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yPal和調研公司Ipsos18日發布第二屆全球跨境貿易報告顯示,今年中國網購消費者海淘的比例上升了9個百分點。此外,美國和日本消費者對於跨境購物的意願最低,而愛爾蘭、奧地利和以色列消費者的意願最高。
中國全球消費大躍進
這項研究調查針對消費者的在線及跨境購物習慣,涉及29個國家的2300多名消費者。
上述報告顯示,35%的中國網購消費者2015年曾以海淘方式購買商品,而2014年這一比例為26%。這意味著更多中國消費者正在進入全球電子商務市場,其持續增長的購買力將吸引多方關註。
“海淘”是近年來興起的網購消費潮流,指消費者不依賴代購商家,直接去國(境)外網購淘貨。 根據此前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14跨境電商調查分析報告》,預計到2018年,中國的海淘人數將達到3560萬,海淘規模將達到1萬億元。
不過上述報告也顯示,中國網購消費者人口的總體增長有限。在過去12個月中有81%的成年網民有網購消費,同比上升了僅一個百分點。
美國出口熱,進口遇冷
和PayPal去年的調研結果一致,“美國制造”在全世界繼續保持影響力。本次調研過程中,25%受訪者表示在過去十二個月曾從美國網站購物。排名第2和第3的是中國和英國,分別有19%和14%的受訪者表示從這兩個國家的網站購物。
然而,美國消費者很少跨境購物。在過去12個月中, 美國網購消費者中從其他國家網站購物的比例為22%,僅高於日本。日本的跨境網購比例最低,為12%。
而最活躍的跨境網購消費者來自愛爾蘭、奧地利和以色列,過去12個月在本國網購消費者中的占比分別高達86%、85%、79%。
在大多數地區,服裝是跨境消費最多的商品,尤其是在東歐。在這一地區,服裝在跨境商品中的比例高達54%。在北美,這一數字最低,但是比例仍然高達42%。
本次調研也顯示,有16%的網購支出在智能手機上完成。在尼日利亞,這一比例翻了一倍多,為37.8%,緊跟其後的是中國和阿聯酋,這一數字分別為34%和31%。
而在移動端購物比例最低的是法國、荷蘭和阿根廷,分別是7%、7%和9%。
成本是關鍵
Paypal本次調研結果也顯示,購買海外商品的成本是影響購買決策的關鍵因素。73%的跨境消費者把價格優勢列為跨境購買的原因,其他重要因素還包括能夠買到本國買不到的商品以及發現新奇有趣的商品等。
運費對於跨境消費者來說,仍然至關重要。幾乎有一半網購消費者表示,如果免運費會讓他們更願意從其他國家網站購物。
由於轉運的費用比國際直郵便宜,此次調研中40%的跨境消費者在跨境網購時使用轉運地址或服務。
PayPal全球商戶與跨境貿易總監Melissa O’Malley說:“通過揭示全球消費者的購買習慣,我們的調研報告幫助更多的企業把握新的全球貿易機會。”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