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個半月變十五億-采藝多媒體(8130)(updated 2009/7/10 11:30pm)



該公司原為杜琪峰的銀河影像,原欲在2002年5月上市,其後第二大股東天幕的兩位股東,劉天王和中建(138)麥先生股東不和,後來麥先生出售自己手上的股份,使上市能繼續進行,最終在2002年8月股市低潮上市。

最初公司欲發行1.4588億股,招股價為50仙,集資約7,000萬元,但因股東不和及市況不好的關係,招股價降低至30仙,其中6,188萬股為現有股東批售,套現約1,856.4萬。只有 6,941.2萬股是新股,公司集資額僅2,080萬,淨額更只有1,700萬,可見目標是如何。

2002-04-22 信報

杜琪峯旗下銀河影像擬上市     



電影製作公司銀河影像有意於創業板上市集資,該公司董事杜琪峯【圖】表示,除電影製作外,今後仍希望參與部分電影的投資,以及進一步鞏固創作部的實力。

該公司預計今年可完成約六套電影,其中二部將與國內合作拍攝。近年杜琪峯執導及銀河製作的多套電影的賣座情況不俗,如《鎗火》、《孤男寡女》及《暗戰》等,荷里活的電影公司更有意開拍《鎗火》的荷里活版,目前正就版權進行洽商。

冀把業務拓展至電影投資

過去銀河專注電影創作及製作,未來電影製作仍是銀河的核心業務,但杜琪峯希望今後把業務範疇拓展至電影投資,而該公司未來的增長主要來自增加製作電影數目、提高影片素質、加強成本控制及電影投資的利潤。此外,該公司亦有考慮發展電視劇製作,但杜琪峯強調電影製作才是該公司的核心。

該公司向以電影製作為主,相對風險較少,杜琪峯表示,過去未出現爛尾情況,但毛利有一定限制。若參與電影投資,除了需要更多資金外,亦要承擔更高風險;若電影賣座,電影發行將取得更可觀的利潤。此外,該公司亦有意發展龐大的國內市場,但暫時仍限於合拍電影。

目前銀河製作的電影資金,主要來自香港及台灣,像《鎗火》便是台灣的資本,電影完成後,版權屬投資者(片主)所有,而銀河則包辦所有製作,一般毛利不會低於一成二。除了製作費外,該公司亦會與片主議定影片發行利潤的分紅,但主要收入仍來自電影製作,過去該公司逾九成收入來自電影製作。

杜琪峯指出,一部成功的電影除了要有好的創意外,仍需配合精確的市場計算及成本控制,近年香港電影低迷,其中一個原因便是缺乏市場觸覺,像過去看電影的主要為男性,所以一些黑幫片便有一定捧場客,但現在到戲院看電影的女性大增,觀眾口味亦改變了,這是《孤男寡女》這類電影受觀迎的原因。

已有一班固定製作班底

他說,經過多年經驗累積,對於市場口味及成本控制已掌握得很好,亦有一班固定的製作班底。九九年他更辭去中國星(三二六)營運總監一職,專心投入銀河。他希望能進一步鞏固創作實力,除了他本人外,亦希望引入其他創作人才。

杜琪峰目前持有銀河約五成股權,第二大股東是劉德華的電影公司天幕,銀河影像財務總監聶嘉寶說,該公司去年營業額約一億元,盈利約數百萬元。據悉,該公司計劃集資約七千萬元,包括新股及舊股,預期最快可於下月上市■
 
2002-08-12 太陽報
劉德華對麥紹棠 轉售股權不知情     



對於天幕股東麥紹棠轉售所擁有的銀河映像的12.5%股權,劉德華表示全不知情,更強調原本由天幕所佔的25%股份,早已由他及麥紹棠以私人名義平均攤分,他說︰「我唔知佢哋點運作,亦唔知麥生嗰邊點做。」

劉德華昨日出席在沙田舉行的《共創美麗的一天慈善紀念封義賣日》,為博愛醫院籌款。對於有報道由杜琪珉佔大股的銀河映像,原定五月中在創業板上市,後因佔兩成五股權的天幕公司內部發生爭拗,令上市計畫受阻。天幕股東之一的麥紹棠因此轉售旗下的12.5%股份予獨立第三者,令銀河映像可排除障礙等候上市。對此,華仔表示全不知情,因為他與麥紹棠早已改以私人名義平分那兩成五股份。

以私人名義攤分股份

劉德華說︰「我唔知佢哋點運作,亦唔知麥生嗰邊點做,因為早喺第一次話要上市嘅時候,我哋已經簽晒文件,將股份賣晒出嚟,即係話嗰兩成五股份唔係天幕嘅,而係我同麥生以私人名義擁有。」

活動中,華仔除呼籲歌迷購買由他親手題字的紀念封,並跟訂購了金裝慈善紀念封的總理合照。不少總理跟華仔合照時都非常興奮,原來他們大部分都是華仔的歌迷,但礙於年齡問題而沒有加入歌迷會。華仔說︰「佢哋想我為佢哋呢啲中小企業人士成立另一個歌迷會,到時嘅活動可能係探媖廠房啦咁!」

問華仔知否有傳其好友伏明霞已懷孕兩個多月,他笑笑口說︰「佢有咗BB?恭喜佢囉!(有冇同佢聯絡?)我不嬲都有Send Email畀佢,不過佢成日飛嚟飛去,少咗聯絡啦!」

2002-08-14 成報

銀河降招股價上創業板     



【本報記者石永樂報道】由香港導演杜琪峰創立的銀河映像(8130)正式宣布捲土重來在創業板上市,招股價大幅下調4成至0.3元,令集資凈額亦減至1700萬元,惟杜琪峰藉出售舊股套現近千萬元。

出售舊股套現近千萬

集團早前計劃以每股0.5元作招股價,惟因股東出現爭拗及市況欠佳而一度延遲,杜琪峰昨於記者會上亦承認,確因市場氣氛欠佳而調低招股價,但強調集資額足夠集團發展之用,在1700萬元的集資凈額中,主要用作成立剪接及錄音室,以及作聘請當紅藝人和主要製作人員之預付酬勞,另預留資金投資製作1至2部電影。惟招股書顯示,至9月30日止前已將動用集資凈額中的1270萬元,杜氏解釋電影製作多為前期投資,但未有回應往後3年的開支將如何應付。

杜琪峰透過出售2856萬舊股套現950萬元,另執行董事陳道好亦出售2380萬舊股套現714萬元。


劉德華倘敗訴須沽貨 銀河映像集資額大減
    



由大導演杜琪峯控制的銀河映像 ( 8130 ) ,昨日「捲土重來」。由於市況欠佳,銀河映像發售新舊股所得金額,較原本計畫大幅減少,招股價也由原定的約五角降至三角。

而主要股東影星劉德華與銀河前股東中建電訊 ( 138) 之間的法律訴訟尚未解決,令銀河的上巿計畫蒙上陰影。

根據銀河映像的招股文件顯示,劉德華目前仍就遭銀河前股東中建電訊 ( 138) 索償一億五千萬元而展開法律訴訟,劉氏若然敗訴,便須要在一年禁售期內出售手上逾一成的銀河權益。

一旦劉德華逼於沽出手上股份,無疑會令銀河的「街貨」激增,將直接影響股價表現,故訴訟結果彷彿成為了銀河投資者的「計時炸彈」,隨時爆發。

敗訴街貨將激增

與此同時,劉德華本身亦向由他與中建電訊合資的天幕電影,索償一千五百萬元的演出費用。招股書中已指明,若劉德華勝訴,可能令天幕出現財政問題,最終導致天幕未必可以履行委任銀河拍攝電影的工作。而據了解,天幕已委任銀河替其開拍六部電影,佔該公司已取得十九份拍攝合約的三分之一,天幕的電影合約若停止,將對銀河的收益構成嚴重負面影響。

對於上述兩項訴訟,銀河映像主席杜琪峯昨日未有正面回應,只表示劉德華是否該公司的股東都不會影響業務運作,而今年內亦未有計劃開拍天幕的電影。

其實,銀河映像除受法律訴訟問題困擾外,該公司資不抵債的情況亦十分令人憂慮。招股文件中就顯示,截止今年三月底止,銀河的有形資產只有七十二萬元,但負債卻高達一百九十一萬元。

新鴻基證券策略員李錦指出,由於兩宗訴訟的結果難以預測,但均對銀河現有的電影拍攝業務以及股價構成十分負面的因素,加上該公司目前處於資產水平偏低,散戶不宜貿然入巿。

資不抵債亦堪憂

按照銀河映像的上巿計畫,該公司將以每股三角進行招股,合共發行約一億四千六百萬股股份,其中九成會作私人配售,餘下一成則作公開發售用途。

據了解,由於包括杜琪峯在內的幾位主要股東,合共出售約六千二百萬股舊股,套現約一千八百六十萬元,故銀河新股實際只集資二千五百二十萬元,在扣除上巿費用後僅餘約一千七百萬元,較原計畫新股集資逾五千萬元縮減約一半。

由於該公司會於一年內投資一千二百萬元,作為增購拍攝器材之用,就連銀河在招股書的風險因素中指出,該公司在上巿後仍可能出現資金短缺的情況。記者陳國建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20813/00000MC20020811123217T.htm


因資金短缺,上市1年後已,杜先生放棄公司大股東地位,把殼股控制權出售予裕泰興的羅先生,全購價2.5仙,財顧是金仔。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30911/GLN20030911005_C.pdf



賣殼後,並在2004及2006年供股及批股集資,2007年10合1。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40315/GLN20040315036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40422/GLN20040422016_C.pdf



2004年,4供1,發行1.61億股,每股3.7仙,集資595萬,包銷商是金仔。

最後供股除大股東外,只有約10%的人認購,故包銷商「已促使由七名獨立第三者認購所有待認購之發售股份」,該批沒人認購的佔擴大後股本約9.36%。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61129/GLN20061129006_C.pdf



2006年,又再發行1.61億股,每股2.2仙,集資342萬,配售代理是金仔。

由此可見,金仔對此殼的控制權已不少。

合作三年後,杜先生購回自己的業務,羅先生的業務仍然暫時保留,其後易現名至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70504/GLN20070504002_C.pdf



既然拆伙,上市公司就無必要留,於是金仔接手。

一系列集資行動展開,終成為一項集資工具,更成為刁之垃圾場。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70315/GLN20070315006_C.pdf



2007年3月,發行2,500萬可換股票據,每股換股價25仙(合股前2.5仙),發行1億股,可見是洗殼。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70831/GLN20070831045_C.pdf



以2,400萬購入一物業,以每股換股價24仙(合股前2.4仙),5%息率的可換股債支付,可換股1億股。公司同時宣佈2供1,每股15仙,集資1,810萬。

在之前之後,大量舊董事離開,新人上場。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71026/GLN20071026071_C.pdf



公司宣佈大舉發股,先以每股12仙(合股前1.2仙)批售4,986萬股,集資約550萬。

同時像中國科技(985)、利來(211)、中策(235)等公司的方法多發行13.5億股,其中包銷4.5億股,盡力方式批售9億股,最多再集資1.62億。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109/GLN20080109049_C.pdf



2008年1月,羅先生以200萬購回自己的東西,終結束對此殼的控制。

2008年2月,10合1。又削股本,為更大集資鋪路。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205/GLN20080205082_C.pdf



2009年1月,更成為中國星購地的配角。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4484



1個月不到,遷冊,又10合1,削股本,又玩多一次。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90218/GLN20090218031_C.pdf



今晚又來過。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90709/GLN20090709044_C.pdf



公司宣佈收購Grow Harvest購入從事向中國保健行業提供醫療資訊數碼化系統的公司,作價最高為15億,其中7.5億以現金支付,7.5億以可換股債支付,每股10仙(合股前0.01仙),共發75億股。

該公司與天津港宏科技有限公司訂立總服務協議,公司首先會向天津港宏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區域網絡(LAN)及都會網絡(MAN)定製Wi-Fi/RFID識別應用系統,並已經及將會與中國國內醫院訂約按獨家基準提供Wi-Fi/RFID服務,由二零零九年六月一日起計為期15年。

當中有估值及保證EBITDA的條款,可下調代價。

但是,該公司資料如下:

目標公司是一間投資控股公司,乃於二零零九年五月十八日在英屬處女群島註冊成立為有限公司。目標公司由賣方實益擁有。

 


目標公司乃Gold Asia全部已發行股本之實益擁有人。

Gold Asia於二零零九年五月二十五日在香港註冊成立,主要從事向中國保健行業提供醫療資訊系統,其中包括保健資訊系統及區域網絡(LAN)及都會網絡(MAN)定製Wi-Fi/RFID識別應用系統。Gold Asia已與天津港宏訂立總服務協議,據此,Gold Asia首先會向天津港宏提供區域網絡(LAN)及都會網絡(MAN)定製Wi-Fi/RFID識別應用系統,並已經及將會與中國醫院訂約按獨家基準提供 Wi-Fi/RFID服務,由二零零九年六月一日起計為期15年。

 

儘管公司成立日子尚淺,但憑藉其自身之技術專長及來自享譽國際之世界級資訊科技公司之技術後盾,目標集團可提供此類服務。目標集團已就提供Wi-Fi/RFID服務與享譽國際之世界級資訊科技公司簽訂技術支援合約。據本公司獲悉,截至本公佈日期,天津港宏已與30家中國醫院簽訂合約,將向該等醫院提供區域網絡(LAN)及都會網絡 (MAN)定製Wi-Fi/RFID識別應用系統,並預期會在未來三個月與另外20家醫院簽訂合約。

 


目標集團之業務將由目標集團現有管理層運作管理,計劃於收購事項完成後委任一名諳熟目標集團業務管理之董事加入董事會成員。此外,目標集團已與多間享譽國際之世界級資訊科技公司簽訂技術支援合約,該等公司將就提供Wi-Fi/RFID服務給予技術支援。

 


由於目標公司及Gold Asia自各自之註冊成立日期以來均未開展任何業務,故目標公司及Gold Asia於過往兩個財政年度並未錄得任何收入、除稅前或除稅及未計非經常性項目後純利,且於本公佈日期亦未有重大資產及負債。

 


目標集團之賬面值為100美元。由獨立專業估值師對目標集團進行之估值,將載入本公司就收購事項將寄發之通函。

greatsoup:

 

一個半月由空氣賺15億,真是好賺。那7.5億現金代價,扣除一個月以10仙(即是幾次合股前的0.01仙)發行25億股,集的2.5億,剩下5億如何來,自己想想吧。以這隻股的作風,我就敬而遠之了。
前月集資公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90615/GLN20090615060_C.pdf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465

身家五億誠哥「頭馬」八十億入主TVB

2011-2-3  NM




已傳賣盤多年的無綫電視,終於落 實賣得成。上週三殼王陳國強聯同兩個拍檔,閃電獲六嬸方逸華首肯,以八十至九十億元購入TVB兩成六股權,超出大家意外。近年陳國強將殼股賣得就賣,好友 都說他處半退休狀態,而且全副身家數盡只有五億六,無心又無「力」。一直是「李嘉誠頭馬」,專替對方做爛頭卒的陳國強,擺到明又一次「代客泊車」。

而陳國強多次強調TVB編採方針不變,絕不偏頗商人,但他回應傳媒只選擇性揀三份報章,親疏有別。可以預期,就算誠哥唔出聲,陳國強已識撈,李氏王朝的影響力將「入屋」滲透每一戶。

多年來TVB屢次傳出賣盤,洽購者計有新鴻基地產家族、SCMP集團的郭鶴年、碧桂園主席楊國強,以及今年九月才殺出的恒基主席李兆基長子李家傑等,不過通通都鎩羽而歸,據知關鍵位都在於方逸華不肯放權。

一名知情人士說:「李家傑想以九十億收購邵氏兄弟,藉以取得電視廣播控股權,但方逸華開出的條件十分之辣。佢話只可以派三人入TVB董事局,而且方逸華亦至少要在董事局留任三年。李家傑見俾成九十億,只能做一個無絕對話事權的董事,多番思量後,最終都打退堂鼓。」

六嬸霸道唔肯走

而在李家傑之前,據可靠消息透露,原來合和實業董事總經理胡文新及遠東控股董事總經理邱達根,聯同投資銀行麥格里,曾提出以一百零八億元收購邵氏兄弟。一 名有份參與收購的人士稱:「邱德根(邱達根父親,曾經營亞視)都曾經因此出來同方逸華飲過茶。胡文新會出十四億元,邱達根出六億,再由麥格里發行四十億元 可換股債券,其他將清水灣地皮抵押借錢。胡文新想有影響力,邱達根則要賺錢,不過方逸華講明唔會退,死霸住個位。大家覺得佢根本無心賣,最後傾唔成。講真 佢賣咗TVB分得幾多錢?但無咗個TVB話事位,佢咪nobody。佢最鍾意搵班藝人唱歌跳舞,唔通要佢退休日日喺屋企對住六叔咩!」

胡文新及邱達根的算盤,是打算搞起曾經是銷量第一的TVB雜誌,又會與內地電視台合作,攻入內地,預算每年起碼賺多百分之二十:「但方姐好霸道,佢話咩都要TVB獨大,唔想同內地搞合作,我哋覺得呢盤生意太難做,所以放棄。」

地皮已值一百億

最後殺出一個合乎方逸華心意的「程咬金」。上週三,TVB發出公告指,由「殼王」陳國強、HTC創辦人王雪紅,及Providence Equity Partners所組成的公司,將收購邵氏兄弟全部股份,從而取得百分之二十六電視廣播權益。公告並沒有公布收購價,陳國強事後接受個別傳媒訪問時指,除 牽涉TVB股權之外,更包括一塊清水灣地皮,而同樣由邵氏兄弟持有的將軍澳環保大道影城,則會售回予方逸華夫婦。清水灣地皮佔地逾八十萬呎,早於○六年已 獲批建九百多個住宅單位,按現時該區住宅呎價一萬元計,地皮估值達一百億。不過六嬸遲遲未動工,一直未補地價。如果今次陳國強是以八十億元購入邵氏,單是 地皮已值回票價有凸,交易可謂十分之筍。

事實上,陳國強曾在○五年收購無綫聯營的無綫收費電視,故與方逸華一直有偈傾,經常約出來歎茶,數年前TVB業務總經理陳志雲丁父憂,陳國強便與方逸華一 同出席喪禮。一名知情人士說:「方逸華見上次陳國強入股無綫收費電視,都係無得賺,今次算係還番一個人情俾佢。」而陳國強亦得體地對傳媒表示,感謝方逸華 留任,更期望她和邵逸夫一路做落去,讓他可以坐享其成,盡顯擦鞋仔本色。陳國強亦透露佔財團五成投票權,一半資金來自銀行融資,另一半由他、王雪紅及 Providence Equity Partners分擔,他指:「我應付得嚟。」估計他要私人注資十多二十億。

陳國強手頭資金五億六

雖然陳國強做過的大刁不計其數,但計計其身家,卻不足以成為傳媒大亨。他現持有德祥企業約百分之三十四股份,以市值三點二億計算,他手持股份值一億一。而 其手頭上最值錢的物業,是位於香島道自住的獨立屋,他於八四年以三百九十萬購入,現已升價至約一點八億元。去年底他已變賣手頭上的錦興股份,套現七千多萬 元。計及其他濕濕碎碎的股票物業,篤一篤計數機,陳國強身家六億不到,即使瞓晒身變賣全部家當,亦未足以令他蛇吞象買入TVB。

不單只財力,陳國強的「心力」亦成疑問。近年已告沉寂,被商界視為「半退休」的陳國強,以前便曾經揚言,自己的傳媒大亨夢早已夢醒;沾手傳媒,投資《成 報》,是他「一生中最失敗的投資」。早於九九年,他已聯同譚詠麟等明星好友,成立東方魅力借殼上市,公司曾製作電影,又乘科網熱與當時網霸AOL合作,不 過東魅三年便蝕十二億元,於○三年易手。

搞傳媒鋪鋪輸

○○年他再以一億五千萬元,購入成立已六十一年的《成報》,入主後大灑金錢,找來明星好友陳百祥搞馬經版,曾志偉和譚詠麟參與《成報》娛樂版編輯會議,成 龍亦謂藝人的獨家訪問都可以全給《成報》云云。結果改革不到一年,月蝕一千萬,陳國強唯有在○二年底以一億元賣出《成報》斬纜止血,前後埋單共蝕四億。

到○五年,他唔服輸再以三億五千萬元購入電視廣播聯營的收費電視銀河衞視(後易名無綫收費電視)五成一股權,但業績無大起色,又於○九年以兩億一售回三成股權予TVB。

誠哥頭馬身份二十年

反而陳國強進入商界以來,與誠哥的關係,「代客泊車」的身份,相信才是他購入TVB的關鍵。已經涉足多個範疇的李嘉誠,假如只要出一百幾十億就可掌管在中 港台皆有影響力的無綫電視,這單交易一定制得過。陳國強一直被指為「李嘉誠頭馬」,他倆的相識要追溯至八十年代。八十年代已打理建築公司保華的陳國強,經 替李嘉誠打工的袁天凡介紹,與和黃大班霍建寧認識,保華遂可以低價接落不少長實的工程,包括長江中心、紅磡海逸酒店和尖沙咀康宏廣場,成為長和系的「御用 承建商」。至九三年,陳國強部署將旗下的保華分拆上市,於是游說李嘉誠入股做幕後大股東。

到成為李嘉誠的心腹,要數九五、九六年。李嘉誠旗下的錦興買入兩間美國磁碟製造商,令財務支出大增,業績大跌。錦興為了撲水,和黃於是發可換股票據入股錦 興,但仍然沒有起色瀕危,令誠哥大失所望。霍建寧便安排陳國強接掌錦興,他即時進行一連串重組,包括大撇賬以及削債,錦興至九八終於轉虧為盈,令李嘉誠對 陳國強另眼相看。

代客泊車

而當年首鋼集團的周北方出事,李嘉誠出手打救旗下的海成建築集團,派當時的頭馬余立發加入海成,並改名凱怡集團,可惜九六年業績仍然沒有起色,更出現一億 元負資產,於是霍建寧再安排陳國強加入凱怡。他注入混凝土廠及國內兩條公路,變身亞太基建,並把有問題的建築公司出售,將亞太基建起死回生,易名德祥企 業,成為陳國強今日的上市旗艦。

由於陳國強多次替誠哥做爛頭蟀,成功將有問題公司起死回生;通過多番「測試」後誠哥終將其收入自己馬房,更成為頭馬,專幫他出面收拾殘局又或作李不方便出 面的收購,就如「代客泊車」。○八年底的電盈懷疑種票私有化案,陳國強名下的四家公司,便曾於私有化進行期間,各持一手電盈股份。他前幾年亦不時亮相李嘉 誠旗下的新城財經台,與梁伯韜、霍建寧等,大談生意經。自從他將手上的殼股賣得七七八八後,現時保華建業仍然承接不少長實的樓盤工程,近一、兩年長實的住 宅項目半山一號及大圍名城第三期等,便是由保華承建。

獲中央祝福

而與陳國強同入TVB的王雪紅及Providence基金,今次是搭了一程「順風車」,這配搭據知已獲中央祝福。王雪紅的已故父親、「經營之神」王永慶經 營的台塑集團,早於八九年已密訪大陸,獲中共元老鄧小平親自接見,是最早布局發展大陸的台企。女兒王雪紅擁四百二十五億台幣(約一百一十三億港元)身家, 是台灣女首富。其創立的宏達電子,自行研發HTC手機,只有它能深入大陸與蘋果的iPhone抗衡。一名認識王雪紅的人士說:「佢非常有野心,是王永慶最 成功的孩子;她在香港有多個存有逾億美元資金的戶口以作投資,錢包非常豐厚。」估計她可以電訊科技協助 TVB發展,對其HTC生意亦有百利而無一害。

至於另一股東Providence Equity Partners,八九年成立以來一直在全球投資電訊及傳媒業,不過在中港兩地的交易就只有以五千萬美元投資去年在內地成立的視頻網站(video website)奇藝(Qiyi),業界相信透過播放TVB製作的影片,可助奇藝發展。

至於TVB未來在方逸華繼續「揸數」下,相信可做足節流工夫,有效控制成本。不過其業績去年倒退,去年度全年純利九億,下跌百分之十四。加上政府已表態, 於今年會增加免費電視的牌照,而且不設上限,NOW、有線電視及香港寬頻都已提出申請,分分鐘會增加三個免費電視台,競爭十分激烈。一名分析員指:「政府 喺今年中發多個電視牌係事在必行,TVB要保持競爭力,無論係人工或者製作資源上開支都會上升,嚟緊兩年我哋都睇唔好 TVB嘅前景。」經營艱難當然是一個挑戰,但對購入者來說,手執香港最大免費電視台所帶來的影響力,才是最重要。

長江「特務」遍香江

長江一號︰李業廣

前港交所主席,一直有「長江一號」之稱,是行政會議成員,他是李嘉誠御用律師,其胡關李羅律師行承接大量長實樓盤生意。

長江二號︰劉皇發

鄉議局主席暨行會成員,92-93年曾內部認購一幢長實發展的天水圍嘉湖山莊,作價$4.7億。他在新界有二百多幅農地,大部分是代長實出手,如收購元朗大橋村。

長江三號︰陳國強

有「李嘉誠頭馬」之稱,旗下建築公司保華德祥,是長和系「御用」承建商,其他生意亦與長和系關係密切。

長江四號︰梁伯韜

前百富勤董事總經理。過往長和系公司,如Tom.com、長江生命科技的上市和融資,都由他負責,亦曾替誠哥出面收購電盈,擅長代客泊車。

長江五號︰馬時亨

前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01年曾在電盈出任財務總裁及執行董事,獲李澤楷送股。02年董建華政府找問責官員班底,有傳由李嘉誠引薦馬時亨。08年退休後,馬出任和黃旗下赫斯基能源董事。

長江六號︰胡紅玉

現任行會成員。早年經李嘉誠紅顏知己周凱旋推薦,加入李嘉誠基金會,亦擔任汕頭大學法律學院顧問。

長江七號︰郭炳湘

新加入團隊,本是長實對手發展商新地主席,家變離職後現與長實發展地皮。

誠哥攞威四叔輸晒

李嘉誠和李兆基早年曾經是好友,但近年兩人不和已人所共知,雙方亦暗中較勁。這一年下來,李嘉誠在地產、政治、家庭上都攞晒威,反而李兆基樣樣輸;在舊曆年最後一星期,其子李家傑收購TVB亦被「李嘉誠頭馬」陳國強截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80

全民抗通膨 百貨禮券不敵全聯禮券 全聯先生幫林敏雄年賣五億元禮券

2011-2-21  TWM




全聯福利中心去年以每周開一家店的速度,改寫台灣民生消費通路生態,讓全聯站穩「社區型超市」龍頭的祕密武器,竟是不起眼的全聯禮券。

撰文‧梁任瑋

在 全台開設五百七十家據點的全聯福利中心,已是國內最大連鎖超市霸主,靠著廣告靈魂人物「全聯先生」主打物超所值、便宜平價的品牌形象,不僅在去年衝出五百 七十億元營收,較前年成長一三%,緊追量販龍頭家樂福。「全聯先生」還意外幫全聯在企業市場攻下一城,去年一口氣賣出五億元禮券,寫下成立以來新紀錄。

「全聯先生」用全聯福利卡吃蛋捲碎屑、擠洗髮精的超節省廣告,深入台灣每個家庭,讓全聯成為消費者對抗不景氣、通膨的重要選擇,更改變大企業職工福利委員會的採購方向,令人稱奇!

事 實上,全聯從未主動推銷禮券,對大宗採購給予的折扣並不優惠,一次性大量購買,至少得達五十萬元,才有○.五%折扣,等於只省兩千五百元;一百萬元以上省 一%,三百萬元以上才有一.二%優惠,折扣上限一.二%,換算下來不到九八折,比起百貨公司禮券動輒就有九五折優惠,並不誘人。

雖然各大企 業職福會購買全聯禮券,討不到什麼便宜,但每年要招標禮券,還是特別喜歡採購全聯禮券,去年採購的企業更達到史上最多。全聯董事長林敏雄就透露,某銀行去 年向全聯買了好幾百萬元禮券,竟是因為員工不斷向職福會抱怨,「給我三、四千元百貨公司禮券根本買不到什麼東西,不如給我全聯禮券可以用好幾個月。」去年 台塑麥寮廠打算向全聯買一億元禮券,詢問可給多少折扣,林敏雄仍維持強勢態度,以「歹勢,我們錢很難賺」只給一.二%折扣,讓對方碰了軟釘子。據了解,台 塑最後還是接受此條件,顯見全聯禮券在企業受歡迎程度。

全聯副總經理陳玲瑗就說,因全聯利潤只有二%,若禮券折扣太高,等於虧本經營,因 此,有不少公司對於全聯不提供大宗採購送貨服務,很不能諒解,最後還是因為全聯的產品價格確實較低,有公司最後「自己叫發財車來載貨,還是比在其他量販店 買便宜。」總經理蔡建和很自信地說,全聯通路密集,價格又低,「拿全聯禮券不會餓死,就算到澎湖都不怕餓肚子。」他說低價買好貨,是全聯一貫的堅持,尤其 是「全台統一價」的政策,對偏遠鄉鎮地區的民眾來說,更是莫大的福音,因此,全聯禮券前年才賣一億餘元,去年立刻衝上五.五億元。

此外,全 聯至今仍未提供信用卡刷卡服務,也是國內超市通路罕見。林敏雄對此也有一套說法,刷信用卡要給銀行手續費,不如將成本省下來,回饋給客戶較實在,「客戶也 可以先在福利卡儲值一千元,至少可以花一個月,而且累積的點數還可以換商品,一舉兩得。」成功的形象廣告,加上全國綿密的通路,全聯在不景氣中,成為贏得 消費者支持的大贏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10

五億iBank的士佬

2011-3-10  NM




今年初,市區的士牌價再創歷史新高,衝破五百萬大關,較去年急升近三成,持貨眾多的車行同時水漲船高,身家暴升。

坐擁逾百架的士、市值逾五億元的金威車行,是行內最大的牌照買賣車行,月入三百萬元。投行(iBank)出身,年僅三十五歲的陳楚建,七年前從父親手上接 手的士王國,從中環走進深水埗,以基金模式管理的士行,用低差價兼一條龍管理,吸引外行人幫襯,扭轉行業生態,客人有醫生、教授,甚至內地人,將的士行業 打造成樓市、股票以外的另一炒家樂園。

金威車行位於深水埗巴域街,附近多是老人院、士多及街市舊鋪,旁邊是石硤尾邨,街上擠滿了買餸的師奶。採訪當日,西裝筆挺的陳楚建站在車行外拍照,攝影師 放好燈光腳架後,忽然殺出一名傻師奶,黐實陳楚建,笑咪咪舉起V字手勢,大呼要與他拍照,擾攘一輪才被勸服離開,陳大呼無奈:「你都見o架啦,依度成日都 好多怪人,都幾難適應。」其間途人停步圍觀,陳笑得十分僵硬,一身不自在。

習慣穿西裝打呔,官仔骨骨的陳楚建,不但打扮與周遭環境格格不入,經營的士生意的方法,亦與行家大相逕庭。「的士牌買賣大多經車行做代理,以前冇成交數 據,冇列明牌價,有人來問車行先報價,一個牌隨時賺你十幾萬,食水好深。」陳楚建邊說邊打開公司網站,網上列明每個月的的士成交宗數及牌價。「我哋買賣一 個牌約賺一至三萬差價,公開成交資料後,吸引咗好多外行人來買牌,不但做大咗個量,仲間接推高牌價。」

基金模式管車行

現時,市區的士牌照約一萬五千個,自九四年政府停止發牌後,牌價即變「海鮮價」,大起大落,車行被質疑操縱牌價,外行人不敢輕易沾手。因此,陳楚建接手金 威後,花了一年時間整理買賣資料,計算牌價升跌方程式。「日日翻箱倒櫃去搵,以前所有單都係手寫,我逐張入番電腦。」陳楚建試過用不同方法推算牌價走勢, 包括石油氣價格、油價、車租等,又多次問運輸署攞數據,但都不準確。「最後發現三個月嘅銀行拆息走勢,對牌價影響最大。」陳楚建笑說。

陳楚建拿着這些數據,向外行人,如專業人士,推銷牌照,方法如同賣基金。「好像買樓咁,買家最緊張上會後月供幾多,我分析到,佢哋信服好多。」陳楚建指, 公司網站會列明的士按揭資料。「最多借到七成半,依家息口係HIBOR(銀行同業拆息)加一釐三,即一釐四七左右。」陳楚建熟練地解釋道,而近兩年買牌的 人,有一半是的士初哥。「好多專業人士,如教授、律師,見的士係搵食車,就買牌來收租。」

針對這班外行客,陳楚建再借鏡資產管理,度「橋」自創一條龍服務,一手包辦租車、收租,以及車輛保養等。現時替客人管理約一百五十架的士。「一部的士每月 租金約二萬三,我收四千元管理費,客人實收萬九,之前牌價較低時,扣除銀行按揭還款後,客人每個月仲有千幾元入袋,好多人聽到都心動。」現時,金威每月牌 照成交量約二十多宗,佔全行近二成生意額,是行內最大的牌照買賣車行,買家包括內地客。「去年有個內地客大手掃貨,十月時分三轉,買咗十幾個牌,佢哋好熟 價,仲識壓價,我見佢買嘅量多,收少一、兩萬差價,但我知佢亦喺其他車行買貨,至少揸住三十幾個牌,牌價平均約四百五十萬,依家賬面賺晒啦。」陳楚建肉緊 地說,去年八月,他以為四百六十萬元牌價已見頂,年底又估五百萬元,結果通通破頂。「數據話我知個牌價已到頂,估唔到回報由五釐,跌到四厘、三釐,投資者 都唔沽貨,好像股票咁,好多因素都係估唔到。」

封殺行家月入三百萬

不過,陳楚建種種破格招數,卻令行家大呻幾乎無肉食。「佢哋為咗做生意,一宗買賣賺三、兩萬,好多客都上網格晒價,反過嚟壓我哋價,變相我哋都要跟佢,好 多行家都唔鍾意佢搞咁多動作。」有行家氣說。陳楚建自知是不受歡迎人物,不以為然道:「愈趨向成熟嘅市場,邊際利潤一定低,我都知咁做會得罪同行,但始終 在商言商。」不滿的還有父親。「有次老豆明知蝕都賣牌俾個司機,打開門做生意應該賺錢呀,我同老豆嗌晒交,後尾佢先話司機幫我哋做咗好耐,朋友一場喎。」

金威由陳楚建父親陳松奎於八十年代創辦,由維修車房轉營投資的士。○四年陳楚建接手後,即裝修辦公室,實行電腦化運作,從牌價、收租到交更,都由職員登 記,以便管理,可是卻遭老臣子不屑。「有啲年紀大,要佢哋學用電腦,唔係好願意,試咗又話唔識用。」眼見老臣子接近退休年齡,陳楚建便勸他們提早退休,再 請了識電腦的員工,設立按揭、收租等部門,初時老父並不認同。「後生仔始終急進咗少少,用晒電腦係好事,但員工未必適應到。不過佢依家搞到公司有聲有色, 我放晒權俾佢做o架啦。」陳松奎自稱退下火線,只間中替熟客做買賣,但記者三次到訪,都見到陳松奎在公司內,辦公桌就在兒子隔壁。

無晒朋友好寂寞

父親放不下,無非怕談吐溫文的陳楚建,難以與出身草根、粗聲粗氣的的士司機溝通,陳楚建提起公司二百多個「租客」,亦坦承怕怕。「我好少同佢哋傾偈,你知啦,門口外好多時都有司機糾紛,我費事同佢哋正面衝突,交晒俾一個跟咗老豆十幾年的同事管。」

事實上,當年父親叫他接手時,陳楚建猶豫了半年。身邊朋友、同事均睇死的士悶爆,只收租、「冇發圍」。「我怕做死一世收租佬冇癮。」陳楚建表示,當年十分 喜歡投行及基金的工作。「一入行就幫吉林汽車搞Pre IPO,要搵番佢以前嘅背景、去浙江睇廠睇數、搵保薦人,項目足足做咗一年先成功,好有滿足感。其後轉到道富,替基金經理管理賬目,經常踩足十二小時,再 和同事一齊去Happy hour,飲酒食飯後再開工,一齊搏殺。」但除了早已移民澳洲的大哥外,只有他可以接班,若交給外人打理,隨時被人吞食家產,「最後睇番公司盤數,覺得活 化牌照賣買有得做,就答應了。」陳楚建離開中環,工作環境亦一百八十度改變。「深水埗環境雜,我始終係老細,同的士佬又唔啱傾,無晒朋友,好寂寞。」平時 食慣中環高檔餐廳的陳楚建,現時兩餐都獨自在附近的大牌檔搞掂。

父親為「獎賞」陳楚建,先安排他由美孚新邨搬進九龍塘千萬豪宅帝峰園,再給他一張信用卡「任碌」當薪酬。陳楚建接替父親出任總經理,但公司股東仍是陳松奎,豪宅亦是父親名下,公司及兒子的「生殺大權」,仍緊握在這位創辦人手中。

陳楚建資料

年齡︰35歲

家庭狀況︰已婚

1997年︰佛教大雄中學

2000年︰中文大學生物化學學士

2001年︰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商學碩士,主修基金管理,畢業後加入Mackreth 顧問公司,專門協助內地民企在港上市

2002年︰於道富資產工作,任職客戶主任

2004年至今︰接替其父,管理金威車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45

騰訊 「圈」住五億網民的線上霸主

201-5-9  TWM




騰訊 「圈」住五億網民的線上霸主馬化騰五千天鯨吞中國網路市場騰訊是圈住最多中國用戶的網路公司,論市值,鴻海加聯發科還比不上它,獲利更遙遙領先中國同業, 這是騰訊被選為報導案例的重要原因。行事低調的騰訊董事長馬化騰接受獨家專訪時指出,創業十三年來,正是「沒有不可能」的經營態度,令他成為中國網路業的 霸主。

六億,是社群網站Facebook最新的用戶數量,藍底白字商標的Facebook,因為這個驚人數字,被使用者戲稱為「世界第三大國」。如果以這個標準衡量,世界人口最多的第四大國,也應該是一家網路公司。

這家公司,就是馬化騰創辦的騰訊控股。

根據估計,騰訊「QQ空間」社群網站註冊用戶逼近五億人,這個數字,相當于日本、俄羅斯與巴西三國人口總和;在此同時,QQ通訊軟體的註冊帳戶更高達九億 個。而這個擁有五億使用者的「大國」,在《今周刊》今年「兩岸三地一千大企業」調查中,是前一百名企業內惟一的網路公司。

爆發力

總市值達新台幣一.五兆元論規模,騰訊的總市值實在驚人,高達新台幣一.五兆元!如果騰訊在台上市,它的市值將只小于台積電,在台股足可排行第二;即使將 全球員工數十萬人的鴻海,與IC設計大廠聯發科的市值加總,還是比騰訊低了一千億元。兩大電子龍頭市值抵不過一家網路公司,「中國網路霸主」的分量頓時顯 現。

論獲利,騰訊更幾乎無人能敵。去年騰訊營收成長五八%,比對手百度超出近三倍;稅後純益也高達十二.二五億美元(約新台幣三六○億元)也遠高于百度的五.九億美元。

再拿即將赴那斯達克(NASDAQ)掛牌的人人網相比,標榜自己是中國最大社群網站的人人網,雖然號稱擁有一.二億用戶,但其商業模式尚未成熟,去年營收 僅為七六五○萬美元,獲利一七三七萬美元,只是騰訊所賺「零頭中的零頭」而已。強勁的獲利推升股價,讓騰訊由去年低點每股一二三港元,一度大漲到二二五港 元,至今仍是恒生指數的股王。

充滿爆發力的騰訊控股,絕對是兩岸三地最具指標性的企業之一。為了解這家傳奇企業的經營哲學,《今周刊》經過長期約訪,終於獲得平時極為低調的馬化騰首肯,在北京與馬化騰進行獨家專訪。從最早期創業的甘苦談,到雄踞一方的市場巨頭,馬化騰將自己的心情對我們細說從頭。

拚搏力

經營風格剽悍 善於後發先至馬化騰回憶,騰訊的歷史如同其他企業一樣,都是由小做大。因為從免費通訊軟體切入市場,研發功能模仿ICQ的QQ,他的創業初期歷盡艱難。這 導致馬化騰的經營性格特別實際,日後一旦某種業務展現商機,他就會帶領團隊揮軍直入,奪取對手口中的肥肉。

最經典的例子,莫過於騰訊全力行銷的微博服務。在微博領域,先行者是新浪,當新浪整整耗費一年半時間,才將微博使用者推上一億大關,以逸待勞的騰訊,隨即 推出自家微博服務,不僅強打劉翔、李開複、莫文蔚等知名使用者做招牌,還宣示要在今年底達成二億名用戶目標,令新浪微博倍感壓力。馬化騰善於後發先至的侵 略性,由此可見一斑。

把時光倒回十年前的網路泡沫期,二○○一年,在馬化騰口中是負擔格外沉重的一年。當時,騰訊剛剛跨過損益平衡點,盡管成為中國第一家有盈餘的網路業者,公 司仍然面臨很大的經營壓力,「幾乎就要死去,沒人認為有前途。」台灣網路業的創業元老、資迅人網站創辦人賀元就透露,當年他荷包滿滿,準備在中國找尋投資 標的時,曾經與馬化騰談過一個「很便宜」的價錢,準備收購他創辦的騰訊網站,只是後來交易因故破局。

但誰也沒想到,這樁姻緣未成,後來資迅人灰飛煙滅,差點成為被收購對象的騰訊,反而闖出一片天,成了中國網路之王。業界人士感嘆,這應該是網路圈再自然不過的潮起潮落。

馬化騰回憶,他與百度執行長李彥宏很久以前就已經熟識,當騰訊與百度事業都還很弱小的時候,兩人經常同病相憐地互相聊天,「看著那幾個大老在上面,我們幾 個在下面耕耘自己的那塊地。」馬化騰笑著說,當年兩人一起喝啤酒的時候,都不知道彼此未來將如何發展,「後來網易丁磊的成功經驗,為我帶來了啟發,發現只 要去做,沒有什麼事情是不可能的。」靈光一閃地轉念,讓馬化騰的經營心境豁然開朗,從那時候起,騰訊陸續推出的加值服務,從遊戲、手機服務到拍賣,每項都 廣受用戶追捧,終於一步步走出自己的獲利坦途。

最近,《霸榮周刊》(Barron’s)評選今年全球三十位最佳執行長,馬化騰被選入榜,成為唯一上榜的華人,與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及蘋果賈伯斯(Steve Jobs)齊名。「有著大膽遠見,與有效管理風格。」《霸榮周刊》如此評論馬化騰。

但這位外表充滿書生氣的執行長,也有充滿銳氣的一面。當對手登門挑釁,馬化騰也會毫不猶豫地迎擊,為市場掀起腥風血雨。例如去年,騰訊與奇虎三六○的「3Q大戰」,最終甚至勞動中國政府介入調停,就是中國網路產業十年來最受矚目的新聞。

大開戰

「3Q大戰」驚動中國政府介入調停和騰訊同樣沖刺用戶端服務的奇虎三六○(簡稱三六○),主要為用戶提供免費網路安全與掃毒服務。目前,三六○的「安全衛 士」服務三億用戶,是僅次于騰訊的中國第二大客戶端網路公司。去年九月底,馬化騰下令調整程式設定,讓電腦在使用QQ時,自動解除安裝三六○程式,兩大巨 人的戰爭就此爆發。

當時,三六○事先透過程式運作,將已經掌握的二千萬QQ用戶資料與人際網絡,全在安全衛士上完成備份,試圖借此立於不敗之地。

「我站在這里啥也沒幹,偏偏三六○來搞我,總不能他們搞完之後,拍拍屁股就走人吧?」這是大戰剛爆發時,馬化騰最直覺的回應,從這種毫不修飾的言論,可以看出馬化騰的書生外表下,藏著以牙還牙的草根氣魄。

兩家業者爭端剪不斷、理還亂,你來我往的新聞一再延燒,最後竟然是政府跳下來調停,可以看得出來這顆「原子彈」的威力。但這場戰爭說明在中國網路市場,唯 一的真理,就是﹁誰掌控用戶,誰就能掌控一切!﹂經營企業,當然是優先考慮自家利益,騰訊與三六○為了彼此的經營基礎開戰,理由全在意料之中。但在這場轟 動全國的3Q大戰後,中國網路圈顯然將追求雙贏當作競爭的重要前提。原本剽悍無比的馬化騰,也在輿論強力壓迫下,逐漸轉變態度。像是接受專訪時,他除了大 聲為「騰訊壟斷」喊冤(詳見第八十六頁),也透露經過十年創業之路,自己正在追求另一個等級的經營高度。

「現在壓力也一樣很大,但是我要自問的是,激情還在不在?現在經營高度也有很大的不同。現在更多除了考慮自身以外,也要考慮產業鏈的影響,如何一起往前走!」馬化騰如此說。

目前身兼騰訊「首席體驗官」的馬化騰,已經把事業重心逐步轉向手機體驗。他首次親口預言,未來網路服務不單是在PC,在手機端的服務反而更重要,用戶將有逾半時間在手機上使用服務。「如今手機QQ流量成長已經比QQ更快,所以騰訊在手機上的投入會很大。」馬化騰說。

外界也很關心,一旦Facebook進入中國,臉書和騰訊究竟將成為敵人或是朋友?被問到何時能與臉書一較高下,馬化騰謙虛地說:「我們還沒那個實力!但 Facebook引發的浪潮遍及全球,我們不可能視而不見。」很多人沒有發現,騰訊其實是臉書「股東的股東」。因為來自俄羅斯的DST創投,最初以八億美 元持有臉書一成股權,騰訊則持有DST股權達一○%。「目前沒有什麼可以透露的。畢竟還是小股東,我們沒有辦法去影響到,隔了那麼多層。」馬化騰明白的 說。

求雙贏

事業重心逐步轉向手機體驗盡管臉書進駐中國還沒有明確時間表,但馬化騰透露,他和臉書創辦人佐柏格(Mark Zuckerberg)一直有互動,這是中國網路皇帝與新一代網路之王,不為人知的一段淡如水交情。

馬化騰回憶,在三、四年前,臉書還找不到適當商業模式時,佐柏格就曾向自己請益騰訊的成功作法。當時馬化騰回應,騰訊一路走來都以網路增值服務,作為主要 收入來源。但佐柏格後來發現,這套模式在美國很難成形,因此還是回去走網路廣告的老路,畢竟美國廣告市場成熟度高,經營比較容易。

馬化騰用了五千個日子,把騰訊從搖搖欲墜的小公司,打造成中國網路市場的巨頭。他的「慢一步」經營理念和四處征戰的靈敏嗅覺,尤其是騰訊得以茁壯的重要關 鍵。無論外界對騰訊評價是「作惡」或「壟斷」,騰訊在中國網路的王者地位早已確立,馬化騰也樹立了極高的事業標竿,日後很難有後進者再企及他的成就。

「我覺得要圓一個夢想,不該用金錢與公司市值來衡量。關鍵是可以參與做這個事情,讓更多人透過資訊技術,來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娃娃臉的馬化騰總結說:「騰訊能參與其中,就是最大的幸福。」說這話的時候,馬化騰的臉上滿是微笑。

騰訊小馬哥端出留才計畫

轟動中國網民

在騰訊,有一個至高無上的「小馬哥」。

走進騰訊深圳總部,眼前的咖啡廳招牌寫著「image」。不過在一萬一千位騰訊員工口中,這家店通常叫作「i-ma-ge」,發音為「愛-馬-哥」。從這個昵稱不難看出,馬化騰在騰訊內部「大神」般的地位。

在深圳,騰訊員工連走在路上都特別神氣。因為去年一口氣招聘三千人之後,騰訊大廈已經裝不下這麼多的員工,馬化騰因此把周圍幾個大廈,全都租了下來。最近馬化騰還對全體員工表示,將為員工加薪九%,並在三年內提供十億人民幣無息住房貸款,協助員工購屋安家。

這項史上最大手筆的人才福利計畫一經披露,立刻轟動中國網路界,全中國的年輕人,也更加堅定地把馬化騰當作心中的創業偶像。有趣的是消息一出,馬化騰2009年時與投行簽訂股權期貨合約,導致先前以極低價賣股的負面新聞,無形中也淡化不少。

馬化騰語錄

.就像日常生活中,人們對水和電的依賴一樣,騰訊要做成網路上的水和電。

.模仿是最穩妥的創新。Google也承認,它不是第一個做搜索的公司,競價排名也不是Google發明的。

.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公司,有任何一個板塊是完全獨立自己創建的,都是別人或多或少都嘗試過的。

.大家都是圈地,馬雲、李彥宏圈的是樓,可以直接住。騰訊圈的卻是荒地,只能從鏟沙、挖土開始,建自己的樓。

.騰訊從來沒有預設對手,或者任何假想敵,騰訊人都認為,最大的對手就是騰訊人自己。

.玩,也是一種生產力。

關鍵財報數據

營收年成長率:

58%

稅後純益年成長率:

56%

股東權益報酬率:

48%

騰訊

創立:1998年

董事長:馬化騰

主要業務:

網路及手機加值服務

撰文·楊方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85

夕陽產業轉型成最夯觸控面板廠 讓宸鴻用五十五億搶親的達虹十月革命

2011-5-30-  TWM




十個月內,他們讓達虹從落日的彩色濾光片產業,成功轉型為觸控面板廠;他們從只有友達一家客戶,做到世界級客戶下單。他們是達虹轉型成功最大推手——董事長林正一與總經理袁鈞賢。

撰文‧賴筱凡

五月十八日下午,撼動全球觸控面板版圖的一筆交易,由宸鴻財務長劉詩亮口中宣布:「宸鴻要以五十五.八二億元,從友達手中取得達虹一九.九%股權。」拿下 達虹主導權後,宸鴻的觸控面板市占率衝上三三%,一舉拉開跟其他競爭者的差距後,全球觸控面板龍頭的位置,宸鴻坐得更穩了!

艱辛轉型路 差點兩頭空達虹購併案來得又急又快,就連達虹董事長林正一都是在最後階段才知曉,因為一個月前,達虹內部還沉浸在第一季營收創歷史新高的喜悅之中,他們磨刀霍霍要在今年衝出達虹轉型後的好成績。

拿著觸控面板,林正一仔細地介紹著各項觸控產品,「這是傳統兩片玻璃的,那這個是One Glass(單片玻璃)的模組。」今日在觸控股王宸鴻購併光彩籠罩下的達虹,很難想像十個月前,還在為了是否要全面停掉彩色濾光片產線掙扎。

曾經,達虹(前身為劍度)是友達集團最倚重的彩色濾光片廠,在液晶面板中占達二○%成本,讓達虹走過最輝煌的年代。可是,不到五年的時間,LED背光技術 出現,取代傳統的CCFL(冷陰極管)背光模組;伴隨而來的是一夕成了棄兒,因為不用彩色濾光片,LED背光技術也能做到全彩化。

「所以,我們進達虹的那一天就知道,達虹要轉型。」讓達虹成功轉型的董事長林正一和總經理袁鈞賢,兩人原本是友達集團裡最佳的蓋廠拍檔,當年達虹彩色濾光 片廠在他們手上誕生,卻如今也在他們手中終結,兩年前他們進駐達虹,友達給他們的指令很明確,就是讓達虹轉型,而他們做到了!

打從○七年蘋果的第一支iPhone問世以來,似乎就定下了觸控面板大爆發的分水嶺。觸控功能排山倒海地出現在每一支手機、NB上。在生存線掙扎的彩色濾 光片廠就像聞到血腥味的食人魚,一擁而上都想吃這塊肥肉。所以,和鑫、達虹紛紛轉型,因為觸控面板前段製程與彩色濾光片相似度最高,「想做的人很多,卻沒 想到這根本就是把褲子改成衣服,可以改沒錯,只是改了才發現少了個袖子、少了個扣子。」林正一說。

林正一與袁鈞賢接手達虹後,他們很清楚,觸控面板最重要的就是觸控感測器(touch sensor)這塊敲門磚,但只做前段觸控感測器,不做後段貼合,又無法實際掌握客戶需求。於是,達虹從一開始,就決定要提供觸控面板模組完整解決方案。

但想是一回事,真正做又是另一回事,「我們想得很美好,起先轉一部分製程做觸控,再慢慢把彩色濾光片的比重降下來。」袁鈞賢口中的完美計畫,甚至包含蓋一 座台灣最大的六代觸控面板廠,只是實際演練後才發現,「根本不可能啊,光產線改了一部分彩色濾光片製程做touch sensor,結果,touch sensor沒弄出來,整條(彩色濾光片)線的效率也跟著被影響。」以前達虹做彩色濾光片是有顏色的,可是觸控感測器卻沒顏色,不只如此,反光程度、穿透 率都是關鍵,「就算我們在前段觸控感測器有經驗,後段貼合製程卻不是如此。」袁鈞賢搖了搖頭。過去達虹生產彩色濾光片的供應商只有二十六家,轉做觸控面板 後,林林總總供應商有一二○家,有一些還是新跨進觸控面板產業,甚至連無塵室都沒有,要他們一時建立標準的生產流程,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

林正一與袁鈞賢為了如何善用達虹原有的彩色濾光片設備,想破了頭,前段觸控感測器的投資已經投了下去,但彩色濾光片又不能不做,只要一停產,達虹會瞬間沒 了收入,「這是很痛苦的決定啊!」林正一跟團隊討論了半天,以為能無縫接軌的完美計畫,根本就像天方夜譚,但一直猶豫不決也可能落得兩頭空,最後林正一心 一橫,去年八月達虹設下停損點,停了部分彩色濾光片的產線。

林正一、袁鈞賢烙下歷史印記這一停,達虹轉入觸控面板的壓力更大了,因為不成功、便成仁,幸好第四季達虹的四.五代觸控面板產線就開始量產,雖然比起其他同業,達虹慢了一大步,但至少已經導入正軌,就是好消息。

然而,從彩色濾光片轉型觸控面板廠,要改變的不只有生產製造層面,「業務、研發都要重新來過。」林正一不諱言,過去達虹營運起來,就像是友達的另一座工廠,業務不到五人,研發人員也只有二十餘人,更有員工私下透露,反正客戶就是友達一個,出了錯去「罰跪」就是了。

但達虹要做觸控面板廠,一切都會不同,客戶不再是友達一家獨大,業務、研發人員、產品經理都要擴充,加上觸控面板製程、產品都沒有標準化,整體營利模式遠 比以前複雜許多,「以前做彩色濾光片,單一客戶量產很容易,可是現在做觸控面板,每個客戶都是國際級大咖,尺寸又各自相異,對達虹是很大的挑戰。」袁鈞賢 說。

因此,達虹初步要把觸控面板產量先衝高,台中新廠完成,加上彩色濾光片轉換產能,達虹明年產能可望有兩條三.五代線和一條四.五代線,前段產能將大幅倍增,「以目前touch sensor成為戰略物資來看,誰能握有多一點產能,就有機會勝出。」林正一說。

於是,宸鴻會購併達虹,用意已經很明顯,在宸鴻前段觸控感測器的產能吃緊下,手上握有觸控感測器產能的達虹,自然成為嬌豔欲滴、賣相最佳的對象。

走過艱辛的轉型路,林正一與袁鈞賢成功達到友達給他們的任務,讓達虹從落日產業變身成當紅炸子雞,甚至還讓友達口袋賺進二十九.九一億元。而隨著宸鴻入主 達虹,未來達虹將朝更單純的觸控感測器廠邁進,而彩色濾光片在停止生產後,也將成為過去。林正一、袁鈞賢這對最佳拍檔也將歸建友達,他們在短短十個月內促 成達虹轉型,也將在公司歷史上烙下重要印記。

達虹

成立:1994年(原名劍度,2003年友達入股改名達虹)

董事長:林正一

總經理:袁鈞賢

資本額:90億元

主要業務:

彩色濾光片、觸控面板

近三年獲利成績:

2008年EPS為-1.48元2009年EPS為0.06元2010年EPS為-1.27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72

從小保險業務員到龍巖「托塔天王」在冷門市場稱王十八年累積五億身價


2012-4-2  TWM




 

一個僅有高中學歷的人,出身於老師家庭,沒有顯赫的家世,也沒繼承任何財產,竟能在四十歲時,擁有超過五億元的身價。

他到底做了什麼一般人做得到卻沒想到的事,累積到令人欽羨的財富?

撰文‧謝富旭

四十歲的孫日輝,如往常一樣,吃完早餐後,開著車往淡水的方向上班去。約莫四十分鐘的車程裡,人煙與建築物越來越稀疏,接著進入三芝山區,循著蜿蜒的山路而上,隨著一片片嫣紅的櫻花樹進入眼簾,「我的『辦公室』就在前方不遠了。」孫日輝一邊開著車,一邊指著一座矗立在眼前宏偉的「真龍殿」說著。

真龍殿是上市公司龍巖所興建,這裡可容納三十萬個靈骨塔塔位,孫日輝被龍巖員工稱之為「托塔天王」;因為,這裡的一切大、小事,包括六十幾名龍巖員工皆歸他管轄。

寧靜肅穆的廣袤墓園,並不是人人稱羨的工作環境;但是,孫日輝穿著深色西裝下的「身價」,就如同在喪家家屬前不能輕易表露出的喜怒哀樂表情一樣「深藏不露」,他是龍巖排名前五大的自然人股東。據證交所公開觀測站的資訊揭露,截自今年二月底為止,孫日輝總計持有龍巖四九二一張股票,以龍巖三月二十六日收盤價九十七.九元計算,持股價值即高達四億八千萬元。

職場、投資:「人煙罕至」才是大金礦令人驚訝的是,這筆價值不菲的股票,孫日輝並非繼承得來,而是一張一張地從公開市場、從離職同事手中、透過員工出資認股,甚至從客戶手中陸續買進。「從十八年前我進龍巖賣靈骨塔開始,就對殯葬產業前景極具信心,開始蒐購公司的股票。」進入龍巖之前,孫日輝曾經是一位業績極為出色的保險經紀人。「二十年前,我保險做得很出色,但一開始接觸到靈骨塔,我的業務直覺告訴我,這是一座『人煙罕至』的大金礦!」高中畢業後去拉保險,已經讓當老師的父親頗不諒解了,更何況還放著業績才大有起色的保險業務不做,一頭栽進當時令人聞之「退避三舍」的靈骨塔銷售行列。孫日輝回憶說,「我的主管苦勸我、同事私底下把我當成笑柄、爸媽不支持我,等等反對聲浪都阻擋不了我要賣靈骨塔的決心!因為我的想法很另類,而且深信這種想法會成功,那就是,寧願在冷門市場稱王,也不願在熱門市場裡陣亡!」進入龍巖當了十年的銷售員,孫日輝被委以大任,負責南部地區銷售網絡的建立。他最擅長的是組織行銷:訓練並激勵銷售團隊成員四處征戰。孫日輝說:「業務員的素質固然重要,但是公司產品品質與價格競爭力、佣金制度合理化,以及企業的整體經營體質也起關鍵性效果。」「靈骨塔剛興起的早些年,市場價格紊亂,大部分同行的佣金抽成動輒是我們的一、二倍,光憑這點,我就深信我們一定會成功!」人脈經營:誠心待人 虛心請益選擇比較少人的路走的職場哲學,也同樣應用在孫日輝個人的投資上。股市大漲、成交量熱絡時,他靜如止水。熱門的基金與房地產他也不碰。身價不菲的他,經常接到銀行理專或證券營業員慫恿他進場,也不為所動。正因為這樣,儘管台股歷經數次的暴跌,對他的財富卻毫髮未傷。

身為龍巖的銷售天王,在業績最巔峰時期,孫日輝年收入可達千萬元以上。他把大部分的收入用來蒐購龍巖股票或買塔位,作為長期投資。當時,龍巖股票還未上市,部分需要現金的同仁或離職員工要賣股,孫日輝視自己的財力狀況,向同事買進公司股票。

不過,幾年前龍巖增資,要求幾位高階主管認購公司股票,金額高達數百萬元以上,孫日輝手頭現金不足以吃下老闆要求他認股的分額。於是,他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鼓起勇氣向龍巖董事長李世聰開口,借錢買股。「我因為對公司前景極具信心,對老闆經營方式感到放心,才敢投那麼多錢買公司股票!」「我相信,只要為公司賣力工作,展現出與公司『患難與共』的決心與誠意,老闆借我錢買公司股票的機會應該很高。」龍巖董事長李世聰果真答應孫日輝的借錢買股要求,個人拿出資金,墊付孫日輝購股款項,而且不計利息,再逐月從孫日輝的薪資與獎金扣除。看到老闆慷慨解囊,力挺員工,孫日輝對自己手上的龍巖持股更有信心。「即使龍巖後來上市了,股價一度登上百元關卡,我的持股成本從十幾元到三、四十元不等,但我仍抱緊持股,處分的量極少!」龍巖二○一一年每股稅後純益估計在四.五元,已宣布配發三元現金股利,孫日輝今年等於將有高達一四七○萬元的現金股利進帳。「這種投資報酬率,比在台北精華地段買店面出租要好!」孫日輝說。

能夠成為龍巖銷售天王,孫日輝在人脈經營上應該有獨到的方法;不過,針對這個問題,他想了良久說:「真的沒有特殊之處,勉為其難說的話,那麼我可能較會站在別人的立場看待同一件事情!」以大多數人視為畏途的紅、白包來說,孫日輝的態度是:「只要時間許可,好朋友的婚喪喜慶,再遠的路途我都一定到!」就為了參加一位助理家中的喪事,他曾經從台北直驅屏東。「那一天,我說我從台北趕下來,助理被我的舉動感動莫名。」花一整天的時間,南北奔波就為了參加喪禮看似不值,但孫日輝說:「對當事人來說,婚事或喪事都是一個人一生中的大事,在那個關鍵場合,有你陪伴,友誼將更加深刻!」「只要你秉持這樣的真心對待朋友,你就會獲得真正的友誼!」自律:生活規律 在職進修另外,許多業務員把加入扶輪社、獅子會或青商會視為是建立人脈的捷徑。但孫日輝認為,抱著強烈目的性加入這些社會團體,效果可能會適得其反。「你加入這些團體,就急著向社員推銷你的產品、拉保險,或布你的直銷下線等等,不僅容易引起反感,嚴重的話還可能遭人排擠!」孫日輝的作法是:以學習請益的心態加入這些團體。「這些團體中有很多成功的企業家與專業人士值得我們學習,更重要的是,親眼目睹這些成功人士做事認真的態度,在無形中對我造成強烈的激勵效果!」身為青商會成員的孫日輝回憶說,有一回他與前總會長去突尼西亞參加國際會議,外文能力普通的前總會長,為了一場演講賣力地演練,最後以英、日、韓語發表的演講博得全場熱烈掌聲。「我在旁邊看了很感動,光看到一位『歐吉桑』竟能有如此毅力,就值回票價。」孫日輝說,不管是青商會,還是早期他參與相當深入的成大企業家管理協進會,他從未向社員推銷過生前契約或靈骨塔。「不過,社員知道我在龍巖上班,他們的親朋好友遇到這方面的需求,總是會熱心地推薦我!」無心插柳,反而長成一片樹林,是孫日輝參加社會團體的心得。

孫日輝是龍巖真龍殿最高主管,公司沒有硬性規定上班時間,也不必打卡,即使如此,他每天依然維持早上六點半起床的習慣。

孫日輝說,早起讓他一天的工作能夠有更充分的準備。首先,他會利用上班前的一個多小時先瀏覽客戶、同事或朋友在臉書上的最新動態,比別人早一步掌握訊息,這在人脈經營上有不小助益。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早起讓他可以早上班。孫日輝大多在早上八點半前就抵達真龍殿,他可先巡視園區,盤查有沒有需要清潔整理或維修的地方,待員工一到班時,就可以馬上把工作分派下去。

孫日輝現為管理六十幾名員工,及真龍殿三十萬個塔位的協理,迫切需要管理與財務的知識,於是他在工作之餘,還利用周末至國立台北商業技術學院企管系進修。

對四十歲的孫日輝來說,重拾書本、應付報告與考試是一項吃力的工作。每次上課他一定攜帶錄音筆將上課內容全程錄下來。孫日輝每天利用上下班總計八十至九十分鐘的車程,重新溫習上課的所有內容。「早上上班聽會計學,晚上下班聽經濟學,平均每一堂課,我至少聽三到四次錄音,等於每一堂課我都上四到五次以上,這個方法雖然很笨,但還頗有效的!」孫日輝進一步指出,之所以手上累積可觀龍巖股票,主要是在他年輕時就建立起一個觀念:優先買進會增值的資產,盡量延後買進會折舊的資產,假以時日,財富累積的效果就會相當可觀。

信念:累積財富 專注投資熟悉標的孫日輝說,他賺的錢很少放在定存,而是一直購買塔位、龍巖股票或是其他公司股票。「要讓財富產生乘數效果,不二法門就是要懂得投資。」「我從事生命產業長達十八年,這個行業我最熟悉,人要專注投資自己最了解的標的!」他透露說,早些年還曾經入股龍巖以外自己也很欣賞的殯葬業者,沒想到與龍巖李董英雄所見略同,龍巖後來購併他所投資的殯葬公司,又使他手上的龍巖股票增加許多。

孫日輝自承自己很節儉,一個月的零用錢不超過二萬元,但他開的BMW7系列一輛要價五百萬元以上,手上拿的是LV男用名牌包,身上穿的也是剪裁合宜的昂貴西裝。對此,他解釋說:「我是做組織行銷起家的,激勵屬下是我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身上這些行頭可以對員工產生強大的激勵效果,這是對自己工作的尊重!」因為做對了這些事,孫日輝從一個僅有高中學歷拉保險的小業務,成為億萬富翁。他堅信,只要對學習保持熱情,找對方法,努不不懈,成功永遠屬於有信念的人。

孫日輝

出生:1972年

現職:龍巖集團協理

經歷:保險經紀人

學歷:景文高中電子科

孫日輝

的職場賺錢智慧

1.培養觀察產業發展的視野高度,找尋投資機會。

2.趁市場未發現其真正價值前,勇於買進。

3.對自己的判斷力保持堅強信念。

孫日輝默默在做的六件事

1.

在冷門市場找商機,不在熱門市場等著陣亡。

2.

開口向老闆借錢,投資公司股票。

3.

好朋友的婚喪喜慶,再遠也要到。

4.

加入社會團體,目的性不宜太強。

5.

利用上下班開車空檔聽教學錄音。

6.

優先買進會增值的資產,盡量延後買進會折舊的資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49

為了五億 葉國一自毀慈善家形象

2012-5-14  TCW



買一塊地把它擺著,白天也賺、晚上也賺。」這是二○一一年年中,英業達集團會長葉國一,與國揚建設董事長侯西峰共同在高雄推案時,豪氣的道出他投資房地產的心得。事隔一年,葉國一的豪氣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捲入收購士林官邸專案住宅,涉嫌詐欺及偽造文書。不光是他,太太王富代、兒子葉力銓、葉力誠都同時捲入風暴中,全家人正面臨最嚴厲的考驗。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鴻海董事長郭台銘都要尊稱一聲「大哥」的葉國一,從二○○八年大動作的跨入房地產業後,目前從南到北擁有多達五萬坪土地,手中現金超過兩百億元,成為全台灣最有實力房地產新貴。幾次出手救友,幫助前亞力山大董事長唐雅君、華國飯店總經理廖裕輝、大板根董事長蔡春隆,更讓他贏得「大善人」美譽。

只是,慈善家的背後,卻是一場與小民爭利、赤裸裸的劫貧戲碼。

與小民爭利低價收購二十五戶分配權

時間拉回二○○○年,葉國一聽從風水師的建議,在士林官邸附近收購土地,要蓋傳家祖厝。收購土地的同時,得知鄰近的眷村要整體開發,遂用太太王富代的名義逐戶收購,準備坐享開發利益。

這一帶眷村的住戶,絕大多數都是跟著前總統蔣介石從中國搬遷來台的軍人,每個月領著少許的軍餉,住在公家配給、狹小的矮房子中,只圖一家老小得以溫飽。

他們從沒想過,破舊的棲身之處竟然有值錢的一天。所以當王富代以每坪十八萬五千元價格向拆遷戶收購重建分配權時,不少手頭吃緊的,很快的就簽下同意書,最後共有二十五戶,把開發後返還分配的權利賣給王富代。

這時北市政府發現,王富代成了拆遷戶收購大戶,擁有多達二十五戶分配權,遂趕快修改條件,改成「一戶分配一戶」,避免少數人掌握大多數利益。政府的條文修改時,王富代也趕快把房子過戶給英業達的員工與朋友,而後又把這批房子,以原價轉讓給兒子葉力誠名下的銓誠資產管理公司。接著住戶才發現,原來王富代的背後就是葉國一,是士林地區有名的電子大亨。

而把分配權利賣給王富代的軍人或是第二代,有的拿了錢,就趕快去償還父母積欠的醫藥費或卡債。他們萬萬沒想到,五年後,原先每坪十八萬五千元的房子,翻身成為六、七十萬元,與暴利擦身而過。

而擁有二十五間房子的葉國一,除了身價大增五億元,每戶還以三萬多元的租金出租;算一算,每個月的租金收入超過八十萬元,連同房價價差五億元,難怪葉國一要說房地產讓他「白天也賺、晚上也賺。」

這些利益原本屬於一輩子只會服從國家的軍人,卻被葉國一攔截到口袋,是在現代的現實生活中,很難想像的劫貧濟富的殘酷劇。

涉人頭戶炒房陷公務員不義,等同詐欺

姑且不論葉國一收購士林官邸專案住宅,在收購的過程中涉嫌詐欺、偽造文書的罪名是否成立,但為了規避台北市政府規定,把拆遷戶分散到多數人名下,此舉無疑是「使公務人員登載不實,」「就是涉嫌詐欺,」經兆國際法律事務所律師吳純怡說。

吳純怡分析,據檢方所述,葉國一事件主要是要從這個案子獲取利益,不論他涉及的是詐欺或是偽造文書,都會併成一罪處理。其中,詐欺屬於重罪,根據《刑法》第三百三十九條,倘若罪名成立,將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併科一千元以下罰金。不過,只要葉國一坦承犯行,並繳回不法所得,葉國一只是形象難看,還不至於需要到監獄報到。

而葉國一為了賺這五億元,被扣上劫貧濟富與挑戰公權力兩大帽子,才是損失最慘重。

首先,「慈善家」的美好形象破滅。身價數百億的葉國一,如今為了賺取「蠅頭小利」,不惜讓全家人鋌而走險,甚至背上不法罪名。而葉國一當年低價買進的「專案住宅」分配權,在房價大漲兩倍後,他的收購動作,被解讀為攔截小民利益,種下有錢人向窮人劫財的不良觀感,形象與評價頓時跌落谷底。

第二,向公權力挑戰。葉國一收購「專案住宅」的過程中,為賺取利益,把原本掛在太太王富代名下的房產,全數分散到朋友、員工身上。此舉,無疑是讓公務人員登載不實、陷公務人員於不義。葉國一曾告誡年輕人,出社會後要「奉公守法」,如今對照他的行徑,顯得格外諷刺。

對錢看不開年過七十,房地產重摔跤

葉國一之所以能在房地產界快速竄起且獲利豐碩,主要是他喜歡從不良債權下手,高雄「亞太財經廣場」、台南市開元段土地,都是從債權銀行手中,以低價買進的物件,也讓他賺進倍數的利益。

「人對錢,真的要看開,只是要看開,真的很不容易!」這是葉國一在去年說過的一番話,真實傳達他的金錢觀。誠如他所說的,對錢要看得開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當年葉國一看得開,就不會在年過七十歲,在他最愛的房地產投資上,重重摔了這麼一大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69

國際專利大戰 台灣科技業也可以不當弱者 廣達「打蟑螂」 六年省下十五億元

2012-10-08  TWM



一場專利官司,高達十五億元的專利賠償金,廣達林百里不畏外國專利蟑螂的提告,不願選擇和解,而是直接在美國法庭上見真章。苦戰六年後,傳來勝利的消息,最後廣達只須賠償五萬美元,這次的勝利帶給台灣科技業什麼教訓?

撰文‧賴筱凡

當蘋果、三星專利訴訟打得難分難解,台灣科技廠更因專利侵權問題、反壟斷官司,屢屢遭到重金裁罰。

然而,八月三十日卻悄悄地從美國聯邦法院傳來一個好消息——廣達與專利蟑螂公司LaserDynamics的訴訟案,周旋六年終於獲得空前勝利。

原先判決廣達支付LaserDynamics賠償金從天價的五千二百萬美元(約合十五億二千萬新台幣),最後降到只須賠償約五萬美元(約合一百四十六萬新台幣),降幅高達九九.九%,成功地讓官司落幕。

「這對台灣代工廠來說,無疑是一大振奮人心的好消息。」曾為鴻海法務長的世博律師事務所執行長周延鵬說出台灣代工廠的心聲;但廣達對本案保持極端低調,不表示任何意見。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為何敢與專利蟑螂公司長期抗戰?這次的勝利又給台灣科技業什麼教訓?

專利蟑螂更加食髓知味

從一九九八年來,總部位在日本神奈川縣的LaserDynamics,就不斷以訴訟獲利為生,也就是俗稱的專利蟑螂。

逾十年來,全球多達十六家科技廠,其中更不乏華碩、明基等知名台廠,因侵權問題遭LaserDynamics控告,最後多半和解收場,支付LaserDynamics了事,明基更因此支付高達六百萬美元侵權和解金。

那是個台灣筆記型電腦(NB)出貨飛速成長的年代,二○○六年一紙來自LaserDynamics的專利侵權通知,寄到廣達總部聲稱,廣達組裝的NB,侵害了LaserDynamics的專利,而問題就出在光碟機裡。

原來LaserDynamics擁有光碟機辨識光碟是CD或DVD的專利,只要廣達組裝的NB搭載可自動辨識的光碟機,可能都侵害LaserDynamics的專利。LaserDynamics食髓知味,在廣達之前,即以同樣手法,向十六家科技廠索取專利侵權和解金。

「比起明基的規模,廣達大上好幾倍,如果LaserDynamics都能從明基身上拿到六百萬美元的和解金,廣達自然得支付更高金額來換得和解。」業內人士分析,以廣達一年NB出貨高達上千萬台,倘若每台裝有光碟機的NB都侵害了LaserDynamics權利,那麼賠償金額自然很可觀。

「台灣代工廠與這種專利權人(指LaserDynamics這類擁有專利的公司),交手三兩下,馬上就會選擇投降,表面上他們不願意將時間浪費在他們(指專利蟑螂)身上,更直接的是,他們也沒有能力與這些人周旋。」周延鵬不諱言,付錢和解通常是台廠遇到專利訴訟的優先選擇。

如果不是被逼到牆角,廣達也不會正面對抗蟑螂。

同樣也從科技廠法務出身的科技評論網站「有物報告」執行長周欽華觀察,「廣達最初也是先考慮和解,要不是LaserDynamics要求和解金額太龐大,廣達也不會決定告到底。」

先讓陪審團搞懂代工生態

一旦決定告到底,問題就接踵而來。「台廠遇到第一個難關,就是美國法官與陪審團不懂台灣層層疊疊的代工生態。」周延鵬說,不論折讓或buy-sell(先買再賣),都是台灣代工廠常見的營運手法,如何讓一般人了解這些專有名詞就傷透腦筋。

以廣達為例,品牌廠制定規格、指定採購對象後,再由做NB組裝代工的廣達去執行。

「如果今年廣達接下東芝NB訂單,東芝剛好也有賣光碟機,它就會要求廣達用自家光碟機,由廣達向東芝採購光碟機,最後東芝再對廣達支付整台筆電的錢。」周欽華描述的,就是台灣代工廠複雜的buy-sell生態。

所以,我們經常看到NB代工廠的單月營收動輒上百億元,裡面包含諸多採購費用。

為了找出侵權源頭,廣達大舉清查近年每筆光碟機採購單。

「他們必須弄清楚,到底他們的光碟機供應商有沒有侵權。」周欽華解釋,在廣達之前,數十家公司都已與LaserDynamics和解,其中不乏日立、飛利浦、東芝等光碟機品牌,而且他們幾乎都以五.七萬美元到二十六.六萬美元的代價,支付侵權賠償。

「照理說,廣達向飛利浦或東芝買光碟機,他們都已經向LaserDynamics付過權利金,就不應該再控告廣達侵權。」業內人士說,LaserDynamics顯然吃定台廠不願惹事的心態,預期廣達應會支付和解金,卻沒料到這一次踢到鐵板。

再者,廣達也扳回了計算賠償金的基礎。

「過去,不管你是晶片、面板、光碟機專利侵權,他們都用最終產品的整機價格計算,縱使侵權的晶片一顆不過七美元,卻得用整台電腦價格估算,而不是以零組件價格計算,如此一來,光每顆晶片賠償金就高達七.七美元,比原本一顆晶片單價還高, 侵權賠償金卻要賠一台筆電,這怎麼會合理?」周延鵬說,美國德州地方法院會裁罰廣達賠償天價的五千二百萬美元,就是用整台NB價格計算。

最終在廣達堅持下,六年抗戰替股東省下大筆費用,但同時也付出上百萬美元律師費。

正義有價,只是願意付出多少代價,端看每位老闆心中的那把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558

263五億元收購iTalkGlobal:難掩商譽減值隱憂

http://capital.cyzone.cn/article/235052/

11月2日,二六三(002467,收盤價10.90元)發佈公告稱,公司的重大資產重組方案獲證監會批准,公司擬以8000萬美元購買 iTalkGlobal 66.67%的股權以及與之相關的其他三家公司股權。相比iTalkGlobal2011年底經審計的淨資產,本次收購價溢價將高達23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二六三完成對iTalkGlobal的收購後,公司合併財務報表將形成4.5億元左右的商譽。一位知名會計師指出,如果被收購資產無法達到預計的業績和效益,巨額商譽減值或對公司業績造成較大的殺傷力。二六三顯然也將面臨這樣的風險。

斥資5億購網絡電話公司

二六三11月2日發佈的重大資產購買報告書稱,公司擬通過全資子公司北京二六三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現金800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5.06億元),購買iTalkHoldingsLLC。持有的iTalkGlobal66.67%的股權(除公司持有的iTalkGlobal33.33%股權以外的剩餘全部股權)以及DTMI、iTalkBBCanada和iTalkBBAustralia100%的股權。本次交易的資金來源為首次公開發行超募資金中尚未使用的資金4.2億元,不足部分以公司自有資金支付。

本次收購中 ,iTalkGlobal 66.67%的股權為最核心的資產,收購價格為7999.7萬美元;而DTMI、iTalkBBCanada和iTalkBBAustralia是為了達成本次交易於2012年初組建的新公司,這3家公司本次的收購價格均為其設立的成本費用1000美元/家。

值得注意的是,收購報告書顯示,截至2011年12月31日,iTalkGlobal經審計的賬面淨資產為人民幣3292.88萬元,本次評估結果較賬面值淨資產溢價2299%。

公告顯示,iTalkGlobal是一家面向海外華人和其他亞裔族群,以網絡電話業務為基礎的互聯網綜合服務提供商。主要為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加坡的華裔家庭用戶提供網絡電話服務(iTalkBB)。截至2012年6月30日,iTalkGlobal擁有超過21萬個穩定用戶,並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長率,iTalkBB已成為北美華裔市場最具影響力的網絡電話品牌。而近年來,iTalkGlobal也在IPTV(網絡電視)代理業務上有所涉及。

公告稱,在海外華人市場中,iTalkGlobal的核心產品iTalkBB具備明顯的價格優勢。iTalkBB在美國的主推產品全球包月計劃套餐價格24.99美元/月;競爭對手VonageBB和AT&TBB的包月套餐價格同樣為24.99美元/月,但國際長途另外計費;Verizon包月套餐價格為49.99美元/月,國際長途也需另外計費。

在業務區域的拓展上,iTalkBB首先選取華人較為集中的國家和地區開展業務,然後逐步向其他國家和地區擴展。目前業務已拓展至北美、澳大利亞、加拿大、新加坡及其他少數國家和地區。

根據iTalkGlobal原始財務報表,2012年1~9月,iTalkGlobal共實現淨利潤649.74萬美元(約合人民幣 4107.01萬元),佔其2012年預測淨利潤1000萬美元的66.55%。根據大華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報告顯示,iTalkGlobal在2012 年1~6月期間實現淨利潤為2361.75萬元,佔2012年預測淨利潤的42.15%。

對於收購標的iTalkGlobal,方正證券分析師王輝透露,該公司起初主要致力於提供VoIP業務,近年來公司亦開始往綜合虛擬電信運營商的路子走,為用戶提供綜合的互聯網服務,目前業務已涵蓋固話語音、移動語音和電視業務。二六三收購iTalkGlobal,在品牌、用戶、業務和業績等四方面將帶來有益補充,一旦我國放開民資進入基礎電信服務領域,公司定將佔據先發優勢。

但一位TMT行業研究員則表達了不同的看法。他表示,iTalkGlobal目前的主要業務VoIP用戶數量僅有20多萬人,且主要面對北美華裔,市場小眾,未來發展空間可能比較有限。

部分原始股東4年賺600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收購報告書透露,就在2008年9月24日,二六三曾對iTalkGlobal投資750萬美元,獲得了其600 萬股A類優先股,佔其總股本的33.33%,公司同時還獲得在三年內按相同估值水平增持iTalkGlobal股份到50%的認股權。據此計算,當時公司對iTalkGlobal的估值為2250萬美元。

據此次收購評估報告測算,二六三對iTalkGlobal的估值達到12538萬美元,這一數值較公司2008年初次參股時的估值增加了4倍以上。市場難免揣測,為何公司沒有選擇在3年內按相同估值水平增持iTalkGlobal股份到50%的認股權,卻選擇在4年之後以更高的估值進行收購?

針對上述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電話聯繫了二六三公司,但公司證券部工作人員表示並不瞭解情況,而公司董秘劉江濤以及證代李波也尚在開會中。

由於無法獲悉二六三方面的觀點,記者就上述疑問諮詢了一位就職於某國際知名會計師事務所的註冊會計師,該會計師在仔細查閱了二六三發佈的評估報告後表示,二六三對iTalkGlobal用了收益法和市場法兩個方法分別進行估值,收益法是根據自身預測數據測算,而市場法是根據 「8×8」、「Comcast」、「Vonage」三家同行業上市公司的股價和外部市盈率/市銷率的數據進行橫向對比,從數據來源來說是相互獨立的。估值結果顯示,用這兩種方法測算的評估價值相差不大,說明該報告應該是比較合理的,除非在數據的採集上同時出錯,否則一般不會導致結果偏差。

這位會計師還指出,該報告寫得較為嚴謹,找不出存在較大漏洞的地方,但對未來的預測數據存在一定的主觀因素,其選擇對比數據的全面性與合理性還有待考證。此外,這份估值報告評估基準日為2011年12月31日,雖然尚未超過一年的有效期,但距收購已歷時超過10個月,市場情況如發生改變,將無法及時在評估報告中體現出來。

引人注目的是,在本次交易中,獲益最大的一方非iTalkGlobal的原始股東莫屬。收購報告書顯示,iTalkGlobal成立於2003 年,包括WilliamA.Burge、JieZhao、施也林、欒浩等多位原始股東以0.1美元/股的價格投資入股。隨後,iTalkGlobal經歷了多次增發、股權轉讓。截至本次收購前,共有17名自然人通過iTalkHoldings持有iTalkGlobal的1200萬股股份,佔其總股本的 66.67%。

由於iTalkGlobal曾於2007年進行了股票拆分,將之前的每一股拆分為10股,因此施也林、欒浩等原始股東的每股成本被攤薄至約 0.01美元/股,而本次二六三收購這1200萬股的價格為8000萬美元,約合6.67美元/股。據此計算,施也林、欒浩等幾名原始股東將在本次交易中獲得超過600倍的收益。

利潤補償難掩商譽減值隱憂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起巨額收購案中,資產轉讓方對標的資產做出了利潤補償承諾。

交易雙方約定,iTalkGlobal收購價款分兩期支付。交割日支付收購價款的70%,若2012年前三季度經審計淨利潤達到700萬美元,支付收購價款餘下的30%。若2012年度淨利潤未達到1000萬美元,實現的淨利潤與1000萬美元的差額將最終返還給二六三。

此外,iTalkGlobal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李小龍也與二六三簽署了《利潤預測補償協議》,承諾標的資產2012年度、2013年度、 2014年度實現的淨利潤將不低於1000萬美元、1300萬美元和1500萬美元,並將對2013年度、2014年度實現淨利潤不足利潤預測部分做出現金補償。補償金額為2013年和2014年累計淨利潤實現數與預測部分差額的66.67%。補償金額將在2014年年度報告出具後的20日內一次性支付。

較為可觀的業績承諾以及利潤補償,似乎表明收購iTalkGlobal是一項「穩賺不賠」的生意。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二六三對iTalkGlobal的收購完成後,公司合併財務報表將形成4.5億元左右的商譽,而這一巨額商譽恐是此次交易最大的潛藏風險。

知名會計師馬靖昊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指出,對於這種溢價極高的收購所帶來的商譽,往往會給收購方帶來較大的減值風險。商譽是指能在未來期間為企業經營帶來現金流入或超額利潤的潛在經濟價值,而如果被收購的資產無法達到預計的業績和效益,即便是受讓方做出了利潤補償承諾,看上去可以在一段時間內彌補未能實現的可觀利潤,但其可能帶來的商譽減值或對公司業績造成較大的殺傷力。

綜合二六三招股書及歷年年報,公司2007~2011年的淨利潤分別為6741萬元、6916萬元、7013萬元、6925萬元和7125萬元,穩定在7000萬元上下,本次收購將形成的4.5億元商譽是公司五年來年均利潤的6倍以上。

擬進軍網絡電視市場

就在二六三收購iTalkGlobal獲批四天後,公司再度拋出一項收購計劃,而這次收購的標的竟還是一家淨資產尚為負的公司。

二六三11月6日公告,擬以5338萬元收購北京首都在線網絡技術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首都在線)70.23%股權並對其完成100%控股。首都在線2012年1~5月營收為528.31萬元,淨利潤為虧損432.12萬元。截至評估基準日2012年5月31日,首都在線淨資產為-159.59萬元,但其股東全部權益評估價卻高達7600萬元。

收購首都在線同樣也有利潤補償承諾。公告顯示,交易對方承諾,首都在線2012年11月、12月合計虧損不超過536萬元、2013年全年虧損不超過1277萬元、2014年全年稅後利潤不低於2118萬元,如果未能實現承諾利潤,差額部分將由轉讓方向首都在線用現金補足。

公告顯示,首都在線原從事開屏傳媒業務,積累了大量客戶並以互聯網營銷廣告為主要收入來源。2011年7月起,首都在線轉型主要從事面向北美地區的IPTV(網絡電視)業務,與iTalkGlobal建立了合作關係,並已構建了領先的IPTV運營平台與豐富的內容合作渠道,發展了3萬多北美家庭用戶。

二六三在公告中表示,公司正在整體併購iTalkGlobal的背景下,把IPTV業務作為iTalkGlobal未來的核心業務之一,迎合三網融合的趨勢,充分發揮協同效應,以帶來新的業務與盈利增長機會。由於網絡技術用戶群與iTalkGlobal用戶群較為一致,因此通過在 iTalkGlobal用戶中推廣IPTV業務,既可以增加iTalkGlobal用戶的粘性,同時也帶來額外的增值服務收益,形成協同效應。

對於二六三上述業務規劃,前述TMT行業研究員指出,由於我國寬帶網絡的大力建設,近年來網絡電視在國內發展很快。但二六三目前收購的兩公司的 IPTV業務主要面對海外華人市場,尤其是北美地區的華裔。「目前對這塊細分市場的情況尚不太瞭解,但是網絡高清視頻技術發展速度很快,尤其是在美國。比如,一旦蘋果公司推出新一代的AppleTV,那麼很可能導致二六三現有用戶出現大量流失。」該TMT行業研究員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69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