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解讀歐盟貿易投資新政:納入反腐新規 積極轉向亞洲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700445.html

解讀歐盟貿易投資新政:納入反腐新規 積極轉向亞洲

一財網 馮迪凡 2015-10-21 21:54:00

“惠及所有人的貿易”才是真正新一代貿易協定應有的模式,也是歐盟政策制定者心中,“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定”(TTIP)所應開創的多邊貿易時代。

在歐洲人看來,美國將“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議”(TPP)稱為“21世紀最具雄心的貿易協定”,實在有點自吹自擂,言過其實。

雖然目前無法看到TPP的細則,但根據公布的概況看,TPP並沒有做到高標準的監管融合。具體而言,在多邊貿易體系中,僅僅降低產品關稅或貿易壁壘來削弱對本國生產商的保護,這樣的貿易談判仍沒有跳脫世貿組織(WTO)多邊體系範疇。

雖然在TPP中也添加了同環境、勞工保護等相關內容,然而“惠及所有人的貿易”才是真正新一代貿易協定應有的模式,也是歐盟政策制定者心中,“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定”(TTIP)所應開創的多邊貿易時代。

正如歐盟委會貿易委員馬爾姆斯特倫19日在講話中所提到,歐盟貿易的新戰略建立在有效性、透明度和價值觀三大核心基礎之上;歐盟必須捍衛歐洲的社會和監管模式,借貿易協定將原則轉化為行動。

概括而言,歐盟的新貿易投資政策有以下重點:首先,更加強化推行服務貿易,特別是快速增長的電子商務服務,並確保在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中,為中小企業尋求更多機會,最終設立一個新的國際投資法庭系統,替代極有爭議的“投資者—國家爭議解決”(ISDS)條款。

其次,高度透明,接受公眾監督。這意味著談判文本必須公開。第三,維護歐洲社會和監管模式,並對外推行價值觀。在這一方面,歐盟希望推行高標準的監管融合,將反腐敗、使用可再生能源等條款寫入談判文本,並監督供應鏈。

不過,作為傳統國際貿易體系的三支點之一的歐盟(另兩大支柱為美國和日本),已坦然承認其軟實力下降,無法像在二戰後的黃金時代那樣在全球推行其貿易模型。歐盟此次的新貿易政策可否執行,也很大程度上要仰仗於其FTA談判對手的認同度。

看好電商發展潛力

在漫長等待之後,歐盟委員會頗有心計地在TPP談判塵埃落定之後公布了其新的貿易和投資政策,並意味深長的起名為“惠及所有人的貿易:邁向更負責任的貿易和投資政策”。其中,“惠及所有人的貿易”明顯體現了新一屆歐盟委員會向歐洲左派的妥協,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代表中小企業而非傳統跨國企業的利益上;而“更負責”一詞則點名歐盟未來的貿易政策將專註於高標準的監管融合。

首先,在各類FTA談判中,歐盟決定要繼續消除非關稅壁壘,增加服務貿易。

技術的進步使跨境服務更為便捷,而制造業本身也嚴重依賴於各種服務,比如培訓、物流、保險和電信等。因此,歐盟認為,目前有更加強調對“移動能力”的需求,比如在安裝或維護出口貨物方面的專家、高級管理人員和其他服務提供者,而且強調對於此方面專業資格的認證。

這一決定也是同歐盟在WTO規則下進行的《國家服務協議》(TISA)多邊談判和《環境貨物貿易協議》(EGA)談判所相互支撐的。

具體在各項服務貿易之中,歐盟又將電商領域看作為極有前途的領域,特別對於中小企業而言,電商能為他們拓展市場增加更多的機會,因此歐盟認為,在貿易政策方面,必須促進這種類型的交易。

更重要的是,在今日的數字世界中,歐盟認為FTA協議必須在確保順暢的數據流、解決不合理的數據定位、數據存儲需求以及確保數據保密方面,尋找恰當的平衡。

妥善處理投資問題

通常,雙邊投資協定是單獨談判的。未來,歐盟希望將投資和投資保護條款同貿易談判合並。而在歐盟極其具有爭議的ISDS條款方面,歐盟委員會的最終目標是創立一個新的國際公共投資法庭系統。

在TTIP談判中,ISDS成為民眾最為反對的條款。為應對民眾疑慮,歐盟委員會於2014年3月開始在網絡上發起公眾咨詢調查,最終收到了15萬份回複,創下歐盟委員會公眾咨詢調查史上的最高紀錄。其中97%的公眾反對將ISDS條款納入TTIP。

在普通歐盟民眾看來,ISDS旨在保護外資,特別是大型跨國企業在投資國的利益。當出現利益沖突時,外資可以繞過主權國家,在國際仲裁場合對投資國政府予以起訴,也就是所謂投資者(Investor)針對東道國(State)的起訴機制。

歐盟新的貿易政策顯示,歐盟向公眾壓力屈服了。歐盟委員會貿易司在此次新的貿易投資政策中,正式提出要用“投資者法庭系統”(the Investment Court System)來代替ISDS。投資者法庭系統將比ISDS制度更加透明,擁有15名獨立法官,並具有上訴機制。法官將由美國、歐盟和第三國任命。

然而在安撫歐洲左派的同時,歐盟委員會的此項決定令他們失去了來自商業團體的支持。歐洲商業群體“商業歐洲”指出,在此法庭之下,如果打輸官司,投資者將需要支付所有仲裁案件相關費用,這樣的安排就會嚇跑小企業。同時,如果設置上訴機制,那麽該機制一定會被頻繁使用,從此令案件審理時間冗長,花費巨大。

歐盟委員會方面則回應,“即便進入上訴階段,整個程序將不超過兩年時間。”

除此之外,在貿易政策中,針對TTIP“暗箱操作”的質疑,歐盟決定像公布TTIP談判文件一樣,公布歐盟所有貿易投資談判中的重要文本。比如,目前歐盟已公布與東部和西部非洲經濟夥伴協定的相關新的文本。

反腐將寫入新一代FTA

在TTIP談判開始之時,美國業界和公眾第一次普遍得知歐洲政策界有多麽“看不上”美國的標準。

在許多多邊貿易會議場合,歐洲貿易組織代表都會反複驕傲地重複一句:“我們歐洲的標準是最嚴格的。”以化妝品而言,根據歐盟的標準,禁止使用的成分超過1200多種。而在美國,這個數字僅僅為12種。

在上周五愛慕尼德民調公司公布的最新民調中顯示,46%的德國人認為TTIP協議是個壞東西,反對率幾乎過半,其主要的反對理由即TTIP如果不能堅持歐洲的高標準,屈從於美國的“低標準”,將損害歐洲人的健康、消費者安全以及環境標準。

作為應對,歐盟表示,要在新一代的貿易談判中,堅決維護社會和監管模式,在全球推廣歐洲價值觀,其中就包括道德的交易和反腐。

在新一代的貿易政策中,歐盟希望將這些歐盟內的標準推行到全球的新一代貿易協定之中。體現在實際操作中,就是在所有的FTA協定中,爭取添加“可持續發展”章節,增添推行能源能效和對新能源進行交易的環節。在所有其新簽訂的FTA中都增添反腐敗條款,並監督歐盟貿易夥伴執行核心勞工標準條款情況,同時也要確保對供應鏈進行更負責任的管理。

歐盟在文件中指出,“將在未來所有的貿易協定中都對反腐敗條款進行有雄心地談判。首先將從TTIP談判開始。”

雙邊貿易締結向亞洲傾斜

多年以來,歐盟的貿易政策是支持WTO規則下的多邊貿易談判,在此次新的歐盟貿易政策中,歐盟終於決定放棄“僅僅抱著一棵樹不放”的行為,而更加務實地同重要的夥伴國家進行雙邊談判。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歐盟同美國和日本所將達成的雙邊貿易談判,以及同中國所進行的雙邊投資談判。

此外,由於周遭世界變化,歐盟決定不僅與傳統的貿易夥伴開展談判,還將與工業化和新興國家簽訂協約,而歐洲媒體則戲稱這是歐盟貿易政策的“亞洲轉向”。

其中,歐盟重點看上了亞洲區域,希望盡快重啟同馬來西亞、泰國、印度、東盟的談判,並在“當條件合適”時,開啟同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的自貿區談判,還希望同緬甸締結投資協定談判。

在其他方面,歐盟希望在2016年盡快向歐洲議會和歐盟理事會提交已經談妥的歐盟—加拿大自由貿易協定,並希望盡快得到同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貿易談判授權。針對與俄羅斯的貿易關系,歐盟指出,目前歐盟與俄羅斯的關系是具有“挑戰”性的,固然歐盟的戰略目標是同俄羅斯實現更緊密的經濟聯系,不過這將主要取決於俄羅斯的內政外交。

編輯:潘寅茹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555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