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晚間,中興通訊發布第三季度財報,報告顯示, 2015年1-9月,中興通訊實現營業收入685.23億元,同比增長16.53%;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26.04億元,同比增長42.19%;基本每股收益為0.63元。
公告稱,在產品方面,2015年1-9月,中興通訊運營商網絡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2.40%,主要是由於國內外 GSM/UMTS 系統設備、國內外 FDD-LTE 系統設備、國內有線交換及接入系統和國內外光通信系統營業收入同比增長所致;手機終端營業收入同比下降 9.01%,主要是由於國內手機終端營業收入同比下降所致;電信軟件系統、服務及其他產品營業收入同比增長 45.78%,主要是由於視訊及網絡終端等產品營業收入同比增長所致。
2015年是中興通訊實行M-ICT戰略的第一年,並提出聚焦四大核心領域,即解決方案要聚焦“運營商市場、政企市場、消費者市場”的客戶核心痛點,並圍繞“新興領域”進行藍海布局。
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前三季度,中興通訊研發投入達82億元,占比達12%歷史高點,主要投入芯片、智能管道、物聯網、SDN、大數據等新興業務。
中興通訊認為“寬帶化”與“泛在化”的萬物移動互聯M-ICT時代的到來,將是加速新一輪創新熱點的動力。報告期內,全球4G網絡由規模部署進入容量提升、性能優化、深度覆蓋的階段,Pre-5G及5G技術逐漸成為行業熱點,推動電信行業增長的動力將從投資驅動轉變為創新驅動,即電信行業的增長將從技術進步帶來的投資驅動,轉變為信息服務和應用創新驅動,創新模式從運營商和設備商主導轉為消費者主導。而受益於產業融合的興起,電信行業擁有較大的創新空間,工業 4.0、智慧城市、醫療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移動電子商務、農業現代化等將為電信行業創新帶來機遇。
中興表示,目前公司已經率先布局5G領域,規劃了由Massive MIMO、UDN、MUSA、iSDN等四大關鍵技術組成的Pre5G,將現有的4G網絡頻譜利用率提升4-6倍。由於不涉及修改標準,中興Pre5G有可能2015年底正式實現商用,比業界普遍公認的2020年正式商用時間整整提前5年。
目前,中興已與中國移動、歐盟、德國電信、日本軟銀、韓國電信、馬來西亞U Mobile等全球多個運營商和行業研究機構達成合作,聯合開展5G相關技術的驗證實驗、技術評估及研發工作。
但雖然運營商與企業業務向好,但此前被寄予厚望的終端業務依然處於虧損狀態。
中興表示,受國內市場影響,以及公司在中國區聚焦精品戰略,公司終端營收同比下降9%。
此前,中興終端負責人曾學忠對本報記者表示,終端方面上半年中興智能手機全球出貨量2600萬部,包含平板、家庭終端在內的終端總出貨量為4600萬。手機廠商的下半年出貨規模通常高於上半年,智能手機2015年出貨目標仍為6000萬。
“這麽多年,很多企業的浮浮沈沈,中興的風格是希望能穩健的走下去。”曾學忠表示,中興終端未來要做到國內市場前三,也是未來在海外市場上唯一可以和華為抗衡的國產手機廠商,年底前將出臺一系列動作為市場造勢。而對於回歸的路徑,中興發布的三步走策略包括:2015~2016年,通過提高軟硬件打造手機爆品;2017~2018年,鞏固手機品牌;2019~2010年,實現國內前三的市場地位。
對於四季度,中興表示將繼續聚焦“運營商、政企、消費者”三大主流市場。
“面向運營商市場,中興通訊將致力於提升管道智能化程度,支撐電信運營商向信息運營商轉型,面向政企市場,中興通訊在提升企業運營效率的同時,積極推動智慧城市建設及各行業向工業4.0轉型,面向消費者市場,中興通訊以用戶價值為中心,強化渠道建設、市場宣傳及設計能力。”中興方面對本報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