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 2014年3月,“買哪兒”應運而生,“只為買房人服務,保證買房人利益”。這不是情懷,是“買哪兒”實實在在要做的一件事。

文丨對話“買哪兒”創始人史剛

房地產這行整整17年,開發商的那些事,那些“不能說的事”,那些“想隱瞞的事”,那些買房人最想知道的事……他最熟悉不過,決定以此為突破口,告訴買房人應該買哪兒,史剛說。

2014年3月,“買哪兒”應運而生,“只為買房人服務,保證買房人利益”。這不是情懷,是“買哪兒”實實在在要做的一件事。

圖片1

【行業現狀之買房人如何買房】

“專業”網友”VS“專業”機構,偏向主觀意向得出買房參考結論

為什麽要在“專業”加引號,在史剛看來,所謂的專業大多浮於表面,目前整個房產經紀建立在賣方市場基礎上,信息源於賣方市場,消費者處於弱勢,無任何對居住有價值的信息供參考,相對被動消費。而在歐美及日本等發達國家,房地產早已從賣方市場過渡到買方市場。

無第三方監督,依賴賣方提供數據作買房參考

互聯網品牌的買房參照:通過網友產生,譽為社群產生內容。其專業性是否有保證?平臺是否為結果擔責?另一方面,網紅效應也讓一部分比較有名氣的“專業”網友知名度迅速提升,是否會為“賣方”利益代言?

如何辯真是件大事:無第三方監督的買房數據是否真實?有經驗的網友或已買房的人能否保證信息的完全真實客觀?

是的,我們要強調的是完全真實客觀,這樣以才能對購房者產生價值,而這件事,必須由第三方來做,辯真是件大事。

【行業現狀之“買房人”痛點,看“買哪兒”如何解決】

賣方宣傳篇

“說好的地鐵房,地鐵什麽時候開通看運氣”

“都是學區房,一街之隔天壤之別”

“低價房”還是“底價房” 

“主城中央鬧市區,也許是郊區”

“宣傳上只有5分鐘路程,也許他說的是飛機的時效”

“高大上的樣板間,結果放不了一個床頭櫃”

……

關於買房,很多人一生可能只有一次,宣傳之無限美好,然並luan,我們不可否認行業的急功近利,我們能改變什麽?在無限憧憬與“坑”之間,“買哪兒”能為買房人提供哪些數據,辨別諸如此類的“錦上添花”子虛烏有的宣傳?

由買方承擔的不菲中介費用

不管線上線下,所有的咨詢全部免費,且客觀公正,我們就是要盡一切可能保障買房人的利益。”史剛說。

“買哪兒要做的是能對結果負責,讓用戶信任的專業機構。我為買哪兒提供的結果代言。”說到買哪兒的目標,被業內戲稱為剛叔的史剛一臉嚴肅。

“買哪兒”提供房屋真實信息,真實測量,以及答疑等服務外,有什麽問題都可以找到買哪兒,並且這個過程是不收取任何費用的”

談及自己曾於2013年參觀小米時,史剛覺得受益匪淺。當時的他,看到小米通過創造質優價廉的商品,通過與粉絲做朋友,從而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帝國,帶動了中國整個手機行業的進步。如果用這樣的模式來改造房地產,通過為買房人提供極致的服務,讓買房人充分信賴這個平臺,得人心者得天下,平臺後續也一定能找到盈利點,也能創造自己的品牌價值。

真實數據如何獲取

買哪兒主打的服務是實地測量,在史剛看來,這是買房人最大的痛,這也成為他最初的切入口。

做了多年的房地產,史剛非常清楚地產商最想“隱瞞”哪些因素,而這些因素卻又是對買房人極其重要的信息。因此,結合多年經驗,他將所有需要測量的方面標準化,並細分為戶型解析、項目品質、區域配套、區域交通、位置及周邊五個方面,共182項,具體包括得房率、物業資質、容積率等細節參數,一一測量呈現。用戶可以通過在線的真實評測信息考慮樓盤是否適合,如需實地考察,也可以預約買哪兒線下買方顧問,買方顧問會陪同進行免費客觀的第三方測量。

除測量外,買房人對於房,往往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比如公積金如何申請試用,相關法律法規、協議簽署等,而這些問題,稍不註意,就是坑。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史剛在產品中規劃了“買否”欄目,為買房人在線答疑。如買房人有更多疑問,也可以在平臺預約買方顧問進行咨詢。

愁首付,借貸流程複雜時間長

根據用戶需求調查,買哪兒還增加金融板塊,為買房人提供貸款服務。

“很多買房人愁首付款,借貸流程複雜時間又長。那我們就幫助買房人做好金融的衍生服務。舊房抵押,裝修買家具等,只要不超過20萬,我們都可以提供幫助。”正如小米衍生的金融服務,隨著客戶量越來越大,客戶需求越來越多,史剛也開始為買房人提供更多定制服務。而這一塊也將“買哪兒”的盈利點提前,使得平臺可以覆蓋掉一部分服務成本。

買房人應該信任誰

有一段時間,手機里裝了不下50款房產類APP,天天研究。史剛發現,幾乎所有的房地產商、中介機構和房產網站都急切地推出APP,跟房地產相關的APP達一千多個,有類似淘寶平臺的APP,主要切交易;有類似大眾點評的,主要是網友分享。

“我要做的就是站在買方的角度,做最值得買房人信賴的買方顧問。只有讓買方真正信任,才有價值。”

史剛所說“真正的信任”指的是“買哪兒”,結合了線上線下服務的互聯網房產類APP,於2015年9月18日正式上線。

這與市場上現有的房產APP差異化在於:目前的APP所有信息來自開發商、房地產代理或者經紀人;而買哪兒是獨立的第三方平臺,提供給消費者的所有信息都是實測,保持客觀公正。

第三方如何保證服務不變味

所有搭建平臺構建體系的基礎就是用戶的信賴,可如何保證平臺買方顧問不被開發商左右,保證所有信息和服務絕對的客觀公正呢?

這也是目前史剛最大的顧慮。為了讓服務不變味,史剛做了一系列的嘗試。

他建立起一套評價體系,所有客戶都可以對自己的買方顧問進行點評和打分,也可以對買方顧問進行打賞。獲得更高信譽分值的買方顧問將獲得更多的派單,而派單跟獎金直接掛鉤。另一方面,真正為用戶提供了可信賴價值的買方顧問也能從打賞中獲得一部分收益。

“從收入體系上進行改變,才能真正改變傳統的灰色鏈條,真正從賣房得利轉為服務得利。而這,是任何傳統的房產中介都做不到的。”在史剛看來,“買哪兒”就是推翻了原有的行業構架,完全新生的一個產品,“這種事情,一定要跳出來,重新去做,才有可能打破它。”

傳統模式的房地產中介為什麽會變味,就是因為經紀人的收入來源於交易,因此,經紀人會以空話謊話來促進交易,快速成單,以此獲得提成。房源時代,誰拿到房誰就贏,經紀人的焦點主要對準房東,根本不會考慮到買家的利益。目前市場上的主要房產APP也大多對準交易,因此,灰色地帶很難避免。

而“買哪兒”一旦將整個信用體系建立起來,以專業的方式提供買房信息,門檻會非常高,短時間內被超越的可能較小。

買方能有哪些“特權”

實地測量、信息咨詢、金融服務,這在史剛看來還不夠,他要為買房人做得更多。在獲得大量用戶信任的基礎上,他開始為用戶爭取更多權利。

“特權房就是我們為購房者爭取的權利,這是在原有樓盤優惠基礎上的額外優惠。我們有用戶,用戶信任我們,這就讓我們更有話語權,可以為購房者去爭取更多的利益。”據他透露,目前在買哪兒平臺上已經有七個樓盤可以申請特權房。

說到小米模式,如果是一錘子買賣,買完房就完事,那遠遠沒有到最精髓的部分。做社群、做粉絲、做圈子,才是小米能一鳴驚人的催化劑。在為用戶提供一系列服務後,史剛希望和用戶交朋友,將用戶真正轉為平臺的參與者,把低頻的買房人聚集起來,把弱聯系變為強黏性,打造高頻的以房為中心的衍生服務,甚至會提供裝修、家居等服務。

未來,史剛還計劃將戰場從新房轉至二手房,再轉到定制房——積木建屋,社群化的經營方式,讓他與這個目標靠得更近。

截止到2015年11月30日,買哪兒2.0版本上線不到三個月,APP下載已達6000多次,有1375組用戶有買房需求;已經為532組用戶線下服務過,其中有147組用戶買房,成交額超過2.9億,轉介紹率高達1:1.8。

目前,買哪兒模式已經在南京啟動,未來將把模式複制到全國,服務於每一個買房人。

“只為買房人服務,能為買房人帶來價值,這事就一定能成”這是所有買哪兒人共同的信念,史剛堅定地說。

圖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