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希臘舉行的希臘公投出現了混亂局面。
據外媒報道,由於此次選票上描述的文字非常長且複雜,理解上有一定難度,導致很多選民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在“投什麽”?也搞不清楚投贊同票和否決票究竟意味著什麽?而且由於政府之前的投票宣傳攻勢猛烈,導向性清晰,讓很多人感到困惑。目前民調顯示選情膠著,贊同和否決難分伯仲,前途難料。
一位希臘政客在接受外媒采訪時描述稱:“有些人是為了希臘和歐元區債權人達成的談判條件而投,有些人是為了希臘是否留在歐元區而投;有些人投否決票是因為對現在債權人提出的條件不滿意,希望能夠談一個更合理的(事實是如果公投結果是NO,就不會有任何談判機會);有些人投YES,是希望留在歐元區(而這將讓希臘人承受更大的緊縮壓力,生活在接下來的幾年更加困頓,這也是目前政府不願意看到的。)”
很顯然,無論如何,希臘面臨的都不會是什麽好結果。
公投的意義何在?
上周五,《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了英國經濟和商業研究中心首席經濟顧問薇琪·普萊斯(Vicky Pryce)。她認為:“事實上,無論公投結果如何,在今後幾年,希臘肯定將要經歷痛苦和艱難歷程。希臘到現在還沒有意識到或者說剛剛開始意識到,在現實中,他們如果選擇‘不’的話,並不是在對緊縮政策說‘不’,因為希臘政府向債權人遞交的改革計劃中,本身就包含了諸多緊縮政策。唯一不同的是,是在哪些方面進行緊縮,哪些人或行業會遭遇最嚴重的影響。緊縮政策並不是看總的數字,這些政策依然要求希臘削減公共支出,降低生活標準,至少是在接下來的2年,如果不說更長時間的話。”
普萊斯認為:“7月5日公投結果的關鍵是能不能讓債權人從根本上去重新思考希臘的債務情況是不是能夠承受。其實這完全關乎希臘留或者不留在歐元區,公投結果如果是否定的,可能會導致希臘退歐。在現實中,人人都說不能,包括IMF。IMF表示,如果采用比目前實行的‘更合理’的救助計劃,就應該同時要重新思考債務的承受性問題。那所謂的‘更合理’,就意味著要給希臘更長時間的還款期,低利率也有可能,如希臘人希望的那樣,免除債務。因為如果背負如此重的債務,希臘不可能恢複經濟增長 。”
希臘前財長杜卡斯(Petros Doukas)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希臘危機並非窮途末路,應該是可以找到解決方法的。但目前希臘情況異常危急,無論公投的結果如何,接下來的一個星期都會讓現任政府處於危機巔峰。“如果公投結果是NO,那麽會造成歐洲市場的嚴重動蕩,而且會激怒債權人。這樣會使得希臘的經濟狀況陷入更加糟糕的境地。現在我們看到大量的退休人員在銀行外等候他們每周120歐元的養老金。齊普拉斯必須立刻解決銀行問題,如果銀行繼續關閉,交易完全停止,那麽希臘進出口將無法進行交易,旅遊業也正在遭到重創,很多預訂假日被取消,即使到達的遊客也會提早離開。因此齊普拉斯必須采取理性的行動。”
杜卡斯介紹說,目前希臘經濟狀況非常嚴峻,“希臘人民非常清楚,希臘危機沒有簡單的解決方案.在過去5年,我們遭遇了深重的經濟危機,希臘的GDP下降了30%,養老金被削減了30%,工資收入也被嚴重削減,失業率則上升到29%~30%。在這種經濟形勢下,民眾的憤怒情緒必然是非常高漲的,歐洲包括美國在內的國家應該要了解這點。希望他們給予希臘更多時間,不要就這麽將希臘踢出歐元區,這不是理性的解決方法”。
保證流動性是當務之急
在杜卡斯看來,目前最急迫的是,要保證希臘金融市場的流動性。希臘和債權人需要平心靜氣,應該還是可以找到解決彼此分歧的辦法。而且他表示,大多數希臘人並不想脫離歐元區。而他本人也認為,希臘退出歐元區的可能性小於10%。
根據普萊斯的判斷,如果公投結果是贊同票勝出,“這意味著希臘肯定會留在歐元區的。這總體上來說對歐元區是個好消息,因為一段時間以來歐元區也遭到很大壓力。歐元並不是一個完全不可逆的貨幣,換一種說法就是,歐元和歐元區並不一定是一個永恒的事務,如果一個國家退出,為什麽其他國家就不會退出?希臘退出歐元區的成本,特別是違約成本,對歐洲來說都是要付出重大的代價的。比如德國,希臘欠德國超過500億歐元的債款,還有欠著法國、意大利、西班牙各自幾十億。”
同時,普萊斯還認為,如果是否決票勝出,那麽歐元區債權人方面“應該做的是,歐洲央行要更加積極地介入來保證在整個歐元區體系內有足夠的流動性來避免整個金融領域的崩潰。當然還有國債,可能會發生收益率上升情況。因為現在量化寬松政策的主要舉措就是歐洲央行每個月都以60億歐元在二級市場買入歐元區各國國債。希望他們能夠保證(違約)不會在國家與國家之間蔓延和傳染,問題是這樣能夠維持多久”。