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 如果創業追求的不是物質,那又是什麽在驅動創業者?

前幾天看到一篇文章叫做《孤獨讓人成癮》,文中說所謂成癮的原因並非對外部物質的依賴,更多是精神層面上得到滿足,無關意誌力或者某種讓人著迷的物質。這個說法很有趣,有讀者問,成癮跟創業有什麽關系呢?其實創業者對於某種事物的追求不但是事物本身,外物雖重要,但不致成癮。那創業者為什麽會對創業成癮呢?我來給你講兩個姑娘的故事。

Lily是個海龜留學生,有著被人羨慕的家境和光環。她出身家族企業卻不要父輩的資金,一頭紮進了創業大軍,抱著開創一番大事業的決心開始了苦逼的創業之旅,從以前天天Chanel、Gucci、新光天地、國貿的生活,變為了整日出入中關村創業大街,和小夥伴們埋頭叠代產品與找投資人。

我問其為何要選擇創業時,她給我的答案讓我欣慰而又意料之中。她用綿軟的聲音講著強有力的理由:我之所以創業而為之堅持,是因為它充滿不確定性,這正是它魅力所在。Lily的生活衣食無憂,她在兒時沒有得到的“不確定”性,恰好可以通過創業來彌補。

Allen與Lily的背景截然不同,她是普通大學畢業,北漂一族,爸媽含辛茹苦攢學費供她上學,但她也毅然選擇了創業。和Lily不同的是,在準備創業之前,Allen向親戚朋友借錢上了一個所謂的高端人脈MBA研修班。也許對於在北京創業的她,“人脈圈子”很重要。

Allen在研修班上如蝴蝶般穿梭於各個高端人士之間,身穿Hermes,手拿Prada,完全看不出是一個出身工薪家庭的姑娘,而對她來說所謂的創業也是一個title,需要某種符號充斥在她原來不曾擁有的生活里。美女CEO、“穿Prada的女魔頭”也許是她更想要的。

其實,“創業成癮癥”不是對於創業者壯誌豪情的描述,而是創業者原有的動力和內核。有時候,我們常常被“創業”物化,雖說創業的本質是追求利潤和財富——這無可厚非,也符合商業邏輯——但創業者為之成癮的根源,也許是在內心精神層面上的某一方面沒有滿足,而通過創業這種方式來探索和擁有。

今年年初的時候,有朋友問我“創業是你實現自我價值的唯一途徑嗎?”我停頓了幾秒,竟也楞楞地說了句:“不知道”。回想去年,我曾經高喊“創業是一種生活方式”,當時看起來有點打嘴了。思考當下的創業環境,有時候激發你為之狂熱的往往來自於人性,以及“群眾”的力量。所謂的政策導向、精神層面的渲染會讓看起來聰明的人往往也跟著愚蠢。如同勒龐在《烏合之眾》中指出:個人一旦融入群體,個性便會被湮沒,群體的思想便會占據絕對的統治地位。

不知為何,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當下,聽到“創業”二字,卻稍顯聒噪。看到一些創業者的臉,會讓人想起Poker Face。所謂的“創業成癮癥”更像是自我的探索,而能自知的創業者,也許略顯高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