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牙膏將納入化妝品範疇 誇大療效的要當心了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9241.html

牙膏將納入化妝品範疇 誇大療效的要當心了

一財網 劉瓊 2015-07-23 16:15:00

日化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這或許會對國內的牙膏等口腔護理企業在監管、流通、推廣方面產生一定影響,提升行業進入門檻,但新規對口腔護理相關產品的稅費與最終售價的影響不大。

長期遊走在灰色監管地帶“沒人管”的牙膏等口腔護理用品終於找到“媽媽”了。

國務院法制辦日前公布《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修訂草案送審稿)》(下稱送審稿)並公開征求意見,明確將口腔護理用品納入化妝品範疇。

日化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這或許會對國內的牙膏等口腔護理企業在監管、流通、推廣方面產生一定影響,提升行業進入門檻,但新規對口腔護理相關產品的稅費與最終售價的影響不大。

哪些方面會更加“管得寬”?

“將牙膏等口腔護理用品納入化妝品範疇,加強行業管理,最重要的影響是在監管和廣告方面”,旗下擁有某知名牙膏品牌的日化業內人士章榆(化名)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口腔護理以前沒有專門管理,和其他很多普通產品一樣僅由質監部門通過質量法管理,但是今後納入化妝品範疇後,可能要歸食藥監局管理,則會嚴格很多”,他告訴記者。

章榆舉例說,按照現在的規定,特殊化妝品都需要經過審批,那麽現在的很多藥物概念的牙膏,則可能都需要申請特殊的批文,有些可能還需要經過人體試驗來證明療效,而不能只是說本草綱目里說它有止血或其他功效。

再比如,目前牙膏包裝上沒有要求成分含量的標註,消費者也無法明白其具體功效,而納入化妝品後,按照相關規定必須標明所有成分,且所標註的名稱應該按照加入量降序排列,進口化妝品也不例外,須在其加貼的中文標簽上標明。

另一方面的影響,是在廣告和流通推廣方面。中國口腔清潔護理用品工業協會提供的數字顯示,2014年行業零售額增長5%,超高端產品市場份額為20%,高端產品市場份額為8%,中端產品市場份額為52%,低端產品市場份額為20%。從功效看,中草藥產品略為走高,占市場19%左右,清新產品占10.7%、美白產品占29.9%、防齲產品占16.3%、抗敏感產品占8.4%、多功能產品占9.8%,其中美白、清新和防齲產品比2013年各下降1%左右。

“圍繞美白、清新、固齒、出血等四大口腔護理主題,很多牙膏企業衍生出不少的概念,有的隨意誇大宣傳療效,或將牙膏當做藥物來宣傳來忽悠消費者,試圖牟取更高的利潤”,關註口腔護理的日化行業分析人士馮建軍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將牙膏納入化妝品範疇之後,企業需要規範廣告宣傳,回歸牙膏清潔口腔的基本屬性,依靠產品質量贏得市場認可。

據悉,送審稿中,相關部門對化妝品進行了詳細定義,而“牙膏等口腔護理用品的主要使用目的是清潔和美化,符合化妝品定義”,並且規定化妝品廣告應當真實、合法,不得宣稱或者暗示產品具有醫療作用,不得使用他人名義保證或者暗示產品功效誤導消費者。

章榆表示,作為企業來說,“我們當然不喜歡監管部門管的越來越嚴,但是對於信息不對稱消費者來說,他們是弱勢群體,監管更嚴格有利於保障他們的知情權和利益。美國、歐盟、日本等均將口腔護理用品納入化妝品門類管理。”

“好的企業不怕被監管,對於那些炒概念的牙膏企業來說,未來可能沒那麽容易”,章榆表示,“當然若嚴格實施,對監管這來說也是挑戰,要看規定出來細致到什麽程度”。

提升門檻但對價格影響不大

除了監管方面的影響,有人擔心,牙膏等口腔護理用品納入化妝品範疇或將收取相應的化妝品消費稅,牙膏等口腔護理產品總體稅費將有所增加。

“不是所有的化妝品都要增收消費稅”,章榆告訴記者,牙膏作為生活必需品,增收消費稅的可能性不大,未來對牙膏相關企業增大審批與監管難度或許會對企業增加一部分成本,但是牙膏行業完全開放競爭,牙膏企業會觀察競爭品價格變化,不敢隨便漲價。

來自中國口腔清潔護理用品工業協會的數字顯示,2014年中國45家規模以上牙膏生產企業產品銷售收入181.2億元,同比增長8.98%;利潤總額31.3億元,同比增長21.51%。

2014年行業前10名銷售品牌為黑人、佳潔士、雲南白藥、高露潔、中華、冷酸靈、納愛斯、舒客、舒適達、竹鹽,其中黑人品牌占市場銷售額21%左右,本土品牌雲南白藥穩居第三,直逼或在某個區域已超過位於第二的佳潔士品牌。

前10名品牌的市場份額仍然差距較大,第10名僅是第1名的12%左右,在大賣場的差距更為明顯。銷售量和銷售額增速最大的品牌是舒客,其次為金口健,再次是舒適達、冷酸靈和雲南白藥,其中舒客的銷售量增長37%,銷售額增長43%。

口腔清潔護理用品工業協會稱,行業現有牙膏生產企業93家,除去45家規模以上企業,還有48家小微型企業尚未統計在內,加上這部分企業,2014年全國牙膏產品銷售收入應為200億元左右。從協會的統計和調查看,2014年牙膏總產量約57.6萬噸,其中本土企業24.3萬噸,占42%,在本土銷售43.2萬噸,占75%。

“中國目前牙膏類產品一年銷售80億支,並不斷增長有較大的市場空間,且牙膏等口腔清潔用品利潤較高的品類,一般成本僅占售價的30%-35%左右,操作空間比較大,所以盡管行業前5名占據了中國牙膏重要市場份額,但還是引來了不少的競爭跟隨者,比如很多藥企近年來也進入行業”,馮建軍說,新規或將更加規範市場,對牙膏企業的生產與銷售,都將進一步提高門檻,使消費者受益。

編輯:於百程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453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