很少,很難找。”

電商“閉環”戰略

電商下鄉會帶來改變嗎?南方周末記者了解,阿里和京東有一個戰略設想是一致的:打造生態閉環,讓農戶在這個平臺上買、賣、管理資金。

今年3月,京東提出農村電商“3F戰略”,即工業品進農村戰略,生鮮電商戰略和農村金融戰略。

阿里系也是如此:讓農戶學會網購、再開網店,同時用到螞蟻金服的金融服務。

可楨解釋,農資農具下行是第一步,今天可以把尿素化肥、拖拉機賣到農村;接下來要做農產品的上行,要想怎麽把產品賣出去。通過上行和下行的數據,可以做交叉研究,從而完成農戶信貸資質的勾勒。“通過你買多少東西,就能判斷種多少田,賣出多少,就能判斷有多少收入。這個是最客觀和無法造假的,是我們相信未來農村金融做得好的基礎。”

目前,旺農貸在17個省大約60個縣鋪開,首要的發展對象是淘寶村,目前占到整個淘寶村的10%。

河北有25個淘寶村,清河縣有8個,柳林村是其中之一。清河縣被稱為“中國羊絨之都”,羊絨分梳占全國市場的60%以上,這里有電商6萬人,交易額位列華北地區第一。

11月初,柳林村的農村淘寶服務站門口,已經貼上了手寫的“雙十一”廣告,紅紙黑字:“好貨提前搶,手慢被搶光”。

楊德超夫婦是老板和老板娘,房子也是他們自家的。平時,他們的小店是村里人每天聚會的地方。

他們說,這個地方,類似於“淘寶小賣部”,農戶們可以來這里挑東西、下單,然後再來取件。小賣部進門左邊的墻上,掛著一個大的液晶屏幕,跟電腦連著,可以讓農戶們在上面選貨,老板娘下單。寄到村里的快件也都集中在這里,先由老板墊付貨款,村民們拆封驗貨後,再給錢。

“他們想買什麽,可以在網上幫他們找,大屏幕這兒自己挑,挑完了以後過幾天就來取貨了。”老板娘笑著說,“他們天天來,不用通知。”

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農婦董立方恰好來服務站的網上簽貸款合同,她穿著一件大紅色的羽絨馬甲,就是前兩天老板娘幫忙買的,39元。

服務站6月開業,第一個月交易量四萬多,到了10月已經有十幾萬了。

老板娘介紹,好貨傳播特別快,她買了一雙拖鞋,大家看著好,都來買,農村人就喜歡用好的,不講究要跟別人不一樣,“現在全村十幾人,穿著一模一樣的拖鞋滿街走,紅色的。”

在她的手寫購物本上,一戶一頁,有買布鞋、運動鞋、拖鞋的,也有油茶面、燈泡、地漏,還有BB霜。這些東西以前要等到鎮上趕集或者去縣里大超市才能買。在所有業務中,最受歡迎的是手機充話費,原來要去小賣部買電話卡,現在都來服務站,讓楊德超夫婦支付寶付費。

不只是買,他們也學著“賣”。楊德超已經開始籌備網店了,打算趕上“雙十二”。這里從前的羊絨多半被國際上的加工商買走,現在他們想自己加工成被子,在網上賣。

眼下,楊德超夫婦又添了新任務:推薦貸款人。目前柳林村已經貸款給30多戶人,每戶5萬-10萬,共130多萬。

阿里用數據為每個農戶“畫像”

網商銀行“旺農貸”的農戶資質審核分為兩部分:數據儲備與人工分析。線下人工的部分由楊德超這樣的村淘合夥人完成,他們完成第一道手的推薦,然後進入數據庫審核。

“大家夥兒住在一起,都比較了解,誰愛不愛玩(賭博)、家里有幾口人、多少地、啥情況,不用去打聽都知道,特別簡單”,他說。他選出一些有信用的人,也會征求村主任意見,然後把名單報給網商銀行。

這些貸款,無抵押無擔保。利率月息1分,分為6個月、12個月或24個月期限,每月還息,最後還本金。資金都從支付寶走。

今年46歲的馬玉明,就從這兒貸款買了臺拖拉機。有兩個親戚介紹說這邊能貸款,利息不高,他來服務站一問,拿著戶口本和身份證,手機上傳,後臺就審核了。不到一周就拿到了7萬多貸款,現在每月還利息773元。

楊德超說,村里的年輕人基本上100%都會用智能手機和App了,“有的玩不溜的,來村淘站,我用支付寶幫他轉賬,他把現金給我。”

除了身份證和戶口本以外,他會爭取要更多的資料,比如車輛、土地、房子的證件,他也會去家里拍照,這些可以成為增信憑據。

楊德超原來是在邢臺市邊上的一個縣開商店的,因為父母年紀大了,想回老家照顧。他在朋友圈看到農村淘寶招合夥人,就登錄網址,報了名。接著筆試、面試,最終通過。他說,當時競爭還挺激烈,清河縣應聘者幾百人,招了十幾個。他做合夥人的年收入大概五六萬,不如原來做小買賣多,但好在離家近。

目前,類似於楊德超這樣的村淘合夥人有6000多人。網商銀行的目標是達到10萬合夥人,3年內鼓勵20萬青年回鄉創業。

資質審核更重要的部分在於數據篩查。在選擇地區的時候,網商銀行就每個地區的經濟發展、虛假交易和違約情況進行數據追蹤,然後判斷來看要不要開通當地的網貸業務。

“甚至可以說,違約率,在還沒有開始做這個業務的時候,已經在模型中給出了。”網商銀行副行長趙衛星接受南方周末記者專訪時說。

例如清河地區在過去兩三年中做羊絨的所有商家的經營情況,在阿里巴巴電商平臺都有買賣和物流信息,除此之外,還有公開可查的工商信息和部分政府願意給出的稅收信息、水電煤信息。它們都可以構建數據模型,進行計算。

在農戶申請之前,它們就已經完成了對每個人的刻畫,預先放在那里,需要時可立即調用。這個基於雲技術的核心系統是動態的,只要個體行為改變,授信模型就會改變。“數據越豐富,會讓你的畫像越來越精準”,趙衛星說。

目前,旺農貸覆蓋了60多個地區,已貸款給5萬農戶,投放量10億左右。

作為全國首批民營銀行,網商銀行的特點是無現金、無存款,貸款資金都是從其他合作金融機構那里來。

趙衛星介紹,目前他們農村貸款的資金來源有三種:資產證券化,是機構投資者購買的;銀行間的資金拆借,有全國統一的固定回報;也有銀行直接參與投放的。

京東聯手大型農企和經銷商

隨著在農村網絡的鋪設和智能手機的普及,互聯網公司撬動這塊古老土地的可能性前所未有地高。京東農村金融負責人洪潔接受南方周末專訪時說,這是發展農村金融的“窗口期”,據她觀察,目前農村會使用智能手機和APP的人達到至少1/3。

9月推出京東推出的農村信貸產品“京東貸”,選取山東和四川兩地試點,推出兩種不同模式的產品——與大型農企合作的“先鋒京農貸”和貸款給單個經銷商的“仁壽京農貸”。

“先鋒貸”是指京東金融與杜邦先鋒及其經銷商合作、給種植農戶的貸款。覆蓋山東10多個重點區縣,貸款申請金額最高為20萬-30萬。

洪潔說,選擇杜邦先鋒因為它是全球玉米行業的領軍者,在中國經營十余年,數據資料最好,可以跟信貸產品的風控打通,再通過大數據平臺的分析,確定農戶信貸資質。

申請者須是杜邦先鋒的種植戶,線上申請,最快可以當天批複。利率水平基本與銀行和信用社一致。

與網商銀行的模式不同,京東這一模式接入了第三方橋梁:他們不是給農戶現金放款,而是將資金給到杜邦先鋒的線下經銷商,由他們給農民購置生產資料,如種子、化肥。“就是經銷商帶著農戶花錢”,洪潔說。貸款期滿,再由農戶還錢。

經銷商資質由京東和杜邦先鋒一起審核,目前杜邦在國內有400家經銷商,選擇的標準是有過長期合作關系,銷量和盈利都到一定規模的。

在有經銷商介入的模式中,壞賬風險由經銷商與京東共同承擔。

在四川,實驗的是另一種模式:單個訂單融資。第一家合作企業是四川省仁壽縣福仁緣食品開發有限公司,它是京東平臺的供應商之一,在網上賣枇杷。

該公司董事長李誌高介紹,去年12月到今年5月,李誌高跟洪潔聊,探索出了一種新的農村貸款模式:

在種植前期,與農戶簽協議,以高於市場價收購未來果實;這筆收購費用從京東金融貸款,收果時種植戶只要將枇杷送到公司即可,枇杷在京東商城銷售,最終再把貨款還給京東金融。提前預支貨款,這筆錢的流動可以讓農民、企業和京東都取得預期利益。

洪潔對南方周末記者說,這種“訂單式的融資”以後還會繼續做下去。這家公司代表了背後的一群企業:京東的所有供應商、入股企業,及入股企業背後的農產品加工商和供應商,在他們後面,就是大批的農戶。

除了貸款方式不同,阿里與京東的又一個差別在於資金來源:

旺農貸的資金來自網商銀行的銀行間拆借和投資;京農貸的資金來自京東全資入股的小貸公司。

然而小貸公司普遍以高息為特點,京農貸承諾低息,對於如何彌平不平衡的成本,洪潔說,“因為是京東全資控股的小貸公司,產品由我們設計而定,京農貸也不是追求最便宜,而是追求有行業競爭力的利率。”

她說目前京東金融下面有兩家小貸公司,其中一家重慶的小貸公司正在籌備,將專門做農村金融貸款。

洪潔認為,鋪設農村金融,京東最核心的競爭力在於渠道的建設能力。它有自營的倉配體系,在沒做農村金融的時候,京東的配送員就已經觸及了村級。全國範圍內配送站已有四千多個。

如今,不到半年,截至11月2日,鄉村推廣員數量達13萬。

之所以能發展迅速,洪潔說要依賴強大的配送網絡,各地的配送員每天要送貨到村,順便可以幫忙找當地的推廣員。

與村淘合夥人不同,京東的推廣員主要負責營銷推廣和貸後服務,不做農戶的資質審核和推薦。

他們是合同制的兼職工作,按照代理商城上的商品提成傭金。12月起,他們開啟了“尋找最牛鄉村理財達人”活動,也由推廣員試點授信,在農村推廣京東白條、小額信貸、金融理財等產品。

說到農村市場的電商競爭,洪潔說,“大家都是想把這個市場做好,現在更多的是共同教育、引導市場,把這塊市場做大,還遠不到分蛋糕的時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84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