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就是他 用一款App「針灸」汙染中國 馬軍用理性、科學揪出違規證據 讓蘋果也低頭

2015-10-05  TCW

他,設計量化機制,成功讓蘋果、優衣庫、NIKE等跨國企業低頭,要求供應鏈改善汙染問題。他,透過不斷溝通,將企業、地方政府拉入環保工作。他是中國知名的「環保鬥士」馬軍,要讓環保成為「撬(帶)動中國產業升級的支點」。

想像一下:在高雄後勁溪、桃園南崁溪發生汙染當下,民眾一看到工廠違規排放,馬上拿起手機拍照、標定汙染地點之後,上傳至一款順手好用的App。一瞬間, 全台灣有志守護河川的使用者,都收到了這個訊息,同聲譴責汙染廠商,環保單位在輿論壓力下,立即著手追查、嚴格開罰!

很可惜,上述的場景,在台灣仍只是一場夢,但早已在中國實現。二○一三年,一款名為「汙染地圖」的App上線,民眾可以即時得知全中國三百八十個城市的空 氣品質、河流汙染訊息,監控九千多家企業的汙染排放情形,同時開放民眾同步上傳汙染狀況,迄今已超過三百萬人次下載。連央視前主播柴靜的一天,都是從「刷 一下汙染地圖」開始。

「世界上再強大的政府,也沒有辦法獨力治理好汙染,它需要依靠的是像你我這樣的普通人。」在紀錄片《穹頂之下》中,柴靜秀出自己的手機空氣汙染監測畫面,她所秀出的「汙染地圖」App,在今年正式更名為「蔚藍地圖」,誓言找回中國藍天。

震驚!

汙染嚴重 馬軍決心公布數據

這款汙染監測軟體的幕後英雄,是一支戰鬥力高昂、名為「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的團隊,當中的靈魂人物,正是組織的創辦人馬軍。

提起馬軍,許多人或許覺得陌生,但在中國、歐美環保與新聞圈裡,他早已赫赫有名。這位思慮清晰、溫文儒雅,說起話來不疾不徐的環保鬥士,曾獲得有「綠色諾 貝爾獎」之稱的哥德曼環保獎,甚至進入美國《時代》雜誌「年度最具影響力的一百位世界人物」、英國《衛報》「可以拯救地球的五十人」之列。

台灣環保健將、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長賴偉傑認為,馬軍將企業、地方政府也納入環保工作的一分子,而非環境保護的對立面,是IPE的工作模式最值得環保組織借鏡的部分。

過去十年,隨著中國經濟高度發展,工業汙染、相關信息與數據不公開的問題益發嚴重。曾經擔任香港《南華早報》記者的馬軍,被黃河遭受嚴重汙染的畫面所震驚。

「有一次,我站在黃河支流汾河邊上。那段河道乾枯已久,但在我們採訪前下了一場大雨,我就看著那五顏六色的汙水,從工廠區裡一條、一條地流出來,流過青綠 色的麥田,最後全匯集到河道裡。」接受《今周刊》專訪時,馬軍回憶,當時他心中浮現的,是杜甫詩句:「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如今的長江、黃 河,哪裡還有詩中的景致?

除了汙染畫面震撼,受公害所苦的村民向他傾訴時,臉上無助、哀傷神情,更在馬軍心裡打了死結,寫成報導出刊後,問題依然無從化解。類似的畫面不斷累積,馬軍終於決定將胸中的苦悶化為行動。

二○○○年之後,馬軍自《南華早報》離職,進入一家協助外商適應中國環境標準的諮詢公司,在企業運作實務中,他看準中國進入「信息時代」、人人都有行動裝置的優勢,決定以蒐集、公開企業汙染數據為工作方法,對各大企業品牌進行「name and shame」的戰術,○六年創立IPE。

「西方習慣以司法來處理大型汙染公害事件,中國在司法上有所不足,我們引入公眾參與來彌補這一切,而公眾參與的核心,正是信息公開。」馬軍說。但可別因此 認定,馬軍是位擅長煽動群眾情緒、製造政治壓力的運動家,恰巧相反,「與企業及地方政府溝通時,我們是專業地、practical〈實際地〉進行工作,講 求的是事實。」挖掘!

縝密蒐證 成功讓蘋果低頭耐心做苦工蒐集數據、實事求是地反覆檢核,最後精準歸納出企業與汙染之間的關聯。這套工作方法,已經成功讓優衣庫、沃爾瑪、NIKE等大型 企業,因為下游供應商被列入「汙染企業排名」而改變採購策略。當中,IPE與全球龍頭品牌蘋果交手的戰役,更讓IPE一戰成名。

一○年四月,經過長時間的蒐集,IPE彙整蘋果供應商違規排放汙染物質、毒害工人的證據,首度去信蘋果公司要求改善,並公布完整的供應鏈名單,「第一次聯繫時,蘋果拒絕了,他們主張供應商名單屬於業務機密,也否認自家供應商發生環保問題。」但馬軍與團隊並不放棄,他們針對各項疑點再度深入調查,土法煉鋼地比對汙染數據、各公司股價,追蹤每一則財經新聞,挖掘出蘋果的完整供應鏈,「台灣的財經雜誌也給我們很大的幫助,為了投資,大家都盡力把蘋果供應鏈給挖出來。」馬軍笑著說。

經過一年半的漫長奮鬥,忍受「果粉」對他們排山倒海的批評,IPE公開兩份深度報告、與蘋果面對面交手七次,終於讓蘋果心服口服,放棄創辦人賈伯斯最引以 為傲的「供應商保密」原則,公開在中國的一五六家供應商名單,並承諾開放部分供應商接受環境檢測,一旦發現汙染問題,立即要求供應商改善。

「我記得很清楚,一一年八月,蘋果告訴我,或許你們是對的。」受訪中始終保持冷靜的馬軍,終於露出了寬慰的表情。

蘋果之役後,不少在中國的外資企業,都開始對自家的環保標準提高警覺。現在各大品牌只要在IPE的網站,輸入任何一家供應商的關鍵字,就能得知這家企業是否因環境汙染而被舉報、開罰。

「日本企業若(在中國)顯露出怠慢環保的態度,都有可能進入IPE的射程。」日媒《日經技術在線》曾如此報導。

成功讓蘋果低頭而一戰成名,馬軍卻再三強調,IPE不是企業的敵人,「如果企業願意投入汙染改善措施,我們甚至願意協助申請低利貸款。」IPE的核心價值 之一,在於讓環保成為「撬〈帶〉動中國產業升級的支點」,「要環保、還是要發展」的古老辯論,在IPE的工作方法之下,幾乎可說是假議題。

量化!

公開評比 讓官方成環保夥伴不過,在中國複雜的政經環境中,作為知名NGO的領導者,馬軍無疑是、也必須是擅長追求雙贏的。

IPE近年來搭配中央政府日益重視環保、要求監測資料公開的「政策主旋律」,成功地讓許多地方政府成為環保夥伴。「我們設計一套量化的機制,將各地方政府 資訊公開的情況做一個評比,就可以看出誰做得多、誰做得少。」另一名中國NGO資深工作者指出,在中國揭發空氣、土壤汙染,是敏感議題,主事者仍可能有被 調查、「失蹤」,甚至被收買的風險,「IPE的發言講求證據,又願意與官方維持一定的互動與合作,等於幫了環保部門一個大忙。」「就譬如針灸吧!我們力量 或許是小的,但只要下針的穴位是對的,就能發揮作用,改變現狀。」在九月上旬首次來台的公開演講中,馬軍如此譬喻。

無論是面對不願合作的地方政府,或強勢的跨國企業,馬軍都採取科學方法應戰,將汙染巨量數據由鐵杵磨成銀針。「未來,我們也想針對小米手機供應鏈進行監 督、要求改善。」當年那位曾被「五色河流」震撼的年輕記者,如今冷靜而精確地深入穴位,一步步療癒飽受工業汙染之苦的中國。

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IPE為中國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簡稱,成立於2006年。其建立的「中國水汙染地圖」,是目前唯一全面收集中國水質、排汙與環 境違法企業資訊的公益資料庫。IPE擅長將大量分散、未成系統的環境訊息集中,以App、電子地圖等形式展示給公眾,引導公眾利用這些資訊,以公民身分參 與環境決策和管理,或者以消費者身分運用購買權力影響企業的環境表現,促使企業擔負起應有的環境責任。

馬軍小檔案

出生:1968年

現職: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經歷: 《南華早報》記者、曾獲哥德曼環保獎、美國《時代》雜誌「年度最具影響力的一百位世界人物」學歷:北京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新聞系

撰文 / 何欣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56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