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音頻分享平臺喜馬拉雅的認證微博發布了這樣一條置頂微博“公告:喜馬拉雅FM遭惡意攻擊,致在app store被下架,給大家帶來不便,我們深感抱歉。”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被下架了。
在 音頻APP中,起步最早的是蜻蜓FM。2012年前後,以PGC起家的喜馬拉雅, UGC平臺荔枝,還有主打自制內容的考拉逐漸興起。伴隨著移動互聯網音頻App的日益興盛,卻在2015年4月以後出現了一件“怪事”:排名靠前的喜馬拉 雅和荔枝在2個月內連續多次下架,其中荔枝FM 被下架4次,喜馬拉雅FM被下架3次。更為巧合的是,兩家有兩次下架的日期都是同一天。
“此 前也有傳言說是我們因為版權問題被下架,但是我們並沒有從蘋果處得到任何關於版權侵權方面的說明郵件。” 7月1日,喜馬拉雅創始人、聯席CEO陳小雨這樣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她認為,被惡意刷榜是導致下架的真正原因。從蘋果後臺的下載量可以看出,4月 22日的下載量高達9.2萬次,但是根據第三方平臺Talking Data的統計,實際激活量僅為1.46萬。
也許在蘋果看來,喜馬拉雅下載量暴增的始作俑者,不是別人,正是喜馬拉雅。
但是喜馬拉雅方面覺得自己很冤,因為沒有必要,而且在目前的蘋果應用商店嚴厲懲罰刷榜的背景下,自己雇人刷榜,無異於自殺。
根據喜馬拉雅方面提供的數據,喜馬拉雅在蘋果應用商店同類應用中排名第一,第二名是荔枝,第三名是蜻蜓。根據此前Apple Store的下載總榜來看,喜馬拉雅長期排名在50~80位,而一同被下架的荔枝FM則是在100~200位之間。“已經占據第一的位置,喜馬拉雅沒有動 機再去刷榜。”陳小雨說。
按照蘋果應用商店的規則,如果發現有刷榜行為,APP將會下架,這個規則有一個理論上的漏洞:如果競爭對手雇人刷某個目標APP的下載量,將刷榜行為栽贓在目標APP上,即惡意刷榜,即便目標APP什麽都沒做,也會被蘋果掃地出門。陳小雨認為,喜馬拉雅現在 遭遇的正是惡意刷榜。
“我們認為是被惡意刷榜了,但是也只能是猜測,沒有證據。現在在查,也在和蘋果溝通。”這次一同被下架的考拉FM市場部負責人這樣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為什麽被下架?喜馬拉雅方面截圖給記者的蘋果公司郵件顯示:“因有與欺詐行為有關的內容被記錄,你的iTune賬號將被暫停,這種暫停包括把所有內容移出App商店。”荔枝FM的CEO賴奕龍表示也曾收到過蘋果公司同樣內容的郵件。
網 絡電臺市場,在國內發展迅速,國外同類應用6年才能實現的用戶數量,國內企業2年就已經完成。喜馬拉雅、蜻蜓等為了搶占市場份額,除了大力爭取風險資金投 入,還在音頻資源的爭奪上日漸激烈。上遊領域,各家使出渾身解數,爭奪郭德綱等名人在網絡的獨家播放權,一些當紅的聲優、主播也是各家爭奪的重點,在下遊 領域,網絡電臺通過手機廠商預裝、與汽車廠商合作開發車載智能硬件等,跑馬圈地,彼此競爭進入白熱化。
“而今,我們再次遭遇了同樣的惡性攻 擊,在未接到蘋果官方任何通知的情況下,App突然被第三次下架!我們損失的不僅僅是每天少發展十萬蘋果手機用戶,我們還有幾千萬蘋果手機用戶無法升級應 用,無法使用最新開發的功能問題。”陳小雨表示。作為擁有激活用戶數量1.6億的音頻分享平臺,喜馬拉雅的蘋果用戶數占到了總用戶數的一半左右。
遭遇產品下架後,喜馬拉雅采取了一系列的應對措施,除了向公安部門報案尋求幫助,與蘋果公司聯系進行投訴,還向上海網信辦反映了相關情況。但是蘋果的服務器在國外,公安部門不能調取數據,而這樣的事件對蘋果也造成了審核壓力,因此調查取證並不容易。
“荔枝的3000萬用戶中則有30%~40%來自蘋果,現在被下架吃的是啞巴虧。我問行業專家現在沒有看到大量下載為什麽也會被下架,他們說只要有蘋果的黑名單用戶多刷幾次也會被下架。” 賴奕龍告訴記者。
在網上,記者看到的確有刷榜公司以1元錢一個用戶的標價進行刷榜。“我們被惡意刷榜,卻也不知道是競爭對手做的還是刷榜公司做的。現在只能看出來哪家公司沒因此受影響而已。” 賴奕龍說。
對於公司來說,下架不僅斷絕了新增用戶的來源,因原賬戶積累的排名靠前的權重也被全部清零。
截至記者發稿前從喜馬拉雅獲悉,蘋果的中國團隊表示將會將進一步對這一涉嫌惡意刷榜的事件進行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