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證義搜查線3 第5集 守業感想(初步版本)

這一集的著墨點在於財困公司和其疑似的解困轉型方案。這一集的寫法較第3集更好,描述到一家人的感情、股東的瓜葛和拯救公司的困難,和各種理性現實的考慮,最重要我有幾位演員筆者也很喜歡,包括大AL、樓南光和方健儀,特別是大AL表現,的確描述了那個父女情、撲水的困難、保住家業的努力失敗的感覺,分數頗高。

這一集的內容,容許我做文抄公一下:

「陳浩揚和陳子龍這對兄弟,從父親手上繼承陳氏玩具上市公司。可惜,公司老化,經營逐漸­步入死胡同。銷售慘淡、資金不足、廠房工人罷工、欠債壘壘…&hell­ip;種種消息都預示陳氏將會清盤。

身為董事長的大哥陳浩揚,為堅守家業,不欲就此結束公司,設限三日,希望籌集資金,挽­救劣勢。他四出奔走,終於得到某富商出手幫忙!

陳浩揚把好消息帶回公司,卻發現廠房早已被陳子龍聯同其他董事變賣,他們甚至把所有資­金,購入完全不符價值,但有親屬關係的回收公司,暗取回佣,企圖在陳氏結束前大撈一筆­!為了家業勞碌半生,甚至連家庭也賠上的陳浩揚,心血竟毀於一旦,兩兄弟因而決裂。

同一時間,陳氏廠房罷工的消息,終於紙包不住火,在市場上傳出,令公司股價急速下跌。­證監會發覺情況異常,於是展開調查...」


在現實來說,當然證監會說是改編現實個案。但事實上,據筆者估計,個案主要來證監自2個事例,並可能參考一家現實的上市公司財困個案:

1. 大凌集團(0211): 在2008年,證監會指稱,該公司在2000年至2001年,隱瞞了多起關連投資及貸款交易,張志誠、楊杏儀夫婦把股東約8,000萬資金據為己有,最終他們兩位及另外兩位董事在2012年被取消董事資格,為期7年至12年不等,並需賠償8,500萬予公司,最後在2012年6月和2013年分1期還款和2期購入物業解決。

2. 科浪國際(2336,現稱海亮國際): 2011年,該公司董事及財務總監王樹永及李澤滔被指他在2008年並無披露在10月及11月間隱瞞公司財務情況轉壞,欠債及廠房停產之消息,詳細請看文件。最後被取消董事資格3年半至5年不等

3. 合俊集團(2700,現稱格林國際控股): 2008年,這公司經營玩具業務,在高價收購一個垃圾銀礦後不久
,公司就出售廠房物業,不久就破產清盤倒閉,最後董事被譴責,歷經重組才成功。

總的來看,現代社會變化的非常快速,對公司披露的要求只會更高,不會更低,總會有欠妥之處,但刻意的隱瞞下,時間窗已愈來愈少,證監的調查速度如果仍是這麼慢,顯然可能不太合符現實需要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113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