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 基於“共享經濟”的的業務模式已經讓Uber、Airbnb大獲成功。而在線教育市場,則可能是共享經濟下一個將要顛覆的市場。

在國內,滴滴、Uber等打車軟件已經迅速滲透市場,攪動了出行市場的一灘渾水,打車軟件的“共享”特質讓“共享經濟”一詞開始逐漸流行,人們開始思考共享經濟未來可能會觸及更多領域。互聯網預言家凱文·凱利說:“未來經濟是按需經濟,而不是所有經濟。你隨時可以獲得一個東西,比擁有一個東西更重要。”這一句道出了共享經濟的本質,即共享經濟不是占有,而是共享。

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共享經濟”模式正在改變出行、酒店、旅行等領域,比如Airbnb將住房資源以信息的形式發布到移動端軟件上,以低廉的價格將相關服務出售給消費者。在教育行業,如今也有人嘗試用共享經濟的模式,試圖改變教育資源不均衡的現狀,解決供需矛盾。

而這些基於“共享經濟”的軟件邏輯都是相似的:用戶將手中閑置的資源拿出來,發布到移動端軟件上,以低廉的價格將相關服務出售給消費者。這種新興的業務模式已經讓Uber、Airbnb大獲成功。而在線教育市場,則可能是共享經濟下一個將要顛覆的市場。

相對傳統教育,在線教育軟件有它本身的巨大優勢。比如通過充實題庫內容,擁有教學大綱體系下完整的知識框架與標準的編輯模板,可結構化的呈現內容,有豐富多樣的內容展現形式,包括文本、圖片、聲音、視頻等,但目前許多在線教育APP的模式的瓶頸在於,目前依然是僅僅將線下課程開到線上,如:網校、在線題庫、在線視頻課等,另一方面就是試圖通過技術滿足用戶需求,如:小猿搜題、學霸君等在線教育APP推出的拍照搜題功能。

但它負面效應在於,只提供答案不能真正幫孩子學會知識以及讓孩子擁有學以致用的本領,也不利於孩子的邏輯思維的開發與心智的成熟,因此,這些在線教育的模式並未真正改變學習。其本質上,在線教育作為共享經濟下的一種形態,還沒有在“共享性”的發展觀念上形成革命性的轉變。

在線教育共享經濟的破局:解決教育資源在時間和空間上的不均衡

我們知道,在中國,公立教育處於市場的主導地位;公立教育之外,有眾多的教育輔導機構,在他們背後,其核心資源是老師。老師雖然是各大教育單位的核心資源,但由於教育體制本身原因,多數老師薪水少,難養家,其自身在某一領域的認知盈余並未轉化為實際的利益。而傳統師資教育團隊資源與收入的失衡的現狀,恰恰為在線教育模式建立核心競爭力提供了現實客觀條件。

前面說到,在線教育模式遇到的普遍短板在於,它要麽僅僅將傳統的教育模式搬到了網絡、要麽只是機器連接學生,並不能夠真正滿足學生學習搞懂的需求。因為其中間缺了一個串聯學生與知識的橋梁——老師。老師才是在線教育的核心資源。在線教育領域的“共享經濟”突破點就在於——讓老師實時在線成為一種共享資源。因為在線教育領域的共享經濟,不會跟Uber一樣,它顯然會更簡單,因為所有服務都可以線上進行。

國內目前也開始有在線教育類APP嘗試從這個方向進行破局。今年5月,學大教育與360成立的合資公司上線的口袋老師APP首次采用了“拍照搜題+真老師在線答疑”雙管齊下的模式,口袋老師從拍照搜題切入,接入了真人答疑服務,目前平臺上已積累了6萬名經過認證的老師。口袋老師的教育模式是一種C2C的平臺模式,是一個對於老師和學生來說更寬的入口,每一個學生都會遇到有問題要求教老師的情景,每個老師都能夠在平臺上利用閑余時間簡單輕松的答疑輔導;解決的是老師資源在是“時間”和“空間”不均衡分配的問題,幫助學生隨時隨地可以找到老師,學生隨時問老師而名師在線搶答。甚至,學生可以基於問題持續追問老師,一鍵呼叫老師,老師無限次提問答疑,輔導上不對數據與時間進行限量。這是共享經濟推動在線教育模式的一種微妙變化。

共享經濟下的在線教育,對接了學生的學習需求與教師師資時間空間不平衡的問題。公立學校老師可以通過在線教育平臺,利用閑余時間賺取外快,貼補家用;同樣,由於進入公立教育機構的門檻高(比如需要依賴關系等頑疾存在),在線老師共享模式也可以解決擁有教師資質但無法通過關系等門檻進入公立學校工作的社會教師的需求,他們可以擺脫教育機構而成為自由職業者,為學生提供服務,通過在線教育平臺獲取傭金。

教學服務更適合新“共享經濟模式”:仍需要推動場景優化與服務的標準化

但與此同時,在線教育不僅需要將線下的傳統教育搬到線上,更需要優化傳統教育理念與實踐。前面提到,口袋老師做的比較好的是,讓老師不僅僅做答案的灌輸者,當有學員詢問教師題目的時候,讓在線老師定位學員具體在哪些方面存在問題,從而培養學員系統的解題思路。這對答疑類APP帶來了方向性的指引。

但對於這類服務型平臺,需要進一步思考的是,如何將服務梳理成一種標準化的產品,而隨著在線教育APP的用戶越來越多,老師對接學生方面的服務是否很難控制水準與服務質量的下滑,如何保證交易和場景有效匹配,需要深化並構建老師與學生的連接深度和場景,也就是說,在線教育類APP需要進一步去優化產品細節與場景。

我們看到,在線老師通過出售自己的盈余時間,幫助學生去答疑解惑提高學習能力,它符合共享經濟的本質,即將你閑置的資源共享給別人,提高資源利用率,並從中獲得回報。但是也存在諸多問題,比如需要思考平臺上交易的產品和服務的頻次,更需要建立有效的評價與反饋溝通機制。但目前來看,口袋老師讓用戶自己去評價老師的服務,並將這個作為在線老師盈利的基礎,平臺方基於用戶評價機制給予老師一定的補貼和獎勵。而老師在補貼與獎勵的激勵下,會帶動更高回複效率與頻次以及師生的廣泛互動,繼而推動用戶粘性。

共享經濟引入教育平臺,對於服務需求方來說,它可以解決想享受個性化教育服務的學生的需求,也可以解決想找一位好口碑老師補課的學生的需求。老師有盈利認知與利用閑暇時間謀求經濟利潤上的需要,潛在的市場需求是這種在線教育模式可持續性發展的基礎。

此前有業內人士總結,對於共享經濟來說,“資源過剩”是根基,共享平臺是介質,按需分配是手法,獲得回報是結果。將其對應到在線教育的模式中,引入在線老師按需獲取報酬則恰恰契合了共享經濟的本質,教學服務是信息的傳遞,因此更適合新“共享經濟模式”。

目前來看,在線教育需要通過一種連接機制,打通老師與學生情感連接,建立信任基礎。此外,除了消除用戶學習時間與空間差異和信息的不對稱之外,或許通過整合優秀的師資團隊,也能夠賦予用戶更多的選擇性與更大的想象空間。對於在線教育來說,其“共享經濟”的發展模式必須是可持續的,要知道這次革新和努力不僅僅是一代人的共享,其更大的意義在於福蔭下一代並照亮前路,為教育提供更多可能,讓在線教育回歸教育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