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斯汀·特魯多本周當選加拿大新一屆總理,將於下月初正式上任。
雖然沒有正式上任,他已經給美國總統奧巴馬打了個電話,告訴奧巴馬加拿大將撤回正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的空襲“伊斯蘭國”戰機。目前這些戰機正在當地執行美國領導的空中打擊任務,特魯多似乎在向外界傳遞一個信號:新總理上任,加拿大要“新人新氣象”。
當然,輿論早就註意到特魯多的新氣象。實際上,撤回戰機在新氣象中還算不上特別重要的因素。因為一來,有媒體報道,加拿大在伊拉克和敘利亞只有六架戰機執行任務;二來特魯多雖說將要撤出戰機,但並沒有說什麽時候撤,而根據原計劃,這些戰機本來就只是執勤到明年三月份就回國。是否提前撤出,象征意義大於實際影響。
輿論關註特魯多,更集中在特魯多的家世和他的自由派色彩,將會給加拿大帶來什麽樣的影響。
特魯多家世值得一說,因為他的父親皮埃爾·特魯多在1968年當選為加拿大總理,制造了“特魯多風潮”,也是加國歷史上“最成功”的總理之一。常有人把他和美國的風雲總統約翰·肯尼迪相提並論。
老特魯多還可以稱得上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在中美關系還沒有解凍的時候,老特魯多領導的加拿大在1970年就與中國建交,而且他還三次訪華。在任期間還給中國人非常熟悉的加拿大“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樹了紀念碑。
因為時隔近半個世紀父子兩人先後當選總理,所以加拿大媒體也在談論,是不是可以說他們有了個“特魯多王朝”,或起碼是特魯多政治家族,就想美國的肯尼迪家族一樣。
能否稱得上是“王朝”還不好說,但是特魯多和他父親一樣是個色彩鮮明的自由派,則是肯定的。
正是因為特魯多自由派色彩如此鮮明,所以美國和加拿大的媒體把他和奧巴馬相提並論,甚至有報道里把他稱作加拿大的奧巴馬。有意思的是,他的競選口號是“真的變革”,也和奧巴馬2008年競選口號“改革”相呼應。
奧巴馬當年競選獲勝,輿論普遍稱那是美國自由派的真正勝利,終結了令人厭煩的保守主義者布什的八年統治。而特魯多成功當選,輿論也普遍認為,讓加拿大自由派“受夠了十年”的保守主義者蒂芬·哈珀政府終結。加拿大將迎來很徹底的變革。用特魯多許諾的話就是,“這次是要真的改變,朋友們,是真的改變。”
他將會怎樣改變加拿大呢?當然是改變哈珀時期的內政外交。哈珀是個有名的保守主義者和強硬派,他當政時期,削減稅收,取消不少政府項目,通過嚴厲的反恐法律,和加拿大的地方政府關系也很緊張,在移民和氣候問題問題上強硬,也不賣俄羅斯的賬。加拿大自由派認為,本來他們的國家在世界上的形象就是“自由化”、“人道主義”、“國際和平主義”的,結果所有這些都被哈珀近十年的執政給破壞了。
所以從目前來看,年輕帥氣的特魯多上臺後,與哈珀相比,幾乎將要反其道而行之。特魯多已經承諾,他的政府將會增加對富人的征稅;在氣候變化方面采取更加積極的措施;在移民問題上更加溫和,更多接納難民;修改反恐法案;讓大麻合法化——都是純正的自由派觀點。至於和地方政府關系方面,加拿大媒體已經有報道,在獲悉特魯多當選之後,多名省長都表示很“樂觀”。
如此看來,如果這一切真的要實施,特魯多和哈珀唯一的共同點就是一如既往地重視經濟發展——當然,現在有哪個國家哪個政府敢不重視經濟發展?
當然,奧巴馬當年勝選時,也曾雄心勃勃,要將布什政府的政策翻個底朝天,然後兩屆八年將做滿,發現其實挺不是那麽回事。外交上自不必說,想結束戰爭卻偏偏結束不了;就是內政上最大成功“奧巴馬醫保”,在國內執行過程中也屢遭挫折。
“中國老朋友之子”能否如願把一個“自由、人道主義”加拿大帶回國際舞臺,也還真不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