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 民營體檢爭奪戰正在打響。11月29日,美年大健康向愛康國賓發出私有化要約。對此,愛康集團董事長張黎剛稱,對手在“惡意”競爭,並將抵制到底。

這場戰爭背後的兩個人生於同年,在朋友眼中,張是一個“性情中人”,而俞比較“低調謙和”,不同的性格與背景,使得他們選擇了不同的發展道路。他們一路賽跑,俞看中規模優勢,善用資本,長於並購,張更具“產品經理”氣質。如今,他們間的賽跑將如何持續?

i黑馬 葉靜 12月1日報道

他們都出生於1971年,同在上海讀大學,都不甘於按部就班的生活。

俞熔,1993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通信工程系,沒去原定分配的郵電部三產公司,而是加入了一家房地產策劃公司,兩年之後創辦了自己的房地產公司。張黎剛,複旦大學生物系退學,去了美國。

在商業舞臺上,張黎剛成名較早。1998年,這位哈佛大學遺傳學碩士退學跟隨張朝陽回國創辦搜狐,擔任搜狐首任產品經理。11個月後,他創辦了自己的公司e龍,後因與合夥人及資方意見不一,在e龍上市前夕選擇了離開。2004年,張黎剛再次創業,成立愛康網,希望將攜程模式帶入醫療服務業。

進入體檢業,是張黎剛一個“被動”的選擇。張黎剛誌在互聯網。愛康成立第一年,因為受制於線下醫療服務資源制約,在經緯創投張穎的牽線下,張去拜訪慈銘體檢創始人韓小紅,但並未見到韓。合作不成,之後,愛康從線上走到線下,2007年並購了上海國賓體檢,成立愛康國賓。他並不後悔進入線下這個選擇,過去10年,互聯網改變了很多行業,唯一沒能改變的是醫療。他還在繼續尋找線上突破之道。

進入體檢業,是俞熔一個“主動”的選擇。也與上海國賓有關。俞熔誌不在房地產,而想要尋找下一個戰場。2000年時,一度盛傳中國的“納斯達克”將開,他試水投資,雖然“納斯達克”沒開,但積累了投資經驗並有了更寬廣的產業視角。之後,他創辦天億投資。他對醫療產業發生了興趣,並且相信下一輪產業風潮就是醫療。在經歷初期一些摸索後,一個機會使俞接手了上海市衛生局持有的國賓體檢20%股權。

當時國賓體檢營收4000萬元,利潤1500萬元。通過這筆投資,俞熔想明白了幾件事:第一他要進軍健康產業。第二,在這個產業里做那些他能夠駕馭的事情,比如體檢業:它可以複制,質控和體系是可控的,它不依賴於某一個專家,而依賴於一個服務流程;第三,它的市場比較大。俞熔不甘再當小股東,遂退出國賓,轉而自建美年體檢。2007年俞熔將天億醫療更名為每年體檢。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兩人之間並無公開的交集。都在其產業領域里默默生長。直到2011年美年體檢與大健康體檢的合並。美年大健康的出現,使得原本的行業格局被顛覆,體檢產業由此進入“三國”時代。

主導這一並購案的美年創始人俞熔因此走到臺前,比起張黎剛,俞熔成名晚了近十年。接受媒體采訪時,談及前行者慈銘(當時慈銘已申報A股上市),俞熔稱能上市證明這個行業的商業模式行得通;談及愛康國賓,俞熔也稱與張黎剛是“好朋友”,張的太太和他亦是上海交通大學的校友。

但張黎剛還沒準備好接受這個“朋友”。美年和大健康合並後,美年擁有近50家門店,數量排名第一。在公開場合,俞熔不時強調美年已是體檢產業第一大公司。這使得他很快成為同樣“永爭第一”的張黎剛的炮轟對象。

在微博紅火的年代,張黎剛在上面寫道:“某公司一直自稱中國最大的體檢和健康服務集團,那你就把2011、2012年的財務數據拿出來曬曬吧!奉勸不要再說假話了!” 在張的世界里,名次只以營收為標準。2011年,愛康國賓營收超越慈銘,成為行業第一。如果你問張,這些炮轟行為會不會得罪人,他會回複稱他從不主動挑釁別人,只在受到冒犯時選擇還擊。 

不同於張的“性情中人”(張的朋友們語),俞則是“低調謙和”(俞的朋友們語),如上所述,他從不吝惜表達對合作夥伴甚至競爭對手的尊重與贊譽。從天億資本及美年大健康的成立發展史中,也不難發現他的資源調動能力。離開房地產業後,地產商朋友和他一起做投資;進入中歐EMBA後,同學又成為了美年大健康的投資人;他的動員能力不止於此,科技部、各大高新區及上海市政府也相繼成為天億旗下基金的出資人;在一些社會活動及商業活動中認識的對象,也能很快成為他的投資及合作夥伴。據說當年就是在他極力斡旋之下,天億的股東才願意把錢拿出來轉投美年。 

他們一路賽跑,但不同的性格與背景,使得他們選擇了不同的發展道路。俞熔看中規模優勢,善用資本,長於並購。“我們大大小小這麽多並購沒有一例不成功的。”並購之後,原有團隊幾乎全為美年所用,“沒有一個走掉的,走掉了就可惜了。”通過並購,美年獲得了規模優勢,依托於網店布局、門店數量,美年獲得了更多全國性訂單,甚至搶走了愛康的原有一些訂單。

相較而言,張更具“產品經理”氣質。“我這樣一個做互聯網出生的人,真正懂得怎麽去管一家傳統企業,花了四年時間。”在張黎剛眼中,在美國創業創始人把公司創立起來後,可以找到職業經理人把它管理好;但在中國還沒有這麽一個成熟的職業經理人團隊能夠把一家公司管成功。那些成功的公司一定是創始人把它一直管上來的。

在各種公開場合,張黎剛不遺余力地宣傳著愛康的高品質形象。而俞熔也對外表示高端不等同於專業,美年是一家專業的機構,希望服務更廣大的人群。俞熔稱,在追求規模優勢同時,美年也註重“練內功”。2013年起,美年采取了一系列的舉措。

他們的努力都受到了資本的肯定與認同。其中,愛康國賓獲得高盛、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等近1億美元投資;美年大健康則先後接受凱雷、平安保險等機構約6億人民幣的投資。2014年4月,愛康國賓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開募集資金約1.53億美元,成為“體檢業第一股”;2015年3月,美年大健康在國內借殼上市,成為體檢業市值第一大股。

兩家公司努力賽跑的幾年,也是原前行者慈銘受困中國資本市場的幾年。他們的你追我趕,也讓這個行業最早的領跑者韓小紅被淡忘。在參加一個電視節目時,韓說:“我並不像其他企業家對贏的追求那麽強烈。雖然我會為了贏暗地里加班加點,但我不會為了贏去正面沖突。”

如果說線下體檢服務是他們的第一個賽場,那麽在這個賽場上,在完成對慈銘的並購後,美年無論從營收還是門店數量都將成為真正的第一大體檢公司。但他們都沒有將目光止於線下,而是投向另一個更重要、更寬廣的賽場——互聯網醫療。在這個賽場上,不止是他們兩人的競爭,還是與一大群後來者以及手握重金的BAT相競爭。

在線上這個戰場,俞熔又一次展示了投資人的眼光與行事方式,他希望發揮美年大健康的線下入口優勢,為線上醫療投資、醫療創業孵化等服務帶來新的成長機會;而張黎剛則又一次顯示出“產品經理”的氣質,今年四月推出“導醫通”。

他們間的賽跑,還將如何持續?

11月29日,美年大健康聯合了中國知名的投資機構於正式向愛康國賓發出了私有化要約。當晚,張黎剛發表公開信,將美年發起的這一舉動視為“惡意”,並稱將抵制到底。第二天晨,俞熔發表公開信,回應稱不存在“惡意,美年和愛康若能整合協同,對中國的影響也許不亞於阿里、騰訊和華為這樣的世界級企業。

在時間給出最後的答案之前,讓我們再看一眼兩個人的過去,兩個都有著強烈的榮譽感人:

“我需要證明,一個普通人家的小孩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最優秀的人之一。我希望自己可以影響後來的年輕人,鼓勵他們堅持自己的夢想。我要給他們做出榜樣,在商業上取得成功。這就要求我做一個偉大的公司。”張黎剛曾經說。

“什麽能夠這樣讓人日複一日年複一年拼搏?當你面對幾百人,上千人的時候,你腦子里根本不會再去想別的,就一件事,就是怎麽樣別丟人,別挨罵,這種感覺是貫穿在我們整個做企業過程當中,就是說這種強烈的榮譽感。你坐在這個位置上,就得承擔起這個責任來。”俞熔曾經說。

從創辦哈佛中國論壇起,張黎剛就與大人物們為伍,並努力成為有影響力的人之一;而從做投資起,俞熔就把中小創業者們團結在身邊,成為他們的成長導師。

如此相似,卻又如此不同。2013年秋,他們兩人先後在波士堂錄制節目,在那檔節目里,我們看到了註意健康的遺傳學碩士張黎剛幾乎不喝可樂等含糖飲料,而同樣註重健康的中醫博士俞熔則是不喝冷水。在節目現場,曾被小創業者抱怨不夠“親民”的張黎剛說愛跳健美操,因為這是和大家一起做的運動。而總是和小創業者們在一起的俞熔則唱起了歌: 

天涯的盡頭是風沙

紅塵的故事叫牽掛

封刀隱沒在尋常人家 東籬下

閑雲野鶴古剎

快馬在江湖里廝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