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給王維基的信 林智遠

2015-10-08  NM

致香港電視網絡(簡稱「港視」,1137)創辦人兼大股東王維基主席及一眾大小股東:8月底,港視 公布2015年上半年業績,期內虧損逾2.3億港元;9月底,高等法院就流動網絡提供電視服務的司法覆核,裁定港視敗訴。到今天,是否是時候想想下一步應 怎樣走?革新與溢利不相稱

2013年前,港視稱為「城市電訊」,以經營長途電話服務起家,1997年在香港上市,1999年以預託證券形式 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城市電訊為人稱頌的,包括推出IDD1666直撥服務,打破香港國際長途電話服務的壟斷,其後更以「香港寬頻」名義,涉足固定電訊網 絡服務。雖然,城市電訊不斷帶領革新香港的電訊市場,但溢利卻並不穩定。由1997年至2011年,城市電訊的資產回報率平均僅9%,營業額年均升幅僅 9%,溢利率平均僅7%,年度溢利更是一年升、一年跌,其間平均下跌1%。故此,2012年,城市電訊毅然把電訊業務主業,以約49億港元出售,以尋找新 發展的決定,在財務上或可以理解。「眾裡尋他千百度」,城市電訊的新發展是免費電視業務。在香港政府打算開放免費電視牌照的背景下,城市電訊又有經營數碼 電視平台的經驗,再加上免費電視業務看似平穩的回報。例如電視廣播(511),由2003年至2012年的十年,溢利率約13%至30%,平均達25%; 資產回報約13%至27%,平均達21%,溢利率和回報率在在較城市電訊穩定和出色。

小股東要等到何年何月

然而,免費電視是 否真的是城市電訊的藍海?隨着互聯網及手機娛樂的興起,免費電視市場相信已在不斷收縮;此外,2012年前的十年,電視廣播的營業額平均升幅僅 6%,2013年及2014年的營業額更僅增長4%及2%。免費電視或是滿布競爭的紅海,港視由競爭到溢利要多少年?隨着流動電視的司法覆核被判敗訴,港 視只剩繼續經營網購平台、等待免費電視牌照的司法覆核上訴結果、及重新申請免費電視牌照。但司法覆核或重新申請的流程,豈會是一時三刻之事。假如,免費電 視牌照的司法覆核要待終審法院判決,最終判決或要待2016年,甚至2017年才有結果。就算終審最終裁定港視勝訴,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也要經過一定程 序討論及頒發免費電視牌照,不用等到2047年,或至少要等到2018年,甚至2019年或2020年了!出售電訊業務後,港視錄得大額溢利,但接着 2013年8月的年度業績,虧損已逾4,000萬港元;2014年12月止的16個月業績,虧損逾2.3億港元;2015年上半年的業績,虧損逾2.3億 港元。無論責任誰屬,港視虧損不斷擴大,主席及管理層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是時候想想辦法,是時候想想怎向股東交代和問責。

建議派發不須運用的現金及金融資產

上 週五,港視股價收報1.69港元,市值不足14億港元,而港視2015年6月底的資產淨值逾28億港元,港視資產淨值已逾市值約一倍。港視資產中,其他金 融資產、存款及現金合共逾22億港元,就算12個月內不須運用,被歸類為非流動資產的金融資產,也接近13億港元。以此等現金及金融資產狀況,港視有足夠 能力,每股派發等同或超過上週五收市價的現金股息,而不影響港視的運作。在追求公義及夢想的同時,港視管理層也可為股東,全力承擔受託的責任,並爭取最大 的利益,為何不可?

執業資深會計師,會計專業發展基金主席,最愛與太太旅行,出名講talk及撰寫大學會計書,其著作已被翻譯成不同語言。目標以淺易簡單的方法,使牛頭角順嫂也能看懂會計數字和陷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614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